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傾易

天下的事情就是這麼的變幻無常,對於江東來說,孫家家最爲勢窮落魄的時候,還要算到當年孫堅戰死在荊州的那會兒,家臣散逸,部屬無着,而孫堅留下來的妻子們卻也在遭受這那些強人的欺凌

不過幸得繼之孫堅而起的霸王孫策,就在這微末之際,打下了如今偌大的江東基業之根想來那個時候的孫郎並不會想到,他會成爲一個曇花一現的流星,再有孫權接位,勵精圖治幾年,使得江東的威勢在天下間也是能夠稱雄於一方了

這幾十年間,江東孫氏和天下間各處諸侯的關聯最深者,當然要數荊州了而與荊州的關係這幾十年間看着江東還偶有強挺之時,不過那也只是在劉表步入暮年的時候,失去了往日的明白才使得當時的江夏爲江東所趁

不過,要是細細算來,從荊州這裡,孫氏總是得到的終究還是憋屈爲多

江東孫氏在孫權的手上確實曾經佔據了江夏,也似乎在那個時候看到了能夠入住荊州的最大希望,不過希望之光也只是停留了那麼片刻的時光之後,便又灰頭灰腦的經過了那麼一場本以爲勝利在望的於長江之上的會戰,而澀澀的縮了回去

也是在孫權這裡,他自聽從了魯肅這位淮上英傑爲他所謀劃的大計之後,便從心間止不住的滋生出了對於那個位置的渴望至於江東這個偏居於東南一隅的諸侯,他們向外擴展的方向不過是北上和西進兩面而已,當然在孫策的時候,北上的道路已經顯現了他的無能爲,即便是如今的淮南等地爲江東佔據,可是壽春和合肥等要地依然把持在曹軍手上,雖然這些年中,對於淹有淮南之地的想法,江東一直都在實踐着,可是結果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至於西向荊州,雖然隨着時間的推移,荊州在劉備的手上越的牢不可破,可是對於江東的君臣們來說,這裡還是他們在戰略佈局上的選之地

畢竟在江東人的眼中,江東的優勢仍然是他們水軍,江東最大的依仗還是那一條縱觀東西的大江,當然此時的荊州有劉備的佔據,卻是將這塊能夠建立帝王之業的根基之地守護的十分的牢固,可是和江北相比,要是讓江東在那裡和本就擅長於步騎的曹魏對陣的話,想來他們在能力以及將來可能獲得的利益兩方面考慮之後,他們還是會選擇荊州,作爲他們的突破口的

此時的建業城中,原本的吳侯府在這些年的屢次建設之下,早就過了本身該有的規制,當然對於如今的天下情勢而言,至少在江東這裡,卻是沒有什麼人無聊的去對這件事來指指點點的

而今曹操在許都已經稱了魏王,劉備在襄陽城中也是隨之而進位漢寧王,自然引得江東的這些忠於孫氏的文士中,也是紛紛揚言,希望吳侯孫權也不落於人後,稱王於江東,也好和這兩處勢力在名望上分庭抗禮

臣下們自是不斷的向孫權進言,不過此時吳侯府中的孫權,卻是沒有多大的反應

遊走在侯府的花園中,孫權倒也顯得很是清閒,如今的他自是早過了而立之年,留了髭鬚的臉上配着他天生迥異於常人的眼色,卻是顯得頗有威勢

對於臣下們的建言,孫權卻是心中多有感慨,並不是他沒有響應羣臣的心思,只是作爲江東之主的他,考慮的問題,自然要爲高屋建瓴一些的對於羣臣們這般做爲的原因,不過是希望得到多的富貴,這一點,孫權當然明白,不過稱王之舉,所能引來的後果,他卻是不能不考慮的

曹操敢稱王,卻是因爲這麼多年的威名和功績自然而然所致,而劉備也能夠稱王,自是由於一方面劉備本身的血脈,畢竟他是如今天下間大漢劉姓血脈中的第一人,加上荊州一方的勢力已然有了冠絕天下之勢,如此以來,以荊州方面爲了維護一下漢室的尊嚴,存續炎漢的流傳,劉備卻也是不得不如此

可是相比於這兩方,即便是孫權再自信,自負,在底氣上,孫權還是深明己方還有不少的欠缺的

且先不說各自麾下的勢力,單就他們各自本身的名望相較而言,孫權和曹操,劉備相比,只能是子侄一輩兒,於天下間能夠和曹劉相提並論的,如今卻是沒有了,至少此時的孫權還沒有達到另一個世界中他的名聲的畢竟那一場名傳千古的赤壁之戰,在這一個世界中並沒有生,故而孫權的名聲自然是遠遠不及曹操,劉備的

再說即便是生了赤壁之戰的那個世界中的孫權,也是在劉備,曹操兩個人都去世之後,纔有了稱王之舉,以及隨後相應而成的建號吳國的舉動

再說江東和這兩方的實力對比,如今的江東雖然佔據了淮南,盡有了江東各郡,並且將這些地方上的那些個山越之人全都給收納,並且也開了夷州,可是這些地方本身原來的開並不如何成熟,依存在這些地方上的人口卻是不怎麼聚集的和曹操以及劉備這兩方勢力,每個都有着近乎千萬人口的支撐,江東還不到他們的半數

人口不足,而兵力上自然就不能夠有太多的積存的,至於軍備上的展,江東雖然這些年中在張昭,魯肅,顧雍,諸葛瑾等一衆文臣的精心努力下,不能不說取得了讓人感到振奮的進步,可是平心而言,孫權自認並不能趕上荊州的水準

至少從現在遍佈於江東統治下的各地的綢布店中,很是讓江東人喜愛的蜀錦以及江陵綢緞就能看出,單單在這一點上江東就被荊州人給打擊的沒有什麼自信的

孫權之所以要在很多的地方和荊州相比,而不是和曹操那邊做對,多的也是他們下意識的將荊州始終作爲他們的第一順位的敵對方來做的考量

而今面對着臣下們規勸的孜孜恭進之意,孫權倒也不好將之全盤的否定,然而以今時今日的情勢而言,至少爲了能夠在當世的兩大勢力之間婉轉得利,孫權自然是不希望在這個時候稱王的,即便是他對於那個位置的渴慕已經深埋在心底不下於十年之久了

“主公,大都督和魯肅大人求見”有侍者此時向孫權稟告

以孫權的精明,自然是能夠猜到此時這兩個人來拜見的意圖,想來周瑜和魯肅也是看到了此時在曹操和劉備先後稱王,天子影蹤不明的時候,江東的有些目光短淺者自然是免不了做些不合時宜的事情,而他們兩個這個時候的到來當然是爲了給孫權解難的

“公瑾,子敬你們兩個人,一個於鄱陽湖養兵,一個行徑於東海之濱爲江東聚財,不想眼下一同到來,倒是讓孤不勝歡喜啊”君臣禮儀畢,孫權自是開言道

作爲江東的兩個支柱一般的人物,平日裡雖然都是書信往來不斷,不過由於各自的司事都乃是國之大事,自然少見,而今能夠相會在一起,自然也都是心中喜不自勝

“回程之際,已經得聞建業形勢,不想回到城中,見同僚們對主公的殷殷恭敬之情啊”卻是魯肅先開口道

“呵呵,以當下形勢看,公瑾和子敬,可有言以賜教啊”雖說孫權已經心有所決,不過若是他所信重的這兩個人,說出能夠讓人信服的理由的話,孫權也會是個從善如流的明主的,至少這個時候的孫權還很是年富力強的,也沒有達到剛愎自用的地步

“主公,以在下而言,此時稱王,倒也並不是全然無害,從鄱陽迴轉之時,軍中的諸將倒也是羣情激奮,希望主公不落於人後,既然曹操能稱王,劉備也稱王,我江東之主,爲何不能爲王若是主公稱王,自是能夠鼓舞軍心士氣的,當然若是稱王,其害處,也未可輕忽,畢竟如今的天下,雖說大漢朝廷的威儀已經被曹操的舉動給踐踏到了腳下,可是荊州如今進位漢寧王,卻是標明劉備那裡仍舊是以大漢的忠臣義士自居的”周瑜卻是先開口道

“當然雖說荊州那裡自有兵力威勢,不過這些年中,在下於鄱陽湖累年練兵,卻也不是虛耗時光,如今的我軍將士卻是已經足見精銳了,一旦主公有命,自是能夠爲我江東披荊斬棘,所向無懼”

“除此之外,以我之見,主公在這個時候稱王,一者標明我軍於天下間,有着不輸於他人的自信,給將士們勇氣,二者唯有擺明我江東的立場,纔會在天下臣民間彰顯我軍的威勢的”

“公瑾所言自是有理,以如今的情勢而言,看看如今我江東羣臣的洶洶之勢,若是短時間內主公不稱王,定然會給羣臣們在積極性上不的打擊的不過這種稱王之事,卻也不能輕率的去考量”

“此時的荊州之勢自是極強,而若是我主稱王,和荊州相比,畢竟荊州稱王雖說顯得有些突兀,不過早先許都就在曹操進位的時候,有過一段天子要大封天下諸侯的流言的,從這點上,強說過去,荊州便能夠借到一些道理,加上畢竟在天子失蹤之後,作爲沒有亡國的大漢王朝,總該有其承繼之人,劉備卻也乃是漢室宗親,於宗法上也是可以說得過去的,加上荊州本身的實力,這些都足以讓劉備的稱王之勢名正言順”

“而今劉備已經進位漢寧王,爲了給天下一個明確他漢室繼承者的身份,想來如今的荊州正要做出些事情來的,而在這個時候我江東也順之而稱王,不言而喻,當然會引來荊州方面的攻勢的畢竟我們在稱王一事上,沒有足夠說的過去的理由和藉口的”魯肅自是分析道

“此外,我自然相信以公瑾的能力,即便是荊州會對我主稱王之後的江東兵相攻,有公瑾坐鎮西線,當然不會給荊州人什麼利處的,不過如今的天下形勢已明分之中,自是劉備最強,我江東再是不妄自菲薄,也要稍弱於曹操,略強於遼東這個時候,若是引來荊州的大軍相攻,未嘗不會給他人以可趁之機”

“當然想來以曹操之智慧,也能夠看出,如今的天下,想要對抗荊州劉備的威勢,自是需要我們和他們聯合以應之的畢竟即便是當年,劉備單單以荊州一地的力量爲根基,便抵抗住了我們和曹操兩方的聯軍的雖說那個時候的我們,還有曹操都沒有竭盡全力,可是如今的劉備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落魄皇叔了”

“故而,今後多的可能,曹操應該對於我們江東會有多的善意的,或許不會在我們和荊州對陣的時候,做出些牽絆的事情出來”

“不過即便是主公要稱王,提振這些年來,我軍與荊州劉備對陣之時總是有些遺憾的士氣的話,我卻是建議,稱王之勢不可避免,但是要做好詳盡的安排,但有意外的話,卻也讓我們有足夠的應對之策”

“公瑾和子敬之言,自然都是爲了我江東考量”孫權聽完了兩人的答覆,然後說道,“稱王之事,卻是一件大事,畢竟即成王業,便相當於自建一國而今江東上下可都是羣情一致,要推舉孤稱王,不應之,難免會傷到衆人之心,而後自然會讓我江東羣臣的對孤有所失望,而應之,卻是便是不能再瞻前顧後,畢竟之前爲諸侯,還都是大漢臣屬,但是稱王之後,自然不是如此了,對於我江東數百萬的臣民來講,或者是一條終成大業之路,又或者是將這些百姓牽扯進不可測之命運的危途”

“之前,你二人未來之前,孤倒是有意先隱忍一段時間,畢竟我江東的實力不足,又處在荊州和曹操兩方勢力的相鄰之處,卻是最好不要隨意的勾動那一方的敵意,畢竟那樣的話,才能保有我江東的安危,繼而能夠從中取利”

“不過現在孤在聽取了兩位的言辭之後,倒是另有了一番計議,且看如何”孫權卻是將他的意思告知周瑜和魯肅兩個人,讓他們爲孫權的這個想法籌劃一番,然後兩人卻是便都離開了吳侯府

周瑜和魯肅兩個人自是江東的重臣,儘管兩個人都是時常不在建業城中留守,可是在江東上下,卻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這兩個人對於江東的重要性

“外事不明問周瑜”這句話可是當年孫策彌留之際,作爲遺囑交託給繼位的孫權的,單單這句話就足以說明了周瑜在江東的地位如何了而這些年中,江東的軍事大權,雖然很多的地方,周瑜也是自謙,隨着孫權的威勢日重,將他手中的大都督之權也都漸漸的歸政於孫權之手,畢竟由周瑜所主導的進攻荊州和突襲交州的戰事,都沒有取得他原本計議好的結果,對於這些周瑜除了甘領罪罰之外,卻是將軍權漸漸的向孫權上繳

畢竟周瑜並不是蠢笨之人,作爲孫策的義兄弟,雖說如今的孫權當年也是以兄待之,不過他終歸是不姓孫,而且孫權畢竟不是孫策,爲人臣,卻是必須明白自身的本分的

當然這些事情並不會太過影響周瑜在江東的名望的,孫權對於善解人意,而又有真才實學的周瑜,自然不會不予以重用,雖說江東大都督的權力被周瑜主動的上繳了不少,可是孫權卻也投桃報李的,還了不少,而讓周瑜繼續統領江東的水軍,於鄱陽湖領軍便是明證

至於說魯肅,從魯肅入仕江東以來,對於魯肅的大才,孫權便是一直重用,作爲給孫權指明瞭將來展的道路,並身體力行爲江東的展不辭辛苦,往來奔走的魯子敬,孫權卻是在內心中要比周瑜還爲重視一點這倒不是因爲魯肅和周瑜兩個人之間有什麼高下之分,僅僅只是因爲孫權是孫權,孫策是孫策罷了,對於臣下的忠誠,孫權也是希望能夠有一批單單隻對他有效忠之意的臣屬罷了

而今這兩個人,卻是周瑜掌握着江東的軍事大權,而魯肅自是一方面管着作爲江東最大財源的海鹽之事,卻又兼理着夷州以及沿海諸地的防禦之事,兩個人的防區加起來的話,已經近乎整個江東的邊界了

所以此時在建業城中,人人都談論着讓孫權進位爲王的時候,周瑜和魯肅的迴歸,自是會引來江東上下臣屬的關注的

畢竟能夠入了江東的這些人中,自然不會有什麼腦殘之人,稱王一事卻也不單單只是江東他們自家的內部事宜,而今兩人的迴歸,當然表明他們的主公會在稱王這件事情上給以他們一個答覆,人羣中的機靈之人自然便去拜見周瑜和魯肅,希望能夠得到些消息,不過可惜的是,不管是誰,都沒有能夠從周瑜和魯肅那裡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不過,可以看到的是,周瑜和魯肅兩個人並沒有待在建業城太久,和孫權相見了數次之後,他們卻是又離開了建業城

至於他們的主公那裡,卻是遲遲不見進一步的動靜,這樣以來,當然讓許多人都是有些急切,可惜他們也只能在心中迷惑,爲何沒有結果呢?推薦本書上一章目 錄下一章加入書籤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推薦小說:武動乾坤神印王座傲世九重天吞噬星空聖王求魔官家遮天殺神天才相師錦衣夜行官道無疆醫道官途長生不死將夜仙府之緣最終進化造神天才醫生重要聲明:小說三國之雲臺所有的文字及三國之雲臺最新章節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三國之雲臺全文閱讀。支持修真世界請到首發站或書店購買三國之雲臺VIP。閱讀更多精彩小說請返回首頁Copyright ? 2012讀客吧武動乾坤All Rights Reserved.粵ICP備13062305號-1

第120章 雍涼風雲(六十三)第54章 萬物皆有易,大道於中,且隨心第15章 拜會第73章 雍涼風雲(二十)第79章 神威(中)第58章 無題第62章 瑕疵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20章 求醫第13章 迎來送往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00章 局勢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158章 餘波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73章 不涼爽的風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24章 荊州大公子第159章 別離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12章 心第37章 跟屁蟲第90章 雍涼風雲(三十三)第18章 幾分思念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33章 好吧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29章 決斷第5章 秀門風第150章 龍兄虎弟(下)第36章 行動了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47章 意外第60章 弈評數語綢繆第30章 夜襲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120章 信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80章 無題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66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一)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24章 丈夫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35章 不惹禍第63章 江東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16章 坐論第157章 定(下)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45章 先鋒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74章 疾(上)第131章 預感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章 當爲我師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40章 期待第167章 運籌帷幄第35章 成野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第131章 預感第31章 的盧
第120章 雍涼風雲(六十三)第54章 萬物皆有易,大道於中,且隨心第15章 拜會第73章 雍涼風雲(二十)第79章 神威(中)第58章 無題第62章 瑕疵第91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四)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20章 求醫第13章 迎來送往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00章 局勢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158章 餘波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73章 不涼爽的風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32章 西行漫記(五)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24章 荊州大公子第159章 別離第56章 東西南北事,事事誰由之第12章 心第37章 跟屁蟲第90章 雍涼風雲(三十三)第18章 幾分思念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33章 好吧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29章 決斷第5章 秀門風第150章 龍兄虎弟(下)第36章 行動了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54章 雍涼風雲(一)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47章 意外第60章 弈評數語綢繆第30章 夜襲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120章 信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80章 無題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1章 佳節念做,夜宴半雪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66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一)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147章 亂世人得厚臉皮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24章 丈夫第139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上)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35章 不惹禍第63章 江東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16章 坐論第157章 定(下)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3章 吹皺一池春水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45章 先鋒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74章 疾(上)第131章 預感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4章 當爲我師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43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八)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40章 期待第167章 運籌帷幄第35章 成野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第131章 預感第31章 的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