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

劉封這一日使大軍駐紮在廣信城外,而後與徐庶二人將這蒼梧大小官員盡皆見了一番,因此番前往益州,劉封意欲使徐庶隨行,故蒼梧城中留守之人,還需好生激勵一番,免得這期間荊州一旦出了變故,蒼梧不能起到門戶之用。

這一番相見交談後,劉封對徐庶這一載之功績更加認可,蒼梧雖是交州一郡,卻又不似交趾那般,百姓多是當地族衆,蒼梧這數十萬百姓,幾乎有大半皆是中原之人早前爲躲避戰禍,途經荊州到了此處,而餘下一半,則是與交趾一般的當地族衆,故此,兩方之間,多有矛盾,只因之前吳巨在此橫徵暴斂,百姓皆是疲於奔命,加之蒼梧一郡地廣人稀,村落之間相去甚遠,這才並未挑起大的爭端。

但徐庶接管蒼梧後,心知蒼梧這廣袤領土斷然不可如此荒廢,加之劉封建議,當即便着手修建連接蒼梧與荊州,交趾兩端官道。

蒼梧與荊州之間尚且容易,因之前便有通商管道,故徐庶只是將其略微擴建了一番,而後又增加了數個驛站,加之甘寧在南海郡中建造戰船,訓練水兵,常年在此路徑之上運送木材,故蒼梧至荊州桂陽,零陵兩郡之間,不出數月便繁華了起來。

但蒼梧與鬱林郡,合浦郡,交趾郡等交州深處郡縣之間,卻因近年吳巨與士燮交惡之故,道路十分險塞,之前劉封自蒼梧取道前往交趾之時,便受盡箇中之苦,而徐庶前來之時,劉封亦是早已將此事告知徐庶,故徐庶對這蒼梧至交趾之間道路,端的是萬分重視。

更兼劉封陸續發兵去往交趾,故徐庶發動蒼梧郡中全部守軍,用時兩月,這纔在士燮配合之下,將蒼梧至交趾之間道路生生擴寬了數倍,足夠大軍列隊前行。

也正因如此,使得蒼梧與周邊郡縣之間距離縮短了不少,且在徐庶對賦稅的減免之下,愈發多的百姓將村落安置在距離城池較近之處,而非遠遠躲避開來,如此一來,不到半月時日,原本交州百姓與中原遷徙而來者,竟發生了大小械鬥數十次,期間還打死了數人。

雖說亂世之中,械鬥致死不過是稀鬆平常之事,但徐庶卻萬分重視此事,並因此事將那械鬥村落所在郡縣官員盡皆罷免,而後閉門十數日,終於在蒼梧實行了如今官員選拔制度。

在那些中原遷徙而來百姓與交州原有百姓混雜之縣,徐庶在兩方之中各擇一德高望重之輩,使這兩人共掌此縣,有功同賞,有過同罰,而一旦再有械鬥之事,便將兩人盡皆罷免,並重重責罰。

如此一來,被推舉出掌管縣城的官員們盡皆精誠合作,蒼梧境內,幾乎再無不同族之人械鬥之事發生,且中原百姓將那放牧耕種之事教與交州百姓,而交州百姓也將交州諸多特產種植之法交給中原百姓,這一載之中,蒼梧一郡,幾乎煥然一新。

“此一載,辛苦元直了!這世間再無一人,可在此地達到元直今日之效!”

用了幾乎半日,劉封已然將這蒼梧之改觀盡皆掌控,回到徐庶府中歇息之時,劉封緊握徐庶之手,口出此言,其眼中亦是真情流露,若無徐庶這一年間的嘔心瀝血,蒼梧當無此變化,且唯有徐庶,才能並無絲毫傲氣,且知劉封心中所想,並未將蒼梧僅當做一貧瘠之地,而是劉封同化交州之地的跳板……

“庶能使得主公滿意,心中便是無憾!”這一載付出是如何艱辛,唯有徐庶心中知曉,如今得了劉封如此誇讚,徐庶自然頗爲自豪,比起龐統的鋒芒在外,徐庶所做之事,皆是十分內斂之事,也正是這等功在當代,利在後世之事,纔是劉封逐鹿中原,力爭這華夏之主所必須之事。

當夜,劉封又與徐庶在府中詳談至夜半,這才各自睡去,此番出征益州,徐庶乃是劉封身側唯一謀臣,更因此去路途遙遠,雖跟隨劉琦在交趾的那兩萬兵馬對於興古鳥道已然是頗爲熟知,但畢竟一旦進入興古郡之地,便算是離了交州,進入南中。

南中之地,部族十分衆多,尤其此番所在經過之益州郡,乃是南蠻古王國滇國的領地,直至武帝時方纔歸了漢室,如今又入亂世,南中各路豪強紛紛獨立,劃分疆土,劉封這三萬大軍入境,途經之處,又怎能不引發這各路南中豪強窺視?故劉封將此情形盡皆與徐庶詳述了一番,二人當夜定下不少計策,以備不時之需,這才微微心安了些許。

次日清晨,劉封便與徐庶共離了蒼梧,趕往交趾,而與此同時,遠在南中益州郡雲南縣中,有二人正對坐飲酒,其中一人乃是漢人裝扮,一襲青色長袍,年約四十上下,另一人則是身着奇異服飾,服飾之上滿是色彩斑斕之物,生得卻是孔武有力,滿身皆是橫肉,一眼看去,便知其武力超羣。

“前日所言之事,不知孟首領思慮的如何?依照士燮信中所言,再有一兩月時日,那荊州劉封,便會率數萬大軍到此,我等如何抉擇,不可拖延,便在今日!”二人飲下一杯後,那身着長袍之人率先面露凝重之色,開口言道。

這出言之人,正是與士燮有幾分交情的南中豪強之一,名曰雍闓,此前士燮便是修書送於此人,言劉封借道南中之事,雍闓雖在回信中滿口應下此事,而後卻是將南中彝人首領孟獲召至府中商議此事,前次無果後,眼看劉封便要到來,又是將孟獲邀入,再次提起此事。

“那劉封只是自興古鳥道北上,途徑此處罷了,若是其對我南中有所圖謀,自將其滅了便是,何故如此焦躁不安?”孟獲在南中彝族稱霸數年,心知中原之地大亂,無人對這蠻荒之處有意,故連連擺手。

“孟獲首領可知,這劉封爲何借道我南中?”雍闓聞言嘆息一聲,又是故作神秘問道。

第67章 點將出徵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416章 野心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6章 先鋒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443章 碾壓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章 賜字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11章 救駕第273章 夜會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527章 論江東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7章 收編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65章 拙劣試探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3章 歸心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21章 以退爲進第345章 識破第50章 萍水相逢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174章 取關第566章 大殺器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412章 發難第252章 說客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8章 江夏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62章 宴無好宴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27章 使者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92章 厚禮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92章 緊鑼密鼓第173章 智取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121章 逼降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12章 發難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28章 一年之約第357章 解惑第94章 動之以情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7章 收編第174章 取關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507章 奇蹟之城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12章 初見孔明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35章 退敵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章 千人守城第55章 奇緣如此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
第67章 點將出徵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416章 野心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6章 先鋒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491章 曹彰的車輪戰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443章 碾壓第206章 三線並重(第三更)第4章 賜字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422章 和時間賽跑第11章 救駕第273章 夜會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527章 論江東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7章 收編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65章 拙劣試探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3章 歸心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282章 涼州的價值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21章 以退爲進第345章 識破第50章 萍水相逢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174章 取關第566章 大殺器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412章 發難第252章 說客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8章 江夏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第62章 宴無好宴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27章 使者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92章 厚禮第288章 命在旦夕第451章 君臣爭執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23章 都督間的差距第92章 緊鑼密鼓第173章 智取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185章 劃地爲疆第121章 逼降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46章 入主襄陽第412章 發難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28章 一年之約第357章 解惑第94章 動之以情第70章 連環之計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7章 收編第174章 取關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507章 奇蹟之城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438章 不得不發第12章 初見孔明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403章 星星之火第135章 退敵第366章 一名勇士第1章 千人守城第55章 奇緣如此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