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

當劉贇率領着這三百許家子弟出了譙縣後,便晝夜兼程地就朝翼州趕去。他知道在翼州將會有一場真正的大戰,而交手的對象就是那“大賢良師”張角。

由於劉贇曾與張角會過面,而且兩人之間還有一場賭約,所以他去翼州的目地就是想讓張角履行自己的誓言的。從現在的形勢來看,張角是不可能在打進雒陽城了,因此他手下的那些人就需要自己去接管。

劉贇是非常重視人口問題的,特別是這東漢末年羣雄並起的年代。人口就是生產力,也是他牽制其他諸侯的唯一法寶,所以張角手下的那些黃巾軍們決不能落到像皇甫嵩這樣的人手裡,否則那就是一場大災難了。

經過數天的急行軍,劉贇一行終於到達了翼州魏郡。而這時候斥候們也給他帶來了好消息,由於盧植的連戰連勝,張角率領的黃巾軍已經退守到了廣宗縣,並據城死守了此縣。

而盧植率領的大軍也包圍了廣宗縣城,並開始了挖掘壕溝、製造攻城器械等準備攻城。當劉贇趕到盧植軍營的時候,黃忠與田豐親自出來迎接了他,他們也只比劉贇早到了幾天而已。

當劉贇在見到盧植的時候,連忙行了一個晚輩禮,說道:“學生劉贇見過師伯,師伯安好。”劉贇之所以稱呼盧植爲師伯,也是因爲盧植與鄭玄等人乃是師兄弟,他們都拜在了同一位老師的門下學習。而這位老師就是大儒馬融,同時鄭玄也是盧植引薦給馬融的,所以劉贇叫一聲師伯也不爲過。

當初劉贇去雒陽城的時候,就曾經登門拜訪過盧植,所以兩人一見面也多了幾分親近感。此時就見盧植請劉贇坐下後,便說道:“子安啊,你在長社的事情我已經聽元晧說了,這場仗你打得很好,而且還殲滅了匪首波才。不過你與義真的衝突就實在是太莽撞了,義真想解除黨禁的事情我早已知曉,並且也贊成過此事。而你一怒之下就揭穿了此事,讓他也是非常的尷尬。

其實陛下心裡也早就明白此事,所以才順水推舟地成全了義真,而你這一鬧騰那些黨人也會恨死你的。不過你的睿智倒是讓老夫是刮目相看,只憑黃巾軍的紮營環境就能猜出義真的目地來,子安啊,你還真是不簡單。康成有你這樣的學生也值得驕傲了,難怪伯喈兄要收你當他的女婿,他也是早就看出你的不凡來了吧,哈哈哈。”

聽到盧植的誇讚聲,劉贇的臉色微微有些發紅,他還真不是自己猜出來的,只是他記起了三國演義中的片段,纔想到了皇甫嵩真正避戰的原因來。

此時的他向盧植拱了拱手,便說道:“師伯,我也不是故意要揭皇甫將軍的短,而且我也向他說明了不會管此事。但他固執地想要殺掉那些黃巾俘虜,所以我纔不得不與他吵鬧了起來。”

“子安,你的膽子也是太大了,義真好歹也是全軍的主帥,你這樣與他吵鬧怎麼能讓他下得了臺。不過義真兄的殺伐確實太重了一些,如果老夫在場也一定會勸阻他的。”

就在兩人聊了一會兒後,劉贇又問起了廣宗縣城的事情來。而此時的盧植皺了皺眉頭後,就說道:“那張角還真是有些手段,雖然我連敗了他幾場,但他手下的黃巾軍並沒有死傷多少。現在廣宗縣城裡的黃巾軍起碼有十萬,我想要拿下這座縣城來也不容易啊,所以我現在只能在縣城的四周多挖一些壕溝,這樣也能將他們困死在縣城裡了。”

聽到盧植的話後,劉贇不由得就好奇地問道:“師伯,你都把黃巾軍壓制在這縣城裡了,他們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兵力呢,難道說張角又招了不少的援軍回來嗎?”

“確實有援軍進入了縣城裡,而且還是張角的三弟張樑,現在兩人合併一處倒是讓老夫有些棘手了起來。再加上張角那妖道竟然還會使法術,所以我的進攻才被他給擋了下來,現在也只能將他們困死在這縣城裡了。”

聽到盧植的回答後,劉贇的腦子就有些亂了起來。法術啊,難道張角那傢伙真學會了什麼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了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圍困也就是唯一的解決辦法了。

就在劉贇與青州軍駐紮在了軍營裡後,劉贇也找來了田豐等人,並把盧植的話告訴給了他們。當田豐等人聽後同樣也是一臉的驚異,而典韋更是搖頭晃腦地說道:“我以前當遊俠的時候,就聽說過那些太平道的人會法術,他們常常用一些符水來給百姓們治病,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雲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爲不信道。”

當劉贇在聽到典韋的話後,頓時是哈哈一笑,道:“故弄玄虛,這也就是太平道傳道的一種手段而已,用以符水、符咒爲人治病,同時還廣招弟子,並派遣弟子奔赴四方,所以才聚集起了這麼多的黃巾軍來,張角此人其心可誅。”

聽到劉贇的解釋後,大家也是認同地點起了頭來。幾天後,黃巾軍試圖突圍,當劉贇率領着兩千青州軍出現在戰場上後,就看見那些試圖衝出來的黃巾軍們被官兵殺得是哀嚎一片。

而就在盧植下令發起衝鋒的時候,突然天色鉅變,一陣狂風吹的官兵們是目不能視。同時電閃雷鳴加暴風雨也將官兵們逼得是連連後退,這使得盧植不得不停止了進攻,並下達了鳴金收兵的命令來。

可就在官兵們退去的那一刻,縣城裡又衝出來了無數的人馬。當官兵們將手裡的刀劍砍殺在那些賊寇的身上時,那些賊寇頓時就化爲了一堆紙馬、紙人出來,嚇得官兵們是陣腳大亂。

好在盧植指揮有方,當他命人取來了一桶桶的黑狗血和污穢之物潑向了那些賊寇時,那些賊寇頓時就化爲了一股股的青煙並飄散而去。

此刻的劉贇早已被眼前的一幕看得是目瞪口呆,就連田豐、典韋等人也是面面相覷。當看到盧植用黑狗血和污穢之物破了那法術後,衆人這纔不由得是鬆了一口氣。

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
第五十二章 貧道孟凌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戰 (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一百章 出巡翼州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進授首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三十一章 攻佔長安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五百九十章 再立新功(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暗流洶涌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建平之戰(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域來使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草船借箭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漁陽 (下)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