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

劉焉若有所思得點點頭,道:“是啊!所以爲父拼了這條老命,也要保全漢室統治,保全香火延續!”

劉範又獻上恭維,道:“孟子有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行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父親深明大義,以國爲先,敢於承擔如此風險,如此重任,孩兒萬分佩服!”劉焉很受用地點點頭。

劉範又道:“父親,既然要造反,那我們就必須擁有張角的寶藏,這樣,我們的勢力才能更加壯大。劉宏那無道昏君,不是在西園出售大小官職嗎?兩千石官職價值兩千萬、五百石官職價值五百萬嗎?如果我們能拿到張角的這筆錢糧,三公九卿,十三個州的刺史郡守,那豈不是任憑我們挑選?”

劉焉臉上露出邪邪的笑容,道:“範兒說的有理。爲父明日就安排人去取回那些寶藏,爲我所用,畢竟都是張角賊子的,現在他又不在了,不要白不要!”

劉範道:“父親睿智。那父親打算怎麼運回來呢?畢竟那可不是小數目啊!”

劉焉捋了捋鬍鬚,道:“爲父準備派趙匙和董扶率我們家的家丁去。”

劉範有些不放心,道:“父親,你確定他們兩人真的能用嗎?”

劉焉道:“嗯,範兒不必驚慌。他們二人自從加冠之年,就來投奔爲父,拜爲父爲主公。到現在他們已經侍奉爲父十幾年了,期間忠心耿耿,兢兢業業,他們知道爲父很多不爲人知的秘密,爲父對他們的底細也一清二楚;要是他們背叛爲父,那他們也不能全身而退,他們和爲父,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範兒放心吧,他們一定不敢背叛我們的。而且兩人頗有大能,日後範兒可以倚重他們兩個。”

劉範想想也是,在原來的歷史中,劉焉死後,兩人明明掌握當時的大權,卻仍然不造反,依照劉焉的遺言扶持劉璋上位。劉璋是出了名的傻,他們二人卻依然忠心耿耿,助劉璋打理面積廣袤、人口繁多的益州。

劉範點點頭,道:“這樣孩兒就放心了!依孩兒之見,我們應該早早出手,趁現在天下大亂、百姓流離、朝廷還顧不上管理地方的時候,搶先將張角寶藏運出來,不然等到日後局勢穩定,要想偷運回來可就難上加難了!”

劉焉深以爲然地點點頭,道:“那該讓他們運到哪裡去?先運到這兒來,還是運回江夏老家?”

劉範想了想,道:“孩兒看,應該運回江夏老家吧!畢竟這南皮城人多眼雜,又不是我們的勢力範圍;江夏竟陵纔是我們家的地盤。”

劉焉又搖搖頭,道:“話雖如此,可鉅鹿和江夏隔着十萬八千里,路途遙遠;這南皮城不是更近一些嗎?”而且爲父現在手上的家丁,也不過幾百多人,加上董扶和趙匙的勢力,最多也就只有一千兩百多人。如此少的人,運回江夏不知道最多能運多少。”

劉範又仔細想想,道:“父親不用急。我們江夏老家,不是還有三四千的家丁麼?到時候,父親運回去一趟,就可以調派他們北上。”

劉焉點了點頭,劉範又接着說:“更何況,母親出身江夏黃氏,也是名門貴族,劉黃兩家聯姻,早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母親耳根子軟,什麼事都對父親言聽計從。父親可以寫一封信給母親,指示她勸表哥黃琬,調派他們黃家的家奴,和我們家的家丁一起北上,假扮成大型商隊晝伏夜出,小心翼翼、避人耳目地把寶藏運回江夏。”劉焉的夫人黃氏,就是豫州牧黃琬的姑母,也就是劉範的表哥。

劉焉道:“嗯,這好辦。爲父明天就寫信給你母親和你表哥。現在時候也不早了,你回去睡吧!夜裡還有冷,你叫僕人們給你多加層被子。”

劉範道:“喏!那父親也趕緊休息,孩兒告退。”

“嗯,去吧!”劉焉道。於是劉範便出去了。當劉範關上劉焉的房門時,只覺得壓在肩膀上的一座大山,頓時變輕了。如今父子倆人坦誠相待,日後有劉焉在朝堂上替劉範頂住壓力,爭取利益,劉範就能在朝堂之外放心地興風作浪、擁兵自重了!劉範想到這裡,心頭美滋滋的。現在他終於明白了爲什麼後世的人都愛認乾爹了,原因很簡單 ,果然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啊!

第二天,劉焉果然派遣董扶和趙匙兩人,率領着一千多人、幾百架馬車去往鉅鹿郡了。劉範想着,二十七億四千多萬錢、四百三十多萬石糧食,這下真的只屬於他的了,高興了一整天。

按照漢靈帝劉宏定的價碼,兩千石的官職,比如三公、刺史和郡守等,必須要花費兩千萬錢來購買;五百石的官職,也就是九卿和刺史的掾屬小官等,需要花費五百萬錢來購買,現如今劉範理論上是大漢首富,買幾百回三公都無所謂!

其實,漢靈帝之所以在西園賣官,其實也是出於無奈。劉宏主要用這些錢來修理宮殿和打擊羌亂。他的宮殿,大多數從光武帝時期就修建了,歷代皇帝都有過縫縫補補,但其實於事無補,宮殿老化很嚴重,有好幾次宮殿倒塌,差點沒砸死他和幾個大臣,甚至還有一次,靈帝正在接見大臣,房樑上掉下來一條大青蛇;而且涼州還有羌族和氐族犯上作亂,朝廷每年都要花費幾千萬錢用於招募士兵,購買戰馬糧草,開銷一年比一年大。

賣官鬻爵,其實是從一代英主漢孝文帝開始的。當時漢朝剛剛建立,國家百廢待興,經濟蕭條,漢文帝只得實施輕徭薄賦的政策;又有匈奴人逼迫和親,故而漢朝的財政十分吃緊。漢文帝沒有辦法,就只能以官職爵位出售。但文帝賣官,並不是全然看中錢,而是對前來購買官職的人進行考覈,通過考覈的,又有能力的,才能當官。

而漢靈帝就只看中錢,其他的都不考慮。比如有一個叫崔烈的人,他秘密地通過漢靈帝的奶媽趙氏的關係,買到了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職。天下人不知,真的以爲他是憑藉真才實學上位的,崔烈也沽名釣譽,大言不慚地對別人說是憑藉自身努力上臺的。如此小人,當然沒有好下場了。崔烈這一番說大話,讓奶媽趙氏不高興了,於是她就把這件事給曝光了!後來,她還和崔烈講,要不是因爲她,崔烈僅憑五百萬不可能買下司徒。

漢靈帝聽說這件事後,十分抱怨,並不抱怨趙氏私下裡賣官鬻爵,而是抱怨自己最初開的價太低了!原來,漢靈帝給司徒定的價格是一千萬錢,崔烈巴結了趙氏,趙氏便降低價錢到五百萬錢。漢靈帝后來吸取教訓,將三公的價格拔高到駭人聽聞的兩千萬錢!天下一片譁然。

到了中平二年,公元一百八十五年,也就是明年,賣官鬻爵政策首次受到衝擊。當時,司馬直被朝廷任命爲鉅鹿郡太守。按照欽定的價碼,他必須給朝廷兩千萬錢。可司馬直爲官清廉,根本沒有那麼多錢。西園的宦官也知道司馬直窮,甚至都將價碼降低了。但司馬直依然出不起,又不願靠剝削百姓,悲憤不已的他在去往鉅鹿的路上、在河內郡就自殺了。天下又是一片譁然。靈帝聽到後,也很後悔,命令暫停修建宮殿。

雖然如此但劉範知道,靈帝絕不會停下的,不然他就不是靈帝。之後,靈帝繼續修建宮室,還提高了賦稅。

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
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一百一十三章 歷史重演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九十九章 妻妾成羣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價牛馬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八十五章 無藥可救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四百五十八章 挽回威信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政之行(又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八十七章 上天不公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