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

三日後,魏延率領的一萬大軍便趕到了建寧郡的外圍。不過他並沒有與徐庶的大軍是駐紮在一起,而是很隱蔽地就將人馬安置在了一處山坳裡。

當魏延率幾名親衛來到徐庶的大營之後,便拿出了一封書信遞與了徐庶說道:“元直兄,這是主公的急信,讓你看後早作準備。而張任率領的五萬大軍並不會來這裡與你們會合,他們會與主公一起出現在戰場上。”

當徐庶接過書信,並仔細看了一遍後,便點了點頭說道:“某已知曉了主公的計劃,明日便啓程前往建寧城,到時必將賊人引入主公的埋伏圈的。文長,主公也命你將大軍埋伏在谷昌的左側,只等敵軍進入了埋伏圈後,便從谷昌殺出,這一戰定能收復建寧全郡。”

“嗯,主公也曾有書信給我,我已經謹記了主公的命令,到時必不會讓那些賊人逃脫。”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後,魏延這才帶着幾名親衛是離開了徐庶的大營。

而就在魏延離開大營之時,徐庶又召來了趙雲,並對他說道:“子龍,主公的大軍已到了我們身後,明日我們便出發前往建寧城下,到時你前去城下挑戰,務必要將敵人的大軍引出來。並且這一戰你只能敗不許勝,將敵軍引入谷昌的範圍後,自有伏兵殺出,到時你在殺個回馬槍就是了。”

“諾,雲謹遵軍師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徐庶率兩萬大軍就趕往了建寧城下。他的大軍纔剛走到祿豐縣時,就被雍闓派出的斥候給發現了。當斥候將這一消息稟報給了雍闓後,雍闓立刻找來了趙韙及孟獲等人說道:“我派出的斥候已經發現了漢軍的蹤跡,他們此刻已到達了祿豐縣,明日黃昏前必能抵達我建寧城城外。

這支漢軍有兩萬餘人,主帥是徐庶徐元直,而軍中的大將正是那趙雲趙子龍。現在我建寧城內有大軍十萬餘人,想要守住這座城池絕對是綽綽有餘了。只等他們糧草不濟之時,再率軍殺出,必能滅掉這支漢軍的。”

雍闓的計策很快就得到了孟獲等人的贊同,可是趙韙卻搖了搖頭說道:“雍將軍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前幾日咱們就收到了消息,說那攝政王大人已到了成都府,他怎麼可能看着徐庶的大軍被我們吃掉呢。他一定會讓徐庶牽制住我們的人馬,然後在調集大軍前來助陣,到時劉贇的大軍一到,我等就會被困在這建寧城內了。”

趙韙的話剛一說完,孟獲等人立馬就反應了過來,並紛紛叫嚷着要離開建寧城,決不能讓漢軍給困在建寧城內。而這時的趙韙又繼續說道:“孟大王及各位洞主不必心急,數日前某便想出了妙計出來,只要我等將大軍開到建寧城下,並擺開陣勢向漢軍發起挑戰,到時我十萬精兵一起衝向敵陣,你們說他們還敢與我軍交戰嗎?到時候將這支漢軍擊退後,他們又拿什麼來牽制住我軍呢?就算那劉贇將大軍開到了建寧城下,咱們依然可以從容地退走,並在興古郡與漢軍決一死戰。”

興古郡可是孟獲等人的老巢所在,對那裡的地形他們是瞭如指掌,還真不怕與漢軍打一場生死戰。此刻的孟獲等人在聽了趙韙的話後,也紛紛點頭稱是。而孟獲則瞪大了眼睛說道:“我們可以出城與漢軍一戰,但繳獲的武器及戰利品必須歸我們蠻人所有,這也是你們當初答應好的。還有你們承諾的糧草和武器什麼時候到,要是三日內還不能交到我們的手裡,那我們就直接撤回興古郡去,明白了嗎?”

當雍闓返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後,就立刻找來了陳應和鮑隆說道:“當初你們代表劉使君來到了這裡,並讓我與蠻人們挑起了西川的內亂。現在事情也辦得差不多了,可你們許諾的糧草和武器依然沒有見到,難道說你們是在欺騙某嗎?”

“雍將軍請息怒,我家主公答應的事情從來都沒有失言過。由於這批糧草和武器的數額巨大,而整個長江沿岸都有漢軍把守着,所以我們也只能是分批地運進來,並不敢大肆的招搖。還請雍將軍再耐心等幾日,到時武器和糧草是一併送上。”

“我倒是想等幾日,但那些蠻人們可沒有這麼好的耐性。他們已經下達了最後的期限,要是三日內還看不到那批糧草和武器,他們就會撤回興古郡去,到時候你們自己去跟那些蠻人們解釋去吧。”

陳應和鮑隆在互相看了一眼後,都從對方的眼裡看出了一絲擔憂來。而這時的陳應咬了咬牙就說道:“雍將軍,這批糧草和武器都是從水路運過來的,現在已有一些運到了牂柯郡內,很快就會抵達建寧郡的。要不咱們先把這一部分的糧草和武器交給那些蠻人們,等到其他的糧草到齊後,再轉交給雍將軍可好。”

“什麼,你們要將那批糧草和武器先交給蠻人,那我的好處又幾時能到。不行,這批糧草和武器我要先扣下,等你們把所有的糧草都運來後,再交給那些蠻人也不遲。”

“不行啊將軍,要是爲這批糧草惹惱了那些蠻人們,到時候誰來幫我們打贏那些漢軍呢?我家主公可是說好了,對雍將軍的高官厚祿絕不會失言。並且我家主公還特意準備了幾箱金錠及珠寶要獻於雍將軍,所以還請雍將軍看在我家主公的誠意之上,就先將這批糧草和武器交給那些蠻人們吧。等到下一批的糧草和武器到來時,就全由雍將軍做主了。”

當雍闓在聽到劉備給他準備了幾箱金錠和珠寶後,立刻是舒展了眉頭說道:“好吧,看在劉使君的情分上,我就先不要這批糧草和武器了。不過到時候你們再運來的糧草和武器,我可是要佔大半才行。”

看着雍闓那一臉貪婪的樣子,陳應和鮑隆也只能是點了點頭,並答應了下來。

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
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琮降曹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章 漢章帝之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撤往西川 (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三十八章 欲擒故縱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將門虎子(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四百一十八章 渡瀘水 (下)第三十五章 郭嘉與陳羣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七十章 張角託孤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五百零三章 鼓舞士氣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百章 馬躍檀溪第二百三十章 兄弟鬩牆 (下)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三百零四章 搶人才 (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劉璋請降第四百零一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劉議和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六十二章 許家村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二十章 遇良臣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五百一十五章 車下虎士第二百四十章 暗流洶涌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