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掌控軍隊

“經驗固然重要,但追根求源纔是最好的方法。”袁術鄭重道。

中國古代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以經驗來判斷事物。人們習慣於在已有的東西之上進行改進,卻很少有人將這些東西細緻化,追根求源。

“好了,主公你不要說教了,這些驚世駭俗的事情還是交給主公你來研究吧!我們只要負責實施就可以了。”郭嘉滿是怨氣的說道。

身爲鬼谷傳人,自認爲精通兵略的郭嘉因爲醫務兵這一件事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這算什麼?如此簡單的問題幾百年來都沒有人發現嗎?自己是不是傻了?

郭嘉倒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對於上古諸多先賢們的無語。這麼多的兵法大家,或許都如同主公所說的被經驗禁錮了吧!

這麼一個簡單的變化,就能夠減少大半的傷亡,然而如此多的兵法大家卻沒一個能想到的。要知道,老兵和新兵的差距可是非常大的,特別是算上雲氣和軍團天賦等因素。

減少大半的傷亡意味着什麼?幾十場戰鬥打下來,殘存下來的老兵數量能增加好幾倍,戰力估計都能翻個番。

一場戰鬥死傷兩成多,五場戰鬥下來老兵就剩下三成左右。但若是死傷減少爲一成,五場戰鬥下來剩下的老兵就有近六成。

很簡單的一個算術題,宛如一個血淋淋的巴掌拍在了以前的兵法大家臉上。而且這還是算輕了的,戰鬥越是激烈,醫務兵的作用就越大。

越想這些事郭嘉就越頭痛,都開始質疑起了自己的智商。這麼簡單的問題,自己怎麼就能忽視了呢?

袁術看到郭嘉一副無語的樣子,內心狂笑。咱論智商確實比不過你們這些妖孽,但架不住咱見識比你們廣啊!用超越你們兩千年的見識欺負你,輕鬆就能整的你懷疑人生。

賈詡和田豐等內政型謀臣同情的看了郭嘉和荀攸一眼。

還是搞內政搞謀略好啊,永遠都不會過時。看看這倆搞軍略的,隨時都有可能被整的懷疑人生。

“奉孝,要不然你跟着我一起搞謀略吧!別當軍師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發現不了。”賈詡嘲諷似的說道。

郭嘉臉色一黑,衝着賈詡咆哮道:“滾!這怪我嗎?就是孫武韓信他們也沒發現這個問題啊!”

“所以說你們搞軍略的沒前途。有武將在那邊站着呢,要你們何用?”張昭嘲諷道。

專注內政幾十年的他非常鄙視和羨慕這些搞軍略的。憑什麼髒活累活都得自己等人幹,最後出風頭的卻是這些搞軍略的?

郭嘉額頭青筋直冒:“有本事你帶着一路大軍和我戰一場試試?看我不把你打到哭!”

張昭面露不屑的轉過臉,不說話了。開玩笑,自己一個搞內政的和你一個搞軍略的作戰,腦抽了吧!

關鍵時候還是老好人魯肅站了出來:“好了好了,軍略內政缺一不可。我等分工不同,但並無高下之分,何需在此慪氣呢?”

袁術則是樂呵呵的坐在上面看着幾個貨吵來吵去。還是熱鬧點好啊!嚴肅冷清的氛圍果然不適合自己。

眼角一瞥,卻發現田豐正面色不善的看着自己,連忙坐直了道:“好了,你們皆是我麾下的肱骨之臣,何須爲了些小事爭辯不休?”

田豐這纔將眼神移開,轉而瞪着郭嘉和張昭怒吼道:“主公在上,你們兩個這樣成何體統!”

田豐就是田豐,一個不威自怒的直臣,原本還想繼續說道說道的郭嘉和張昭頓時沒聲了,低下了頭不知在盤算着些什麼。

田豐怒氣未消,先拿張昭這個自己人開刀道:“子布!讓你督促研發的灌鋼法和新式連弩怎麼樣了?工匠評級體系搞好了嗎?不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卻有時間在這裡爭吵!”

張昭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虛心受過的樣子。田豐憑藉着剛直的性格以及優秀的內政能力現在是袁術麾下當之無愧的內政謀臣之首。

雖說張昭的內政能力算是袁術麾下的第一人,但由於私德不像田豐那麼剛正不阿,所以不得不屈於其下。

像張昭張紘和顧庸這些專職搞內政的就是這樣,地位不低、功績不小、安全穩定,但確實難以真正成爲君主心中的第一人。

就是袁術失敗了,他們大不了就拍拍屁股轉投他人,反正能力放在這裡了,又沒有上過戰場、與人結怨,地位絲毫不會動搖。

歷史上赤壁之戰前,張昭他們得知曹操的南下一個個都想着投降,不僅是因爲勝算確實很低,最關鍵的是投降了他們也沒什麼損失,無非是明面上的主公換了個人而已。

搞內政的就是這麼無賴,不像搞軍事搞謀略的還有可能將對方惹毛,他們完全就是與世無爭的不倒翁。既不會招惹仇恨,又不會對統治者有什麼威脅。

換了個主子之後,統治者還是需要靠他們來管理麾下,他們根本毫髮無傷。自古以來多是文主降、武主戰,就是這麼個道理。

張昭等人對於袁術的歸屬感不弱,但也沒到願意爲袁術而死的地步。所以內政能力也不弱的田豐毫無疑問的成爲了內政謀臣的一把手。

指責完自己人之後,田豐又懟起了郭嘉:“奉孝,你在益州的謀劃做好了嗎?金陵大大小小二十多家酒樓你都賒賬不少,已經有好多商家向我反映了!你再不還錢,我就把你關進監獄,讓你蹲上兩個月!”

郭嘉也略顯尷尬呆坐着,雙目低垂彷彿在研究自己的鞋子爲什麼髒了。這貨好酒,但家有悍妻,出門都沒錢喝酒,只能在酒樓賒賬,偶爾還來袁術這裡求救、打打秋風。

看到各打五十大板之後,這倆貨都老實了,田豐這才勉強出了口氣。

“子敬,對於士卒的思想教育進行的怎麼樣了?”袁術看到場面很快被田豐壓了下來,心中有些小失望,繼續問起了軍隊的問題。

如何徹底掌控軍隊?袁術可是太清楚了。洗腦!

想想華夏帝國的軍隊,爲什麼這麼強大和忠誠可靠?就是因爲思想教育進行的好,每個人都明白自己是爲了什麼而戰,每個人都有同一個堅持和信仰。

提到這件事,郭嘉和荀攸又開始難受了。張角那種忽悠人的方法那麼好使,他們竟然也沒有想過借用一下。

這種洗腦可不是一般的簡單好使。無非就是每天吃飯前、訓練前喊幾遍口號,但效果確實非常顯著。

現在這些忠於袁術、忠於江東、爲了父母妻兒而戰的口號已經在軍中爛大街了。有些東西唸叨多了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刻入潛意識之中。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以前每年都能聽到的那句話,“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某某某。”。

這個廣告連放了好幾年,每年都是換湯不換藥的一句廣告詞,真的是爛大街。但效果就是那麼神奇,每次過年過節回家,看到腦黃金都會想到這個廣告詞,很多人順手就會買一點。袁術玩的就是這個套路。

而且袁術還時不時的找些寒門士子去講一講歷史,講一講袁術的到來帶來的轉變,講一講跟着袁術美好的明天。再加上每天豐盛的飯菜、豐厚的糧餉和死亡士卒的撫卹優待,現在袁術麾下士卒對於袁術的忠誠度那可真是爆高。

現在上軍營中隨便拉出個士卒都能將袁術帶給他們的好處說的頭頭是道。軍中上下除了主將不過百人的私兵,基本上都是袁術的鐵粉。

郭嘉甚至懷疑一旦主將反叛,可能都不用自己等人出手,麾下的士卒都能衝上去把他砍死。

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四章 謀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十章 資質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六章 孫家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三章 認主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
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百零七章 無路可退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七百四十三章 身陷第七百四十九章 爆發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思動的徐州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四章 謀劃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四百四十五章 麴忠第九十九章 鬧翻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八百七十一章 絕境突破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二十五章 試探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十二章 尾隨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二百二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蔡怡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五百六十四章 猶豫第七十九章 黃祖第十章 資質第三百七十章 遼東第八百零九章 賈詡的推拒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六百四十一章 黃月英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八百五十五章 圍困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六章 孫家第七百五十七章 爆發第三章 認主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六百四十七章 絕境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三十章 揚州現狀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九百二十二章 防禦佈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五章 曹操徵兵第四百零六章 僵持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