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

自那日起,鄧瀚卻又如昔日般悠閒度日,瀟灑了起來。周不疑期待的查驗,鄧瀚在無聊之時卻是如某些人的所願,幸好這兩天在鄧艾的協助下,讓周不疑這一頓臨時抱的佛腳,好歹也勉強過了關。

鄧瀚心情大爽之下自然也沒有爲難他,畢竟身體的鍛鍊,學問上的長進,這些東西,老是靠外力去推動的話,是能夠形成*人的依賴的,像鄧艾和周不疑這樣的天才人物,他們需要的只是他人初始時的引導,加上偶爾的點撥,如果他們沒有自我前行的動力的話,卻不過只能成爲一時的流星。在這一點上,鄧艾要比周不疑誠實牢靠的多,周不疑顯得聰明過了點,但是卻吃不得苦,幸好他還小,有的改。

帶着這幾日閒暇時寫下的孟德新書的一些關鍵處,鄧瀚便在這日按時來到刺史府報道。見到鄧瀚的到來,劉備自是高興的很,看着他的神色,劉備問道,“子浩看來是休息的不錯,整個人都是滿面紅光,精神煥發啊!”

“不然,主公,那臉上的紅光可都是給凍得啊!”

“不想如今許都城中竟然冰涼如許,讓我們的子浩到現在還心有餘悸呢!”劉備卻也跟着鄧瀚瞎侃道。

“就請主公給子浩暖一暖啊,”徐庶笑道,“免得我們的小師弟受了傷寒還得去請張機先生!”

“哎,遇人不淑!交友不慎,竟然都是這樣的人啊!”鄧瀚道,言罷卻是一通歡笑聲。

今天正是二月二,龍擡頭的日子,幾個人一起來到刺史府,正是計劃着讓劉備和劉琦一起去爲一年的春耕開犁。

經過了一年的治理,如今荊州上下已經很清楚的認定了他們的主公,不過對於名義上的劉琦就像是後世所謂的名譽主席一樣,還要給予足夠的尊重。

民以食爲天,荊州富庶,也是沃野千里之地,而自有漢一代,劉氏宗族的皇帝又多重農抑商,這每年的郊祀一事就變成了春來時開犁的儀式。

劉備出府接上劉琦,叔侄兩人自有默契。這一年了的相處,兩人自然都已經看清了彼此的秉性,日久見人心,不僅相互之間沒有什麼齷齪,還都對對方給予了很多的幫助。

劉琦自是看到了如今比劉表在世時更加興旺發達的荊州,也看到了日益安定,上下一心荊州,而他自己沒有了那麼多煩心愁事,也得以縱情于山水之間,山水之樂,得之於心,無憂且安樂,自然也讓劉琦昔日有些羸弱的身體變得健康,倒是免了他如史上那般早亡的悲慘境遇,劉表這一脈倒也得以保全。

劉備的親民愛民,他以民爲本仁愛之名自然早已名傳天下,自入主荊州以來,士卒軍民也是感受頗深了。

不說其他,荊州安定早就引來了不少北方各地的流民屯聚於此,劉備卻也如曹操那般,實行了屯田之策,還進一步修繕了本就不錯的荊州水利。當然,屯田雖然名目一般,不過和曹操相比,曹操實行的是軍屯居多,這其中加以少量的民屯,然不論是軍屯,民屯他們生產出來的糧食卻只能留下很少的一部分維持生計,而其餘的都是充作了軍糧,自然這種情況要是和黃巾之亂以及隨後的董卓亂政時相比,百姓倒也可以勉強餬口了,不用再擔心是否會成爲他人的肉脯人幹。

可是和荊州相比,卻是相差甚多。劉備的屯田自然是以民屯爲主,雖然襄陽,江陵幾個大點的城池附近已經在劉表在時,開墾的差不多了,可是想零陵,夷陵各地卻是還有很多的荒地,再加上受益於蔡氏一族的餘惠,他們先前佔據的大部分的荊州各地的良田沃土,自然是帶不走的,到讓劉備所安置的屯田之策能夠輕易的在這些土地上開花結果。

完成了開犁儀式,一衆的荊州文武,自然是聚衆來到了劉備的府上。原本劉備本來的府邸只是當初的蔡瑁府,劉琦自是住在了州牧府中,可是後來劉琦卻是非要將兩人的住所給顛換一下,卻是要將州府給劉備居住。相比於劉琦的大公子府還有荊州州府,蔡府卻也要修飾的更加的風花雪月,梅蘭竹菊一些,當然也更加的適合劉琦這樣的文人煥發一些嘆春傷秋的情緒。

衆人自是濟濟一堂,上首處自是坐了劉備和劉琦,其下原本是文武分坐的,今天於這農事一結束,一幫武將卻是在張飛的帶領下,說是要去尋天下第一奇俠王越談武論道一番,藉着這個由頭,卻是又從鄧瀚雲漢的下屬產業的酒樓中搜颳了一通,倒也讓此事的州府中少了幾個大嗓門粗豪的喝聲。

此時卻是徐庶和諸葛亮兩大軍師各坐一旁,而其下分別坐着鄧羲,糜竺,鄧瀚,蔣琬,伊籍等人,各人卻是不論親疏遠近,各自據案而坐。

見到鄧瀚,劉琦卻是先自謙的向鄧瀚這位當下風頭最勁的詩酒仙好好的請教了一番,兩個人相識卻是在這座中諸人除了鄧羲之外最早的人,所以,劉琦和鄧瀚說話倒是隨便的多。隨後鄧瀚也隨口說了些此次北上許都的見聞經歷。

像他們這些人坐在一起,自然三句話離不了本行。於坐上鄧瀚卻是建議要改當下錢糧賦稅全從農田利而來的做法,建議也開徵商稅,“主公,我軍治下的農稅雖較曹操爲少,但也將近十之三四,加之各地田產不一,最後落得百姓手中的不過半數,這自然已經是少有的輕徭薄役了,也爲我荊州引來了更多的人口,還讓荊南諸州郡的蠻人對我荊州更加的心嚮往之,也讓交州之地的百姓能在短時間內便能爲我所用。可是將來要復興漢室,僅憑民心所向卻還不夠,還要有錢糧賦稅爲爭得天下做物質保證,田畝畢竟爲天下之定數,若要再加高稅收,定有損民望,故而卻是需要別開財源。”

“子浩所言開徵商稅,要如何行事?”卻是伊籍問道。

“荊州位於天下腹心之處,自是彙集交通方便,不論是車船走馬,南來北往,東走西顧都要經過,故而我們卻是可以單徵一項過路稅便可!”

“過路稅聽着,好像是山賊土匪要求過路錢一樣,好難聽的!”蔣琬玩笑道。

“我們要收過路稅,當然不會像土匪一樣,我們要收的過路稅僅針對商販,一旦商販交了這個稅,我們便要保證納稅之人在我荊州的安慰,保證他們貨物的暢通無阻。說的好聽自然是過路稅,不好聽的就是商販給我們交納的保護費,他們給一定的錢,我們出動軍士保證他們的人貨平安。這樣一來不僅能夠給我們多一個財源,還能捎帶手的訓練一項我們的兵士!”

“子浩這麼說,好像是根據你們雲漢貨棧的護衛隊來的吧?”糜竺道,“其實貨物的運輸從來都是所有商販的一個大問題,沒有人想自己的貨物於運輸中損耗,所以,像我們糜氏,支持曹操的衛氏,還有其他一些大豪商,每年都要花費不少的錢糧開支來維持自己的護衛,以保證貨物的運輸,而今我們要是以這個名義來開徵稅收,卻也可以不損民望便能得到比現在更多的錢賦。”

“當然,這也是我初步的一個想法,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想到更多的開源的地方,我們要付出的不過是親民的一些服務。”鄧瀚卻是想到了後世的政府職能,當然很多方面並不能夠將之運用到現在,可是將其中的一些和眼下的情勢結合的話,還是有可能實現的,當然這一切的前提,自然是不能讓商人的地位被壓制,四民平等,卻也需要慢慢的進行改造,即便不能四民平等,卻也不能差的太多,幸好當前畢竟還是諸侯紛爭,能夠給當頭的提供錢糧的自是能夠得到相應的尊重,而劉備的帳下有糜氏一族這樣的以商立身的,有鄧瀚這樣算的當下對商事很有研究的名士,倒能讓劉備在錢糧這一塊豐足異常,以荊州交州兩地的地盤卻也不會輸給曹操多少。

鄧瀚提了建議,具體的工作自然便有諸葛亮這位任勞任怨式的好大哥接手,有這麼一個對世事洞明,對人心瞭解,對關係清晰的大智者,往往只要一葉在手便能知天下事,鄧瀚自然敢提出那些或者有些異想天開的建議,只因爲只要有諸葛亮在,總會有一個讓人滿意而且還有十分驚人效果的結果出來的。

走出州府,雖然還有些春寒料峭,可是空氣中已經在散發着春天那一份特有的芬芳,“呵呵,又是一年春來到!”

人分老幼,地分南北,自然雖然時間都同爲春天,可是荊州,交州,西涼,還有遼東卻是情景各異。

荊州這邊方纔開犁,農民們也還只是準下地開始這一年的勞作,而交州之地的劉先卻已經按照鄧瀚的建議,選好了占城稻種的試驗田,正準備開始試種,看看這種稻穀是不是真想傳言的那般神奇。卻是,“頭上日頭十分毒,腳下田蟲個個狠,劉先下地失身份,稻秧插滿有結果!”

至於這稻種,不僅是雲漢貨棧經歷了幾多辛苦,而於交州的土著,士家卻也出力不少,如今的士家早就已經匍匐在劉備的腳下,家主帶着一干後輩子弟去了襄陽城,見識了那一番荊州氣象,就連最爲不服氣的士徽也老實的在荊州的府衙中做了一個小吏,切實的想要融進這個讓他已經心嚮往之的團體。

直起身,跺了跺腳上沾着的溼泥,接過身邊人遞過來的汗巾,“老爺,看你這拼命的樣子,還是歇會吧!”

“嘿嘿沒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不吃這點苦怎麼能行呢,何況,這有不怎麼苦,除了這麼一身汗,倒是覺得舒服多了,這裡可是交州,你看這時分,還不過只是春天,一年之始的春天啊,竟然這麼熱了,都能種稻谷了,卻是個好地方啊!”

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61章 隱現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86章 天下博弈第52章 斜依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21章 揣測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10章 回軍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42章 傳言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14章 掉窩裡了第100章 局勢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77章 風雲起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69章 歸去來辭第1章 瀚兒,憨兒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章 紛紛事第140章 閃要快第154章 繞樑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2章 天子瘋癲第130章 人來了第48章 將無將(一)第106章 陸遜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第11章 三顧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27章 煙波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43章 瘋還是?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12章 心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楔子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21章 年少宜進取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80章 無題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25章 日記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十八 掌很硬的柿子第14章 嘴上沒毛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75章 疾(中)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66章 雍涼風雲(十三)第106章 陸遜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4章 聲威悠遠第19章 本心第13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九)第144章 會有時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3章 問與對第20章 求醫第5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一)第13章 迎來送往第23章 插柳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18章 你真有幸
第78章 雍涼風雲(二十五)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63章 雍涼風雲(十)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61章 隱現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86章 天下博弈第52章 斜依第6章 師兄弟答對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21章 揣測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10章 回軍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42章 傳言第184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七)第14章 掉窩裡了第100章 局勢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77章 風雲起第125章 鄧瀚的打算第169章 歸去來辭第1章 瀚兒,憨兒第26章 鵲尾坡上的一地雞毛第1章 紛紛事第140章 閃要快第154章 繞樑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2章 天子瘋癲第130章 人來了第48章 將無將(一)第106章 陸遜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第11章 三顧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27章 煙波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43章 瘋還是?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04章 張飛的野望(中)第12章 心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楔子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21章 年少宜進取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80章 無題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121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40章 理萬機,家國事,內外有別第25章 日記第19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五)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十八 掌很硬的柿子第14章 嘴上沒毛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75章 疾(中)第150章 山水有相逢第117章 雍涼風雲(六十)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66章 雍涼風雲(十三)第106章 陸遜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176章 斗酒戰前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4章 聲威悠遠第19章 本心第13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九)第144章 會有時第122章 雍涼風雲(六十五)第3章 問與對第20章 求醫第5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一)第13章 迎來送往第23章 插柳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18章 你真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