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江東來信

正當劉封用了近三日時間將蒼梧各縣官員甄選了一番,暫且安頓完畢,又給黎闖留下五百飛羽衛協助其在短時間內將蒼梧各縣守軍分配完畢,剛欲率軍返回江陵之時,一騎自江陵趕來的快馬卻是率先到了廣信城中。

此人乃是龐統府中侍衛,自龐統在江東之時便護佑在龐統身側,平日裡幾乎寸步不離,劉封一見來得竟是此人,心中便是一驚,篤定荊州定有甚突發之事。

按照劉封出發之前所言,一月之內,定可返回,而到此時時間纔剛剛過半,遠遠未到約定迴歸之時,龐統卻遣了貼身之人前來,可見事關重大。

果然,當劉封將此人請入屋中,屏退左右後,那人終於開口道:“主公離去後僅十餘日,江東孫權便遣人送了一封書信至江陵城中,信上之言……頗爲無禮……”

言至此時,此人略微停頓了片刻,擡起頭來看向劉封,劉封一看便知定是信中所言十分有辱劉封威名,使其不敢說出口,當下哈哈大笑,擺手道:“無妨,只管說來,區區一封書信,又有何用?”

“孫權信中有言,限主公半月之內,將江東罪臣龐統,甘寧送回柴桑,且主公也需攜江東郡主孫尚香返回,並隨孫郡主在江東陪伴其年長老母,如若不然……”

說到此處,那人又是偷眼看向劉封,見其神色如常並無甚不喜之色,這才深吸一口氣,出言道:“如若主公不能答應這諸多條件,孫權便遣江東十數員猛將,率精兵數萬過江而來,將五郡收歸江東。如今孫權書信之中所言的半月之期已然過了五六日,士元先生恐主公在此地逗留日久,誤了大事,特遣小人騎快馬日夜兼程,將此事告知主公。”

將此事告知劉封后,那人已然是汗流浹背,只因孫權那信中所寫實在是有些駭人,龐統在江陵已然故意隱瞞了消息,並將那書信銷燬,只是潛了其最爲信任之人將信中內容看了一遍,前來告知劉封,此人並不知劉封與龐統之前所商議之事,只道是荊州五郡此番有些危矣。

“無妨,先下去歇息片刻,飽餐一頓,吾本欲今日返回荊州,待整頓一番,便可出發,但卻另有一事需得令你前去。”令那人頗爲驚異的是,劉封聞言後並未有任何急切之相,只是上前拍了拍其肩膀,叮囑一番便自顧自走出屋去了。

此人所帶消息,初時確是頗讓劉封吃了一驚,孫權措辭如此激烈,言辭之間盡皆是想與劉封決裂之意,且其信中所提孫尚香,龐統,甘寧三人,皆是讓孫權與整個江東蒙羞之事,更兼龐統早就有言,諸葛亮極有可能會藉助江東之手對付劉封,江東孫權對荊州之地早就頗爲有意,諸葛亮爲滅劉封,若是與江東合謀,並且許下荊州數郡之地,那也是不無可能之事。

但隨着那人將此事說完,劉封心中也是又細細想了一番,此番想罷,原本心中的忐忑之情便消了大半,只因其已然想通了此中關節,這孫權含怒所寫之書,並非是無解之局。

諸葛亮雖並未如劉封所料一般消沉數月,並且剛剛戰敗便做出了反應,但戰敗畢竟是戰敗,天時已失,縱然諸葛亮天縱英才,想要光憑他那一番三寸不爛之舌便將局勢扭轉,將孫權拉入局中,也並非如此容易之事。如今諸葛亮顯然已然盡力,並且將其成果拋向了劉封,如何應對,自然要看劉封了。

劉封並未因此人到來而加緊行程提早出發,而是依舊按部就班將諸事安頓完畢,這才率魏延與餘下以前飛羽衛出了廣信城,向荊州方向急急行去。

此番隨諸葛亮所做動作確是有些出乎劉封預料,但有龐統提醒在前,劉封並非是全無防備,也正爲防備諸葛亮有所異動,這纔將蒼梧行程安排得如此緊湊,如今蒼梧事畢,劉封也是心中大定,退一萬步講,就算是荊州五郡有失,劉封今後發展依然有諸多可能,並不會如諸葛亮所想那般,一旦破了荊州五郡之地,便是死局。

正當劉封全速趕回江陵之時,襄陽城中,諸葛亮與趙雲亦是風塵僕僕回到了城內,入城後,諸葛亮尚未及歇息,便將張飛等人也召入府中,命趙雲與張飛二人整備兵馬,以備交戰所需。

此番前去江東,所得之結果並不能讓諸葛亮完全滿意,雖有魯肅再旁慷慨陳詞,加之因孫尚香等人之事,孫權對劉封十分痛恨,但孫權卻依舊未能立即同意諸葛亮所提江東派遣五萬精兵,與襄陽五萬精兵兩面夾擊南郡,先破了江陵,再一同攻向南方,事成之後,諸葛亮僅要南郡一郡之地,其他四郡,盡皆交由孫權治理之計。

依照孫權對諸葛亮之言,若是無緣無故便攻向劉封,無憑無據,多半會被世人所不容,故孫權有心與諸葛亮一同瓜分這荊州五郡之地,但卻要有理有據纔可行動,故孫權將諸葛亮留在柴桑,與麾下衆謀臣商議了數日,這才得了此計,便是如劉封聽聞的那般,修書一封,一面索要龐統與甘寧回來治罪,一面又以母命請孫尚香與劉封回到江東。

此兩件事,乃是衆所周知劉封不可能應了之事,但劉封一旦拒絕,卻能夠給孫權進犯荊州五郡的理由,故諸葛亮雖因劉封能夠提前獲知危險有些不樂,但也算是完成了其想要與孫權共伐劉封的構想,見孫權果真將書信發出,也只能回到襄陽暫且規整兵馬,等待孫權召喚之時,再與其共同出兵討伐劉封。

諸葛亮與趙雲離了江東後,江東衆臣再次聚於堂前,老臣張昭當先言道:“主公可否當真如諸葛孔明在時所言那般,欲要與其共伐劉封?”

孫權聞言,眼中精光一閃而過,卻是做出一派憤怒之相言道:“劉封小兒欺吾太甚,此番若能將其斬殺,自然並無不可。”

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443章 碾壓第45章 出使江東第22章 大軍壓境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132章 倒戈第64章 一拍即合第47章 橫生枝節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554章 時間差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97章 回信第52章 辯駁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153章 詔命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96章 提請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78章 脫離第146章 發難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27章 使者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1章 大軍又至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520章 襲魏營第11章 救駕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0章 追擊第252章 說客第443章 碾壓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38章 江夏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66章 斬使立威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132章 倒戈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46章 前路多艱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32章 倒戈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277章 得與失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1章 救駕第273章 夜會第153章 詔命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136章 四郡定第283章 龐統至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章 父子相見第137章 凱旋第63章 探虛實第136章 四郡定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171章 出使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98章 密謀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93章 孤注一擲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29章 收歸賬下第186章 戰策
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552章 兩杯毒酒第467章 再次來襲的猜測第443章 碾壓第45章 出使江東第22章 大軍壓境第165章 生擒活捉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132章 倒戈第64章 一拍即合第47章 橫生枝節第239章 智算巴郡第554章 時間差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197章 回信第52章 辯駁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154章 兩全之法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153章 詔命第498章 艱難的抉擇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114章 層層揭開第96章 提請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78章 脫離第146章 發難第408章 往來博弈第27章 使者第105章 夜奪南郡第41章 大軍又至第307章 巨大的驚喜第520章 襲魏營第11章 救駕第342章 轉移劉禪第30章 追擊第252章 說客第443章 碾壓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38章 江夏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66章 斬使立威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132章 倒戈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302章 有苦自知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46章 前路多艱第397章 劉封的難處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404章 疑竇叢生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32章 倒戈第515章 神秘之物第470章 親臨司馬府第332章 司馬懿之反第277章 得與失第221章 南中之變(第二更)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245章 加緊籌謀第11章 救駕第273章 夜會第153章 詔命第242章 生擒活捉第136章 四郡定第283章 龐統至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章 父子相見第137章 凱旋第63章 探虛實第136章 四郡定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171章 出使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74章 非汝不可第434章 履行承諾第298章 密謀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85章 初現端倪第93章 孤注一擲第235章 直搗黃龍(第一更)第503章 智鬥曹彰第128章 用心險惡第304章 結盟的條件第209章 反客爲主(第三更)第29章 收歸賬下第186章 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