第10章 軍師初掌兵!

次日荊州候劉表早朝,長公子劉琦上言奏本,欲守江夏城以防備江東孫權來襲荊州。荊州候劉表猶豫未決,請漢興王劉備共議此事。漢興王劉備見此對荊州候劉表說道:“江夏重地,固非他人可守,正須長公子劉琦親自往江夏城而守之。今東南之事,景勝兄父子當之;西北之事,賢弟劉備願當之。”荊州候劉表說道:“今近聞曹*於鄴郡作玄武池以練水軍,必有南征之意,不可不防。”漢興王劉備說道“今賢弟已知之,景勝兄勿需憂慮。”遂拜辭荊州候劉表而回新野城去了。次日荊州候劉表令長公子劉琦引兵三萬往江夏城鎮守防備江東孫權侵犯。

正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卻說曹*罷三公之職,自以丞相一身而兼之。以毛玠爲東曹掾,崔琰爲西曹掾,司馬懿爲文學掾。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人也。潁川太守司馬雋之孫,京兆尹司馬防之子,主簿司馬朗之弟也,司馬懿爲司馬防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常慨然有憂天下心”可見司馬懿志向遠大!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司馬懿二十歲前,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尚書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而曹*早就知道司馬懿之大才,早在西漢建安六年也就是公元二百零一年,郡中推舉他司馬懿爲上計椽。而那個時候的曹*正任司空,聽到他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曹*府中任職。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也知道曹*乃不世出之奸雄!所以司馬懿並不想在曹*手下任職,便藉口他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就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曹*方放過了司馬懿!而那個時候的曹*確實對司馬懿也有一些疑心,但並不過甚!但等到了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二百零八年,曹*便身爲丞相以後,對司馬懿的才華就非常重視了,可能也是因爲身邊頂級謀士戲志才的去世,使得曹*對身邊頂級謀士的渴望!便使用強制手段聘請司馬懿爲文學掾。曹*怕司馬懿還繼續裝病對使者說道:“若覆盤桓,便收之”。使者明白了曹*的意思!曹*什麼意思呢?曹*的意思就是如果他司馬懿再敢猶豫不決,就給逮捕他,不爲我之所用,也不可以爲他人所用!司馬懿得知懼之,只得就職於曹*。曹*讓他司馬懿與曹*的幾個兒子往來遊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但曹*發現司馬懿扭頭時好似“狼顧”,即不動身體就可以將頭扭轉將近一百八十度,曹*便對司馬懿起了猜忌之心。司馬懿也知道曹*對自己起了疑心,便在曹*手下任職,司馬懿就唯有小心謹慎,勤勤懇懇,“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用來比喻司馬懿現在的處境一點也不爲過!

而此時的曹*自是文官大備,乃聚武將商議南征荊州劉表。夏侯惇進言曹*道:“近聞漢興王劉備在新野城中駐軍,每日教演士卒,必爲後患,今可早圖之,斷了荊州的臂膀,若如此則對我大軍出征荊州極其有利。”曹*聽此即命夏侯惇爲大都督,于禁與李典和夏侯蘭還有韓浩四人爲副將,領大兵十五萬,直抵博望城,以窺新野。軍師荀彧見此諫言曹*道:“今漢興王劉備英雄,今更兼諸葛亮爲軍師,不可輕敵。”夏侯惇聽此說道:“吾觀劉備鼠輩耳,今李宇李漢興不在其身邊,吾必生擒之。”時任曹*謀士的孟建孟公威聽此說道:“將軍勿輕視漢興王劉備。今劉備得諸葛亮爲輔,如虎生翼,魚的水也。不容小覷,諸葛亮比之李宇李漢興,必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曹*聽此大驚問孟公威道:“諸葛亮何人也?”孟公威說道:“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曹*聽此問孟公威道:“比孟公若何?”孟公威聽此哈哈大笑說道:“吾孟公威安敢比諸葛孔明乎?公威乃如螢火之光耳,而諸葛亮乃皓月之明也,豈有可比之處乎?”夏侯惇聽此說道:“孟公威之言謬矣。吾看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懼哉!吾若不一陣生擒織蓆販履的劉備,活捉諸葛孔明,願將自己之首級獻與丞相。”曹*聽此心中也不信孟公威之言對夏侯惇說道:“汝早報捷書,以慰吾心。”夏侯惇奮然辭別曹*,徑自回到軍中點兵!次日天明夏侯惇便引軍登程直奔新野而去。

卻說漢興王劉備自得諸葛孔明後,以師禮待之。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二人深爲不悅,一連幾次寫信與四弟護國公大將軍李宇,李宇之言諸葛孔明之才十倍萬倍勝我,請二哥關羽和張飛恭敬對待!但關羽和張飛卻不以爲然,一人關羽和張飛對漢興王劉備說道:“諸葛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漢興王劉備說道:“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再者有言,四弟曾說孔明之才勝他百倍萬倍!讓孤王以師禮而代之!四弟之言無有不中!今兩位賢弟勿復多言。”關羽和張飛二人見說,不言而退,一日,有人送蠫牛尾至。漢興王劉備取尾親自結帽。軍師諸葛亮入見,正色而告漢興王劉備道:“大王無復有遠志,但事此而已耶?”漢興王劉備見此便投帽於地而謝諸葛亮道:“吾聊假此以忘憂耳。”諸葛亮說道:“大王自度比曹*若何?”漢興王劉備說道:“不如也。”諸葛亮說道:“明公之衆,不過四五萬人爾,萬一曹*大兵一至,何以迎之?”漢興王劉備答道:“吾正愁此事,未得良策。”諸葛亮聽此說道:“今川蜀新軍未到,大王可速招募民兵,孔明親自教之陣法,可以待敵。”漢興王劉備聽此遂招新野城之民,得四五千人。孔明朝夕教演陣法。

這一日忽然報曹*差夏侯惇引兵十五萬,殺奔新野來了。張飛聞知對二哥關羽說道:“可着孔明前去迎敵便了。看看他這水怎麼做!”卻說關羽和張飛二人正說之間,漢興王劉備派人來召關羽和張飛二人入見,關羽和張飛二人得令不敢怠慢不久便到了劉備處,劉備見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已到,便對二人問道:”夏侯惇引十五萬大兵到來,如何迎敵?”張飛答道:“哥哥孔明何不使水去?”漢興王劉備說道:“智賴孔明,勇須二弟,何可推調?”關羽和張飛見此便出,漢興王劉備請軍師諸葛亮和徐庶、田豐前來商議。諸葛亮聽此說道:“但恐二將軍關羽和三將軍張飛二人不肯聽吾號令;主公若欲孔明行兵,乞假劍印。”田豐見此不悅,剛要說話,卻被徐庶攔住。田豐知徐庶不讓自己阻攔。漢興王劉備見此便以劍印付軍師諸葛,諸葛亮遂聚集衆將聽令。張飛對關羽說道:“且聽令去,看他如何調度。”諸葛亮令道:“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二將軍關羽可引五千軍馬往豫山埋伏,等彼夏侯惇軍至,先放過休敵;其輜重糧草,必在後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縱兵出擊,就焚其糧草。三將軍張飛可引五千軍去安林背後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立刻出擊曹軍,向博望城舊屯糧草處縱火燒之。關平和劉封二將可各引精兵五百軍,預備引火之物,於博望坡後兩邊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軍師諸葛亮又傳下命令道:“於樊城取回虎威將軍趙雲,令爲前部,不要贏,只要輸,大王自引一軍爲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使有失。”二將軍關羽見此不悅問諸葛亮道:“我等皆出迎敵,未審軍師卻作何事?”諸葛亮聽此搖擺羽扇笑答二將軍關羽說道:“我只坐守縣城。”三將軍張飛聽聞諸葛亮之言哈哈大笑道:“俺們都出去與曹軍廝殺,你卻在家裡坐地,好自在呀!”諸葛亮見此立刻變色道:“今大王劍印在此,違令者斬!”漢興王劉備怕二弟關羽和三弟張飛做的太過,便出言爲諸葛亮解圍道:“二弟和三弟豈不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二位賢弟不可違令。”三將軍張飛聽此冷笑而去。二將軍關羽急忙追上三將軍張飛說道:“我們且看他的計應也不應,那時卻來問他未遲。”張飛和關羽二人說完便去了。衆將皆未知諸葛亮之韜略,今雖聽令,卻都疑惑不定。諸葛亮對漢興王劉備說道:“大王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來日黃昏,夏侯惇的大軍必到此處,大王見夏侯惇軍兵到便棄營而走;但見火起,即回軍掩殺。孔明自與元直、元皓引其餘軍兵守禦城池。”漢興王劉備點頭而去,諸葛亮命徐庶和田豐兩人準備慶喜筵席,安排好功勞簿伺候。派撥已畢,卻說此時漢興王劉備亦疑惑不定。

卻說曹*大將夏侯惇與于禁等引兵十五萬至博望,夏侯惇下令分一半精兵作前隊,其餘盡護糧車而行。時當秋月,商飆徐起。人馬趲行之間,望見前面塵頭忽起。夏侯惇也是身經百戰之身當代之名將,便將人馬擺開陣勢,問嚮導官道:“此向是何處?”嚮導官答夏侯惇道:“前面便是博望城,後面是羅川口。”夏侯惇聽此令于禁和李典二將押住陣腳,親自出馬陣前領軍。遙望漢興王劉備的軍馬,夏侯惇忽然哈哈大笑。于禁和李典不明何意,便問夏侯惇道:“今大將軍爲何而笑?”夏侯惇說道:“吾笑孟公威那廝在丞相面前,誇諸葛亮爲天人;今觀其用兵,乃以此等軍馬爲前部,與吾對敵,正如驅犬羊與虎豹鬥耳!吾於丞相前誇口。要活捉劉備、生擒諸葛亮,今必應吾言矣。”言罷夏侯惇遂自縱馬持槍向前。趙雲見夏侯惇出馬便親自來戰夏侯惇。夏侯惇怒罵趙雲道:“汝等隨劉備,如孤魂隨鬼耳!”趙雲聽言大怒,縱馬來戰夏侯惇。夏侯惇與趙雲兩馬相交,夏侯惇強行給趙雲來了一個迎門三不過,趙雲裝作險險躲開,然後假意與夏侯惇交戰數合,便虛晃一槍詐敗而走。夏侯惇見趙雲落敗從後追趕。夏侯惇一邊追趕趙雲一邊喊話道:“我還以爲當初雙戰典韋和許褚的英雄是何武藝,沒想到也是一個酒囊飯袋!今我夏侯惇必生擒爾趙雲也!哈哈!”趙雲聽得這個氣啊,心說要不是軍師有嚴令,真想回頭就把你打下馬來!趙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有沒有幾個回合又往下敗。副將韓浩見此拍馬向前對夏侯惇諫言道:“趙雲威武異常,冠軍後呂布也只能與其戰個平分秋色。今趙雲數敗於將軍,必是誘敵也,恐前面有埋伏。”夏侯惇聽韓浩之言怒斥道:“敵軍如此,雖十面埋伏,吾何懼哉!再者言,三姓家奴什麼東西,也敢與吾相提並論!”夏侯惇說完遂不聽韓浩之言,直趕至博望坡。一聲炮響,漢興王劉備自引軍衝將過來,接應趙雲與夏侯惇交戰。夏侯惇見此笑對韓浩說道:“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罷兵!”乃催軍速速前進。漢興王劉備和趙雲假意與夏侯惇交戰數和,便詐敗退走,夏侯惇在後便緊緊追趕。到底最後勝負如何呢?請看下章分解!

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29章 勉縣之戰!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68章 馬騰之死!第57章 曹孫休戰!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199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89章 張飛建功!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59章 走馬生擒!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1章 天下英主第137章 規勸!第6章 ,聯軍失利第9章 魯肅問計!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203章 親征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31章 再下一城!第92章 曹操很鬱悶!第4章 趙雲成親了!二十三章 劉備立誓第22章 長阪英雄!第86章 虎牢關之戰!第224章 曹操的對策!第1章 天下英主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41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一 掌亂局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37章 劉備的密謀!第188章 援軍!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74章 二人世界!第89章 廣收天下士子之心!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15章 羣雄逐鹿!第45章 國喪!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16章 石城大捷!第29章 勉縣之戰!第226章 激將法!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10章 進宮見駕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1章 爭論!第67章 三方改革!第4章 大敗曹仁!第7章 強強聯手!第30章 援兵來了!!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28章 關二爺冒險用計!第31章 馬超借兵!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58章 震動東第16章 虎威趙雲!第6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7章 規勸!第65章 涇陽君之戰(下)第75章 定都長安!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40章 險局開始!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44章 我不是小鳳仙!第44章 水上空城計!第191章 平陽之戰!第120章 虎牢關之戰第49章 夜襲于禁!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17章 兵進金城!第8章 大膽的設想!第44章 水上空城計!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5章 程昱的奸計!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20章 安定之戰!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89章 張飛建功!第23章 老張是個文化人!第24章 全殲漢中軍!第4章 天下大亂的來臨第5章 陸遜的計策!第67章 一支鐵軍!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22章 潘璋之死!
第232章 武安國建功!第29章 勉縣之戰!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13章 諸葛亮再敗曹操!第68章 馬騰之死!第57章 曹孫休戰!第21章 郭嘉的姻緣!第100章 馬超VS夏侯淵!第199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89章 張飛建功!第158章 指點迷津(下)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59章 走馬生擒!第149章 清者自清!第1章 天下英主第137章 規勸!第6章 ,聯軍失利第9章 魯肅問計!第178章 檄文天下!第24章 陳倉關之戰!第203章 親征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31章 再下一城!第92章 曹操很鬱悶!第4章 趙雲成親了!二十三章 劉備立誓第22章 長阪英雄!第86章 虎牢關之戰!第224章 曹操的對策!第1章 天下英主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41章 激戰!第一百一十一 掌亂局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38章 安定之戰的部署!第37章 劉備的密謀!第188章 援軍!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74章 二人世界!第89章 廣收天下士子之心!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33章 諸葛八卦陣!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15章 羣雄逐鹿!第45章 國喪!第28章 李宇決議死戰董卓軍。第16章 石城大捷!第29章 勉縣之戰!第226章 激將法!第138章 漢興王到!第10章 進宮見駕第二白二十二章 虎威子龍第54章 第一次合肥之戰第1章 爭論!第67章 三方改革!第4章 大敗曹仁!第7章 強強聯手!第30章 援兵來了!!第61章 袁紹的末日!第28章 關二爺冒險用計!第31章 馬超借兵!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60章 江東的對策!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58章 震動東第16章 虎威趙雲!第6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137章 規勸!第65章 涇陽君之戰(下)第75章 定都長安!第218章 大漢雄風!第40章 險局開始!第88章 智勇雙全猛張飛!第44章 我不是小鳳仙!第44章 水上空城計!第191章 平陽之戰!第120章 虎牢關之戰第49章 夜襲于禁!第213章 混戰開始!第37章 周郎不死,諸葛不安第29章 岐山關之戰。第17章 兵進金城!第8章 大膽的設想!第44章 水上空城計!第12章 張飛以武威天下,關公青龍懾諸侯!第5章 程昱的奸計!第46章 涼州的歸屬!第20章 安定之戰!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89章 張飛建功!第23章 老張是個文化人!第24章 全殲漢中軍!第4章 天下大亂的來臨第5章 陸遜的計策!第67章 一支鐵軍!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22章 潘璋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