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稱心如意

“丞相放心,若你能遵照約定,子建公子定然無憂!”

曹操此時只得相信劉封,而後又深深看了一眼曹植,便策馬回了其麾下衆將身側。

“丞相,如何能將子建公子留在這廝手中,到時劉備見了子建公子若是恨極,恐子建公子性命休矣!”衆人見曹操果然是將曹植與徐庶留在了劉封陣中,獨自歸來,大都是面上一面驚疑之色,不敢出言。唯有程昱,因其年長,又跟在曹操身旁時日甚多,纔出言問道。

“若非如此,怎能將逃出劉封那廝包圍之中,若是我等盡被其殲滅,子建又怎能獨活?既子建有心爲我等爭得一線生機,我等便當珍重,待到了襄陽,整頓兵馬之下,再將子建奪回即可!”曹操怎能說出其與劉封所達成之協議,只是說出此一番冠冕堂皇之言,便當先策馬而出。

“南郡距此地十分相近,我等何不前往南郡暫時歇息一陣?襄陽路途遙遠,恐若是奔了襄陽,這兩千軍士多半皆不能保全!”曹仁在曹操身側聽得要去襄陽,心中亦是甚爲疑惑,他們本就是要前往南郡,集結兵馬後再趕往襄陽,若是直接趕往,路途着實是有些遙遠。

“南郡之地,已然被劉備所佔,好在其人馬並不甚多,才只遣了劉封攜這千餘人馬在此等候,若非如此,吾等性命皆是休矣!”

曹仁見曹操親口所出南郡被劉備所佔之事,自然沒有再出言相問,只是小心跟在曹操身後,緩緩向那華容道出口行去。

劉封遣人將曹植圍在當中,等曹操這兩千人馬陸續走過之後,這才緩緩跟在其身後,出了華容道。

甘寧在路口設伏,眼見劉封只是停在設伏之地,與曹操等人對峙,並未發生戰事,便知劉封心中所想之計策多半是已然成功,於是只是默默率軍將曹操等人放出華容道,見了劉封,便急忙到了劉封身前。

“將軍之前所言之計策,是否成功?”甘寧生怕曹操等人白白在其眼皮之下跑了,連忙問道。

“已然成功,我等待曹操這兩千餘人再向前數裡後便開始追擊,只遠遠跟在其身後便可,待其過了南郡之地,便不要再追,回江陵與士元先生匯合,從長計議!”劉封一邊向甘寧言道,一邊指了指後面的曹植。

“此子乃是何人?”甘寧並不識得曹植,見此人竟然比劉封還要年少一些,一副桀驁神情看着甘寧等人,便是有些好奇之心。

“此乃曹操之子,曹植,字子建,乃是曹操心中最爲喜愛之子,其爲脫身,特遣了曹植在吾身側爲質子,有他在手,便有了與曹操商談之籌碼!”

“將軍真乃智謀過人之人,抓小放大,曹操如今有了把柄在我等手中,日後多半會對其有所制約,不知這位先生又是何人?”

甘寧向曹植身側一看,便看見了徐庶,曹植此時在劉封麾下數名軍士包圍之中,徐庶卻是跟在劉封身側,甚爲自由,這讓甘寧頗有些好奇,不知徐庶何時出現。

“此乃潁川徐元直,早在新野之時,元直與封便頗爲親近,卻爲曹操以低劣手段收入帳中,元直之才,若是在曹操賬下效命,多半便有些荒廢,是故封藉此機會,將元直帶回,今後元直便與士元先生一般,爲封之智囊!”

徐庶之名,甘寧之前亦是有所耳聞,見劉封將其與龐統相提並論,連忙下拜。

徐庶還禮之後,卻是轉向劉封問道:“適才興霸將軍所說之士元先生,莫非是鳳雛龐統,子威已然將其請來?”顯然,徐庶對於龐統之才也是頗爲推崇。

“元直有所不知,之前封被孫權騙入柴桑,歪打正着之下,在柴桑結識了興霸與士元先生,士元先生在周瑜賬下鬱郁不得志,而封又求賢若渴,當下與士元先生一拍即合,現士元先生就在江陵城中等候,待將曹操趕往襄陽,我等便去與士元先生匯合!”

“恭喜子威,子威得了龐統如此大才,便可不再受諸葛孔明掣肘,又何必耗費如此苦心將庶召來?”

“元直與士元先生,皆爲大才,封定會無差別對待二位,士元大可放心,這南郡……便是封第一站,到時事務繁雜,還要多多仰仗元直之才,元直切勿推辭!”

徐庶自在新野離去之時便知道劉封之心並不滿足於在劉備麾下爲將,如今聽聞其又收得龐統,甘寧這般良臣勇將在身側,又暗中奪取了南郡,將曹植扣押在其身旁,徐庶略一思索便知劉封這種種行爲,定然沒有告知劉備,劉封這逐鹿之心,已然是顯露無疑。

在這亂世之中生存之道,徐庶歷經劉備與曹操,已然是頗有所感,縱然是親子之間,到最後亦是免不了鬥得你死我活,更不用說劉封乃是義子,和劉備並無血緣,劉備此時重用劉封,乃是因其忠勇,一旦劉備亡故,以諸葛亮對劉封之態,諸葛亮掌權必然不會放過劉封。

徐庶一看如今劉封所爲,便知劉封多半已然是意識到此種風險,是故已然開始未雨綢繆,若是有了一班忠臣良將,加之一後方大本營,則不懼劉備百年之後諸葛亮,關羽等人危害劉封之心。

“既然如此,庶自今日起便開始與子威履行那一年之約,子威短短數月之間便已然有此成就,庶能參與其中,亦是人生一大幸事!”

徐庶心中略一思索,便向劉封下馬一拜,以示效忠之決心,劉封自在新野拜在劉備麾下,至今這些時日之發展,徐庶全部都看在眼中,他自然相信劉封若是有一番更加廣闊之地供其發展,定然會帶給他更加大之驚喜。

此番能讓徐庶重歸麾下,劉封心中欣喜非常,雖一旦讓劉備得知了徐庶自曹操麾下逃出,未必會讓其留在劉封身側,但劉封此時還顧不得那些,只要得知徐庶心向自己,不管其身在何處,都會有其作用!

第100章 終歸來第10章 終有一別第41章 大軍又至第278章 邀戰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194章 智取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26章 難阻頹勢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93章 孤注一擲第32章 救弟第88章 再相見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4章 孤身入城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74章 取關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50章 萍水相逢第172章 三計出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257章 仁心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60章 兵臨潼關後記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36章 四郡定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172章 三計出第78章 脫離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69章 江中蛟龍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158章 獻圖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172章 三計出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64章 一拍即合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8章 再相見第271章 親身犯險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277章 得與失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33章 歸心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373章 交鋒伊始
第100章 終歸來第10章 終有一別第41章 大軍又至第278章 邀戰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194章 智取第133章 料敵於先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26章 難阻頹勢第513章 劉禪的心思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81章 魏軍的行蹤第480章 司馬出兵第261章 退無可退第450章 楊修的佈局第93章 孤注一擲第32章 救弟第88章 再相見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24章 孤身入城第301章 如虎添翼第234章 破門(第二更)第118章 牛刀小試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214章 重任(第一更)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512章 趕往主戰場第314章 隔岸觀火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74章 取關第210章 初見士燮(第一更)第50章 萍水相逢第172章 三計出第440章 暗夜分兵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528章 攻取江東的機會第257章 仁心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285章 龐統之策第560章 兵臨潼關後記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136章 四郡定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172章 三計出第78章 脫離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27章 帝王協議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396章 三軍統帥第69章 江中蛟龍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387章 馬超的去向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85章 尚有一事第158章 獻圖第166章 旗開得勝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530章 定計廬江第172章 三計出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449章 錯失良機第64章 一拍即合第272章 一石二鳥第139章 再出奇謀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88章 再相見第271章 親身犯險第97章 萬事俱備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277章 得與失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33章 歸心第39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13章 孔明的決定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294章 意料之外第373章 交鋒伊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