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

當劉贇在得知了此人是田豫田國讓後,更是將他視爲了必招撫的對象。所以他再次向田豫拱了拱手,就說道:“國讓,我知道你很擔心你的母親,不如將你的母親遷入我濟南王府吧,在那裡有專門的僕人會照顧好你母親的。而且我手下有不少的家人也都在青州,這樣那些老人家們也能經常一起串串門什麼的。同時在我青州還有專門爲老人看病的大夫,其醫術也絕不在那些御醫之下。”

劉贇的這番話終於有些打動了田豫,而一旁的村長田茂見劉贇如此的賞識田豫,也急忙幫着說道:“國讓,既然將軍大人如此的看重你,而且還專門讓僕人來照顧你的母親,不如你就投到將軍大人的麾下吧,這樣你也能實現你自己的抱負了。”

聽到村長的勸說後,田豫也終於一些鬆動了起來。不過當他說要回去請示一下自己的母親時,劉贇竟然願意與他一同回去拜見田豫的母親。

當田豫的母親在得知了劉贇的身份以及來意後,便立即就讓田豫是答應了下來,好歹人家也是漢室宗親,能看上自己的兒子也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就在劉贇派人送田豫的母親前往青州之時,丘力居也收到了劉贇越境來戰的消息。同時他派出去的人手在損失了數百人後,就立即封閉了城池,並命令所有人不得在出城一步。

當劉贇與他的大軍抵達薊縣的時候,竟然看到中郎將孟益和騎都尉公孫瓚同時出來迎接了他,這頓時讓他有些吃驚地說道:“孟大人、公孫將軍,怎麼你們全都在這裡,難道你們沒有繼續派人去收復我們的失地嗎?”

聽到劉贇的話後,中郎將孟益是苦着臉就說道:“侯爺你有所不知,經過管子城一戰後,我們的人馬早已是疲憊不堪並損失慘重,根本無力在與烏桓人一戰了,所以只能退回到薊縣來以守待攻。好在寒冬即將來臨,而烏桓人也損失不小,他們也絕不會在這時候來攻打我們的城池的,因此我們也只能在這裡等待朝廷的旨意了。”

當孟益說到這裡的時候,一旁的公孫瓚也是滿臉羞愧地站出來說道:“都怪末將貪功冒進,才使大好的局面毀於一旦,末將甘願接受朝廷的重罰,並卸去這騎都尉的職務,只是就這樣退守城池也確實讓末將有些不甘心啊。”

此時的劉贇看着這位未來的梟雄還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此人驍勇善戰、威震邊疆,使得遊牧民族不敢輕易地越過雷池一步。但這傢伙又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記過忘善,睚眥必報。要不是有劉虞坐鎮幽州,說不定幽州早就亂套了。

看着這個令人頭痛的傢伙,劉贇只好換了一個話題說道:“孟大人,那張舉、張純二人可有抓到?”

聽到劉贇的問話,孟益再次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兩人在戰敗之後,就失去了他們的蹤跡,就連他們的家小也沒有帶上。現在有人說他們是去投靠了鮮卑人,也有人說他們就躲在丘力居的帳下,讓我們一時半會兒也是真假難辨啊。”

此時的劉贇在進入了縣府後,也有些尷尬地說道:“這次來漁陽郡我是有些越權了,畢竟我只是渤海郡的太守,根本管不了這裡的事情,但被烏桓人侵佔的三郡我是一定要收回來的。好在臨來前陛下賜予我了斬蛇劍,我想暫時能平息一下朝廷那幫人的怒火了吧。不過我不會在這裡呆太長的時間,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攜起手來儘快收復被烏桓人侵佔的三郡。”

“侯爺有此決心,我公孫瓚甘願當一名士卒並將被侵佔的三郡拿回來。”

“哦,公孫將軍可有什麼良策替我拿下那漁陽城來呢?”

“侯爺,末將衝鋒陷陣還行,但論起謀略來卻不是某的強項,還請侯爺多多包涵。”

聽公孫瓚這麼一說,劉贇頓時就明白這傢伙純粹就是一個好戰分子,真要讓他出謀劃策還真有些難爲他了。此時的劉贇將目光看向孟益後,就說道:“孟大人,現在薊縣裡還有多少兵力,而漁陽城裡的烏桓人又有多少?”

聽到劉贇的問話,孟益立刻就回答道:“侯爺,我薊縣裡還有步兵萬餘,騎兵兩千。而漁陽城裡的烏桓部落大概有數萬人,但能戰的士兵絕不會超過一萬人。”

聽了孟益的回答後,劉贇立刻就在腦子裡是思考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道:“明日一早咱們就出兵漁陽城,我倒要看看丘力居敢不敢出城與我一戰。只要他敢出來,我就有破敵的辦法。”劉贇的話頓時讓公孫瓚和孟益是精神一振。

第二天當劉贇會合了張遼與太史慈的人馬後,就率領着大軍前往了漁陽城下。當他們趕到漁陽城下時,天色也已經是暗了下來。這時候的劉贇在派出了大批的斥候後,就開始在漁陽城下紮起了營寨來。

而此刻的丘力居也已接到了漢軍大軍來犯的消息,當他帶着蹋頓與蘇僕延登上了城頭後,就看見城下的漢軍營寨是火光點點,並且還有無數的人影在營寨裡是來回的走動,好像那些漢軍正在忙碌着什麼。

由於天色已晚,丘力居無法看清營寨裡的動向,於是他回身就對蹋頓和蘇僕延說道:“今晚各城牆處加雙崗,務必不能讓漢軍來偷襲我們的城牆。”

“義父,那些漢軍遠道而來,早已是疲憊不堪,他們哪裡還有力氣來偷襲我們的城牆,我看不如讓我帶一隊人馬去劫了他們的營寨,說不定還能生擒活捉他們的那位主帥。”

“蹋頓,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股漢軍,他們能全殲了烏延的人馬就已經不能讓咱們小覷了,你竟然還想去劫他們的營寨,難道真以爲那位東萊亭侯是吃素的嗎?我已經從漢人那裡打聽清楚了這位東萊亭侯的身份。這位東萊亭侯劉贇劉子安可不簡單,他不僅是漢室宗親,而且也更是身經百戰。

從他打敗黃巾軍到消滅了西涼叛亂,此子可是未曾一敗。由此可見此人絕不像公孫瓚那莽夫一樣,只會逞匹夫之勇的,所以咱們在對上此人時,一定要小心謹慎才行。”

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
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零九章 小將郝昭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三百一十一章 上屋抽梯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涼錦馬超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三百九十章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復幷州第四章 釀酒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一百一十章 硬闖刺史府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霸王套裝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二百五十章 公孫度的覆滅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二十五章 簡體字第四百七十八章 智取吳郡 (下)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原之戰 (上)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二十八章 才女昭姬第二百九十六章 孫策遇刺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四百三十章 威脅與利用 (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刺客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