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人的話

”鄧大人,您說什麼呢”正對着那瀚的那個人懷沒有以訛,卻是有旁邊的軍士插話道,“這還能是誰人,不是那個關勝,網列給大家打水回來的啊!”

那瀚一聽卻是一愣,自然不是因爲這軍士爲眼前之人的開脫愣神。只是因爲這位兄弟說的那個名號很是讓人詫異。

不過鄧瀚卻只是搖了搖頭,說道,“到了這個時候,閣下還不說些實話麼?”不理方纔那名軍士所說的話。鄧瀚卻是向隨行的軍士下着要求警戒的指令。

雖然對於鄧瀚的指示有些不明白,可是在關羽的麾下已經習慣了服從上官指揮的這些兵士,卻也都壓下了各自心間的疑惑,按照平日的練,自是集結併成警戒陣型佈置己方的守禦。

此時的楊松依然是被鎖在囚車上。而那名被鄧瀚盯着的一直不給他正臉相對,卻又表現的很是知禮的兵士,這一刻卻是開口道,“不想鄧大人竟然如此的細心,不知您又是從何時發現我的呢?”到了此剪,這人卻是開口一如初始,竟然不帶半點的挫敗,或許在他看來,事到如今,即便是讓人發現了他們的疏漏處,對他們的目的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要說從什麼時候發現的,自是你請我過來喝水的那一刻,我便發現有些不對了”鄧瀚也是溫文爾雅的回答道,兩人卻是像老朋友相見一般彼此交談甚歡,“不過若是說我什麼時候覺得不對勁,或許是過了城固縣城以後吧!”

“看來還是楊松先生表現的有些過了的緣故吧!”那人卻是漸漸的擡起了頭,一張久歷風霜的臉上卻是掛着笑,有些平淡的容貌卻被那一道從左眼上斜過右臉頰的傷疤裝扮的很是猙獰,不過那人的臉龐卻是掛着紅。

鄧瀚卻是回頭看了看楊松,此刻的楊松卻是閉目養神。“楊松,你呀,何必惹這麼多事出來呢!”他卻是對着楊松以只有兩咋。人能聽見的聲音這麼說道。

“或許吧!”

“方纔鄧大人竟然讓那些兵士們佈置防禦,看來邸大人已經有所察覺纔是,不過鄧大人一介區區文士。竟然不怕麼?”

“我怕什麼!”鄧瀚自是笑的坦然。答得自信。

“哦,原來如此”。那人此時倒是有些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牟大人也是有兩下子的,呵呵,不過鄧大人覺得你那兩下子有用麼?。

就在兩人對話的過程中,原本對鄧瀚有些疑惑的刀斧手們,此刻卻是有些歎服,只因爲此刻在他們身周的不遠處已經顯現了一些來意不明的人,正在向他們這一塊趕過來。

那瀚對於那人的問話,卻是沒有回答,不過把眼掃視了一圈的情景。看着那些人的裝束,自是都隱瞞着他們的身份,當然從那些人個個粗大的手指骨節,以及穩重的步履間,以及相互間協調一直的行動上。那瀚卻是知道了這些人卻都像是出身軍旅。

隨行的百名刀斧手對於眼前被圍的局面,卻是一點也不發憷,想他們跟着關羽從來都是以少敵多。以寡應衆的時候多,這樣的場面卻是很平常了。

“貌似閣下還沒有告訴我,你的姓名以及出身,這樣的話,你知道我,我卻不知道你。總是有些吃虧啊!”

“呵呵,我們那裡卻也有句話是說,吃虧其實是福!”那人卻也有些吃不得虧,“不過,有勞了鄧大人一路上的辛苦,就看在楊先生的面子上,我便告訴你,不過或許那大人您這樣的人物,是不會在意我們這些小人物的,在下閻行,賤名有辱邸大人清聽了!”雖說得很是客氣,話語中的那股子傲意卻不言而喻。

不過,邸瀚聽完,卻是心下一動。“不想竟然是他!”

“原來是閻行閻將軍,這般說來。之前楊松所交易的那一方人士就是徵西將軍韓遂韓文約了,楊松倒是把嘴守得嚴實!想來金城之地,雖說僻處西涼,可是天水一郡卻也是富饒豐盛之處,不知道韓將軍有何需求。居然會來漢中之地求購,司隸,長安那一路卻是要比漢中這邊交通便利許多,韓將軍有九曲黃河之稱,自是機變智慧之人,這般舍易而取難的事情,實在叫我有些不解!”

那瀚說這番話,自然不是希望閻行能夠有所表示,他只不過是想通過他的這番說辭,捋順腦海中關於韓遂和閻行以及和他們相關的一些記憶。當然還有之前的一些消息。說來也慚愧,對於西涼之地,鄧瀚雖然也有些佈置,可是畢竟那裡偏僻,加上馬騰也是那裡的地頭蛇,故而在那瀚的疏忽中,對於西涼的消息卻是所知甚少。

不過對於閻行這個人物,鄧瀚的記憶中卻是有一個極爲重要的事情和他相關,那就是閻行曾經和馬超爭鬥。雖然兩人對陣時,閻行的長矛斷折了,可是在那樣的情況下,幾乎將馬超置於死地。雖說這件事情發生於建安初年,那是的馬超自是沒有武藝大成,可要知道之前的馬超已經在攻打李催、郭記等人的時候大一??誠風。即便沒有武共大成,可也凡經是知名大此,“閻行的武藝卻也是可以和馬超等一流將領相提並論的。不過這位閻將軍。卻是咋,屬烏龜的,更多的時候卻都是一副默默無名的狀態,實在是不匹配他那一身高超的武藝。或許若是他有意顯名於當時的話,馬超的那神威天將軍的名號早就被安在了閻行的頭上了,要知道不僅馬騰身處西涼與羌族爲鄰,韓遂卻也有着不輸於馬騰的實力,而且若論機謀略變。人稱黃河九曲的韓遂更在馬騰之上。

“可惜了閻行,或許,閻行與韓遂之間也有許多暗事,卻是尚未可知。回去就讓同仁堂多派些人去打探一番”。那瀚心下想到。

“如今,想韓將軍居然又派他的寶貝女婿親自來漢中提攜楊松,看來這楊松還真是揣着不知道多麼寶貴的東西了。呵呵!”

“鄧大人,既然你都想到了,我自是不用再多費口舌了,不知道你會如何決斷了”。閻行自是一副坦然的神態,“雖說這裡已經離南鄉不足十里,不過大人你也不用多想。想那邊來援的事情,自是不用想了。我們卻也不想和荊州劉皇叔結怨!”

“呵呵,那我倒要先多謝閣下的好意了!”鄧瀚卻是一副爲難的樣子。“可是,閻將軍何不再體諒我一點,你就好人做到底,讓我把楊松押回襄陽好了,至於說韓將軍所求之物,反正楊松一直都在荊州掌控之內。到時候由我主與韓將軍溝通豈不更好,再說我荊州如今卻也希望交結天下忠義之士,弗將軍何不乘勢與我主交好爲盟,卻也不乎西涼百姓的衆望,閻將軍意下如何?”

此時閻行卻是知道眼前的鄧瀚看着文弱。卻是言語之間雖柔不軟。竟是說些不切實際的話,只見閻行的臉上卻是變得冷淡,“鄧大人。我敬你那份文采,卻是不像我等只做得匹夫之事,不過我等匹夫自然不想那般麻煩,劉皇叔想和誰結交,自然是荊州的事情,我想我家將軍也不見得就會樂意和荊州搭上關係,當然。眼下的事情,自有我做主,卻也沒有想過還要讓我家將軍動問!”

閻行自說着,同時一邊越過邸瀚便走到了囚禁楊松的囚車邊上,不見他怎麼作勢,抽起身邊的大刀,便如庖丁解牛般將囚車給劈了開來。轉眼間便只剩下楊松脖子上戴着的夾板以及腳上扣着的腳鐐。

“滄郎”一聲響,緊接着便是一聲“叮。”閻行手上正要繼續的刀勢卻是被盪到了一邊去,原來是一把劍在側邊擊到了刀面上。

那劍的主人自然便是鄧瀚,至於劍藏何處,卻是纏在了他的腰間。原本那瀚的佩劍自是青峰歹,不過在上庸那邊不斷革新的技術支撐下,鄧瀚卻是又從那裡得到了如今這把被他喚作玉矯龍軟劍,卻是取自矯若飛龍。本來太極劍法便是講求網柔並濟,而今幾經修習,鄧瀚的劍法用這軟劍卻也更顯得是百鍊鋼化作繞指柔,太極功變換之間卻也讓鄧瀚手中的玉矯龍忽柔忽網,神鬼莫測。

正所謂行家一集手,便知有沒有!

閻行雖然剛纔運刀輕鬆,混不在意,不過在他這樣的高手身旁做出些舉動,他豈會沒有察覺,可是竟然讓那瀚在這片刻之間,拔劍,揮劍。擊刀,而他居然沒有避開,可以想見,此刻的閻行是如何的訝異。

“果然,鄧大人還真有兩下子啊!”

“似乎之前,閻將軍已經說過這句話了,呵呵”鄧瀚卻是笑道,雖然他方纔的動作迅疾,並也準確的彈開了閻行的刀,可是那刀上灌注的勁力卻也讓鄧瀚覺得甚是沉重。當然運勁讓那般矯龍劍以柔弱之身擊開厚重的長刀,自是需要費些力氣,可是畢竟那瀚的動作甚是出乎閻行的意外,兩相比較之後,鄧瀚卻是佔了些便宜。

“閻將軍,你畢竟從西涼趕來,遠來是客,大家有緣相聚,卻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不如由我做東,一起去南鄉城中,大家好好的吃頓飯。然後好聚好散,各走各路,各回各家,不是很好,以後要是有機會。我們卻是還可以見面笑哈哈,豈不是好!”如今的形勢下,鄧瀚自是不會讓閻行將楊松帶走了,而且對於楊松身上可能帶有的秘密更是讓鄧瀚嚮往不已。

“鄧大人,事到如今,你我不妨明人面前不說暗語,我今天肯定是要帶走楊松的,既然你一意不許。卻是不容的我們不放肆了!”閻行卻是爽快直接,雖然生性沉默,畢竟身爲西涼之人,這根子上的秉性卻也差不多,就像那裡的大漠孤煙一般直上九重天。

一聲呼嘯起,跟着閻行而來的那些人,卻是紛紛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卻是形狀都和押送楊松的刀斧手中形狀相近的短刀,不過他們的刀子明顯的要短上那麼一點,卻是更加的纖細,或許是西涼那邊的鐵器都裝備給了那著名的西涼鐵騎了,對於這些步卒的裝備只能少些了。

不過看着那些人舞動的刀花,鄧瀚卻是知道,正因爲他”剛子細而短,卻更增加了刀子的靈動性。正所謂一寸短,險。西涼之地除了人性的直接,卻也在和羌族等許多少數民族奐年的生死交接之間,卻也更添了些血性與狠辣。

隨行的刀斧手自也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兵,當然不會被那些西涼人的刀光閃耀給晃花了眼睛,百名刀斧手自然而然結成的陣勢卻是圍在了鄧瀚的另一邊,和邸瀚所在的範圍合起來依然將楊松給圈在裡面。

“這一打起來,閻將軍可是有傷和氣啊,你說大家說說話,聊聊天。好合好散多好,這要是一刀劍日遇,卻是難保不見血光,雖說男兒流血不流汗,可是總歸不是好事啊!

此時就連鄧瀚也有些覺得自己羅嗦了,卻是見身後的楊松再也無法假寐下去了,“邸子浩,你小子怎麼這麼多話啊,還有閻行你個混賬。要打就打,要走就走,你是個武夫。和一個書生,你擺個屁的禮節。講個毛的道理,怎麼韓遂那個老狐狸怎麼會收了你這麼一個笨蛋女婿。真是枉擔了這麼多年九曲黃河的名聲,真***老眼昏花糊塗蛋一個”。楊松正罵得爽,突然間便停了口。卻是一陣刀風吹過,閻行卻是想着楊松的方向刀勢連揮,那瀚自是不會阻擋。想來閻行也不會真的砍死了楊松,鄧瀚卻也懶得出手。

外圍的西涼人卻也聽到了內裡楊松的喝罵,這些人看來對韓遂實在是敬仰的很,這邊楊松一開罵,他們卻是羣情激憤,喝聲連連已經開始迎着刀斧手們佈置的陣勢進攻。這些人卻是一個個都奮不顧身的快速的舞動這手中的細刃,旋動中的刀光就像是組成了一個個光圈將他們護住。使得他們能夠欺向刀斧手的身邊。相信只要讓他們近身後,即便是經過關羽調教的刀斧手也會覺得很難受的,畢竟這些人的刀術卻是這些人在西涼那種生態十分惡劣的地方賴以生存的搏命之技。

不過刀斧手們自是相互依靠小彼此爲屏,大家組成的陣勢卻是保證了每個人只需要面向前面的敵人即可。雖然他們手上的武器自是無法企及對手那飛快轉到的刀光,可是這些百戰之餘的勇士卻是知道,哪些地方該防,哪些刀光要擋,哪些刀光卻是需要捱上一下,或是因爲相互之間的配合,或是因爲爲了遲滯敵人的動作,好藉機以傷換命。

西涼人自是善戰,不過他們聞名天下卻是騎兵,至於步卒,或許是他們的性格使然,也或許是和那些少數民族一般,多是憑着各自的武勇行事的多,卻是相互之間的犯合甚是貧乏。故而此時雖然圍在外面的西涼人自然不少,可是能夠接戰的卻始終只有前面的那一定之數的人,而內裡的刀斧手們雖然有了傷,也不能輕易的移動腳步,可是彼此間相互配合,卻多是以多打少,自是雖傷雖疲亡者缺少。

閻行自是從相關方面知道了如今附屬於荊州的漢中兵在投降後,自是經過了一番的優勝劣汰,又是加強了練整備,可是他卻沒有想到在實戰的時候,他們竟然遇到了這般的場面,他這邊尚沒有舉動,而那邊卻是出現了一比二三甚至更多的傷亡比,當然這一傷多是荊州方面的刀斧兵,而這二三亡者的自然便是跟着他來的那些西涼人。

刀斧兵們卻是依然在按照陣勢的有條不紊抵禦着西涼人的狂攻,此復已經見了血光之氣的西涼人卻是更加的不知所謂。

閻行此次畢竟是深入漢中之地。不便跟隨太多的兵士,不過在他想來此次領着五百兵士便足夠了,這還是他以防萬一之後才讓一百人在子午谷外待命,而他親率着其餘四百兵士進入的漢中,不過現在看來他還是估計保守了。

閻行自是耐不住了,眼下他的人雖然傷亡的還不到一百人,不過若是在這麼繼續下去的話,想來那四百人全賠在這裡,也不一定能夠磨死那如同磐石穩定的組成了陣勢的一百刀斧兵。而今的閻行自是要將那陣勢給破開,可是他只要一動。鄧瀚自是跟着他而動,閻行此亥的刀已經使開了性,他的刀自然不想他的手下那般的短而細,卻是有些像後世的陌刀,將近有半人高,施展開來自是威風凜凜,道光四溢,可是鄧瀚的那劍軟趴趴的就像一條賴皮蛇。雖然死氣洋洋的,可是卻是不斷的吐着那一口將斷不斷的氣,不斷的纏繞着閻行的刀光,卻是讓閻行,舞刀的時間越長,他就越感覺到刀勢的沉滯,漸漸的卻是那本來就很沉重的長刀居然有了超過他承重的趨勢。

閻行臉上的那道疤卻是漸漸的從黑又泛紅了,邸瀚此刻卻是又張開了碎碎念,“楊松啊,看來,讓閻行幫你把囚車劈開,實在不是一件好事。這下子,你就要一路走到襄陽去了!”

鄧瀚嘿嘿的笑聲中,卻是伴着閻行逐漸氣促的喘氣聲,以及身後“咚。的倒地聲!

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9章 鬱悶麼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最終卷之二終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38章 神打(上)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18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上)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118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上)第18章 動靜第10章 曹操心想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1章 紛紛事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29章 西行漫記(二)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153章 餘音第51章 忠恕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8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一)第47章 恍惚第43章 拆招第25章 日記第101章 荊南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4章 火了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94章 制限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33章 一紙詔書到,衆說紛紜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88章 制限(一)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37章 跟屁蟲第31章 的盧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52章 男兒心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20章 別拖了,該打了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8章 你真有幸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71章 見南山(下)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120章 信第72章 雍涼風雲(十九)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47章 意外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26章 斜陽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7章 老東西(下)第18章 幾分思念第5章 非大笑,也出門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75章 疾(中)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48章 傷寒第13章 吾爲先行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31章 變化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150章 對應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34章 恨別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44章 情怯第13章 攜美第38章 陸府第14章 掉窩裡了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118章 雍涼風雲(六十一)第2章 樂山樂水
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9章 鬱悶麼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最終卷之二終第124章 不爭是爲爭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38章 神打(上)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18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上)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118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上)第18章 動靜第10章 曹操心想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30章 我們去送紙第1章 紛紛事第94章 雍涼風雲(三十七)第29章 西行漫記(二)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153章 餘音第51章 忠恕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8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一)第47章 恍惚第43章 拆招第25章 日記第101章 荊南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34章 火了第144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九)第94章 制限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33章 一紙詔書到,衆說紛紜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3章 人心可,已知足第88章 制限(一)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37章 跟屁蟲第31章 的盧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52章 男兒心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20章 別拖了,該打了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8章 你真有幸第20章 不疑有他,相互競爭第28章 西行漫記(一)第171章 見南山(下)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120章 信第72章 雍涼風雲(十九)第47章 風清月明,山中出劍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47章 意外第99章 雍涼風雲(四十二)第80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中)第26章 斜陽第95章 周瑜的籌謀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28章 見面更勝聞名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7章 老東西(下)第18章 幾分思念第5章 非大笑,也出門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75章 疾(中)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48章 傷寒第13章 吾爲先行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203章 天下安(三)第31章 變化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150章 對應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146章 風流總被風雪侵第34章 恨別第69章 傻瓜做不做第44章 情怯第13章 攜美第38章 陸府第14章 掉窩裡了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118章 雍涼風雲(六十一)第2章 樂山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