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白衣渡江

(?)

雖然劉封在家裡只待了一個月便又要外出,但諸葛果還是很支持他的,何況也知道這種情況下她不可能一直把劉封留在身邊,黃月英也是嘴上說說,但她作爲過來人,自然也能理解!其實劉封對諸葛果的態度已經讓她很滿足了,在三國這個時代,能有哪個做丈夫能將妻子這樣看重,什麼事都要商量一下,劉封給她的尊重和滿足已經讓她很幸福了!

劉封和姜維辭別劉禪,此時關索也已經養好傷,知道劉封要去支援荊州,便一起同行,帶着十幾個親兵連夜向永安趕去!

永安太守黃權,見到劉禪的聖旨和諸葛亮的親筆書信,二話不說,撥給劉封五千兵馬供他調遣!其實就算沒有聖旨這些東西,憑劉封現在的身份,想調兵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三人帶兵從巫縣港順江向南郡進發!

其實諸葛亮的計策便是無論東吳和荊州的局勢變成什麼樣,只要將永安的兵馬作爲一支奇兵前去支援,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爲不清楚南郡的情況,不能預先計劃,只能派一員大將前去見機行事,當然劉封和姜維是最佳人選了!

站在船頭,姜維突然感慨道:“我從小長於西北之地,江水也只是傳聞,今日一見,果然有澎湃之勢,令人豪氣頓生!”

劉封笑道:“伯約第一次坐船竟然沒有暈船,也算不錯了,其實這裡還不算廣闊之處,他日等我軍拿下中原,東征倭寇之時,你要是見到真正的大海,只怕就不能用言語來形容了!”

姜維笑道:“既然尚尹如此說,那我們一定要用心努力,爭取早日看到大海!”

一旁的關索突然問道:“大哥,你什麼時候到過東面,怎知大海廣闊?”

劉封瞪了關索一眼,這傢伙還真會接話,只好乾咳一聲說道:“我也是從書上看到的,這些江水不都東流入海了嗎?你看這江面尚且如此廣闊,可想而知大海何等寬廣了!”

其實關索也只是隨便問問,沒有別的意思,他哪會關心這個,便又問道:“那這次出兵,大哥如何打算?”

劉封看着江面說道:“當年呂蒙白衣渡江賺了二叔一把,我們這次也來個白衣渡江!”

姜維聞言點頭笑道:“不錯,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關索一聽早就計劃好了,忙道:“那趕緊說出來,我們也好早做準備啊!”

劉封拍了一下關索的肩膀:“急什麼,到時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關索知道劉封的脾氣,若是再問也不會告訴他,只好轉身去問一旁的姜維!

劉封笑罵道:“你小子,我們都已經說明白了,你怎麼不會自己想想啊?”

關索撓撓頭:“你們都已經想好了,還要我想幹嘛?不是浪費時間嗎?”

劉封無奈的聳聳肩,轉身進了船艙,讓姜維自己對付這個不動腦子的傢伙!

由於是順流而下,加上此時正是秋季,江面上西風甚進,可以說是順風順水,船隊行進速度很快,兩日之後已經到了江陵境內!

姜維對劉封說道:“再往前便是江陵境內,江面上只怕有巡邏的船隻!”

劉封點點頭,無論是荊州兵還是東吳的士兵,還是不要碰見的好!看看天色已經到了傍晚,便說道:“那好,找個水勢平緩的地方命令士兵休息半日,準備將所有船隻都蒙上白布,這幾日晚間都有大霧,正是好時機,夜幕降臨的時候順着江岸右側前行,同時派出哨船,看看哪裡能夠上岸,最好能在公安上游靠岸登陸!”

關索一聽不等兩人吩咐便先先去準備,劉封只好和姜維預計一下以後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不一時關索也帶人拿着吃的進來,幾人邊吃邊等時間!

等到夜幕降臨,諸事準備完畢,劉封命幾艘哨船先行,讓後大部隨後沿着江岸右側向南郡開進!

此時也不知道荊州的戰況如何了,如果速度快的話甘寧此時已經和關羽交手了吧,就是不知道王舉和關平有沒有驚動武陵和公安的吳兵,按照眼下的局勢,最好能將武陵和公安港的吳軍吸引過去,這樣自己的勝算就會更大!

正想着姜維突然在船頭說道:“尚尹乃是南郡人士,應該對武陵一帶的地理比較熟悉,可有什麼要道直通武陵的?”

劉封怔了一下,也想到劉封正是在零陵被劉備收下的,不過自己是個半路出家的,當然對南郡一無所知了,只好乾笑道:“說來慚愧,我當時年幼,根本就沒出過遠門,加上時隔太久,根本就記不起來了!”

姜維點點頭,想想劉封說的也是事實,便不再多問!

此時江面上被大霧遮蓋,加上是在夜間,雖有月光,但百米之外根本看不到任何景象,就連自己帶來的船隊,也只是首尾相接的船隻間相互傳達命令。果然呂蒙當時用這個辦法渡江偷襲荊州還是很妙的,畢竟在岸邊根本是什麼也看不到,若再用白布將船隻蒙起來,哨探便失去了作用!

走了一個多時辰,前面的一隻哨船停了下來報告,再往前走便是公安港境內,但士兵並不是很多,就連巡邏的船隻都沒發現!

姜維一聽報告馬上說道:“看來關平他們已經到達洞庭港了,要不眼下正是戰事階段,東吳不可能不派人巡邏的!”

劉封點點頭:“不知道江陵的援軍什麼時候能到,雖然公安港可能有一部分士兵去增援,但定然會留下部隊防止江陵士兵前來攻擊公安,我們還是在上游找個登陸之地,繞過公安直逼武陵!”

姜維也贊同道:“尚尹所言正合我意,此處山勢明顯較剛纔有所平緩,再往前行應該就有平坦之地,我們便在此處下船吧!”

劉封答應一聲,讓關索將命令傳達下去,和姜維到船上隨時觀察地形,準備靠岸!由於是在船上,帶騎兵不方便,除了幾匹主將的戰馬外,這次帶來的全是步兵,也多虧是步兵,要不等一下穿山越嶺戰馬反倒成了累贅!

船隊到了一個淺灘之處,劉封命令士兵將船隻全部靠岸,大家下船之後將船隻拉到岸邊用繩索繫好,部隊修整一番,藉着月色從山中穿行,由於天色晴朗,大概的方向還是可以判斷的,依着地形向武陵進發,雖然山路難行,但總還是能找到一些小路,估計是樵夫打柴的時候開採出來的!

正走時卻見一個哨馬興喜而來:“報王爺,屬下探得一路可以直通到武陵城下!”

劉封大喜,忙問道:“你是如何探到的?”

那人答道:“屬下也是順着東方尋找,沒想到找到一個樵夫砍柴在山中路露宿,他聽說是蜀兵前來,十分高興,說自從關將軍走後,他們一直盼着蜀兵能夠再來,聽聞關將軍拿下江陵和襄陽,更是日夜期待,沒想到真的遇見了,便指給屬下一條山路,說此路是打柴的人找到的,他就是每日從山上打柴,然後從這條路背到武陵城中賣了賺取日常費用的!”

沒想到關羽的影響力還在,劉封不禁感慨了一下,關羽雖然對權貴之人不屑一顧,但對士卒和平民還是很不錯的,要不也不會在民間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就連關索也有些小驕傲:“沒想到南郡之人還想着父王的好處,我也要好好努力!”

劉封笑道:“知道就好,要是你小子活在二叔的身影下,那纔是沒意思呢!”

關索昂然道:“誰說的,我的功勞可全是我自己掙的,和父王一點關係都沒!”

姜維見兩人又爭吵,倒是十分喜歡劉封的這種脾氣,任何和他在一起的人都不會有壓力和隔閡,當下說道:“既然已經知道了捷徑,我們還是趕緊出發吧,要不只怕關平他們的壓力會更大!”

劉封也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便對關索說道:“那這次便給你一個立功的機會,你可願意當先鋒?”

關索抱拳道:“沒問題,就交給我好了!”

劉封笑道:“你帶着這位士兵先到前面開路,到得出山的路口派出哨馬查探,等我後軍趕上再做計較!”

關索答應一聲帶着那個士兵先行而去!

自從得知荊州一隊兵馬突然繞過公安從洞庭港進攻武陵,張承頓時感覺自己中計了,雖然武陵也有一萬多人馬,但自己作爲防守南郡的第一個屏障就這樣讓敵人輕易繞過去,當時的豪言壯語化爲烏有,讓他怎能不生氣?而且甘寧的水軍又被調到江夏一帶去追擊關羽本部,張承馬上一面派人向孫權報告情況,一面派人向甘寧報信,眼下情景,很可能關羽只是誘兵之計,同時分兵去洞庭港救援武陵,率兵的將領正是當年東吳水軍副都督蔣欽之子蔣休,武陵太守是他哥哥蔣壹,蔣休兄弟情深,馬上帶兵馬向洞庭港而去!

此時孫權遠在揚州,信使根本不可能即使將消息傳來,眼下只有盼着甘寧能夠及時回援!

這一日早晨張承剛起牀派人打探武陵消息,這兩天就連吳懿也不來攻打公安,看來是在等待武陵的消息,卻不知道荊州下一步會有什麼打算!

正在張承思索的時候,突然親兵闖了進來:“將軍,江面上突然發現從上游漂下來的戰船!”

“什麼?”張承一下子站起來,自己根本就沒有派船隊到上游去,“可曾查知是哪裡的?”

親兵答道:“從船上的東西來看,應該是蜀兵的戰船!”

張承怒道:“本將軍不是已經派哨船到方圓五十里巡查了嗎?怎麼還會讓蜀軍從江面上通過?”

士兵慌忙答道:“將軍,這些船隻都是用白布蒙上的,可能是用了呂蒙將軍當年的計策,如今天降大霧,哨探不曾察覺!”

“廢物!”張承將手中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速去集合所有人馬,隨我到武陵救援,留五百人守住港口!”

士兵有些遲疑:“將軍,五百人....恐怕不夠吧,萬一蜀軍來攻......”

“快去!”張承已經漲紅了臉:“蜀軍已經從上游繞到武陵去了,怎麼還會派兵來去公安,你腦子叫驢踢了?”

士兵諾諾退下,忙去傳令!

等張承披掛完畢,士兵也已經結合就緒,由於一部分兵力分給了蔣休,張承也僅有五千多人,匆匆向武陵而來!

沒想到吳懿也會用這招,明着佯攻公安,暗中卻讓士兵從上游渡過偷襲武陵,若非漲潮將他們隱匿的船隻衝下來,只怕這時候武陵已經危險了,若武陵被拿下,公安便沒有了作用,所以他纔要急切增援武陵,否則守着公安還有什麼用?更令他擔心的是,在派蔣休前去攻打洞庭港的時候,他向蔣休建議命人送信向城中的蔣壹送信,讓其從武陵出兵同時攻打洞庭港,兩面夾擊,定然叫這股蜀兵有來無回,沒想到蜀軍還有一支兵力從他路繞道武陵,只怕城中空虛,沒有多少防備,被蜀軍乘虛而入,那可就危險了!張承越想越着急,催促士兵加速前進,希望能趕在這股蜀軍攻擊武陵之前到達城中支援!

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0章 風雲再起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8章 又是劉封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1章 反突圍第35章 驅虎吞狼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1章 疲兵之計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3章 三面對敵第22章 我是看客第5章 戰略眼光第59章 刺客是誰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7章 戰略部署第7章 各就各位第45章 步步爲營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47章 喜憂參半第24章 曹丕篡位第18章 有包袱的人第3章 孫權之志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17章 英雄形象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52章 雁門奇人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7章 塞外風光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38章 剋星出現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17章 英雄氣概第31章 榮歸故里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7章 塞外風光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8章 兩軍對壘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36章 你偏心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3章 敵進我退第59章 白衣奪城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21章 反突圍第57章 誰中計了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章 幕後高手第31章 勝利歸來第10章 荀?的兒子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21章 反突圍第31章 榮歸故里第38章 剋星出現第54章 屢敗屢戰第7章 各就各位第43章 敵進我退第15章 拜師風雲第49章 進退兩難第59章 白衣奪城第15章 拜師風雲第28章 大忽悠第58章 改朝換代第2章 幕後高手第19章 成都軼事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章 幕後高手第48章 誘兵之計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3章 敵進我退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56章 後起之秀第22章 一見鍾情第5章 戰略眼光第49章 大破蠻軍第48章 計賺雍?第43章 圍魏救趙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40章 大敗徹裡吉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7章 風雲聚會第42章 文武大會第2章 幕後高手第1章 深海之蛟第3章 真的是緣分
第52章 荊州鉅變第30章 風雲再起第45章 諸葛果的秘密第28章 又是劉封第42章 力不從心第21章 反突圍第35章 驅虎吞狼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40章 一隻鷹引發的衝突第38章 我是縱火犯第21章 疲兵之計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3章 三面對敵第22章 我是看客第5章 戰略眼光第59章 刺客是誰第39章 喜結良緣第17章 戰略部署第7章 各就各位第45章 步步爲營第27章 發光的金子第47章 喜憂參半第24章 曹丕篡位第18章 有包袱的人第3章 孫權之志第18章 孫權的願望第17章 英雄形象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25章 白衣渡江第1章 兵出陽平關第52章 雁門奇人第39章 誰是大力士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37章 塞外風光第51章 偶像的號召力第38章 剋星出現第14章 歷史的軌跡第17章 英雄氣概第31章 榮歸故里第54章 屢敗屢戰第37章 塞外風光第3章 真的是緣分第8章 兩軍對壘第58章 軍中無戲言第41章 神威地將軍第60章 有肉吃不到第36章 你偏心第16章 折衝將軍第43章 敵進我退第59章 白衣奪城第56章 最後的決策第21章 反突圍第57章 誰中計了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2章 力不從心第49章 大破蠻軍第2章 幕後高手第31章 勝利歸來第10章 荀?的兒子第10章 子午谷之兵第21章 反突圍第31章 榮歸故里第38章 剋星出現第54章 屢敗屢戰第7章 各就各位第43章 敵進我退第15章 拜師風雲第49章 進退兩難第59章 白衣奪城第15章 拜師風雲第28章 大忽悠第58章 改朝換代第2章 幕後高手第19章 成都軼事第11章 給你個戰神第3章 救與不救的後果第60章 隆中求才第2章 幕後高手第48章 誘兵之計第44章 皆大歡喜第20章 八陣之法第43章 敵進我退第34章 菊花綻放的季節第7章 賈穆的計策第56章 後起之秀第22章 一見鍾情第5章 戰略眼光第49章 大破蠻軍第48章 計賺雍?第43章 圍魏救趙第55章 魏國的陰謀第40章 大敗徹裡吉第56章 後起之秀第37章 風雲聚會第42章 文武大會第2章 幕後高手第1章 深海之蛟第3章 真的是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