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變數

當趙雲在城牆上找到鄧艾的時候,他的臉上滿是血污幾乎無法辨認,雖然知道趙雲和馬超已經趕來,但鄧艾已經沒有力氣到城下去和趙雲匯合了,他看着自己身側那些活下來的守軍和百姓們相互攙扶着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容,最後的一絲力氣也終於從身體裡抽離了出去,他將手中已經有些捲了刃的鋼刀扔在地上,自己則躺在宛城的城牆上,口中喘着粗氣,雙目直直的看着天空中的點點星辰,似乎連挪動目光的力氣都沒有了。

“今日若無士載在此,宛城已經歸了曹彰,士載如此年歲就立下了此功,當真是陛下之幸事,是我大漢之幸事,更是宛城百姓之幸事!”

鄧艾聽到趙雲這激動的聲音,心中卻並沒有多少自豪的感覺,他此時稍微轉動一下眼睛,看到的就是身側躺着的一些已經沒了氣息的百姓,他知道要是自己沒有去將他們動員到這裡,他們可能此時還在睡夢之中,但如今,卻變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屍體,這是年方二十多歲的鄧艾一時間無法接受的。

在衆人的攙扶下,已經脫了力的鄧艾被帶回了自己在宛城的住所,趙雲接管了宛城,城中的百姓見到趙雲和馬超的帥旗已經插上的城頭,幾乎全部都放下心來。

家中有人死在城頭上的,除了哭泣之外,對於鄧艾他們並沒有什麼怨恨之情。百姓知道,一旦宛城破了,大批的魏軍衝殺進來的情況之下,百姓所要遭受的苦難只會更加的嚴重,錢財,貞節,性命,在城破的那一瞬間全部都成了奢望,特別城外進攻的是長久在北方對抗異族的曹彰……

將宛城守住的消息火速送往上庸之後,趙雲和馬超坐下來開始商討他們二人何去何從,劉封因爲兵力的原因一直在被動的防守,所以在趙雲和馬超離去之時並未有太多的囑託,只是叮囑他們一定要盡力將宛城守住,若是宛城已經不可守,襄陽也決不能丟,襄陽,是劉封的底線,宛城丟了只要打回來就可以了,但襄陽若是丟了,再打回來的時候,它已經不再是之前的那個襄陽。

“如今宛城在士載的努力下已經暫時無憂,陛下被司馬懿困在上庸,定然是不會輕動,你我二人當如何做,才能與陛下分憂?”

馬超的性情比之趙雲還是急躁了不少,二人才剛剛坐定,他就切入了正題,通過之前的幾次交鋒和敵軍的計策,馬超已經深知這一次前來的司馬懿和曹彰全部都不是省油的燈,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輕舉妄動只能是自食惡果,但讓二人在這宛城之中死守,也並非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趙雲微微想了片刻,目光一動,低聲向馬超言道:“曹彰謀取宛城不成,多半會到上庸城外與司馬懿回合,如此看來,上庸城外的兵力依舊是比陛下多上數倍,那就一定存在着繼續攻打上庸的可能,而宛城之中如今守軍近五萬人,又有你我二人和士載,人力實在是有些過剩,不如孟起率領你麾下的騎兵出城一遭……”

“去往何處?”一聽趙雲想要讓自己出城一遭,馬超眼中就是一亮,連忙問道。

只見趙雲湊到馬超身旁,俯身到馬超的耳旁微微低語了數句,馬超聞言後連連頷首,而後言道:“此事倒是可以一試,我命軍士稍微歇息一番,明日天明便從宛城出發,此事若是得當,定然能夠將司馬懿逼迫得不輕!”

次日天色才微微亮起,極度疲乏的鄧艾還依舊在熟睡之中,趙雲和馬超所帶領的主力步卒纔剛剛從上庸之外回到城中,馬超此刻已經穿戴好了一身鎧甲,正將其麾下的騎兵們向宛城的東門聚攏,至於他到底要去向何方,除了趙雲之外城中再無人知曉。

上庸。

自從劉封進了上庸城,司馬懿就沒有再對上庸發起攻擊,他當然是在等待曹彰的消息,上庸距離宛城雖說不遠,但也足足有四五百里,這一歇,就是至少數日的時間,但司馬懿的心中卻並不急切,他知道劉封進了城,他只要保證劉封不能出城去救援宛城或是襄陽,就算是給予曹彰最大的支持了,至於曹彰能不能將宛城一舉拿下,司馬懿也只能默默的等待。

劉封此時的情形,和司馬懿並無多少差別,他也在等待着宛城之戰的結果,他知道自己派出趙雲和馬超已經比曹彰至少晚了數個時辰之久,但是他同樣知道自己的城中還留有鄧艾和五千守軍,雖然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對於鄧艾,劉封的心中總有着幾分莫名的期待。

判斷宛城之戰的結果,對於劉封來說十分簡單,雖然他知道趙雲和馬超一旦回到了宛城就會遣人給自己送來消息,但是以司馬懿的秉性,消息想要成功的送到上庸城中,怕是還要費上一番周折,所以劉封幾乎日日派出斥候觀察司馬懿的營寨,只要攻下宛城的消息送到,司馬懿定然會迅速起兵趕往襄陽,而反之的話,曹彰怕是會率軍回到這裡與司馬懿匯合。

劉封和司馬懿之間,在數日的時間裡陷入了僵持之中,這些時日看似平靜,坐擁十數萬大軍的司馬懿並沒有如同之前那樣死命的攻擊上庸,而劉封也只是在上庸城中佈防,並沒有任何出兵的意思。

任何人都知道,這短暫的平靜終究會被打破,數百里外戰場上的結果無疑會左右此間的戰局,也會左右司馬懿這一次攻擊荊州的最終走向,到如今,雖然雙方都有了一些傷亡,但卻皆是並未傷筋動骨,真正的大戰,還並沒有到來。

這樣的戰爭中,任何一個小小的變數都有可能會左右最終的結局,而此時,已經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率軍離開了宛城的馬超無疑正在成爲這一場戰鬥變數的路上,與馬超率軍從陸路出城的同時,一封書信也被趙雲從水路送往了東方……

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68章 江上交鋒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2章 智勇退敵第5章 剿匪第193章 貪念第87章 真真假假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75章 夜談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4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夜談第4章 賜字第376章 僵局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46章 前路多艱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58章 返程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511章 擒徐晃第80章 龍潭虎穴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43章 探虛實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66章 斬使立威第59章 再得伊人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146章 發難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97章 要挾第153章 詔命第172章 三計出第44章 坦誠相見第2章 智勇退敵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1章 千人守城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244章 折服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299章 行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158章 獻圖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472章 司馬懿的條件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109章 妥協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80章 龍潭虎穴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46章 前路多艱第257章 仁心
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429章 順利出城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68章 江上交鋒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181章 天命生死第2章 智勇退敵第5章 剿匪第193章 貪念第87章 真真假假第502章 鄧艾的表演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75章 夜談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53章 蛛絲馬跡第523章 投子認負第324章 情理之中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4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夜談第4章 賜字第376章 僵局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362章 魯肅之惑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46章 前路多艱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58章 返程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511章 擒徐晃第80章 龍潭虎穴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47章 等價交換第411章 劍指朝堂第238章 法正獻策第501章 失算的曹彰第20章 公子劉琦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312章 驅虎吞狼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43章 探虛實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66章 斬使立威第59章 再得伊人第224章 入關(第二更)第146章 發難第339章 合肥攻防戰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97章 要挾第153章 詔命第172章 三計出第44章 坦誠相見第2章 智勇退敵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432章 雪上加霜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1章 千人守城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244章 折服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547章 讓改變發生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299章 行動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152章 長沙密會第158章 獻圖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472章 司馬懿的條件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17章 孔明之謀(第二更)第110章 稱心如意第259章 籌備驚喜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300章 逃出生天第109章 妥協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532章 劉禪的欲擒故縱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196章 江東來信第423章 如何進城第80章 龍潭虎穴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46章 前路多艱第257章 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