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個決定

程昱圍攻江陵半旬,眼見糧草越來越不支,心中萌生退意。此時軍中謠言四起,言軍糧已斷,主將準備讓大軍撒回江東,大部份士兵都準備收拾東西,等待退兵那日。

程昱得知此事後,當場大怒,當日下午便以鼓惑軍心爲理由,怒斬糧官,將其屍體掛于軍轅三日,以示軍威。同時,程昱暗裡派心腹安撫部下,言糧草已在途中,不日便可到達。程昱欺騙士兵之舉,也屬萬分無奈。不過還好的是暫時壓住陣角,士氣沒有出現未戰先亂的情況。但紙終是包不住火,他也知道瞞的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隨後數天,程昱冒着生命危險,親臨前線,指揮士兵對江陵城發動極爲強烈的進攻。

發了四天的時間,士兵冒着滿天飛矢流箭,在戰鼓的催促之下,個個揹着沙包,悍不畏死,前仆後繼,這才把江陵護城河填上。僅僅如此,江東軍付出兩千士兵的代價。填上護城河的第二天一早,五千重步兵便在蔣欽的帶領下,架着雲梯,推着衝車,頂着木驢,直衝江陵大城,開始這場激烈的攻堅戰。

江陵城牆高而又厚,蒯良又組織得體,近萬護城軍分散在個個位置上,木柵、鐵雷、沸水、滾油,無一有缺。只要一有云梯靠上來,不管有沒有人,便是一通猛推,然後把早已準備好的物品,滿天花雨的倒了下來。江東軍死傷無數。

這樣數日下來,南郡守城部隊未傷多少,江東軍卻早已損失慘重,士兵人數急據銳減。

程昱雖然暴躁如雷,卻也沒有一點辦法。

江陵城雖穩,但裡面的百姓卻終日惶惶不安,近一旬以來,江陵城裡日夜聽到密集的戰鼓號角聲,搞的他們夜不能寐。整日擔心受怕,深怕下一時刻,就城破家亡。平時大白天沒有一個人敢上街,只有不停來回奔走的士兵,繁華的城市,早已蕭條冷清至及。

蒯良知道這是江東軍迴光返照,拼死一搏,只要能頂過這段時間。江東軍便要因糧草不足而退,到時候勝利便是自己,每想到此時,他心裡都暗暗得意的笑了起來。

然而這個時候,劉表卻支持不住了。在議會上,州里除了少數人把握住一些戰局動態,一再主力堅持戰鬥之外,大部份平庸官員開始支持議和,有得甚至開城納降。劉表怒急攻心,他怎麼會甘心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政權就這樣毀掉呢?在蒯越一再主張力戰之下。所有反對派都黯然退出。

本以爲事情就此瞭解。哪知第二天夜裡三更,江東軍忽然對江陵城發動圍城以來最爲猛烈的一次突襲。幾乎所有士兵都在此次戰役中參戰,殺聲響遍十里。戰鼓擂滿天空。一時間江陵城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就在此裡,黃承彥與龐德公這兩位荊州豪門集合四五千食客部曲,夥同另一些早已被江東軍收賣的官員,假裝支援守城之戰,到了城下之後,忽然造反,並且斬落門鎖,大開城門,迎江東軍入城。

一場血戰之後,南郡易主,張浪的旗幟,終於插了荊楚廣闊的土地之上。

建安六年,公元202年夏未初秋,江東軍在軍糧不支的情況之下,得到荊州本地的黃家與龐家的強力支持,並且迎江東軍入城,劉表逃跑不及,當場活捉。蒯越、蒯良被斬。蒯家一族在南郡連根拔起,受其牽連無數。蔡瑁、劉表降,事後發配南繮,永不得踏入江東土地。

而黃承彥、龐德公受到張浪重金禮聘,黃承彥無意官職,龐德公任南郡使,官居要職。

張浪集團與劉表集團在荊楚地經過長達兩三年的征戰之後,張浪又一次以少勝多,完成自己傳奇一生濃重的一筆。他事先搶佔巴丘戰略據點,迫使敵軍分兵而下;後多方長途奔襲江陵一帶,調動蔡瑁主力軍隊;然後又出奇兵圍攻烏林、漢陽,拿下劉表方兩個最有代表性的防禦據點,最後利用增竈退,減竈伏法,圍殲荊中主力作戰軍,再裡應外合,一舉拿下江陵,破除劉表政權,橫跨荊徐、爲自己守江守淮,北伐中原,踏出了最爲堅實的一步。

江陵城破,標誌着劉表勢力的瓦解,此後荊州各數郡,無不望風而降,張浪聲勢如日中天。就在南郡城破數日之後,張浪便讓程昱主持全部事局,自己則帶領一幫人退回江東。

秣陵。

又一年,春暖花開,桃李遍及江南。

轉眼之間,張浪回到秣陵已有數月,每一日公務纏身,事務繁忙。

張浪最爲開心的時候,就是每當夜晚,拋卻所有事務,回到家中之時。與衆妻打打鬧鬧,逗逗張琰,抱抱張離。楊蓉所生的兒子張離,長的白白胖胖,可愛極了,張浪打心眼的喜歡。只是張浪心中有一個遺憾,就是再也沒有見到甄宓,不知道她現在何處?

這一日,從交州傳來的消息,趙雲的十萬人馬,因爲軍糧不繼,已經撒回龍川休整。這讓已經搖搖欲墜的士燮有了一口喘息的機會。張浪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有些無奈地搖搖頭,江東底薄,連年征戰,財政上沒有出現赤字,已算是大幸了。假如碰上諸葛亮、曹操這等級的對手,只怕很難在一時拿下,到時候打起持久戰,只怕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更何況經過此次證明,自己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持兩線開戰。假如日後曹操統治北方,必然多路南下,荊州一線、徐州一線等等,到時候自己能堅持多久呢?想起別權正是因爲拿下荊州後,開闢兩湖戰線,這才導致他迅速滅亡,歷史的明鑑,自己如何不能記在心上?看來自己真的要休整數年,讓所有軍糧資物充足起來,纔有最大的資本。

隨後一年,張浪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除了荊州偶有叛變,趙雲再次南下交州之舉外,各大戰線全面息鼓,操練士兵,收集糧草,內政開發等等。

相對於江東大戰後的休養生休,中原顯得波瀾不驚。

曹操已拿下冀州,開始掃蕩河北。袁紹數子雖然奮力抵抗,然卻不是曹操的對手,節節敗退。曹操已經得知張浪拿下荊州,心中擔心他兵出南陽、進穎川,圍攻洛陽。火速讓大將曹仁與謀士苟攸領河北十萬降兵,開赴充州,幫助夏侯淵各方防禦張浪入侵。他自己則加快北方平定的腳步。

倒是這個時候,劉備在諸葛亮的唆使之下,配合蜀中法正、張鬆等等秘謀奪回成都之舉。諸葛亮本先讓劉備軍屯於廣元,休整一年,收賣人心。只待時機一到,馬上讓關羽帶一支人馬接收劍閣,直走江油;張飛一支人馬襲得陽平道後,扼守葭萌關;劉備與諸葛亮自帶三萬人馬直撲梓潼。在諸葛亮的詭計之下。梓潼守將冷苞、吳蘭。促不及防之下,迷迷糊糊中一個被殺一個被俘。梓潼失手,成都不穩。雖然還有涪城一道關卡,但哪裡經得得足智多謀諸葛亮的連番施計,成都易手,只是早晚問題。

四國鼎立之形,慢慢形成。

曹操獨霸北方,張浪全覽江南,劉備取代劉璋,立足蜀中,馬騰則佔有西涼、陝西,放眼關中。但以張浪理解,河北一旦穩定,必然遭難就是馬騰,馬騰雖然勇猛,但還不是曹操的對手,馬騰一滅,又如史書上所記載,三足鼎立。

這一夜,張浪在房中與文姬過後,準備相擁而眠。

蔡琰微張着美目。雙眸裡充滿着暴風雨後滿足之感,她本來端莊的表情,在這一刻,散發着一股神聖不可侵犯聖潔,她的聲音極爲溫柔甜膩道:“夫君大人,今日收到甄宓妹妹信,她言不用多久,便可回到秣陵,休息一陣時間。”

張浪心猛的一跳,嘴裡卻平淡道:“哦,是嗎?”

蔡琰“撲嗤”嬌柔笑了一聲,白了張浪一眼,眉姿橫生,她輕撫張浪強壯的胸膛,微笑道:“少用這種口氣了,夫君大人的表情雖然裝住不在意,可這裡卻出賣了你。”說完用纖細的手指,在張浪心口上劃了一個小圓圈。

張浪苦笑一聲,把蔡琰抱得更緊,淡然道:“只不過有些驚訝罷了,這麼久沒有她的消息,今日忽然聽到你說她要回來,當然會有些驚訝了。”

蔡琰吃吃笑道:“夫君大人還嘴硬。”

張浪嘆了口氣道:“她回來又怎麼樣?”

蔡琰忽然擡起身,美好的胸前風景一覽無遺,張浪兩眼頓時放光死死的盯着不放。就算品嚐無數過其中滋味,張浪的心裡又一次把持不住自己,充滿激情與衝動。蔡琰顯然還不知道自己不知覺間又勾起張浪的,只是喜孜孜道:“這次甄妹妹回來了,夫君哪,你一定要想個辦法離下她,讓她不要再走了。”

張浪無奈道:“腳在她身上,她想走,我又怎麼能留的得下她呢?”

蔡琰狡黠笑了一聲道:“不用留她的腳,留住她的心就行了,這樣就算她要走,也走不了多久,馬上又回會來了。”

張浪一呆,手掌輕輕摩擦蔡琰那如青絲一般的烏髮,順滑無比,他苦笑道:“如果能留住,我早就留住她了,要不然也不會一直拖到現在。”

蔡琰黑烏眼珠一轉,認真道:“聽甄妹妹說,這次一路下來,一直有一個英俊瀟灑,風度翩翩的美男子天天陪着她轉,雖然甄宓說自己不喜歡他,但那男的就像陰魂魄一樣,揮之不散,久而久之,甄妹妹也就沒有辦法了,試想想,如果再這樣下去,只怕日久生情,甄妹妹跟了別人,你到時候不要後悔哦。”

張浪心裡一震,胡言亂語道:“你不要亂說了,甄宓不是那麼隨便的女人。”

蔡琰好像全沒看到張浪表情一樣,輕柔道:“但以甄妹妹的美貌,吸引別人也不足爲怪。”

張浪忽然感覺自己心亂如麻,不知道說什麼好。

蔡琰嘆口氣道:“如果夫君再不加把勁,只怕形勢越來越不利了,到時可千萬別後悔哦。”

張浪自嘲一聲道:“也對,近水樓臺先得月,女人就是要用時間來陪的。”

蔡琰鳳目悽迷,嘴裡喃喃道:“近水樓臺先得月,夫君哪,爲什麼你看似不經意之間脫口而出,卻極富有這樣的哲理呢?”

張浪此時已經沒有心情調戲蔡琰,她剛纔的話,就如一顆石頭,把自己整個心房盪漾開了。

整個晚上,張浪都感覺自己睡的迷迷糊糊,又彷彿做了許多夢,夢見甄宓跟着一個英俊不凡男人,在花叢之中翩翩起舞,兩人親熱異常。而自己在一邊,只是傻子一樣,只當個陪襯。

第二天一大早,張浪便醒了過來。想起晚上的夢,心裡猛的下了一個決心,看來自己不能在這樣迷惑自己了,喜歡的,一定要得到。甄宓對自己或多或少有些情意,而自己的確是很喜歡這個美女,看來自己真的要加把勁了,不然給別人泡走,自己可是要後悔一輩子了。想到此時,張浪只感覺精神大好,看到蔡琰還在熟睡,不由親了這個嬌嬈一口,他知道昨天晚上蔡琰也是有心提醒自己。有些癡迷的從文姬迷人的模樣中回過神,張浪躡手躡腳的起來,開始修練《遁甲天書》。

最近一段時間,張浪無論如何勤奮修練,但總感覺進展少的可憐,只怕自己已經到達一個瓶頸地步了吧?假如能突破這一層,相信自己能力必然會有所增加。只是以現在的心態,如何能有所突破呢?自己完全集中不起精神來,就算可以,也一樣收益不大,看來自己要好好找張寧談一談了。

第381章 曹操此人第38章 小沛初戰第167章 火燒白陵坡第333章 連番鬥智(二)第71章 改良戰船第145章 混亂中原第439章 關羽陣亡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296章 絕地突破(下)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18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278章 血詔(一)第448章 張飛遇刺(二)第41章 讓徐州第426章 曹操重掌大權第410章 火燒李寶山第380章 名將?第257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288章 曹軍南征第409章 伏擊夏侯淵第386章 論劉備第300章 北伐跳板(上)第215章 戰局的轉機第43章 事變第184章 呂布(二)第42章 和親第140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157章 風雲忽變(一)第107章 變數第135章 損失慘重第11章 路在何方第77章 進退難擇第247章 黃忠之危第112章 夜賊第368章 夏侯淵截人第99章 準備第104章 忠義徐晃第206章 暗會劉備(二)第343章 解救懷縣第109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243章 安城之亂第437章 叛變?第190章 圍魏救趙第5章 裡相投第205章 暗會劉備第269章 活着活用第92章 大漢黃忠第170章 糧草之戰(2)第329章 太行道(二)第126章 爲你一戰第285章第416章 逃離曹營第18章 默然消魂第198章第425章 司馬懿敗逃第215章 戰局的轉機第413章 震懾第451章 劉備尋仇第23章 奸計得逞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299章 浴火重生第397章 軍師之位第425章 司馬懿敗逃第318章 從新定位第241章 水上爭風(二)第196章 名門良將第17章 落魄英雄第326章第52章 驕兵之計第201章 解析奧義第331章 虎口拔牙(下)第298章 身是膽(下)第315章 有情人終成成眷屬(下)第272章 又見黃月英第237章 龐統不答反問道:“將軍有何想法?”第302章 絕計第214章 隨州之戰(二)第336章 援軍的到達第30章 陽都之戰第286章 灰飛煙滅第257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170章 糧草之戰(2)第117章 落魄劉備(二)第345章 修養生息第22章 見文姬第311章 急逞洛陽第202章 月下陰謀第86章 原來如此第144章 喜從天降第173章 悲狀的英雄第301章 北伐跳板(下)第31章 算無遺算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424章 太原之變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327章 圖謀幷州第193章 欲攀金枝第21章 事出有因第86章 原來如此
第381章 曹操此人第38章 小沛初戰第167章 火燒白陵坡第333章 連番鬥智(二)第71章 改良戰船第145章 混亂中原第439章 關羽陣亡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296章 絕地突破(下)第324章 張郃VS太史慈(下)第218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278章 血詔(一)第448章 張飛遇刺(二)第41章 讓徐州第426章 曹操重掌大權第410章 火燒李寶山第380章 名將?第257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288章 曹軍南征第409章 伏擊夏侯淵第386章 論劉備第300章 北伐跳板(上)第215章 戰局的轉機第43章 事變第184章 呂布(二)第42章 和親第140章 安勤山攻防戰(二)第157章 風雲忽變(一)第107章 變數第135章 損失慘重第11章 路在何方第77章 進退難擇第247章 黃忠之危第112章 夜賊第368章 夏侯淵截人第99章 準備第104章 忠義徐晃第206章 暗會劉備(二)第343章 解救懷縣第109章 血戰大李莊(二)第243章 安城之亂第437章 叛變?第190章 圍魏救趙第5章 裡相投第205章 暗會劉備第269章 活着活用第92章 大漢黃忠第170章 糧草之戰(2)第329章 太行道(二)第126章 爲你一戰第285章第416章 逃離曹營第18章 默然消魂第198章第425章 司馬懿敗逃第215章 戰局的轉機第413章 震懾第451章 劉備尋仇第23章 奸計得逞第187章 聯袁滅曹?第299章 浴火重生第397章 軍師之位第425章 司馬懿敗逃第318章 從新定位第241章 水上爭風(二)第196章 名門良將第17章 落魄英雄第326章第52章 驕兵之計第201章 解析奧義第331章 虎口拔牙(下)第298章 身是膽(下)第315章 有情人終成成眷屬(下)第272章 又見黃月英第237章 龐統不答反問道:“將軍有何想法?”第302章 絕計第214章 隨州之戰(二)第336章 援軍的到達第30章 陽都之戰第286章 灰飛煙滅第257章 巴丘攻防戰(四)第170章 糧草之戰(2)第117章 落魄劉備(二)第345章 修養生息第22章 見文姬第311章 急逞洛陽第202章 月下陰謀第86章 原來如此第144章 喜從天降第173章 悲狀的英雄第301章 北伐跳板(下)第31章 算無遺算第396章 暗藏殺機第89章 坐下和談(二)第424章 太原之變第238章 步的開始第327章 圖謀幷州第193章 欲攀金枝第21章 事出有因第86章 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