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

楊鋒有子無人,其名號卻是喚的很是勇猛,不過想來楊鋒也不過是個蠻洞之首,當然沒有什麼文化,且因爲自家之地上有銀礦,便是將五個兒子分別換做了五金,金銀銅鐵錫。

恰好他的二兒子也是他最爲看重的,倒是也合了他們本地的優勢。

此時雖然幾個人都對於他們即將要面對的益州兵的表現很是不屑,不過楊銀倒是向着楊鋒說道,“父親,我大軍已經從瀘州趕了這一路了,勇士們也都有些疲累,再加上接下來還要大戰,何不先讓勇士們歇歇腳,稍有恢復之後,再和敵人接戰,定是如同猛虎下山,將那些無膽怯懦的益州人殺他一個片甲不留”

“銀兒所言,也甚是有理,不過爲父這裡倒是別有計較,想來你們也都知道,那個孟獲在先前攻打瀘津關的時候他們的處境可更是比我們差了不止一籌,他們先前就是不知道打了多少戰事,而且其大軍行軍也不知多少路程,而且那時候的益州兵還有瀘津關能夠依仗,也有着不下於三萬的兵士”

“而今我們的斥候們也已經回報,此次相遇的益州兵也不過兩萬多,其中倒是多了一部騎兵,附近卻是沒有什麼可以仰仗的險要之地,而我們可也有三萬猛士在此的”楊鋒的言下之意自是要和孟獲做個比較,而且他向來都相信自家這經過他仔細調教的三萬精銳之師,足以比得過孟獲的部衆,而且這麼些年來,他利用自家銀礦持續不斷的出息,卻是將許多的錢物都花在了這三萬人馬的身上,如此一來,他卻是相信他這三萬人足以將所見到的一切敵人都給澆滅的。

“父親既然如此,我們這便趕將上去,將這些益州人殺敗,讓那孟獲也好好看看,我們這三萬人既然出來了,定然會給蠻人掙些臉面的”卻是楊鋒的大兒子楊金說道。其他的幾個兄弟也對楊金的話很是贊同。

見父親兄弟都這個態度,楊銀自是不好再做拒絕。

當即楊鋒便讓楊金爲先鋒,領兵五千勇士去追趕益州兵,而他和其餘幾個兒子隨大軍於後接應。

且說楊鋒等人所遇到的益州兵,自然便是相攜了鄧瀚等人的李嚴所部,對於南蠻人的舉動,這些人可比他們敵人對於自家的瞭解好上許多,至少在和楊鋒的這三萬人相遇之前,荊州騎兵的斥候卻是要先一步接觸到了這一隻強行北進的南蠻人。

面對着這些驕悍的南蠻人,相較於此時還有些士氣底氣不足的益州兵,即便是有荊州騎兵一萬相助,當面迎敵與之硬抗卻也不是什麼便利的事情。故而聚衆商議時,李嚴等人倒是提議以退爲進,爲之設伏方是最好的事情。

畢竟此時有荊州軍在側,想來李嚴等人到眼下雖然已經接受了即將身爲荊州劉備樹下的事實,可是也不想讓鄧瀚,魏延馬岱等人將他們這些人物都給小瞧了。

從益州而出的時候,劉璋自是從張任守衛成都的兵士中抽出了一萬人予以李嚴前往荊南,而這一路上許多的郡國兵卻是戰力不足以迎敵,故而到了如今經過了重重抽選之後,直到此時李嚴的益州兵不過是從一萬增加到了一萬五千而已。

對於這樣的狀況倒是讓李嚴的臉上有些掛不住,畢竟這些年來對於益州各地的兵士的巡演可都是在他李嚴的掌控中,相對於荊州兵那一萬前來應援的精銳騎兵,雖然說自家的兵士戰力不足這是個事實,可是誰曾想到竟然能夠差到這種地步。

原本他還想着至少能夠從一萬變作三萬五萬的,不過隨同他們一起的魏延倒是隻無心的說了一句,“這些兵士居然還不如我們荊州的郡國兵”

雖然說者無心,可是聽着卻有意,故而在魏延說了這句話之後,李嚴對於部下兵士的選拔的標準急劇提高,故而到現在纔有區區的五千人入選,畢竟筷子裡拔旗杆,無奈之舉,也只能如此了

而今又和南蠻兵相遇,自斥候回報了那夥南蠻兵的裝備,雖然不用接戰,但從那些人的裝備中,當是一夥子猛士,對於和這樣的兵士接戰自然便是硬戰一場,不過爲了從荊州人的眼前掙些面子,李嚴自是和孟達等人好好的商議了一番。

對於李嚴的作態,孟達雖然有些覺得多餘,不過畢竟他和李嚴的關係也算不錯,自然此時對於李嚴的決策很是支持。而且以他的身份而言,若是此時他們這些益州人如果能夠在這個時候好好的掙一把臉,對於他今後在荊州的境況和待遇也是很有好處的。

當然對於南蠻人,至少在孟達的嚴重也是沒有多少危險的,即便是他們裝備精良,長的一個個都是凶神惡煞一般,可是大丈夫鬥智不鬥力,勞力者不過終究也只能爲人所算而已。

而且一路行來,卻又有幾處地形,極適合埋伏之用。

越嶲郡中卻非無山,而且現在的南中已經益州南部駐地,可就是後來的雲南,貴州地界,這裡確實山地多崎嶇,總有拐轉之間便足以埋伏。

而且想來此時的這夥子蠻人定然不會有那般心思去熟知地形的,畢竟而今的蠻人氣勢正盛,對於益州人本來就有心小看,而此時已然計劃好要驕敵人之氣,在挑釁之,繼而誘敵入伏,想來經過這一番計劃,或許不能將這三萬人全都招呼道,可是定然能夠給這些南蠻人一個下馬威,也讓荊州人不至於太過小瞧了益州人。

兩萬五對三萬,確切的說應該是隻有益州的一萬五千步兵設伏,而鄧瀚所帶來的一萬騎兵前去勾引這些南蠻人上當,當然對於這樣的安排,鄧瀚等人倒也無所謂,畢竟兩下里如今還在磨合期,對於益州人的有求必應,當然是爲了遷就一下他們的感情,人家的家都要給了荊州了,在這方面上對於他們寬懷一些,也不是能夠顯出荊州人的大度麼

所行挑釁,當然這出手的大將人選也是個問題。想馬岱白麪,雖然符合南蠻人對於益州人的認知,可是要想達到最好的勾引效果,明顯馬岱就不合適了,再說李嚴,孟達還有張巍這些個益州的將領,雖說他們也都是有才的,可是對於他們的武藝,鄧瀚還害怕着詐敗迎敵之時,一個不小心便讓他們真的葬送再來這裡。

故而選來選去卻是魏延最爲合適,誰讓他既長的威武,又本事不凡,和南蠻人比,總是自己的性命無憂的。

對於這樣的選擇,魏延自是不能反駁,他總不能將鄧瀚推出去,馬岱雖然也有心代替他出手,可是看着馬岱實在不符合威猛的形象,不過最後兩人卻是將一萬騎兵分作兩隊由魏延和馬岱兩人輪流去做詐敗的難事。

或許歷史上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時候,之所以選擇讓魏延多次擔任先鋒詐敗引敵,也是看重了這位猛將兄的好樣貌,還有他那不用別人替他擔心的一身功夫吧

反正此時的這勾引人家楊鋒等人出手的任務還是落到了魏延的身上。

他們這邊的算計好,可是他們並沒有想到一向都是無腦的蠻人也會做了兩陣,先後相應。不過對於這樣的局面,對於益州人來說未嘗不是件幸事,畢竟只有五千的蠻人前鋒收拾起來,總好過直接面對三萬大軍應對不是。

而且讓大家感到好笑的是,魏延和馬岱分別以五千騎兵去應對五千的南蠻人卻都給蠻人打敗了之後,蠻人更是不思量這其間的緣由,竟然更是奮不顧身的向着魏延和馬岱兩人敗退的方向追去。

當然兩條腿的人怎麼能夠追的上四條腿的戰馬的,當然這其間自有魏延和馬岱兩個人的照顧在裡面,好讓他們既能看到敗軍退去的方向,不至於喪失了主機的信心。

至此這五千蠻人的命運自是決定了的,不過他們身後的楊鋒雖然讓他的大兒子領着五千人馬爲先鋒前去,可是楊鋒的剩餘的四個兒子中的楊銅,楊鐵,楊錫卻都眼熱他大哥能夠領兵去殺那些漢人,自是一個勁兒催促他的父親加快腳步,免得讓他大哥的五千人馬受損過重。

當然他們實際上擔心的是他大哥不給他們留下一些殘餘,好讓他們也過過殺漢人的癮,不過或許是他們的願力頗深,當他們沿着一路上留下的形跡追到了益州人給南蠻人準備的埋伏之地的時候,楊鋒手下的五千的南蠻先鋒居然已經剩下了不足千人。

當然這些蠻人卻也是極爲彪悍,在被益州人給圍了個葫蘆之後,面對着從周遭山勢上落下的巨石和檑木,以及箭雨。仗着他們身上的鎧甲精良,以及他們各自善於攀上月嶺的手段,居然讓這些蠻人中的幸運之士給爬上了周遭的山嶺之間,這些蠻人勇士臨死之際的反撲,自然極爲兇猛,即便是他們在此時已經落在了下風,卻也是兇蠻之氣盡顯,每一個人都捨生忘死的撲向他們身邊能夠接觸到的益州人。

自是給了這些益州兵士們很大的威懾,當然也就少了對於下方蠻人的攻擊,這樣稍有增減下倒是給了此時還在包圍中的蠻人們以生機。

當然此時最爲關鍵的還是益州人對於這些蠻人的能力的估計不足,以一萬五千對於五千的優勢兵力包圍還讓蠻人能夠攀上山嶺與之拼命,也足見平日裡這些益州兵的少於歷練和缺少戰事的磨練。

當然荊州的騎兵們在將蠻人的先鋒們給引入了益州人給設計好的包圍圈之後,自然也沒有閒着,畢竟情報中的蠻人卻不是五千而是三萬。

繞過包圍圈的荊州騎兵,卻是憑着斥候們精確的指點,直插了這夥蠻人的背後,當然此時的荊州軍也米有什麼心思知道這夥蠻人的出身,畢竟在他們而言只要是蠻人如今進入到了益州腹心之地的,卻都是該殺之人。

由魏延和馬岱兩人直取敵後,故而當楊鋒領着大軍趕到益州人埋伏之地的時候,見到的自然是那無名深谷中的一篇血跡還有剩下的一千人的殘兵敗將。

至此的楊鋒自是惱怒萬分,見有人指點着四周的山上,楊鋒卻是明白竟然是有人在這裡給他們設好了一個陷阱,不忿於敵軍的狡詐,不敢與他麾下的猛士正面對第,只會做這些魑魅魍魎的下作之事。

想來在以往,這位南蠻洞主自是少有這方面的經歷。

不過就在他們救治着這些傷亡的部衆,尋得了楊金,從衆人斷斷續續的描述中知道了事情的經過的時候,卻是發現他們處身處的山谷四周卻又開始了巨石投注,檑木發威,慌亂之下的他們自是先後撤,想要離開這危險的地方。

可是事情卻是讓他們是忘了,一出山谷,迎面而來的便是陣列嚴明,盔甲鮮亮,戰馬蕭蕭的一隊騎兵。

“父親,當頭的那兩個人就是引得兒子上當的漢人將軍着實可惡啊,讓我受了這等大當,還損失了我們洞中的這麼多的勇士兒子慚愧啊”此時有傷的楊金卻是大聲的喊道。

“金兒莫鬧,既然見到了正主,我們父子可不是什麼有恩不報,有仇不果的懦夫看你父親我給你報了這一番仇”說着楊鋒便欲上前叫陣。

此時隨着楊鋒而來的剩餘的兩萬五千餘名蠻人勇士自然也爲之前他們的遭遇感到很是憤慨,而且就像是他們的洞主說的,這些漢人太壞了,若是不將這些人都殺了,可不是太對不起他們的那些個同族的弟兄了

此時見洞主要親身出陣,自是人人激動爲他們的洞主呼喝助威。想他們都是讓洞主親自調教出來,卻是少來沒有見過他們的洞主親身出手,畢竟以往他們在南蠻的時候,可是從來都沒有人敢欺負到他們這一洞的,而今只不過是想要佔據幾塊地盤,拿些漢人的東西居然就讓他們傷了那麼多的弟兄,連他們平日裡看着無敵的楊金都給敗了,這些漢人也太過膽大了。

“洞主威武啊,只要洞主一出手,拿些漢人定然會如調料小丑一般退兵而去的先前這些人不是見到我們一來,便遠遠的跑開的麼?”

“那時,我們的洞主是什麼人啊,別看我們先前受了些損失,不過是他們人多欺負我們人少,還是卑鄙無恥的下作的什麼不好的勾當才讓我們吃虧的,眼下可好了,只要我們正面對敵,憑着我們的勇猛,在洞主大人的親自帶領下定然鞥能夠將這些傢伙都給打敗的”

底下小兵們的吵鬧,卻是顯得此時蠻人的陣列中很是熱鬧,相比之下,荊州的隊列自是一片肅然,但就這眼前的陣勢,高下立判。

不過蠻人天性如此,在這樣的氣氛下才能發揮他們的勇悍,當然已經編入了荊州軍正式編制的無當飛軍自然是不能與之同日可語的。

見自己的父親想要親自上陣,生性有些謹慎的楊銀此時卻是上前,道,“父親之身,何等尊崇,與這些漢人對敵讓我等兄弟上陣即可,父親就爲我們幾個壓陣吧”

說着不由分說,卻是拿着手上的大刀便縱馬上前,而一旁的樣銅,楊鐵,楊錫幾個人,見自家二哥那般說,自是爭先恐後的出手,將楊鋒給堵在了後邊。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金兒,看你這幾個兄弟給你報仇啊”楊鋒卻是高興,畢竟這幾個兒子都被他調教的如狼似虎,南中無敵,足以讓他爲之得意。

“父親,還需謹慎,這些漢人狡詐非常,之前兒子和他們交戰,他們可能也會隱藏實力的”

“不妨事,你們幾個弟弟都上去,雙拳難敵四手,猛虎也怕羣狼,更何況你的這幾個弟弟也都是英雄無敵的人物”

楊鋒自是不怕,他看着自己的四個兒子,四把大刀卻是齊齊的上陣,對面的漢人中居然九派了兩個人出戰,自是不再擔心自己兒子的安危,居然還有幾分閒心和楊金談笑。

可是事實上,他的自得消散的太快了。

幾乎就在轉眼之間,對面那個紅臉的將軍手上的大刀卻是如同白日雷電一般閃過,竟是在一挑一砍間便將他引以爲傲的二兒子和三兒子給斬於馬下。

而那個看着白臉的,銀槍閃過,就是一團梨花將他生於夏兩個兒子給刺到了馬下。

“痛殺我也”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1章 家有賢妻第5章 無題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4章 嘴上沒毛第24章 劍道爲何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82章 神威第6章 老東西(上)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第48章 將無將(一)第3章 小童與大勢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46章 江南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40章 西行漫記(十三)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173章 真的,很茫然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19章 本心第八十八 掌假作真時真亦假一第56章 將無將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131章 預感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04章 雍涼風雲(四十七)第131章 預感第83章 前後手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7章 雍涼風雲(四)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25章 日記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37章 跟屁蟲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40章 怪第24章 荊州大公子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25章 勝第12章 父子夜談第39章 神打(下)第118章 雍涼風雲(六十一)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6章 老東西(上)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16章 疏不間親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4章 隱見風雷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4章 聲威悠遠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3章 迎來送往第52章 在家千般好,閒適自在話東西第18章 幾分思念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48章 異鄉異客不獨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24章 夜色瀰漫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16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風涌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65章 爭執(上)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
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1章 家有賢妻第5章 無題第148章 一個很好的開始第121章 雍涼風雲(六十四)第14章 嘴上沒毛第24章 劍道爲何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82章 神威第6章 老東西(上)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46章 君君臣臣(上)第48章 將無將(一)第3章 小童與大勢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46章 江南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202章 天下安(二)第40章 西行漫記(十三)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173章 真的,很茫然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19章 本心第八十八 掌假作真時真亦假一第56章 將無將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94章 形勢逼人否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131章 預感第147章 君君臣臣(中)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9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七)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04章 雍涼風雲(四十七)第131章 預感第83章 前後手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7章 雍涼風雲(四)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25章 日記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37章 跟屁蟲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91章 雍涼風雲(三十四)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40章 怪第24章 荊州大公子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25章 勝第12章 父子夜談第39章 神打(下)第118章 雍涼風雲(六十一)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6章 老東西(上)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25章 邊角地,腹心處第16章 疏不間親第64章 天上不會掉餡餅第4章 隱見風雷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38章 西行漫記(十一)第4章 聲威悠遠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3章 迎來送往第52章 在家千般好,閒適自在話東西第18章 幾分思念第111章 再戰衡陽城(一)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48章 異鄉異客不獨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124章 夜色瀰漫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16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風涌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65章 爭執(上)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