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幹到底

“你還有臉過來!如果不是你的話,阿瞞未嘗會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位於徐州北部的曹軍大營裡,現在負責曹軍的是曹操最爲倚重的大將夏侯惇,已經只剩下一隻眼睛的夏侯惇也是對着秦誼軍的使者咆哮着,甚至拔出了自己的劍,似乎想要把這個使者給砍掉。

作爲曹操從小玩到大的兄弟,夏侯惇只有在與曹操獨處的時候纔會叫他阿瞞,但是這一次,當着秦誼軍使者還有其他曹軍的高層,他卻喊出阿瞞這個名字,心中的難過可想而知。

曹操在東城溺死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整個徐州戰場,甚至遠在豫州堅守最後幾座據點的曹操軍于禁部也是選擇向就近的幷州軍投降。

不過卻並不是所有的曹軍都放棄了抵抗,在兗州的曹洪、李典部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在徐晃、司馬懿部的逼迫下也是撤退到徐州北部,和在徐州北部的夏侯惇回合,再加上一部分跟隨曹操南下被擊潰的部衆也是跑到夏侯惇這個二號人物這裡,全軍上下依舊有着一萬五千餘人,可以說是一個不能令人輕視的勢力。

而現在,擺在夏侯惇面前的也已經剩下三條路,擁立剛剛帶着部分曹操餘部跑步過來與自己回合的曹操長子曹昂做主公,繼續作爲一個獨立的實力;帶着這一萬五千人,投靠北面的袁紹,成爲袁紹的手下,然後進攻秦誼爲曹操報仇;最後便是向秦誼投降,用着一萬五千換取不少人的富貴。

夏侯惇和曹操情同手足,一直以來都是曹操軍的二號人物,他和曹操的感情如此深厚,自然是想着爲曹操報仇,但秦誼卻還是向他派出了說客,想要讓夏侯惇投降他,畢竟夏侯惇手上還是有着不少好東西。

這一萬五千人,可以說是曹操軍最後的兵力,如果不是秦誼干擾,本來他們纔是這個時代笑到最後的人,戰鬥力可以說是冠絕當世,比起北面的袁紹不知道高了多少。

除了強大的士兵和優秀的中低層軍官外,曹操軍中的高級軍官和謀士中也是不乏人才,除了夏侯惇本身這麼一個政治能力不俗的將領,曹洪、李典、曹純、呂虔、毛玠、任俊、棗祗等人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唯一可惜得是曹操所倚重的程昱程仲謀,卻是死在曹操突圍造成的亂戰之中。

如果從夏侯惇和曹操的感情來看,夏侯惇絕對不會投降秦誼,但是秦誼覺得還是有機會說降夏侯惇,因爲曹操曾經將家小託付給了秦誼,讓秦誼有了繼承曹操軍剩餘勢力的宣稱權。

而這次派到曹軍中的說客,赫然是夏侯惇曾經的同事,剛剛上任的豫州刺史荀彧。

隨着曹操戰死,豫州、徐州和兗州的問題可以說是迎刃而解,豫州刺史交給了之前的潁川太守荀彧,徐州刺史則是交給陳登,這種本地人任職的情況在之前都是三互法不允許的,但秦誼爲了儘快穩定下局勢,卻是顧不得這些忌諱。至於兗州刺史一職,則是交給了前幷州牧王澤,幷州牧則是改爲幷州刺史,由原雁門太守牽招接任。

上任後的荀彧,馬上便到沛國,說降了仍守護着曹軍幾個據點的曹軍大將於禁。而秦誼也是把說降夏侯惇的這個任務交給了荀彧。

如果秦誼軍中有人能夠說降夏侯惇,那也就只有荀彧。而如果荀彧被夏侯惇給砍了,對秦誼也不虧,這麼一個死硬的漢室分子被幹掉了,秦誼將來代漢也是少一個強硬的反對者。

而對秦誼的這個任命,荀彧也沒有任何異議,馬上便啓程前往徐州。對荀彧來說,的確沒有比他更加合適的說客,至於秦誼的包藏禍心,他倒沒怎麼放在心上,只想着能夠快點兒終結亂世。

只是面對着荀彧,夏侯惇卻是馬上抽出自己的佩劍,作勢便要結果掉荀彧。夏侯惇是真得恨荀彧,如果荀彧要是繼續待在曹操麾下,爲曹操打理後方,曹操未嘗會落得現在這個下場。

當年在兗州,情況甚至比現在還要危機,全是靠着荀彧這枚定海神針,穩住了岌岌可危的形勢。如果能夠有荀彧幫着守下邳,陳登的反叛未必能夠發動起來,曹操可能也不會陷入現在這種境地,慘死於泗水中。

“孟德的事情,我真得很遺憾!但是自從他認袁公路爲盟主,反對秦太尉這事發生之後,我便與他徹底分道揚鑣了!”對於離開曹操集團,荀彧一開始是有些心結,但是隨着袁術稱帝,這點兒心結和不忍也是徹底煙消雲散。

“阿瞞人都死了,你還在說這些話!你什麼意思?”只是被荀彧這麼一說,夏侯惇卻是更加生氣。

“孟德的死,我也很難過,但是孟德是走錯了路才落得這個結果,我不希望元讓你繼續錯下去,我就是因爲這個原因,纔來到這裡,希望元讓能夠投降秦太尉……”

只是荀彧的話沒說完,便被夏侯惇給打斷了:“爲什麼要投降!?孟德、妙才、子孝,我這三個好兄弟都死在秦誼的手下,我爲什麼要投降……”

“我是爲了不讓更多的人去死,纔來到這裡的!我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便是當日離開兗州的時候沒能說服孟德倒向朝廷,現在才釀成這個苦果!逝者已矣,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如果元讓你繼續這麼一條路走向黑,元讓你,還有你們的子輩們,恐怕還會步孟德的後塵,孟德已經錯了,我不想讓你們再錯下去!”

“你配說這些話嗎?你這個趨炎附勢之徒,看着秦誼勢大便投靠了秦誼,幫着秦誼來對付我們!”

“我就是一個趨炎附勢之徒,那我懇請元讓再聽我一句話,元讓準備帶着這一萬五千人怎麼辦?”

“袁本初已經派兵從青州來接應我們,自然是投袁本初,和秦誼幹到底!”

——我是不死不休的分界線——

“惇聞操死,將其觽,欲北合袁紹。”——《季漢書·曹操傳》

第二十四章 BOSS第二十五章 生產事故第四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四十三章 傀儡的自我修養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五章 戰滎陽第三十七章 勸進第五十五章 裡面的綁匪聽着,人質已經被我們擊斃了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一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七十章 崩盤第七章 潰兵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二章 家門不幸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十三章 西遊第二十九章 航線第九十二章 羣英會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八十六章 汝勿慮也第十五章 曹賊第四十七章 牽招的重任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一百零五章 這不是搜牢第二十五章 雪中送炭1第三十一章 積德第二十四章 翻車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四十章 菊花殘第三十三章 滿數十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五十七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十一章 突襲雒陽第四十六章 遭遇戰第六十一章 義士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九十五章 執掌朝政第六十九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二章 路遇賊寇第五十五章 埋釘子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六章 殉葬第十六章 四縣之主第七十四章 假文合第八十一章 繼承者們第二章 打袁紹還是打曹操第一百一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二十三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真名士第八十七章 截胡第五十六章 賭錢第五十二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董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四十三章 收編河內第五十三章 陣前數語第八十一章 轉進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十一章 降漢不降曹第四十八章 招安第三十三章 寡婦第六十五章 交接第二十一章 牛娃第三十一章 袁紹的任命第二章 劉秀?第九十八章 崩壞第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一章 自辯第二十九章 真三國無雙第三十一章 佈置2第六章 觀戰第四十五章 出使第五十七章 賭本第六十八章 你也配姓劉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二十六章 盤問第八十章 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第十章 殺全家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五十四章 捧殺第三十一章 積德第十八章 王牌第五十三章 同行是冤家第八十二章 成語守護者第四十九章 量產型宗室女第七十三章 傳承第三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 鞠躬盡瘁賈文和第五十七章 善意的謊言第六十五章 老毛病又犯了第二十章 母子第六十三章 劉耷,你家祖墳被人考古了第八十三章 樓船將軍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七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七章 牽招的重任第三十九章 真名士
第二十四章 BOSS第二十五章 生產事故第四十六章 絕處逢生第五十四章 民怨第四十三章 傀儡的自我修養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五章 戰滎陽第三十七章 勸進第五十五章 裡面的綁匪聽着,人質已經被我們擊斃了第五十五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一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七十章 崩盤第七章 潰兵第七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十二章 家門不幸第九十三章 開戰第十三章 西遊第二十九章 航線第九十二章 羣英會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八十六章 汝勿慮也第十五章 曹賊第四十七章 牽招的重任第七十一章 賢婿第三十八章 不排斥第一百零五章 這不是搜牢第二十五章 雪中送炭1第三十一章 積德第二十四章 翻車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三十五章 兄弟反目張公祺第四十章 菊花殘第三十三章 滿數十第二十章 反秦誼包圍網第五十七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第十一章 突襲雒陽第四十六章 遭遇戰第六十一章 義士第九十六章 蓋棺定論第九十五章 執掌朝政第六十九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二章 路遇賊寇第五十五章 埋釘子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六章 殉葬第十六章 四縣之主第七十四章 假文合第八十一章 繼承者們第二章 打袁紹還是打曹操第一百一十二章 殺人滅口第二十三章 善後第三十九章 真名士第八十七章 截胡第五十六章 賭錢第五十二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董第六十章 拯救不良少年法正第四十三章 收編河內第五十三章 陣前數語第八十一章 轉進第八十二章 一本神奇的書第十一章 降漢不降曹第四十八章 招安第三十三章 寡婦第六十五章 交接第二十一章 牛娃第三十一章 袁紹的任命第二章 劉秀?第九十八章 崩壞第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一章 自辯第二十九章 真三國無雙第三十一章 佈置2第六章 觀戰第四十五章 出使第五十七章 賭本第六十八章 你也配姓劉第二十三章 藍軍大將馬孟起第二十六章 盤問第八十章 汝等無我,安能出入此門乎?第十章 殺全家第八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五十四章 捧殺第三十一章 積德第十八章 王牌第五十三章 同行是冤家第八十二章 成語守護者第四十九章 量產型宗室女第七十三章 傳承第三十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 鞠躬盡瘁賈文和第五十七章 善意的謊言第六十五章 老毛病又犯了第二十章 母子第六十三章 劉耷,你家祖墳被人考古了第八十三章 樓船將軍第三十七章 伙食第七十三章 抉擇第四十七章 牽招的重任第三十九章 真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