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

對於劉封的這個部署,張遼在進攻之前也是早有準備,他知道自己率領的全部都是步卒,並且自己也不可能騎馬去突襲,那樣的話無疑太過顯眼,萬一將劉封與,趙雲,魏延三人全部都吸引到自己的身側,那麼就算他有三頭六臂也絕難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走脫,而一旦自己被擒住或是斬殺的話,這一萬五千魏軍的結局自然也就可想而知。

在這樣想法的驅使下,張遼將自己身上的鎧甲換下,換上了與士卒一樣的鎧甲,自己隨身攜帶的寶劍也隱藏在衣甲之下,只作以防萬一之用,自己則和普通魏國士卒一樣手持短刀衝殺下去,而在張遼的身側,簇擁着一些平日裡張遼麾下的侍衛和偏將。

他們雖然知道張遼心中存有了與敵軍誓死拼殺的氣概,但是他們卻不想任憑張遼這樣做,因爲在魏國,再難找出一個比之張遼更加可靠的武將了,退一步說,若是楊修此番被證明不足以作爲一個主帥領兵出征,司馬懿又不得曹植信任,那麼魏國整個朝堂上最適合做這行軍主帥的人無疑就是張遼,這樣一個對魏國如此重要之人,他的麾下又怎能輕易的讓他在此處有了危險?

張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魏延在敵軍陣中衝殺了一陣,卻沒能在數目也算是十分龐大的敵軍之中找到所謂的首領,本來天色就已經是十分之暗,再加上魏軍的黑色衣甲,魏延幾次都看花了眼,但是卻遲遲沒能找出這軍中的主事之人。

眼看着雙方在拼殺之中傷亡相當,魏軍用的完全是悍不畏死的衝擊方式,不管自己之後如何,也要確保手中的刀先插入敵人的身體,在這樣的戰法下,縱然宛城守軍訓練有素,傷亡也是不少。

魏延知道,若是如此個找法,等到他找到這軍中的將領的時候,估計自己一方的損失沒有五千也有三千了,於是他嘆了口氣,又快速的回到了劉封的身邊。

魏延將敵軍的情形向劉封介紹了一番,劉封聽罷也是略微感到有些驚奇,這一隊魏軍的姿態和步調顯然都是和楊修所率領的大部隊十分不同的,就像是和那支隊伍完全沒有關係一樣,這不得不讓劉封產生了一瞬間的沉思。

“只怕這支隊伍的帶領之人與楊修產生了不小的分歧,這才率領着孤軍在此處埋伏,等候我等,若不是楊修沒有聽從此人的意見,我等今日想要將這些攻城器械運送會宛城,倒是有些難了……”

劉封看着那黑壓壓的一片魏軍,不由得感嘆道,他知道,這一戰自己不管怎麼佈置,怎麼排兵,在這些絲毫不在乎自己性命的魏軍面前所取得的結果多半都是一樣的,若想要將其擊潰,不論如何都得將這軍中的主帥給找出來。

“若當真如同主公所言,這一隊魏兵之中是必然有着一名主帥的,但此人多半隱藏在軍中,如此可是不好找了……”

“文長莫要慌亂,你且率領着自己的本部軍士,如此行來……”看着一籌莫展的魏延,劉封並未和他一樣失去方寸,而是微微一笑,俯身在魏延的耳旁叮囑了一番,魏延聽罷之後,雙眼中多了一份興奮的神色,連忙抱拳退去,按照劉封之前的叮囑行事去了。

此時,魏兵就如同悍不畏死的狼羣一樣,不管自己面前的是什麼樣的對手,只管盡力向前衝,並且將自己手中的鋼刀揮舞起來,在這樣的戰法之下,宛城的守軍的確是十分的不適應,他們雖然堅定的結好陣勢,但是在戰友傷亡的觸動下,不少人情緒也漸漸的走向了失控,暴起和魏軍一樣採取了以命搏命的方式,導致雙方的傷亡都是在急劇的上升着。

就在局面有些要失控了的時候,只見在魏延的指揮下,一隊隊的宛城守軍手持長兵器開始了衝鋒,他們的目的是十分明顯的,那就是將之前幾乎全部都連接在一起的魏國軍士們分割開來。

而此時魏軍已經殺紅了眼,再加上自己的主帥並沒有如同往常的戰鬥一樣在戰馬上指揮,所以面對魏延麾下之人的衝擊,他們也並沒有採取什麼有效的迴應,最多就是看準時機將衝擊他們的軍士一刀砍死罷了。

混雜在軍中的張遼和他麾下的那數個副將顯然要比那些普通的魏軍更加有戰術素養,魏延的目的一眼就被張遼看穿,但回望四周,他發覺自己麾下的軍士完全對於此事沒有什麼作爲,他知道一旦這一萬多人被宛城的守軍給分割開來,那距離被全殲可就不遠了。

於是張遼對一直跟在特身側的幾個副將簡單說了幾句之後,那幾個副將相互看了看,便就地分散開來,不一會,他們的效果就開始顯現出來了,只見這一部分的魏軍並沒有再像剛纔一樣只管一味的往來衝殺,而是開始向自己旁邊的那一部分魏軍聚攏,想要先行將隔斷他們的宛城軍士斬殺殆盡,重新與他們旁邊的魏軍將士們合爲一處。

雖然他們這樣做的效果的確是十分的明顯,但是這最先起變化的一部分魏軍卻是被站在高地上用心觀察的劉封給看了個正着,劉封盯住了那一部分的魏軍,趕忙將魏延召至自己的身前,對魏延簡單交代了幾句之後,二人便率領着一部分最爲精銳的飛羽衛,直奔那一部分的大概兩千多名魏軍而去。

劉封和魏延的動作,初時並沒有引起張遼的注意,但是當二人率軍距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時候,張遼和他的副將終於有些發覺了二人的目的。

“他們此來,多半是發覺了文遠將軍就在此處!”張遼的一名副將對自己身側的袍澤言道。

此時,張遼身邊的幾個副將和侍衛相互之間對視了一眼,而後齊齊的靠攏到張遼的近前,由一名偏將向張遼言道:“我等今日誓死,也不能讓文遠將軍折損在此處!”

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65章 拙劣試探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508章 變數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37章 凱旋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268章 對峙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9章 策馬送計第486章 劉封的經驗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86章 酒後真言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76章 良將賢臣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511章 擒徐晃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35章 戰許褚第39章 問計第56章 無心插柳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50章 萍水相逢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04章 設伏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16章 先鋒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299章 行動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74章 取關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76章 良將賢臣第19章 領罰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74章 非汝不可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71章 捷足先登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0章 打頭陣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2章 智勇退敵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86章 酒後真言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146章 發難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36章 終見曙光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2章 初見孔明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59章 再得伊人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85章 尚有一事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190章 穩守五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100章 終歸來第5章 剿匪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2章 辯駁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5章 戰許褚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
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215章 一載之功(第二更)第65章 拙劣試探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68章 無奈前來第508章 變數第211章 討價還價(第二更)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37章 凱旋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268章 對峙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23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9章 策馬送計第486章 劉封的經驗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86章 酒後真言第347章 偏門之計第76章 良將賢臣第564章 神秘的第三路人馬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494章 劉封何在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511章 擒徐晃第428章 偷天換日第548章 如何稱霸第35章 戰許褚第39章 問計第56章 無心插柳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50章 萍水相逢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04章 設伏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16章 先鋒第262章 校驗成果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299章 行動第482章 人盡其用第174章 取關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76章 良將賢臣第19章 領罰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74章 非汝不可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71章 捷足先登第290章 悄然進行第40章 打頭陣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200章 四方角力(第三更)第2章 智勇退敵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86章 酒後真言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146章 發難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399章 見縫插針第36章 終見曙光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2章 初見孔明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59章 再得伊人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85章 尚有一事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190章 穩守五郡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100章 終歸來第5章 剿匪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537章 何去何從第246章 風起雲涌(一)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2章 辯駁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35章 戰許褚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18章 定計前行第291章 身後之事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518章 完美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