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

馬超再擡頭一看,只見劉範端坐在追風絕地黑雲馬上,背對着冬日的太陽,溫暖熹微的陽光將劉範給包裹了起來,給劉範的周身鍍上了一層閃閃金光,莊嚴神聖,不在話下。馬超凝視着劉範,眼神裡全是敬仰畏懼之情。劉範被他看得不好意思了,露出了一個淺淺的微笑,瞬間將年輕的馬超給秒殺了。馬超驚得全身冒冷汗,立即從馬背上下來,跪伏於地,恭恭敬敬地對着劉範。

劉範得意地笑出聲來,又有一匹絕世寶馬歸於他了。

於是劉範便帶着馬超等人退出戰場,並觀察其他兩組比賽,趙雲對典韋、疾風營對虎衛軍;張遼對高順、飛虎營對陷陣營。

先看飛虎營對陷陣營的比賽。高順面對實力更強的飛虎營也沒有畏懼半分,他的軍士也是,面對飛虎營的鐵蹄,陷陣營依然是一招鮮、吃遍天,組成牢固的矩形陣。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有張遼在,飛虎營的水平不是龐德領的那一部可比的。飛虎營一鼓作氣,還是衝進了陷陣營那看似堅不可摧的矩形陣中,就像巨大的浪潮,攜帶着澎湃的動力,一舉將厚實的堤壩給沖垮了。兵敗如山倒,陷陣營的陣型登時大亂,陷陣營潰不成軍。

但陷陣營又豈是浪得虛名的三流軍隊?不。眼見矩形陣失效,陣型大亂,高順緊急之下又命令還未曾陣亡的陷陣營軍士沿着飛虎營散開撤退,呈現爲散兵遊勇的疏陣。疏陣顧名思義,就是疏鬆的陣型,幾乎其他七種陣型都能很快地轉變爲疏陣。疏陣本來是用於衝鋒的,可以避免誤傷袍澤,但眼下爲了避開飛虎營騎兵的鋒芒,保護自身,高順只好出此下策,用來應急。

但疏陣確實很管用,拉開距離後,陷陣營受到飛虎營的衝擊就被卸了大半了。張遼眼睜睜地看着衝鋒的勢頭又沒起作用,無可奈何。高順開始行動了。因爲陷陣營軍士太少,僅僅兩千人,而且剛剛佈置成疏陣,陷陣營軍士被三三兩兩地分割在飛虎營騎兵之中。失去聯繫,沒有合力,那就危險了。但高順絲毫不怕,他已經按照劉範的指示,訓練陷陣營的小團體作戰能力了。

眼下陷陣營軍士被三三兩兩地分開,飛虎營又沒有大的改變,於是高順便下令讓分散在飛虎營陣型中的陷陣營軍士自動結成一體,合夥對付飛虎營。飛虎營的衝鋒還沒有停下,還在趁着衝鋒之際,順手圍剿陷陣營,但不想陷陣營軍士紛紛聚集到各自的伍長或什長身邊,一同對付落單的飛虎營騎兵。陷陣營軍士緊密配合,精誠團結,行動默契,膽氣勇武,雖然飛虎營人數力壓他們,但卻不能把陷陣營軍士怎麼樣,反而是人多的飛虎營大敗。

漸漸地,飛虎營損失越來越大,陷陣營卻是越戰越勇,遏制住了飛虎營衝鋒的勢頭,一會兒,飛虎營停了下來,震耳欲聾的馬蹄踏地聲也煙消雲散。張遼雖大驚失色,也曾命令飛虎營快速脫離陷陣營,但陷陣營卻像一塊牛皮糖似的,緊緊地黏在飛虎營身後,不肯放過他們。

在絕對的優勢前,再怎麼聰明也終究是無用。張遼雖精明,卻無可奈何。沒過多久,陷陣營軍士終於把長槍抵在了他的咽喉處。這意味着飛虎營全軍覆沒,戰敗了。陷陣營傷亡了一千五百多人,也是一局殘勝。

接下來是疾風營對陣虎衛軍。疾風營的戰力強勁,但奈何虎衛軍更強?兩營還是按部就班,按照傳統的騎兵交戰的方式,第一步,直接向敵手衝鋒,先用洶涌澎湃的氣勢、振聾發聵的馬蹄踏地聲壓倒敵手;第二步,在敵軍衝進己方弓箭射程之內時,騎射,引弓放箭,萬箭齊發,先將敵軍射成篩子,再對付他們就容易得多了;第三步,在騎射之後,立即散開本軍的隊形,最大程度地避免被敵軍的箭矢所創;第四步,放下手中的弓和箭,按照興趣愛好選取馬刀或馬槊,和敵軍撞在一起,短兵相接。

兩營相撞,有如火星撞地球般燦烈,不過人數更多的疾風營是火星,虎衛軍是地球。疾風營有一萬軍士,虎衛軍只是三千人馬,還不到疾風營的三分之一。因爲人馬更多,所以衝鋒起來,所積聚的勢能也就更大,所以兩營相撞,疾風營更佔優勢,就像一個浪頭,就將堤壩給衝出了一個缺口。

但虎衛軍更比疾風營強盛。等疾風營的勢頭一過,戰場形勢開始焦灼,虎衛軍就得以發揮素質方面的優勢,將疾風營打得一退再退。趙雲明白,今日疾風營輸給虎衛軍是避免不了得了。於是乾脆,趙雲就挑釁典韋,要和他對決。典韋見都快贏了,也就不在乎對不對決了,便爽快地答應了趙雲,飛馬而來,迎戰趙雲。

之前見趙雲小小年紀,也能和黃忠那等武神鬥得個旗鼓相當,典韋心裡就接受不了,很想和趙雲交手,即使是輸也是輸得心服口服。於是典韋便任意揮灑自己的實力,兩支短戟,被他舞得滴水不漏,將周圍的空氣都攪拌了過來,典韋坐騎身下的塵土,紛紛隨着他的揮舞而捲起來。趙雲一看,便知道典韋非是池中物。

於是趙雲決心用絕技百鳥朝鳳槍來對抗典韋。典韋雖是莽漢一枚,也有自己的絕技,那就是朝敵手拋擊短戟,精準程度不亞於百步穿楊,而且比起箭矢來說威力更大。劉範給他的這招起了個名字,就叫做“暴雨流星戟”。典韋便用暴雨流星戟來對付趙雲。典韋的馬鞍上掛滿了一百支重十斤的短戟,他隨手撈來一支,扔向趙雲,趙雲用他的百鳥朝鳳槍就能保護自身。

典韋着急不已,一連扔出幾支短戟,但趙雲的百鳥朝鳳槍密不透風,都將短戟給打開了。但這樣對趙雲的手臂產生了重大影響。典韋的力氣比趙雲大,扔出的短戟,攜帶着他的力氣,一連幾十支短戟,擊中了他的銀槍,不僅把銀槍打得發顫,趙雲的手臂也都在發顫。雖然能抵擋住典韋的流星戟的攻勢,但代價也是十分大的。

典韋一連丟完了一百支短戟,卻仍不能擊中趙雲一次。典韋怒了!他想着,既然精巧的不成,那就直接來硬的,用蠻力來征服趙雲。於是典韋便直接使出吃奶的力氣,揮舞短戟打擊趙雲。但趙雲對自身的弊端了解,面對典韋勢大力沉的兩支短戟,他用槍法中的“點”來應對,以最小的力氣來發揮最大的效用。等典韋累了一些,趙雲又使出盤蛇七探槍,和典韋決戰。儘管盤蛇七探槍刁鑽,但黃忠也不是平庸之輩。俗話說:一呂二趙三典韋,典韋的武藝僅次於呂布和趙雲。所以典韋一連應付趙雲的盤蛇七探槍一百個回合,趙雲還是不能把他拿下。直到第一百八十七個回合,典韋越來越力不從心,趙雲趁勢擊敗了他,將槍頭對在典韋大腹便便的腹部。

典韋戰敗,亦是雖敗猶榮,他可是在一百八十多個回合才輸的。而且在他和趙雲單挑時,虎衛軍也打敗了疾風營。

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
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將遇良才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木鹿城主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陷入絕境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八百一十三章 屯田之弊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一百九十八章 貢品驚人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三百六十六章 李儒妙計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四十章 英雄救美第五百九十八章 相認大勢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六百八十六章 爲愛求藥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二百七十五章 烏孫陰謀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二百九十一章 朝廷軍力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急如焚第六十章 欲攬猛虎第四百五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二百九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