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

得知匈奴單于欒提羌渠將要派遣於夫羅到姑臧城來,劉範就高興不已。這意味着,匈奴人應該是很願意和西涼進行貿易。不然的話,也不會這麼爽快,連身爲匈奴貴族中的第二號人物,右賢王於夫羅,又是單于的長子,將來很有可能繼承單于之位的這樣一個人,羌渠都捨得派出來。只要匈奴人和他達成了一致,他從匈奴人手裡買到了大批量的牛馬,西域的治理時間可以縮短很多。當然,能縮短多長時間,還要看匈奴人的誠意。

如果匈奴人不識相,很可能會出一個很高的價格。而劉範正好又缺乏很多的牛馬,不得不買。自從西域之戰後,劉範就在西域之戰中賺得盆滿鉢滿,不缺購買牛馬的錢。不但可以承包整個匈奴的牛馬,甚至其他的遊牧部落,如鮮卑、伊列、呼揭、堅昆、烏孫、康居、大宛等,劉範都不放在眼裡。但老是無度的揮霍,再多的錢也會花完。所以,劉範決定,儘量壓低價格,別讓匈奴人賺得太多。

於夫羅是匈奴的右賢王,按照匈奴的禮法規定,單于直接統治王庭,王庭之右,由右賢王管理;王庭之左,由左賢王管理。所以,雖然羌渠在匈奴人中威信不怎麼樣,但好歹於夫羅的權力還比較大。照這樣看,於夫羅應該還有權帶領匈奴很大一部分的騎兵。

既然於夫羅識得騎兵,又在匈奴中有一定的威信,劉範就想,應該要震懾於夫羅一番。讓匈奴人見識見識他的實力,看到西涼鐵騎後,匈奴人就不敢輕易騷擾邊境。於是,劉範調集一千騎兵,給他們配備了大宛馬,並披掛上最華麗的明光鎧,帶上馬槊硬弓。當然,衡量一個軍隊的戰鬥力,還要看看將領的實力如何。劉範又派西涼軍中膂力最強、武藝最高黃忠,在姑臧北門接待於夫羅。

過了兩天,於夫羅就趕到了姑臧城。姑臧城是涼州的心臟,於夫羅也不敢帶太多的兵到姑臧,只是帶着一百名侍衛來而已。一到姑臧城,於夫羅就驚呆了。只見姑臧城經過劉範在第二次改革後的翻新擴大後,已經比之前一座矮小破敗的城池變成了一座媲美鄴城的大城了,而且還在向洛陽城的體量邁進。而匈奴人建立的美稷城,在姑臧城的面前尤其顯得無足輕重。

再把目光轉向姑臧城下,於夫羅又一次震驚了。只見姑臧城的北城門下,一千鐵騎排列成整整齊齊、井然有序的兩列,還有一高大威猛的戰將。只見這區區一千人,全部都騎在天下第一馬——汗血寶馬的背上,全身着流光溢彩的明光鎧。雖然這一千人看着十分養眼,但其氣場,尤其是那名強壯的戰將的氣場,就算他們一言不發,也能讓於夫羅退避三舍。就連於夫羅胯下的戰馬,看到西涼鐵騎後,也是不自覺地往後退步,不敢前進。

於夫羅再回首看向他的侍衛,不禁有些失落。他是右賢王,自然他的侍衛都是匈奴人中萬中無一的勇士,膀大腰圓的。但西涼鐵騎不僅身上的裝備十分耀眼鮮亮,而且西涼鐵騎主要選自西涼漢人和原來的羌人和氐人,身材普遍高大威猛。而他自己也是一個壯士,身材高大,猿臂虎身

。但比起劉範特意派來的黃忠,他又輸了一次。黃忠在六十歲時還能和關羽打平,要不是關羽有赤兔馬,哪裡是黃忠的對手。現在黃忠才三十歲,正當年的時候。

所以,於夫羅一瞬間就在姑臧城下自卑到擡不起頭來,說話也不硬氣了。黃忠看於夫羅一直在仔細地注視着他和他的兵,就知道於夫羅沒有底氣。黃忠沒有下馬,在馬背上只是對於夫羅略微抱拳,道:“看足下一副北人打扮,想必足下就是匈奴右賢王欒提於夫羅了?”

於夫羅被打磨得沒有脾氣,也沒有太在意,說道:“正是!敢問將軍是冠軍侯帳下哪位大將?”

黃忠說道:“某乃吾主帳下一員參將,姓黃名忠。受吾主差遣,特來迎接右賢王。”

於夫羅一聽,就雙眼一亮。隨着劉範的快速崛起,在黃巾之亂、幽州之戰、涼州之戰和西域之戰中斬獲無數,劉範的手下人也是沾點光,跟着劉範一起聲名鵲起。於夫羅曾經作爲匈奴使節入朝進貢,所以對漢朝很瞭解。他聽說過劉範手下的大將中,黃忠的武力最爲高強,尤其善用弓箭和大刀。

於夫羅說道:“竟然是天下名將黃將軍,失敬失敬!想不到冠軍侯帳下真是人才濟濟啊!”

黃忠也要給劉範露一次臉,說道:“右賢王過獎!其實吾主帳下,如某者,不下數十人,某尚且還是墊底的。”

於夫羅對黃忠的謙詞深信不疑,頻頻點頭。黃忠說道:“既然右賢王已來,就請入城吧!吾主已在府邸給右賢王安排的宴席,請!”說着,黃忠給於夫羅讓了道,讓他先走。

於夫羅說道:“不不不,還是將軍先請!”

黃忠也不客氣,說道:“恭敬不如從命!”

說着,就先入城了,於夫羅在身後跟着。西涼鐵騎也隨之而動,伴隨於夫羅一起入城。一入城,於夫羅就被姑臧城的繁華景象給驚呆了。其實,姑臧城不是漢人建立的,而是看起來八竿子打不着的匈奴人建立的。秦朝滅亡後,匈奴就佔領了河西,首先就建立了姑臧城。

匈奴人是遊牧民族,住在帳篷裡,所以當時的姑臧城可想而知,有多麼低矮破舊了。後來,漢武帝奪取了河西,建立四郡,姑臧城也沒有經過多大的修補。漢朝又在涼州和羌人打了幾十年的仗,姑臧城被破壞成啥樣,只有鬼知道。但現在的姑臧城不僅大得跟鄴城差不多,而且城中人口衆多,來來往往的人摩肩擦踵。

因爲要迎接於夫羅,姑臧城實行了一些道路的封禁,結果導致了姑臧城發生了很大的擁堵。於夫羅騎在馬上,看向馬下烏泱泱的人羣,就覺得透不過氣來。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
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二百六十章 戰法奏效第十九章 世家反叛第一百四十一章 佳人解憂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六百一十六章 少女幻夢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八百二十三章 克里安德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八百五十二章 樂進妙計第四百章 鬼才東來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二百零七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二十九章 現出原形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三十四章 長社首戰第二百零六章 本初猖獗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三十八章 秉燭夜談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八章 張角來襲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劉虞之子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二百八十五章 衆說紛紜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