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不得不發

此時正坐在曹植面前的幾人一聽曹植口中之言,神色各不相同,楊修和曹植一般面色凝重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他早年是見識過劉封的手段的,並且在司馬懿被曹植打入冷宮之後對劉封做了十分細緻了了解。

在楊修的印象之中,劉封絕對是一個比之曹操還要厲害的梟雄,他想要做成的事情,貌似不論如何都成功了,所以在這個當口劉封將自己的朝堂搬遷到襄陽成中,足可以見得劉封對自己空前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對於楊修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

但就在幾人都默默沒有出言的當口,許褚卻是忽地站起身來,拍着自己的胸脯向曹植言道:“劉封小兒,只會做些蠅營狗苟之事,前次在當陽突襲致使我重傷,今次又是暗中潛入我洛陽城中做出了那苟且之事,此番我等大軍壓境,可不是他那自作聰明的恐嚇之法能夠破解的,沒有實打實的軍力,我等數日之間便讓他將他那苦心經營了數年之久的荊州全部從嘴裡吐出來!若是這廝執迷不悟,我定要在陣前取了他性命,以報我當日之仇怨!”

許褚的這番話,在魏國之人聽來還是十分能夠提氣的,的確,劉封不論是哪一次改變局勢的戰役都是用了些取巧的方式,從來就沒有過將自己的大軍整合到一處之後以迅雷之勢將敵軍擊敗的戰例,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遭到許褚這樣的評論。

許褚剛剛說完,曹植也是站起身來,高聲道:“仲康將軍之言甚是!也正是因爲如此,我軍才調集了這三十萬大軍,如今就讓那隻會坐井觀天的劉封看看什麼樣的軍力纔是真正的實力,若是劉封此人識相的話,將荊州拱手讓給我魏國,而後對我魏國俯首稱臣,日後還會有他在益州的立足之地,如若不然,我魏國這三十萬大軍,足可以讓他身死國滅!”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曹植自己的心裡都不怎麼相信,但是深諳人心的他知道,只有這樣說,才能夠將像許褚這樣的將軍心中的那一股子豪情給激發出來,他的軍隊才更可能取得這一場戰鬥的勝利。

如今的形勢,對於曹植來說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管劉封在他的一畝三分地上做出什麼樣的改變,他都必須要至少將南陽和襄陽奪回來,不然自己發兵三十萬,最終只會成爲一個如同自己父親在赤壁一樣的笑話。

次日,曹植親自身披鎧甲,騎着一匹駿馬到了城外將士安營紮寨之處,按照之前的約定,此時準備出征的將士都已經整裝待發,曹植在陣前做出了一番極具熱情的動員,這番動員也是讓魏國的軍士們心中更加篤定自己擁有着這樣巨大的優勢是一定會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的,他們在聽罷曹植的演說之後口中高聲喊着魏國的口號,一時間氣勢如虹,乍一看去,的確是一支極具戰鬥力的隊伍。

就這樣,在曹植的目送下,許褚與徐晃率領着先鋒當先在洛陽城郊外一路向南行去,而第二次作爲主帥出征的楊修也是在數十員將領的簇擁下緩緩離去,曹植一直在城外看着,直到護送糧草的李典與于禁二人離去後,才緩緩回了洛陽城。

曹植已經決定,這一段時間他就待在洛陽,這樣無疑能夠第一時間得知前線的戰況,這場戰爭對他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劉封就此崛起還是就此沉淪,實則都掌控在這場戰鬥的結果之中。

此時,和其他無關緊要的朝臣一樣留在鄴城的司馬懿正在教習自己的兩個年齡尚小的孩子一些書籍,旁邊坐着的,依舊是與他關係最爲親近的三弟司馬孚。

“二哥怎地還有如此閒情逸致,此前那楊修率軍前往涼州,數日之間便將涼州這一州之地奪回,如今又是被主公任命爲此次征討劉封的主帥,此番主公出兵三十萬,劉封那益州與荊州兩州之地能有多少軍士?擺明了楊修會再立一功,如此一來,哪裡還有二哥的東山再起之日?我司馬家,看來是要如此庸碌的度過了……”

司馬孚當然沒有忘記之前自己的兄長那些有着話外之音的言語,但從如今的形勢上來看,這和自己兄長心中期盼的可是相差甚遠。

“三弟的眼界,還是要放得更加長遠一些,就好比好現在在教導師兒與昭兒二人,便是我司馬家一等一的大事,三弟又怎能說成是閒情逸致?”

“那楊修之事,兄長又能如何解釋,且不說其他,就是當真到了魏國稱霸中原的時候,楊修也是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以兄長之前與楊修的關係,我司馬家又怎能在這鄴城有甚好日子過?”

司馬孚見自己的兄長依舊是一副風輕雲淡的神情,不由得直接將自己和其他弟弟的擔憂說了出來,他今日來,就是要得到司馬懿的一個準話,到底司馬家日後該何去何從。

見自己的弟弟如此沉不住氣,司馬懿不由得嘆息了一聲,擺擺手讓張春華將自己的兩個孩子帶到後院去玩耍,而後看向司馬孚,嚴肅的問道:“三弟以爲,主公以楊修爲主帥,出兵三十萬,就一定能將劉封剿滅,使得其沒有再戰之力?”

“若不如此,又能如何,劉封只不過坐擁荊州與益州之地,更何況之前他只是擁有荊州的四個小郡,這樣的情形之下,他滿打滿算又能擁有多少軍士,怕是連十萬都湊不出來,這樣的實力,又怎能與我魏國三十萬大軍爭鋒?”

司馬孚說得那是斬釘截鐵,但司馬懿聽罷,卻只是微笑着搖了搖頭,又繼續問道:“那不知我讓爾等總結一番劉封自從在劉備麾下之時起,到如今立下了多少戰功,都是面對的何種敵人,爾等是否認真總結?”

司馬懿這番話問得司馬孚頗有些不明所以,但他還是耐着性子回答道:“那自然是戰功累累!”

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94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江東來使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56章 無心插柳第566章 大殺器第88章 再相見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298章 密謀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104章 設伏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45章 出使江東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437章 硬碰硬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2章 智勇退敵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84章 志趣相投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527章 論江東第566章 大殺器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186章 戰策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63章 探虛實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279章 服衆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444章 大軍至第520章 襲魏營第83章 促膝長談第193章 貪念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79章 再至柴桑第135章 退敵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11章 擒徐晃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97章 萬事俱備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273章 夜會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268章 對峙第41章 大軍又至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60章 抱佛腳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436章 動員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92章 緊鑼密鼓第51章 見於堂前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81章 難與易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17章 霹靂車第432章 雪上加霜
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94章 動之以情第42章 江東來使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56章 無心插柳第566章 大殺器第88章 再相見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298章 密謀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104章 設伏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45章 出使江東第161章 刺殺之策第365章 周瑜的打算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419章 相互攻伐第437章 硬碰硬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2章 智勇退敵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84章 志趣相投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142章 再次妥協第247章 風起雲涌(二)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38章 荊州使者第527章 論江東第566章 大殺器第22章 大軍壓境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186章 戰策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63章 探虛實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188章 飛羽顯威第279章 服衆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444章 大軍至第520章 襲魏營第83章 促膝長談第193章 貪念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25章 居心叵測(第一更)第79章 再至柴桑第135章 退敵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11章 擒徐晃第355章 暗礁隱現第97章 萬事俱備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273章 夜會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268章 對峙第41章 大軍又至第361章 心向明月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55章 奇緣如此第360章 抱佛腳第533章 柴桑密會第436章 動員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92章 緊鑼密鼓第51章 見於堂前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91章 一路西行第541章 軍心瓦解第405章 司馬家的抉擇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81章 難與易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17章 霹靂車第432章 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