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八)

當人們都以爲劉備一方的戰力也應該全都用在和曹魏在雍州對戰,卻是沒有人會想到在而今這樣的情勢之中,荊州還能夠大兵出動,涌向江東,不僅作爲被攻擊的江東沒有想到,此時在華yīn城中的曹操等人,也是完全沒有想到的

當然這個時候的曹操倒也沒有因爲劉備如今如此的分心兩用,在和作戰交手的時候,居然還敢想着同時打擊孫權,這樣的架勢,總是多少有些輕視於曹魏的,畢竟荊州一方如此做的,卻也沒有讓他覺得眼前鄭縣這裡的劉備是那麼好欺負的,畢竟得到了這消息的他們也是沒有從當下的敵人那邊找到什麼可以利用的破綻。到了這個時候,曹操也只能無奈的將對方的實力,更加的估高一些

顧不得感嘆劉備實力強橫,還得在這個時候找出應付當下這個局面的辦法來。

畢竟荊州兵馬在出兵的時候,看着全都是用兵於孫權,可是他們的目標在情報中也是顯露無疑了,在他們的大軍全都攻打江東六郡的時候,卻又有甘寧率領不少的人們從淮南之地上岸,一路向北攻擊。

事前的曹操未嘗沒有考慮過在攻打劉備的同時,他自身的安全會受到威脅。故而對於張遼,還有臧霸等人的調動,卻也是後來才做出的戰略上的調整,而在做出這個調動的時候,彼時的江東孫氏明顯在江夏還有荊南各地都還有這不小的勝勢的。

卻是沒曾想,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徵調了一批人馬去援助江東,不僅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反倒讓八萬大軍,只剩下了不到一萬人馬返回,要知道那些兵馬本來都是用在徐州,淮北一帶防守之用的。

而今在甘寧這股荊州兵馬熊熊北上的時候,不管江東在淮南的佈置如何,卻是僅就徐州等曹魏地面上的兵力來說,但要荊州兵能夠通過了淮南,他們卻是沒有立馬能夠得力的兵士來阻擋這股荊州人馬的。

“奉孝,可有以教我?”雖然此時的曹操的申神情上相識沒有什麼變化,不過稱孤數年的他,如今卻是不自覺的變了自稱,自是顯示着此時的曹操也已經爲當下的局面,心中有些慌

郭嘉自是對於曹操幾十年的相處下來,當然是彼此相知,聽的此時曹操這是的言辭,雖然其和多年以前問計之語,並無分別,不過,在郭嘉這裡,卻是能夠聽的處,如今的這位主公,卻是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言語之間,自由一股霸氣和張揚於內的那個人物了,任是什麼人,卻都是會變的。

“主公,以當下的情勢看,如今劉備軍卻是於我軍之外,另開了江東孫氏,這一面戰場,固然是緣於此時江東如今不比當初,此時出兵當然能夠給予江東孫氏最大的打擊,不過他們的目的,顯然並不是將孫氏作爲唯一的目標的,不然的話,甘寧所部的兵馬不會如此在淮南快的推進。”

“當然,次一路兵馬自然也是有意的讓我們注意的,不過如今我徐州,淮北之地,卻是沒有多少兵馬保守此間,所以,孤這纔要向奉孝你討個計策”曹操當然也是明白如今的情況的。

“江東孫氏,不會如此就輕易的被荊州人給打敗?”言語間也是頗多懷疑之意,卻是夏侯惇問道。

“好叫大將軍知道,如今的江東實在是有些不妙啊,”作爲賈詡的暫代者,司馬懿自是要給夏侯惇將此時江東的情形告之,畢竟夏侯惇對於這些事情,並不明瞭,“江東地面上,爲孫氏所掌控的兵馬本就只有六七十萬,畢竟他們的地域有限,這人力物力等諸多方面也就是相應的不廣了,孫權自有六七十萬兵馬,可是他們在荊南的戰事上,自是明顯的爲荊州劉備所破,前後投入了大量的兵馬,最後得以安然返回江東者,不過十餘萬之衆,當然從江夏敗退回去的,加上魯肅從交州帶回的,這通過加起來,也差不多三十萬左右的兵馬,若是正常情形下,這些兵馬即便不能夠將荊州這突然而至的兵馬給打退了,也能夠自保個差不多,可是如今的江東卻是人心惶惶,不僅軍無多少士氣戰心,就是民間,卻並沒有多少與荊州人決一死戰的意思的,對於荊州人的相攻,這些本來生受了江東孫氏多年恩義的百姓們,卻是並沒有以荊州人爲豺狼虎豹,故而也就沒有什麼堅決的抗擊之心的”

“這卻是爲何?”夏侯惇自是於這些事情上,少有關心,畢竟他多年統兵,也就在民政上疏忽了不少

“無他,不過是如今荊州人的富足,讓江東人很是羨慕,尤其是那些江東的世家大族,自是因爲能夠更多的接觸到荊州的實際情形,也是對於那些荊州人很是嚮往的,故而有了這些人的零頭,所以江東人,對於荊州人馬來攻,可是從戰意上來說,也就沒有什麼堅決之意了”

“再有,江東孫權卻是因爲對於周瑜的一點疑忌之念,卻纔導致瞭如今這滿盤皆落索的局面,畢竟周瑜當年可是跟着孫策一同打下來如今的江東六郡之地,對於這些孫策亡故之後,江東的勢力上下,不管是軍中,還是民衆之中,周瑜也都有着不俗的影響力的,可是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不知爲何,那孫權卻是對於周瑜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如孫權這樣的人,平日裡也算的是一代雄傑之人,卻是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昏招出現”

“誠如仲達所言,那江東之人,卻是奈何不了此時出動的荊州兵馬了?”夏侯惇繼續問道,“不能,江東好歹也是一方諸侯,而江東六郡,自然在如今的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心懷背離之意,卻也總該有些對孫氏忠心耿耿之人,再是不濟,這一次的江東總能夠將荊州人馬拖在江東”

“這個嗎,以如今這樣的情形下而言,很是有些困難的”司馬懿下結論道。

“以奉孝看來,江東就不能夠將荊州人擋上一擋,給我們爭取一個回軍的時間麼?”夏侯惇自是對於司馬懿的話,抱有一點謹慎的看法。

“或許不能,在下卻是在合féi之地,駐守多年,對江東兵馬的戰力,也算是多有了解的,若是正常情況下,江東的兵馬,在路上也就進算的上,可堪一戰的評語,畢竟江東人本來就是水軍未上,在路面上,卻是不是在下自誇,這些年來,江東人馬也是多次的來攻打合féi城,可是在下城中的兵馬可是從來沒有上過兩萬之兵,不管是他們江東人是誰人領兵而來,卻也都是在合féi城下,討不了好去”張遼卻是在這個時候話,畢竟他是多年就鎮守在和江東對峙的合féi城,故而對於江東戰力的瞭解,在此時曹操的居所中,也就是他最清楚了。

張遼的一番話,自是讓衆人可以想見此時,在江東地面上的孫權手下的兵馬的戰力有些較爲情形的認識,不過正是有了這樣的認識,讓他們對於淮南地面上的情勢更覺得爲難。當然對於江東此時的他們也就是無視了,有了之前的情報分析,再有了張遼的言辭,可是讓中人對於江東人,很是看低了幾層。

不過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時候更爲重要的還是在當下這種情形下,如何應付,接下來可能要遭遇到得尾不能兼顧的問題。

畢竟江東的兵馬不足以仰仗,這麼一來,此時荊州出兵江東,也就是人家早就判定好了的,只要一出手,自然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江東解決掉。而若是江東爲荊州人所迫,接下的荊州人馬,自然會乘着大勝之勢,越過長江北上,徐州,以及淮北之地,向着曹魏的青州等腹心之地開展攻擊。

荊州兵馬卻是不像江東人,這些年來,江東固然是兵士的戰力不足,盡是佔有了淮南之地以後,並沒有能夠將合féi等地一併拿到了手中,這其間也並非沒有其他的因素,誰讓江東的部隊中,並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存在的。就是讓他們將合féi等地打下來,可是到了徐州這些地勢平坦的地域中,即便是他們能夠佔據,卻也是受不住的。

而荊州兵馬中,騎兵卻是戰力不俗的,依照他們的實力,只要他們想,卻也完全可以調動出全部都是騎兵的部隊攻擊淮北和徐州等地的。

而到了眼下,荊州人還敢出動兵馬進攻江東,固然是讓人看着有些驚異,可是再回頭仔細一思索的話,也就能夠看出來,荊州此時這一出手,卻也是計謀深淵的,從江東,而到淮北,再有雍州此地的糾纏,卻是要讓曹操也嘗一嘗,這尾不能兼顧,東西兩處都不能不應的苦楚的。

卻是之前的曹操,也是勾連了江東,鮮卑,還有遼東,這諸多勢力一起動手,雖然是其間有些踏錯行差,可是在曹操的本意中,就是要讓荊州在面對着突如其來的諸多方向上的攻勢之下,尾不能夠兼顧,到了那個時候,自然會讓曹操他們爲所欲爲了。當然之前也是因爲南蠻之地,實在是太過遙遠,而曹操和南蠻之人也是少了交接,若非如此,他們也會要南蠻一同出兵的。

不過而今看來,不管是他們如何鼓動四方勢力來攻打劉備,他們終究也只能讓劉備的勝利的過程更顯的有些曲折,而最終的結果,或許並不會有什麼改變的。

“不若如今我們再徵募一些兵馬,好保守徐州等地?”夏侯惇建言道。

“此事,或有些困難,時下正是麥收之時,徐州等地,也是農忙之時,雖然說可以強行徵募,不過要是那樣做卻是有些強人所難了,再有如今我大軍在這裡每日所需,也是需要大量人手來補充的,當然即便是能夠騰出些人手來,可是卻是不知道需要多少時間,來將這些人整訓成兵,總縱不能讓這些人剛下來農具,便上戰場,若是那樣的話,不僅不會爲助,或許還會成害”張遼此事言道。

“其事,當下的關鍵,還是要看我們和荊州人馬哪一方能夠更加迅的解決掉當前的敵人”此事郭嘉說道,“以我之見,我軍卻是一者不能夠爲眼下江東的局面所迷,雖然說此事江東的孫權依然是勝望了了,而且荊州兵馬的勝利,也是可以期待的,可是這其間究竟能夠耽擱荊州人多少時間,卻是無法估計的,我們自是要希望荊州兵馬在淮南之地,更是陷入了泥濘之中,不能夠輕易脫身,不過這樣的希望,也不能夠報的太高了,或許只有我們在此間將劉備的大軍,儘快的打敗了之後,纔有我們從容的,或進或退的選擇”

郭嘉的話,自是相當的正確,畢竟不管是甘寧們如何的在江東,在淮南努力,劉備作爲他們的主攻,卻是還在雍州的,而他們的表現,更多的也是爲了能夠將曹魏的兵力和精力,分作兩處,如今的曹魏卻是沒有那麼雄厚的資本,能夠玩得起雙管齊下的勾當的,誰讓之前的一場大水便將曹操的兵馬給折損了四五十萬,若非如此,在此時他們兵馬退進了華yīn一線,這易守難攻的地方,也完全可以再抽出些兵馬回兵東面的,不過如今他們卻是要受一受,這兵馬不足的尷尬了。

不過對於郭嘉這正確的言語,此時並沒有人搭茬,之前的對戰,或許是因爲荊州人用計之妙,才讓他們不動聲sè間,便將曹操手中的四五十萬的兵馬給一掃而空了,可是這其間已經是受損了的曹魏的士氣,並沒有恢復到之前的正常的地步,再有對於這些年來,劉備軍的將士們的戰力,總是他們親自經歷過的,卻是戰力早就不下於他們曹魏的兵馬了。

所以說,在如今這樣的情況下,還要想着儘快的將對面得劉備軍給打敗,其難度,顯然很大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79章 西邊溫和,東邊凌人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30章 夜襲第38章 白幡如雲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41章 迷局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28章 江東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7章 行蹤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8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四)第49章 江南春暖第205章 天下安(五)第157章 定(下)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23章 內中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37章 野火第52章 斜依第92章 制限(五)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32章 掙扎第68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三)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3章 取上庸第4章 聲威悠遠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83章 前後手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5章 秀門風第85章 棘手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35章 成野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16章 坐論第99章 強客也要隨主便第95章 就要不死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22章 無題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16章 雍涼風雲(五十九)第37章 郎有情妾無意,言談相試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40章 閃要快第4章 當爲我師第37章 跟屁蟲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37章 郎有情妾無意,言談相試第12章 隨君去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35章 不惹禍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5章 高屋建瓴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58章 無題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45章 醫不易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9章 凰兮,鳳兮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49章 將無將(二)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
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79章 西邊溫和,東邊凌人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30章 夜襲第38章 白幡如雲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41章 迷局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28章 江東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18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六)第17章 行蹤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8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四)第49章 江南春暖第205章 天下安(五)第157章 定(下)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23章 內中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37章 野火第52章 斜依第92章 制限(五)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32章 掙扎第68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三)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3章 取上庸第4章 聲威悠遠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83章 前後手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5章 秀門風第85章 棘手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35章 成野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16章 坐論第99章 強客也要隨主便第95章 就要不死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22章 無題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16章 雍涼風雲(五十九)第37章 郎有情妾無意,言談相試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40章 閃要快第4章 當爲我師第37章 跟屁蟲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37章 郎有情妾無意,言談相試第12章 隨君去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35章 不惹禍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5章 高屋建瓴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58章 無題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45章 醫不易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9章 凰兮,鳳兮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49章 將無將(二)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