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總有意外

天子的詔書,在這個時候,當然完全都是丞相曹操的意思,儘管荀惲能夠從其中聽出此時曹操對於荀?的敬重之意,然而正因爲如此,此時的荀惲對於朝廷中的那些袞袞大臣的埋怨之意更重。

“人都死了,這會兒,還來賣好,有什麼用呢不就是想讓更多的人也覺得你們都是仁人志士,正人君子罷了”荀惲自是在接到天子詔書的時候,心中想着。

丞相府的意思,自然也在曹丕帶來的話語中給以了充分的表示,而後曹丕卻也在前來荀府上致祭的一衆朝中的大臣,又或者是那些個許都城中的諸多的名流人士的面前和曹衝兩個彼此都做着種種的籠絡人心的舉動。

他們這樣的舉動已經有心的荀惲的眼中自是有着說不出的反感和厭惡,卻是藉口事情過多,早早的離開,跪倒在荀?的棺木之前,去做了他的孝子賢孫。

而荀攸本人卻又是身體羸弱,當然既不能隨着曹氏這對兄弟周旋於其間,也沒有那份體力去跟着荀惲在那裡守靈,不過他也看出瞭如今的曹氏兄弟卻也已經開始了彼此間的爭鋒,這些事情,卻是任何一方勢力都不可能避免的,畢竟實力已成,而曹操本人的年齡也到了經歷這些事情的時候了,而且這又怪曹操本人的能力太強,當然使得他的每個兒子卻都有着不錯的能力,彼此間自然都不會是省油的燈。

不過這些事情,於荀攸而言,卻是他們曹操自己的家事,如今的荀攸在見到了荀?的這一番病故之後,他本身的心思,卻也有了更多的看淡之處,對於如今的朝廷,荀攸自料,儘管他平日裡敏於事而慎於言,不過若是真到了那一天曹操或者諸草要取當今天子而代之的時候,他或許也會步他叔父的後塵,不過以他如今的身體而言,或許他並不會有見到那一天的時間了。

告罪之後,荀攸卻是從兩位公子之間退出,本來他還想着在荀?的靈前,也稍作些致意,不過他卻是耐不過此時荀惲的堅持,還是聽從了荀惲的意思,被人給送回了自己的府邸。

終究,兩位公子卻也要離開了,荀惲卻是在他們走後,忍不住將自己關在當時荀?不在的那個房間裡,大哭了一場,更是在其間將他對於諸曹的不滿肆意的發泄了一通。

對於荀府中的這一切,自有渠道的鄧瀚卻是總能適時的把握到。當然對於荀?這裡,他作爲荊州的使者,還有顧念着他和荀?以往的交流,他自是也親自領着鄧艾和周不疑兩個小子,到荀府致祭。

而接待他們的人,卻仍舊是當初那個和他們有過接觸的荀府的老管家。鄧瀚他們在荀府中卻是沒有多做停留,畢竟他們此時的身份在許都城中還是多少有幾分尷尬的。身處尷尬之地,總是需要一些謹言慎行的。

如今有了天子的詔書,以及曹丕帶來的曹操的致意,荀惲便隨即上表,在謝恩之餘,當然也提到了,希望能夠儘快的將荀?的靈位遷回潁川故地的意思。

對於荀惲的表奏,曹操在接到了他的表奏之後,自是不會加以阻攔,甚至對於荀惲要進行的隨後的守孝三年的舉動,更是加以鼓勵和稱許,並且也准許荀惲帶着妻兒等人一起回潁川去守孝,當然對於路上行路的安全等問題,曹操卻是也提出若是人手不足的話,他卻是要命人沿路隨行。

不過對於此時的曹操,荀惲不管他要做什麼事情,都會覺得他是在假惺惺賣好之中。對於曹操提出的要派人護送他們會潁川的舉動,卻是婉言謝絕了,他卻是說道,着沿途之上,卻都是處在丞相的治下,而且從許都到潁川的距離並不是什麼遠程,想來這些路上定然也不會有什麼事情發生的,故而合着荀?的府上還有他本人的府上,兩處加起來也足有三五百人,這一行人的規模已經不小了,當然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對於荀惲的推辭,曹操卻也沒有做出什麼堅持的事情,畢竟如今的他對於荀?當然有感情,不過人已經走了,對於他的身後事情,曹操自認也算是做到了仁至義盡,而且對於曹荀?的幾個兒子,也都在官位和勳爵上各有了封賞,這麼一來,這些荀氏子孫卻是沒有衣食之憂,還有這他人沒有的爵位,只要這些人沒有什麼異常的話,在曹操以及曹氏一門黨政的時候,他們本身卻也不用爲自己的榮華富貴擔心的。

想來荀?如今雖然已經死了,可是生前揚名,身後又有了哀榮,也已經做到了所謂的封妻廕子,曹操做到了這樣,在他想來對於荀?一酸有了交代了。

故而如今荀惲想要回潁川安葬荀?,曹操自是爲他大開綠燈,還下令沿途上的經行的官員都要做到相應的照顧,尤其是潁川,卻也要好好的爲荀氏一門的事情上心,莫要做出什麼讓荀?不安的事情。當然若是那樣的話,他這個丞相卻也會相應的會有所不滿的。

對於曹操的這一番好意,荀惲卻是坦然受之,而且他在得到了曹操的允許之後,卻是隨即便動起手來,畢竟他如今對於許都城中多有失望之意,在這塊失望,傷心的地方,他當然沒有太多的心思繼續待在這裡,或許他希望能夠在將來守孝三年之後,會有所好轉吧,反正此時的他卻是對於許都城中已經是個失意的人了

他這裡行動的迅速快捷,卻也是因爲有人在暗中的催促於他。

當然對於荀府上的舉動,身在國賓館中的鄧瀚卻是一直都在關注之中。

“先生,此次卻是全要看你的那顆丹藥的效果如何了?”此時的鄧瀚自是在華佗的居所之中,有些擔憂的問着華佗。

對於華佗的醫術他當然相信,不過畢竟之前的華佗卻也說過他此次煉製的這一批丹藥卻也是初次行此事,至於效果如何還有不少的不確定性。

“那顆迷神龜藏丸,雖然是初次行事,不過據老夫的估計,即便不能達到讓人昏睡五天的效果,打個折扣,三天卻是可以的”

“而且這之所以命名爲龜藏丸,卻是能夠控制人體的消耗,對了就是子浩你之前曾經提到過的什麼新陳代謝,減慢了人的新陳代謝,而且讓人在消耗減少的時候,昏睡中卻也不會有太過痛苦,當然更不會讓人就真的那麼一睡不起的”

“可是小子還是有些擔心啊,畢竟荀令君的身體,您老人家之前並沒有爲他把過脈,也就是不怎麼清楚他本身的情況,而且那藥效也是初次施展,會不會這其間有什麼萬一啊”

“子浩,你這麼說可就是有些難爲老夫了,我們這次的行事本來就是居間取巧的事情,若真是一切都能夠如你所說的那麼美好,讓你做什麼事,都是完美的做到了的話,那麼老天爺對你是不是也太好了些”華佗此時卻是調侃起來鄧瀚。

“您說的也是,小子有點緊張了”

“呵呵,這個時候,老夫倒是覺得,你不應該擔心老夫煉製的丹藥,反正老夫自是相信,只要到時候你能按照之前老夫曾經傳授與你的那些個救治之法,到了途中將荀?從棺木中搶出來之後,只要他還有一口氣,卻是能夠就回來的所以你還是關心一下,你的其他佈置會不會如你所想的那般順利纔是呢”

“第一步,我們讓那幾個可能接觸到禮盒的人,將藥丸藏於其內,這點已經做到,接下來,卻也讓人確認了荀?卻是在服用了那顆藥丸之後才被人發現氣息全無的,這一點也是確認無疑了,至於其後,讓荀惲快速的將許都城中的事情都料理了,這些目前也都在做,而且也已經有了結果,現在算來,荀?昏迷被安置在那個有機關的棺材之中也纔過去了不到三十個時辰”

“既然這其間一切卻都是保持着聯絡,想來事情還都一切順利的”華佗卻是說道。“而且不是你上次去荀府的時候,也曾經問過那個人,說是你的那個什麼生理鹽水的裝置也都一切正常着這麼一來,老夫自己敢爲那迷神龜藏丸擔保有三天以上的供養,而又有你那個鹽水可以讓人保持約略五天以上的生機不絕,這麼說來,我們還有至少五天左右的時間,這點上還是很充裕的”

“從許都到潁川,不過百十里的路程,若是快馬而行的,不過半日間可以到達,而今還有這麼多的時間供你支配,子浩,你也不用太多心了,想來老天爺讓你將荀令君的命給偷了來,定然不會就這麼讓他隨便的溜走的”

“那還要神醫有這般的煉丹神蹟,能夠將滿足了小子那麼複雜的要求,既要讓人昏迷,還要讓人的生機潛隱,猶如龜蛇等物的冬眠一般”

“或許一般人還不知道龜蛇這些動物會有冬眠若非老夫往昔之時多在鄉野之間行走,卻也不會得見這些動物於隆冬之際,卻是會像是死去一樣的生息”

“就是說,這還多虧了有您在啊”

“不過到時候,子浩你要出城一趟,這樣的事情,想來不會是片刻間就能解決的事情,而且不僅是你,還有陳到將軍,也是需要出去一趟。於此間,卻是若是有什麼變故,如何應付?”

“這兩天,文直卻是都在模仿着我的語氣說話,到時候讓他假扮於我定然是能夠昏過去的,還有陳到將軍,也會在白耳精兵中找到一個替代之人,畢竟我們近來都甚是謹慎,不怎麼外出,許都城中還有不少人連陳到將軍的顏面都沒見過,他那裡卻是不會有什麼差錯的,至於說我,這兩天除了讓文直在模仿我說話,我倒也讓那個老道士給模製了一張和我相差不過的面膜,到時候讓文直稍作應付,也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

鄧瀚說完,華佗卻是點了點頭,畢竟周不疑和鄧瀚兩個人在本身的氣質上倒也相差不多,畢竟周不疑本就是文質之人,加上他又跟着鄧瀚學了太極,故而使得兩個人的氣質很是相像,而周不疑這些年來,跟着鄧瀚,對於鄧瀚的行事,很是熟悉,並且他對於鄧瀚的崇敬之意,卻也不輸於鄧艾多少,故而也在平日裡,有意無意的在模仿着鄧瀚的行事,故而將這樣的假扮的事情,交給周不疑卻是絕沒有什麼問題的。

“許都城中的事情,也就這樣了,至於國賓館中,老夫應該能夠將這裡把持住的不過你們在外面的人手準備的怎麼樣呢,那荀惲此次回潁川,可是帶了不下於五百人,這麼大的規模,若是行事有差的話,讓救人的事情,因爲路上的不小心而結怨的話,那可就不好了啊”

“您老顧慮的是,這次的事情,我之前卻是已經嚴令晉森他們,挑選的人手卻也都是人品和身手上都信得過的,想來即便這些人多年在外,卻也不會輕忽了我的命令的”鄧瀚自是信心十足的說道。

“那就好,每次和你小子接觸,卻是越接觸,便越搞不懂你小子怎麼會知道這麼多的東西,而且這樣的事情,你居然在事發之前早就有所佈置妥當了,雖然不一定就是爲了這件事情而作的,不過還真是讓老夫很是驚訝的,要是可以的話,老夫還真想好好的研究一下你的,子浩”

“您老,可別這麼說,”此時鄧瀚看着華佗望向自己的眼光,卻是沒來由的有一種被人當做小白鼠的感覺。畢竟華佗本身的醫術造詣能夠達到這個時代的巔峰,或許也是因爲他本人在有些時候也會有些極端的追求的因素,“小子我做事情,不過是希望能夠做的儘可能的完美,而且總是在事發之前有些準備的話,當然要比事到臨頭,懊悔急迫好太多了,您說呢”

對於鄧瀚的話,華佗自是贊成的,不過這個時候他還是不由得搖了搖頭。

“一切就要看你們的了”華佗卻是在感嘆完畢之後,要送客了,他還有着他自己的事情,對於天子的瘋癲癔症,到了如今這個時候,在和那個老道士有過接觸之後,華佗卻也從左慈那裡得知了這一切都是假的,不過是左慈在當時天子無力阻擋曹操稱王的大勢,而左慈儘管可以自保,然而他卻是沒有什麼實力和勢力,去打消曹操的野心。

儘管左慈的話已經印證了自己對於天子那種病症的診斷,天子無病,然而卻也有病,更多的病只能表現的是一種心病,所謂心病還要心藥醫,但是在這之前左慈也是見到天子的身體已經被心神不屬上的事情,影響到了他本身的身體的健康,故而纔會給天子劉協煉製了些固本培元的丹藥。雖然左慈的煉丹之術,自是沒的說,不過天子的秉性卻是沒有讓左慈如願,天子的心性,在這些年的內外逼迫之下,卻是變得有些不穩定,時而他能表現的堅強,時而卻是怯懦的如同老鼠。

在見到了左慈的丹藥的時候,他卻是表現出了一種急不可耐的意思,不顧左慈所煉丹藥的藥性十足,趁左慈未曾注意的時候,卻是服用的過了量,故而他的精力自是要比以往的時候表現的很是亢奮,於自己的理智終究沒有能夠控制得住。

心神疲弱,身體太過神元氣足,而兩者沒有能夠匹配,卻又時時處於一種不穩的狀態下,當然會因此被人當做精神不正常。

華佗要爲他卸掉過量的元氣,而左慈在這方面對於人體的調養上,自然是不及華佗的。

而今隨着荀?的被曹操死亡,自然左慈卻也在讓天子更加的清楚的看出了曹操的心思,對於這個當初跟着他一起創建瞭如今曹氏一門勢力的重要功臣,曹操卻也是在其有意無意阻礙了自己進程的時候,置之若同沒有什麼用的垃圾,想殺便殺之,使得天子的心中對於如今的權勢,卻是多少有些淡然了,畢竟他不過是沒有什麼能力和勢力的,想他在許都城中的民望,甚至都不如荀?,而荀?之死,也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最後又成了他曹操對於麾下臣子的重視和愛護。

這般的顛倒黑白,即便是天子已經明白,可是他卻是沒有那份實施的手段和實力,可以想見,若是曹操那一天覺得他看不順眼了,這個天子卻也會被棄之敝履。而且就像左慈說的,所謂的黎民百姓,卻是善於忘記的,畢竟他這個天子雖然繼位了這許多年,然而他對於天下的臣民卻是少有什麼恩惠的,而這樣的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哪些只顧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市井小民的擁護,畢竟如今的安定,如今的安康的生活,他們卻是會覺得是由曹操給他們帶來的。

天子於此時,無用

爲了安慰這個時候的天子,華佗卻還是一如繼往的用他的醫術爲他做着增益。故而對於鄧瀚他們的行事,華佗卻也只能報以一路順風,萬事如意的祝願,除此之外,他卻是不可能跟着鄧瀚他們一起去拋頭露面的。而且以他的老胳膊老腿兒,他也怕到時候會耽誤了鄧瀚他們的行動。

荀惲決定了,在五月二十九日,離開許都,扶靈回潁川。

這一天卻是鳴吠對日,既適合安葬,卻也適合遷徙,畢竟他們此次的遷徙卻也是爲了讓荀?能夠早日得安葬,故而荀惲卻是選擇了這一天離開許都。而這一天卻也是荀?病故之後的第四天。而從荀?病故,到在許都城中受了衆多賓客的致祭,以及與此同時從朝廷和丞相府兩處獲得了幾次的封賞以及表奏等等事情,不過三天的時間,卻是衆人少見的快速。

不過這點快速或許會讓不少人覺得詫異,畢竟荀?的名望和地位,不應該這樣的,可是這些在荀惲看來,卻是已經有些不在意了,而他如今在意的卻是早日的回到潁川,好好的將荀?給葬了,至於其他,隨後再說吧。

這一天,卻是並沒有人親來相送,荀惲自是明白郭嘉,他那天既然已經傷心過了,自此之後卻是不會再去想起這些傷心的事情,他要努力的活的更好,免得讓他的老朋友在地下也不得安寧,而荀攸之所以沒有來,卻是荀惲的勸阻,之事因爲自那日之後,荀攸自又連着好幾天都到荀府中執事,來幫扶者荀惲,這般勞累,連帶着心傷之下,卻是病體又有發作的跡象,就像那句話,荀惲自是知道逝者已矣,卻是不能因爲這點讓活生生的人再有了什麼不好,故而他自是不要讓荀攸來相送。至於說那些當日前來拜訪的客人,卻是在見到了曹沖和曹丕先後到來致祭之後,纔有所行動的。

對於這些勢利之徒,荀惲當日沒有什麼好心情去告訴他們,荀氏一族要遠行的事情,畢竟有心人,不用告訴,卻也會積極的去打聽的,而那些本就存心不良的人,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真心相待了。

至於說荀惲相交好的曹植,這幾天卻是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不過對於這個人,此時的荀惲卻也沒有什麼多餘的心思或是抱怨,又或是失望,畢竟他本身對於曹植也就沒有這些期盼,畢竟若是曹植能夠見機到這些事情,猶如那天的曹衝或者曹丕一樣的話,荀惲卻是沒有去幫助他的必要了,畢竟如今的荀惲更希望看到的拜年時他們幾個曹氏兄弟彼此間的競爭,畢竟那樣的話,他卻是纔會感到一絲絲的高興。

對於如今曹氏的基業,荀惲自是知道這其中卻是他的父親荀?所出的力量,和貢獻的血汗,卻是其他人很少能夠比擬的,既然如今父親去了,他卻是也希望看着這些事情能夠隨着他的父親一併而去,儘管他知道這樣的事情說來有些奢望,不過他還是想去試試看。

他此次雖然回去將父親安葬了之後,自然會守孝三年,然而他卻是並不會就那麼安穩的躲在潁川的,他卻是需要好好的爲這樣的事情籌劃一番,他自是知道他如今的才智和他的父兄們相比,實在差的不止一點,他還是需要更多的積澱一些,纔會有可能達到他父兄的高度,而在這其間他,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並且在棋盤之外默默的打量着那些身在棋盤之中的人,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相信總會有一天他能夠發現其中可以讓他利用的地方。

這便是他在這幾日的時光中,自己琢磨出來的結論,幸的這幾天中,有他父親生前留下來的老管家的細心把握,才使得荀府這一場白事在這短短的三天不僅沒有出現什麼紕漏,還能夠在處處被處置的妥帖,更讓這麼大的一家子人,能夠在扶靈回潁川的時候,一切都已經收拾好了。

出了許都的西門,荀惲自是讓已經疲態盡顯的老管家坐在了一輛閒置的馬車上,不過老管家倒是有些興奮,可是畢竟歲月不饒人,再大的興奮之意也擋不住身體上的疲累。然而即便是被安置在了馬車之上,老管家卻還是忍不住讓人將車簾和車窗打開,對於兩邊和前面的路途始終在打量着。

“您老在看些什麼呢?”荀惲終究是抵不過自己的好奇心,向着老人問道。

“哦,原來是少爺啊,”此時的老管家臉上的驚慌卻是一閃即逝,“沒有什麼只是多年沒有出過許都,不想有了這許多的變化,更是沒想到的是,此次回鄉卻是因爲老爺的這身後之事啊”說道最後,語氣上自是已顯沉重,當然也將荀惲的好奇心給引到了別處。

看着荀惲情緒低沉的走到了一旁,老管家不由得輕出了一口氣。

“少爺你可不要怨我啊,老朽卻也是爲了完全之策,才這麼做的,只要老爺一切安好,到時候,您就不會這個樣子了,不過目下,您就再委屈上一兩天吧”

畢竟是扶靈而走,自然那一路上的速度可想而知,而且此次荀惲卻是將許都城中直系的親屬卻都給帶上了,畢竟他們此次回去可能要在潁川待上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故而隨行之人中卻是不少都是女子家眷,加上這麼一大家子人,他們的步伐當然不可能快的了。

雖然從許都到潁川,兩地的距離卻也相差不過百十來裡,可是照他們這樣的行程的話,大概也要走他個旬日的時間。

第一天畢竟大家都是初次登程,卻也多少還有精力,倒是走了不下於二十里的路程,不過畢竟人們的精力有限,尤其是那些婦孺,當然經過了一天的行路,自然不可能再有之前的那種爆滿的精力,加上對於行路之上的視覺上的疲勞,他們的行程自然會越來越慢的。

行至第五天的時候,他們的行程卻是已經過了半,不過也正因爲他們行路速度上的不穩定,倒讓這一天,他們在臨近天黑的時候,居然還沒有趕到最近的一個宿營之地。當然這宿營之地,卻是前來相迎的潁川的族人早就安排妥當的,而這些潁川來的族人自是在荀惲他們離了許都的第一天就和他們相遇了。

不過他們在見到了荀惲一行人卻也有些撓頭,畢竟婦孺過多實在是他們的行程有了不小的變數。

“大哥,看來今天我們已經趕不到宿營之所了,而且這前面就到了潁水附近,我們不妨趁着這會還有些光良的時候,先行停下安歇吧”卻是前來相迎的荀氏老宅的管事的荀紹說道。

荀紹卻是荀?三兄荀衍之子,而今也是在老家潁川學院修習。

荀惲聽了荀紹的話,看了看此時已經西下的太陽,卻是默默的點了點。然後自是將這一切事情都交給了荀紹以及老管家去處理,而他當然去荀?的棺材所停的地方,守着。

道老管家,這一路行來,荀惲總是不斷的在內心中稱許着老人的處事細心。這個時候畢竟是炎炎夏日了,想他的父親荀?到現在已經病故了七日的時光了,若是放在一般人的身上,這樣的天氣中,已經失去了性命的屍體早就該有了異味,自是讓時人莫近,而不知爲何,儘管路途還遙遠,可是每天晚上還在守靈的荀惲卻是從來都沒有從荀?的棺材上嗅到一絲絲的異味,倒是那棺木本身散發出的檀香味,在每個夜晚都能夠給荀惲一個安神的作用,使得他即便靠着載有荀?棺材的馬車休息,卻也沒有什麼異樣難受的感覺。甚至每個夜晚的時候,他都能夠在睡夢中感受到父親的存在,當然每天醒來的時候,荀惲總是會發覺他的臉上已經是滿臉的淚痕,那卻是他在夢中也在傷心着父親的離去所致。

一番攪擾之後,荀氏這一衆五百來人,卻是讓過大道旁的空地上擇一妥善出安置了,燃氣篝火數堆,早就疲乏了的大家卻都是儘快的找自己的地方去休息。

畢竟此時還是月初之事,天上並沒有太過明亮的月光,倒是天上的星星在一眨一眨的,和着狂野之中點起的點點火光交相輝映。

除了留下幾個護夜的僕從已然驚醒的在盡忠職守着,隨時打量着四周的情況,而其他的人卻都已經安眠了,畢竟他們還有這一段不小的路程要走,這個時候才正式需要休息的。

一時之間四下裡,僅剩下那篝火中燃燒的樹枝木頭,偶爾發出的爆裂聲。

不知何時天上竟然飄來了幾片雲,此時還不過是彎眉一樣的月光卻也和那幾朵雲兒玩起了追逐的遊戲,不過可惜不是什麼彩雲追月。

就在這其間,卻是在那偶爾發起的木頭的爆裂聲之外,那些值夜的護衛,倒是又聽到一些聲響。

“你聽到什麼沒有啊,我怎麼覺得還像有什麼在接近似的?”一名護衛卻是帶着略顯驚慌的神情四下的打量着,不過明顯他身邊的這位卻是有些遲鈍

“哪有啊,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虧心了,才這般疑神疑鬼的,要知道我們這裡可是離許都城不遠啊,要是這裡都會有什麼的話,那許都城裡的丞相,他們還不得早就知道了”

不過就在這兩人在低聲議論的時候,卻是又有一組兩人的護衛來到了他們的身邊,“你們是不是發現了什麼,我也覺得有些不對啊,聽着好像是一羣畜生接近,反正聽着有腳步聲”

“不是,我倒是覺得應該是一羣人”這個人應當是一名老兵,卻是看其手上的骨節很是突出,而且面目上有些猙獰的傷疤,雖然這個時候看着讓人害怕,不過卻有讓其餘三個疑神疑鬼的護衛們安心。

“去將惲少爺和紹少爺也叫醒吧,看來我們有麻煩了”這個老兵卻也是這一行護衛的頭頭,只見他這麼那最先的那個護衛便向着荀惲和荀紹所在的內圍中走去。

儘管他的腳步聲不重,而且行動也算迅速,不過就在他趕到內圍的時候,卻是見到幾位他要找的人都已經醒了,不待他稟告什麼,卻見那個從許都城中相隨而來的老管家倒是在兩位主人家開口之前,問道,“可是有什麼人來了麼?”

那名護衛剛要回答,卻是已經有一陣陣相當整齊的腳步聲響起,而那個腳步聲不斷接近的方向,顯然就是奔着他們而來的。

在腳步聲響起的時候,荀惲卻是和荀紹兩個人一起變色,還沒有來得及去詫異老管家爲何這般關心這些事情的事,居然發覺那腳步聲正是奔着他們而來的時候,此時的他們更是對於老管家此時的神情沒有心思去探查。

兩個荀氏的公子雖然甚少經歷,這樣的事情,不過畢竟是受着潁川書院的正統教育,更有着他們荀氏一族多年的培養,在這深夜之中,他們雖然看不到遠處漸漸接近的人是什麼人,可是從那整齊的腳步聲中,卻是能判斷出這即將要出現在他們面前的人卻不是什麼烏合之衆,畢竟若不是精銳的部隊卻是不可能走出這麼這麼整齊的步伐的。

事到臨頭,恐慌無用。

荀惲自是卻是向着聲響傳來的地方走去,而沿路之上的荀氏族人,自然大多數都被那突如其來的腳步聲給震醒了,畢竟那整齊的腳步聲發出的聲響自是極大的。

當荀惲趕到的時候,自有一衆護衛已經在之前那名老兵的帶領下起,按照平日裡他們訓練的陣型而戰,卻是已經是一副臨陣的狀態。

而荀紹和老管家這個時候,卻是沒有跟着荀惲一同出來,而是在他們的身後做着安撫衆人的事情,畢竟他們這一行人中,雖然男家丁不少,可是同樣的剩下的婦孺之輩卻也不少。此時已經有不少的人對於即將要面對的事情發出了一陣陣的笛聲的啜泣。

不過也只是啜泣,畢竟荀氏一族的家教卻是不錯的,即便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而在這個時候,這些人也知道此時的驚慌只會給那些來意不明的傢伙們更大的便利,而這樣一來他們可能遭受的情況會更加的惡劣,儘管他們還不知道他們會遭受到什麼情況,不過任是什麼人總不會在這個時候,以這樣的方式來拜訪他的好“朋友”吧

荀惲此時見到了嚴陣以待的家丁護衛們,耳聽的那些來人的聲勢,雖然兩下里相比較而言,他自是希望這些看着已經在兩股戰戰的家丁會在這個時候猛地大發神威將來意不明的傢伙們給嚇走,可是想來這樣的事情只會在夢中出現,就像他看到了他的父親尚未離世,仍舊在指點着他平日裡處事時要注意的事情一樣,只能是在夢中出現了。

身後的聲響終歸沒有讓這些在他們前面還有些抵擋勇氣的家丁們太過憂心和犯難,畢竟若是身後的動靜越大,這些人的勇氣會越發的消散的快速的,儘管隨着他們耳中聽到的腳步聲越來越響,這些人的膽量越來越小。

此時的荀紹以及指揮着大家講馬車等圍成了一個圈子,而在圈子內裡的自然便是一衆婦孺還有荀?的靈柩。畢竟他們的婦孺人數不少,若是讓他們這些在外圍的家丁們也進了馬車的圍圈中的話, 或許他們也會因爲他們身邊的婦孺的姍姍發抖的身體而變得懦弱的。

終究那令他們趕到膽怯的腳步聲,已經停止了,而那些發出這些腳步聲的人也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荀惲打眼瞧去,卻是在黑夜中瞧不清楚,一是因爲此時的月光實在太過暗淡,還有不少的雲兒在遮掩着,另外他們之前燃起的篝火卻都在他們的近前,而對於遠處的映照自是沒有那麼大的威力。

不過即便如此,荀惲卻也瞧得出來那些人的裝束很是簡陋,其實更確切的說,應該說是都已經簡陋到足以讓他們的皮膚給露出來的地步了,這些人十足都是一幫乞丐。

可是此時的荀惲自是不相信這些人是一幫乞丐,畢竟看他們的人數不過有着兩三百人的規模,可是他們發出的動靜,卻是一直精銳的不下於千人的部隊才能引起的聲響。

對於他們荀惲卻是一瞬間想到的便是,曹操那傢伙不想讓他們黯然的返回到潁川,這是要來滅口了,畢竟人在鑽了牛角尖的時候,總是會在他們遇到某件事情的時候會不由邊際的胡亂臆測的。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荀惲卻是聽到對面的乞丐中有人說道,“大家不用慌亂,我們來此,並沒有什麼惡意的,不過是求些錢物罷了!”

“若真是這樣的話,那倒好了”荀惲惡狠狠的說道。

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60章 端倪第48章 將無將(一)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58章 餘波第135章 順勢而爲第86章 老將出馬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111章 山雨欲來(二)最終卷之二終第90章 制限(三)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0章 曹操心想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2章 福至心靈第3章 問與對第52章 斜依第11章 三顧第50章 江南春暖第49章 月夜談,即是南華,也食煙火第62章 等與不等第84章 迷霧重重,山雨欲來第82章 神威第74章 疾(上)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44章 情怯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13章 攜美第55章 將無將(八)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23章 變化第2章 福至心靈第153章 兩個賊人(下)第121章 忠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14章 山雨欲來(五)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59章 別離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101章 荊南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9章 終於何處第8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四)第39章 總有意外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5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一)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0章 制限(三)第42章 傳言第23章 閻行的心事第45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8章 緣滅緣起緣來如此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最終卷之一臨第79章 神威(中)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29章 哀默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41章 西行漫記(十四)第18章 你真有幸第83章 忽聞塞外青草香,暗流涌動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66章 爭執(中)第36章 那是我的小可愛第15章 迴轉第81章 神威第15章 拜會第7章 閒話事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10章 親事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150章 對應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7章 老東西(下)第60章 弈評數語綢繆第114章 雍涼風雲(五十七)第17章 行蹤第161章 下零陵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77章 開戰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
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60章 端倪第48章 將無將(一)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58章 餘波第135章 順勢而爲第86章 老將出馬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111章 山雨欲來(二)最終卷之二終第90章 制限(三)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0章 曹操心想第63章 一客西來,卻話巴山第2章 福至心靈第3章 問與對第52章 斜依第11章 三顧第50章 江南春暖第49章 月夜談,即是南華,也食煙火第62章 等與不等第84章 迷霧重重,山雨欲來第82章 神威第74章 疾(上)第39章 坑蒙拐騙,搶先挖角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44章 情怯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13章 攜美第55章 將無將(八)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23章 變化第2章 福至心靈第153章 兩個賊人(下)第121章 忠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14章 山雨欲來(五)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59章 別離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101章 荊南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59章 終於何處第8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四)第39章 總有意外第36章 遠來是客,卻是惡客當門第117章 別樣的羣英會第5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一)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90章 制限(三)第42章 傳言第23章 閻行的心事第45章 家事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8章 緣滅緣起緣來如此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8章 母親的絮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最終卷之一臨第79章 神威(中)第33章 西行漫記(六)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29章 哀默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01章 雖無長阪坡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41章 西行漫記(十四)第18章 你真有幸第83章 忽聞塞外青草香,暗流涌動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66章 爭執(中)第36章 那是我的小可愛第15章 迴轉第81章 神威第15章 拜會第7章 閒話事第123章 雍涼風雲第31章 天下才情別有份,襄陽公子紙貴第10章 親事第43章 西行漫記(十六)第150章 對應第85章 鄧府三兩事第7章 老東西(下)第60章 弈評數語綢繆第114章 雍涼風雲(五十七)第17章 行蹤第161章 下零陵第34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下)第177章 開戰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