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對徐榮的聲討

隨着徐榮迫使匈奴投降,成爲了大漢的英雄之後,對於他的各種聲討也都隨之興起,這種聲討主要集中在一點,那就是徐榮殺傷太多,殘忍兇暴,有幹天和,同時也違背了儒家“仁孝”的傳統。

當然,在一開始持有這種觀點的都並非是在裴青集團,而是站在裴青對立面的許多勢力,而最開始對徐榮展開批判的則是曹操集團。

這當然不是說曹操就是儒家的衛道士,而是曹操妒忌徐榮的功業,想要把他的名聲給搞臭。

不過曹操的心中也大惑不解,這個徐榮之前跟他交過手,而且還曾經把他給打敗,可是那是自己在沒有頂尖謀士輔佐的情況下,可是現在自己身邊有了郭嘉、荀彧和程昱等一流的軍師,如果再度對戰徐榮的話,曹操相信對方必敗,然而沒有想到這個徐榮竟然又取得了如此大的戰果,僅用了不到半月的時間就橫掃匈奴,迫使匈奴投降並且內附,如此大的成就實在是震鑠古今,這意味着裴青麾下出現了一位千古名將,這怎能不引起曹操的忌憚和憂慮呢?

於是曹操召集了麾下謀士商討對策。

不過曹操商討對策的辦法十分特別,他不是直接把自己的意圖表達出來,讓衆謀士拿主意,而是對徐榮大加讚賞,說這個徐榮智勇雙全,膽略無雙,功比衛、霍,實乃千古名將等等,他這樣讚譽徐榮當然並非是真心,而是讓麾下那些衆文武因此而對徐榮心生嫉妒,隨後想辦法詆譭徐榮,以便破壞徐榮的形象。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麾下的謀士毛玠當即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徐榮雖然善戰,然而殘酷好殺,下官聽說他就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甚至就連兩三歲的小孩子都不放過,這一役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徐榮就殺傷十萬人以上,如此殘忍好殺,殊非正義之士所爲,大違我朝仁恕之道,與昔日董卓之暴行有何區別?下官又聽說裴公準備任命徐榮爲護匈奴中郎將,如此一來實在不知道匈奴人以後要受徐榮怎樣的迫害?所以下官呼籲朝廷應當免除徐榮這等暴徒的職位,乃至問罪於他,至於這護匈奴中郎將自當另擇賢明前去擔任。下官聽說于禁將軍治軍嚴明,與此同時卻又沒有殘忍好殺的惡行,所以建議由於將軍擔任護匈奴中郎將。”

對於毛玠的說法曹操當然十分喜悅,他立刻向天子上書,述說徐榮的各種惡行,並且建議天子撤銷徐榮的職務,改派于禁擔任。

對於護匈奴中郎將這樣的職位他可是垂涎已久,因爲只要安排自己人去任職,這就意味着己方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戰馬,這對於己方來說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只不過曹操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也不過是看看天子對裴青的態度是怎樣的,同時也乘此機會觀察一下朝中的那些官員有多少是跟自己步調一致的,而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噁心噁心裴青,順便要把徐榮給搞臭。

曹操的奏疏很快上傳到了尚書檯,羣臣們對此展開了激烈的議論,大多數人都贊同曹操的意見,認爲這個徐榮做得的確有些過分,殺傷太重,有幹天和,像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護匈奴中郎將。

然而車騎將軍董承董承這一次卻出乎意料的維護徐榮,他認爲徐榮這樣做沒有什麼錯,對於匈奴人就應該以血腥的屠殺來鎮壓。

董承之所以有這樣的態度,一是因爲徐榮跟他一樣都是西涼軍部將,在殘忍好殺這方面如出一轍,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另一方面,現在的曹操越來越跋扈了,尤其是在取得青州之後,朝廷的用人大權幾乎都被他給把持了,自己想要安插一個東萊太守都被曹操給拒絕了,這讓董承的心中十分惱怒,因爲當初如果沒有自己,曹操是不可能把天子迎到洛陽的,可是這才過了多長時間?自己的話在這裡就沒有用了,曹操把持着內外大權,視自己如無物。

“哼!曹阿瞞實在是喧賓奪主,欺人太甚,真當我董承是吃素的?既然你不給我面子,那我自然也就不客氣了,你不是要搞臭徐榮嗎?我偏偏讚頌他的英名?”

所以董承當即對曹操的荒謬言論進行駁斥道:“對於曹公此言,承並不敢苟同,想匈奴異族乘亂入我華夏,殺傷甚衆,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從一開始高祖白登之圍到現在幾近四百年,匈奴爲禍罄竹難書,民衆深受其患,四百年的歷史證明,對於匈奴退縮和親等事最多隻能換來短暫的和平,只有對其進行沉重打擊才能換取長久和平,比如孝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兩位將軍,我朝竇憲竇固二位將軍,沒有他們的積極進取,哪來的邊疆安定?如今匈奴氣焰愈發囂張,不斷插手中原內亂,到處殺傷我朝民衆,搶掠婦女財物,罪行累累,天幸有將軍徐榮,效法衛霍竇諸將,深入胡境,立此不世功勳,即便是多殺傷一些也只是有小過,根本無法掩其大功,對於這樣的大功聖明天子自當大加褒揚,怎能打壓?這不是親者痛而仇者快嗎?”

天子聽了董承的話頓時點頭說道:“董愛卿所言有理,曹卿,你乃國之上將,當知作戰之時不能太過留情,否則的話豈不成了宋襄公,徒留笑柄乎?雖然徐榮多開殺戒,卻也是瑕不掩瑜,對於他的錯誤,申誡幾句也就是了,沒有必要揪住不放,此事就這麼定了,徐榮的職位不必撤,只是派出使者申誡幾句,同時賞賜一些物品,以表其功。”

“.……”雖然曹操心中十分不甘,可是當他看到天子都這麼說了,卻也無可奈何,只能默默退下。

小皇帝今天卻是十分的喜悅,因爲這麼多年了,這是他第一次獨立作出決策而得到通過,他覺得自己的春天就要來了,在董承的輔佐之下,在這麼多官員的維護之下,他一定會越來越聖明,讓大漢的江山再度延續下去,別的不求,只求自己能夠像孝宣帝那樣實現大漢的中興就已經很滿足了。

然而小皇帝根本不知道,他的這一次獨立決策究竟帶來怎樣眼中的後果?

第二百七十六章 常春對張郃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涼三大名將第三百零九章 心如鐵石第四百三十八章 裴青的大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方俊才第三百零八章 本非爲袁紹第四百零九章 奇特的張繡第五十三章 澄清吏治第三十一章 開山捱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曹操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務必生擒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原、雁門二郡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漢戰神徐榮第四百四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九十一章 賈詡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們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九十章 還是要打第七十九章 天子賜婚?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三百零二章 糧草的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裴青的深意第四百零七章 馬騰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力挽狂瀾第七十五章 萬年公主第四百一十二章 豐收的喜悅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賊祝奧第一百六十九章 藍田決戰(五)第九十五章 賈詡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胡昭的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誰來守城第七十一章 入城第七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二百零九章 我是騙他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糜氏家族的未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裴青的暗示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曄的妙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刺殺李儒第三百零二章 糧草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豫州統一第六十一章 朱儁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三百二十章 張燕歸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幾多波折第四百零二章 于禁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四百三十五章 渡海遠遁第三百零四章 一封書信引發的風波第三十三章 苦肉計和空城計第二百零三章 韓暹和李樂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汜之死第九十四章 連日攻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飛表示不服第四百四十一章 荊州的亂局第三百零三章 這是爲何?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二百七十章 執意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祥之語第三十四章 又一謝氏名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章 何儀發兵第四百零三章 死戰加先登第三百九十二章 特殊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紹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拔下一根頭髮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十八章 已非吳下阿蒙第二百五十七章 該投奔哪一方第一百四十一章 關中之亂(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對徐榮的聲討第三十三章 苦肉計和空城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九十四章 連日攻城第一章?華麗的蛻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又一批名將的誕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郃歸降第二百三十章 來自魏延的感激第一百八十四章 洞房尬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凝的決定第九章 全體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曹嵩之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心崩潰的橋蕤第四十一章 鄧當和鄭長第六十章 來自朱儁的拉攏第三百二十章 張燕歸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合造反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入姑臧第三章 大當家周倉第四百三十八章 裴青的大功第五十七章 朱儁的召喚第三百五十五章 陳登的妙計第三百零七章 後悔不迭第三百一十三章 爲嶽能匹配基因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氏父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顏良
第二百七十六章 常春對張郃第三百四十六章 西涼三大名將第三百零九章 心如鐵石第四百三十八章 裴青的大功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宮第一百二十二章 四方俊才第三百零八章 本非爲袁紹第四百零九章 奇特的張繡第五十三章 澄清吏治第三十一章 開山捱打第一百五十一章 曹操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一章 務必生擒第三百二十一章 太原、雁門二郡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漢戰神徐榮第四百四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九十一章 賈詡的算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們錯了第二百三十六章 被算計了第二百九十章 還是要打第七十九章 天子賜婚?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三百零二章 糧草的問題第四百零八章 裴青的深意第四百零七章 馬騰之死第三百一十章 力挽狂瀾第七十五章 萬年公主第四百一十二章 豐收的喜悅第三百一十九章 叛賊祝奧第一百六十九章 藍田決戰(五)第九十五章 賈詡的陰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胡昭的心思第一百零九章 誰來守城第七十一章 入城第七十八章 朝見天子第二百零九章 我是騙他的第二百五十三章 糜氏家族的未來第二百二十九章 裴青的暗示第三百七十一章 劉曄的妙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刺殺李儒第三百零二章 糧草的問題第一百二十一章 豫州統一第六十一章 朱儁的無奈第一百六十三章 青龍偃月刀和丈八蛇矛第四百一十章 脫胎換骨的張濟叔侄第三百二十章 張燕歸降第一百八十七章 幾多波折第四百零二章 于禁第三十八章 蔡昭姬第四百三十五章 渡海遠遁第三百零四章 一封書信引發的風波第三十三章 苦肉計和空城計第二百零三章 韓暹和李樂第三百三十七章 郭汜之死第九十四章 連日攻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飛表示不服第四百四十一章 荊州的亂局第三百零三章 這是爲何?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二百七十章 執意如此第二百七十二章 不祥之語第三十四章 又一謝氏名將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章 何儀發兵第四百零三章 死戰加先登第三百九十二章 特殊的任務第三百四十八章 天降神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袁紹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拔下一根頭髮第三百三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四十八章 已非吳下阿蒙第二百五十七章 該投奔哪一方第一百四十一章 關中之亂(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對徐榮的聲討第三十三章 苦肉計和空城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九十四章 連日攻城第一章?華麗的蛻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又一批名將的誕生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郃歸降第二百三十章 來自魏延的感激第一百八十四章 洞房尬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凝的決定第九章 全體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曹嵩之死第三百八十三章 內心崩潰的橋蕤第四十一章 鄧當和鄭長第六十章 來自朱儁的拉攏第三百二十章 張燕歸降第三百九十六章 聯合造反第二百七十七章 俘虜第三百三十九章 再入姑臧第三章 大當家周倉第四百三十八章 裴青的大功第五十七章 朱儁的召喚第三百五十五章 陳登的妙計第三百零七章 後悔不迭第三百一十三章 爲嶽能匹配基因第一百六十四章 謝氏父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戰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