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雍涼風雲(四十七)

從武威南下的馬超等人,卻也沒有多麼急着趕路。

畢竟這段時間以來,涼州境內被風起雲涌的形勢搞的有些亂,像涼州這個地方,本來就有很多異族生活,如今看上去經過武威城下的一戰,將那些想着佔便宜的野心家們給打的屁滾尿流滾了,可是這涼州的地盤大,自然林子也不小,什麼鳥卻都會想着叫上兩三聲,而且給涼州帶來最大煩惱的曹操那一方勢力,卻還在雍州等着,當然跟着馬超等人南下的途中依然還有曹彰所部斥候的影子,就像是在暗中“保護”他們似地,一路相隨。

這樣自然讓涼州地面上的人物不能平心靜氣,尤其是這雍涼交界的地方。至於說武威以北的那些勢力,原本都是以羌胡還有鮮卑爲尊,現下在曹彰等跟着馬超南下之後,在馬騰讓麾下的將士們遊弋了一番後,倒是平靜了。

故而爲了讓涼州整個的平靜,這一路南下,馬超領兵卻是沒有急速行軍,穩定沿途的民心士氣,倒是需要這樣的穩重之舉,畢竟這些地方在將曹軍打敗之後,要是納入劉備這一系中,需要的仍然是民生安穩。

不過馬超他們之所以不緊不慢,卻也不是單單因爲此時北原城下的情勢對於荊州軍來說還不算壞,一路走來,如今鄧瀚的身邊自是積聚了之前他派出在雍州的那些機動人員,還有費耀等本地的人手,各方面的消息卻是很快的能夠彙集到了他的手上,北原城的戰事,還有魏延一部的舉動,卻都能在事發之後的短時間內傳遞到了馬超的軍中。

原本出兵之時想着儘快和關羽大軍合兵一處,眼下卻也變得不是那麼急促,畢竟要是兩軍合一處,彼此之間雖說交情在,不過兩軍卻是還需要配合等等麻煩事,還不如不急着合兵,總能讓曹操不會集中兵力的攻擊北原城爲好。

“子浩,似乎這兩天那曹彰所部的行蹤走遠了,”自進入雍州之後,馬超所派出的斥候倒是和曹軍的斥候少了許多接觸,“這其中莫非有什麼事情要發生?”

此次自涼州南下的馬超軍中,除了馬超之外,涼州方面卻是龐德,馬岱,王異等人一體相隨,只留下馬休,馬鐵兩位陪着馬騰在武威守家。而鄧瀚卻是陪着田豫,隨着大軍一起。

有了鄧瀚的耳目消息,馬超大軍倒是不會落入什麼陷阱之中,畢竟曹彰軍也是騎兵,加上熟悉曹彰用兵的田豫相隨着,自是對於曹彰的沿途之中的襲擾都有了先見之明。

而今大軍入了雍州地界,雖然少了幾分本地作戰的優勢,然而畢竟涼州,雍州對峙多年,卻也沒有多少的生疏之感,加上如今的韓遂正領着大軍相隨在曹操的身邊,故而這邊卻也在一時之間沒有多少戰力能夠阻止馬超這一路人馬的行動。

當然韓遂自南下之初,倒是留下了楊秋這位健將爲他穩固後方,鎮守金城附近,而且自曹彰不得意於武威之後,自是向在冀城的曹操做了說明,而今卻也在和夏侯淵,以及雍州留守的楊秋所部做了勾連。

不過,或許連韓遂也沒有想到的是,此時的楊秋卻是早就變換了心思,就連他的胞兄如今卻也在馬超的大軍中。

“若是我軍按照目下的行軍方略,先期與關君候處匯合,過枝陽南下,到北原之間定然會過狄道,照先前楊秋那兒傳來的消息看,曹彰等人有意在鳥鼠山一帶設伏,此山雖不高,然其山勢綿長,林木深深,卻是足以伏兵”

“不過,以我之意,我軍不妨先襲擾南安全郡,不急着南下渭水,匯合兩軍”

“其意若何?”

“一是我軍現下的糧草卻是要從武威輸送,往來雍州卻是沒有一個可以儲量之地,需要一個立足點,二是若我軍南下而楊秋那裡不作出反應,實乃讓人繼續相信,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將楊秋所部敲打一下,讓他更深入的進入曹軍的腹心之地,以便於我”

“當然,我們先前目標明確,自是讓曹軍有跡可循,可以在我軍的前路上從容佈置,而我軍如今出其不意,稍作變更,自然會讓曹軍摸不着頭腦,無所適從敵人的不便卻是我們的機會”

以馬超的智慧,自是不會不明白鄧瀚所說的有理,用兵相爭,不過都是揚長避短,用敵之出其不意掩其不備。

接下來,雖然鄧瀚他們已經將計劃的變更通過楊春傳遞給了楊秋,不過具體的行動卻是沒有告之,畢竟若是楊秋那邊做了準備,卻是會留下破綻給曹彰等人知曉,卻是多有掛礙。

兵行迅速,接下來短短的時間內,馬超卻是將五萬大軍分作三路,分別交給龐德,馬岱各一萬人馬,以他坐鎮,通過王異的關係,利用金城內的王家爲內應,先期破了金城,繼而以此爲基點,令龐德和馬岱兩人分別侵襲南安郡各地。

畢竟此時雍州北部這些地方少了韓遂大軍的掩護,而且附近的城池除了位於要道或是要地的城池之外,韓遂卻也沒有多少的心思整治,故而一時之間,面對着馬超的大軍,這些城池卻是望風而降,倒是免了許多的戰火。

從金城,到平襄,再到襄武附近,馬岱和龐德所領的大軍卻是避實就虛,從容的襲佔各處城池,當然見到西涼軍的變化,曹彰卻是和夏侯淵兩人自是領着騎兵從狄道附近趕往南安附近,以期許能夠找個機會將西涼軍的這兩支偏師以重創,不過已經從金城倉惶逃出的楊秋卻是身在兩人的軍中,自是沒有讓曹彰等人的圖謀實現,卻多是浪費了己方的體力,竟是在來往埋伏的路上消耗了時間。

就在曹軍被西涼軍調動往來於追擊的過程中,馬超卻是領着三萬大軍從金城偷出,悄悄的越過首陽,從高城嶺越過了渭水南下,抵達了鄣縣,卻是已經到了北原城的西面,渭水南岸。

此時的曹彰等人在發現情形不對時,前時肆虐南岸郡的龐德和馬岱兩軍卻是又故作疑兵,領着馬超的將旗,兵進略陽,其兵鋒所向卻是直往天水一帶,其目的倒是明目張膽的看上了曹操大軍的糧道。

騎兵通行自是迅速,面對着西涼軍的縱騎剽掠,雖然曹彰等人卻也是騎兵爲戰力,不過一爲進擊,一爲阻截,當西涼軍的目的變得飄忽,似是要與荊州軍合兵於北原,卻又遲疑不進,而是轉戰他方,自是讓曹彰對其目標變得模糊,更有田豫熟悉曹軍之習性,還有楊秋等人爲內應,自是讓雍州的曹彰等人爲西涼軍的這些舉動變得暈頭轉向。

當然在兵進雍州之後,馬家軍的糧草卻是不再依賴於後路供應,以龐德和馬岱爲首的兩支偏師,自是在原本爲韓遂治下的這些地方就食於敵,至於馬超等人,不過在龐德等人吸引了曹軍的目光之後,如今已經到了渭水南岸,靠着荊州大軍從洮陽到北原的糧道,自是不會有糧草方面的顧慮。

當鄧瀚先行一步,趕到北原城下的時候,馬超自然還在後面領着大軍緩行,畢竟接下來就是要面對曹軍的大隊騎兵,雖然馬超英勇,西涼軍悍勇,卻也是以少敵衆,總該稍作調整。

此時的北原縣城卻也已經相當的零亂,雖然外圍的城牆依然還保有着大概的形狀,不過城內卻是基本上沒有了什麼完好的屋舍。

有了渭水引入的那條借勢而成的護城河,一時之間曹軍卻也沒有急着填充,自是憑着他們的人多勢衆,在護城河的對岸擺起了投石車大陣,這也虧了北原城南面不遠處便是山石,而雍州畢竟還是韓遂的治下,卻是能夠調動大量的民夫爲用,開採巨石,製作攻城器械爲己用。

相比之下,北原城內荊州方面的投石車自是精良,不過畢竟從漢中不能源源不斷的送到這裡,卻是損失一輛便少了一輛,加之雖然前期的陷坑中挖出來的泥土不少,卻也耐不住輪番不休的投擲,而且北原城畢竟不大,縣內的人手總是有限,故而當鄧瀚他們到來的時候,雖然關羽和徐庶面上對於當下的情勢並無悲色,卻也是正在苦思迎敵之策。

“子浩,你可是逍遙混跡了一番,這纔來看我這個師兄啊”甫一見面,徐庶倒是向鄧瀚玩笑道。

“哪裡,小弟不過是見師兄這裡挺熱鬧的,瞧瞧熱鬧,之後,小弟還要趕路回荊州啊”兩個人的關係自是極熟,相較於諸葛亮及龐統等人,對於徐庶,鄧瀚卻是更無拘謹,或許是因爲徐庶也曾義氣張揚過,鄧瀚本身也是習武,身上多少帶些武人的豪情,這才如此。

無奈的搖了搖頭,徐庶卻是收斂了神情,正色道,“馬孟起三萬騎兵,狀況如何?”一旁的關羽卻也聞言看向鄧瀚。

“不敢說,以一當十,不過馬超三萬兵,卻都是西涼精銳,足以抵擋曹軍兩倍之敵,若是再加上君侯之力,兩位絕世猛將爲首,曹軍上下卻是該膽顫一番了”

“那馬超果如傳言那般勇武麼?”這時候,關羽卻是插話問道。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06章 陸遜第79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上)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2章 福至心靈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16章 要淡定第58章 無題第20章 大人的話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21章 揣測第84章 迷霧重重,山雨欲來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21章 羨慕,嫉妒,恨麼?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168章 冷寂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6章 老東西(上)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3章 小童與大勢第114章 再戰衡陽城(四)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130章 人來了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2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下)第152章 男兒心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47章 意外第63章 江東第16章 要淡定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29章 決斷第80章 神威(下)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26章 斜陽第152章 男兒心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81章 神威第54章 萬物皆有易,大道於中,且隨心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60章 順逆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01章 荊南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106章 陸遜第51章 忠恕第123章 變化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6章 展美顏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26章 斜陽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96章 雖無長阪坡第2章 福至心靈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123章 變化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3章 吾爲先行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97章 雍涼風雲(四十)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60章 順逆第152章 男兒心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4章 情與願第70章 雍涼風雲(十七)第40章 怪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68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三)第37章 得仁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27章 煙波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58章 無題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137章 淚流滿面
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06章 陸遜第79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上)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2章 福至心靈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16章 要淡定第58章 無題第20章 大人的話第46章 我要做大媒第21章 揣測第84章 迷霧重重,山雨欲來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21章 羨慕,嫉妒,恨麼?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168章 冷寂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6章 老東西(上)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3章 小童與大勢第114章 再戰衡陽城(四)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130章 人來了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12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下)第152章 男兒心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47章 意外第63章 江東第16章 要淡定第134章 大家都很忙(下)第29章 決斷第80章 神威(下)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26章 斜陽第152章 男兒心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81章 神威第54章 萬物皆有易,大道於中,且隨心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120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60章 順逆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01章 荊南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106章 陸遜第51章 忠恕第123章 變化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105章 雍涼風雲(四十八)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6章 展美顏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26章 斜陽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35章 隱者學士與小子,英雄屑小自現第96章 雖無長阪坡第2章 福至心靈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123章 變化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3章 吾爲先行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97章 雍涼風雲(四十)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60章 順逆第152章 男兒心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4章 情與願第70章 雍涼風雲(十七)第40章 怪第71章 雍涼風雲(十八)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68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三)第37章 得仁第152章 兩個賊人(上)第27章 煙波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118章 落花與流水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58章 無題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137章 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