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傷寒

好多人都說三國人口的銳減,都源於軍閥混戰,各地羣雄相互爭鬥不休,爲了實現各自的野望,紛紛消耗着大漢民族的精血,以至於最後原本將北方草原上游牧民族打得屁滾尿流的中原王朝,卻在司馬氏一統之後不久,便被五胡亂華。

然而除了這明顯的原因之外,作爲之外的天災卻也是這迅速銳減人口的重要緣由。相較於水澇,旱災,飛蝗過境這類,遭受其害的人們實在忍受不住的時候,還可以去逃難,而若是遇上了瘟疫之類的,卻只會造成更多的傳染罷了。

而在這江南之地,卻是傷寒多發之地。

看着眼前這躺倒在榻上,滿臉病容的青年,根據之前鄧瀚與張機片刻的談話,原本並不識杏林之術的他,卻也可以從這人所表現的症狀中,判斷出,他是患了傷寒。

劉備領着趙雲和陳到,星夜馳往長沙,而到得長沙後,卻也只是稍作停留,慰勉了一番韓玄之後,他卻是又奔向了巴邱,要與駐守在那裡的黃祖合兵一處,以擋孫權大軍。鄧瀚自然是相隨在側。

而在他們行軍的路上,卻是遇上了這個倒在途中的青年。劉備看着這人相貌堂堂,卻是仁心發作,不願此人就此命喪荒野,無奈此地已遠離了長沙,片刻之間,卻也找尋不到合適的地方安置於他,只好先隨軍帶着他,待到了巴邱再作打算了。

誰想,到得巴邱時,軍醫自也是將這人的病狀看作是普通的風寒之徵,對其漫灌了腰下去,卻依然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好在此人的身體看上去不錯,竟然還有一口氣吊着。

鄧瀚卻也是無意間到得那人的帳中,看出了這人所患的病症,卻是當即稟告於劉備,對於這樣的局面,劉備卻是未曾預料的,誰會想到,於路上救得一人,居然會讓全軍有了覆滅之虞。儘管此時這傷寒之症的傳染性並不明顯,卻也有了先前與那病人接觸後,身體稍有不適者。

瘟疫一起,不管你是達官貴人,又或者是販夫走卒,它卻是全然不顧的。而對於此,鄧瀚能做的卻是當即將先前與病人有過接觸的士卒們先行隔離,而後又向劉備建議整頓營房事務,清理糞便,並且命令不能隨地大小便,還嚴令各軍士當禁止喝生冷水,倒是減少了繼續傳染的機會,不過對於如何治療那些人,鄧瀚卻是無能爲力了。

“使君大人,你看這可如何是好,莫若此時將此人棄之荒野吧,任他自生自滅!”卻是黃祖得知消息後,建言道。雖然大家都知道此時荊州的主事人就是劉備,可是這名份上的稱呼,卻也只能依照舊時。

“哎,殺一人而免去衆將士之危,雖是智者所欲,卻非劉備所願,讓衆將士陷入這等危境,實乃是備一人之責,若上天有靈,還請將這禍事讓劉備一人擔了吧!”縱是此時的劉備虛僞成性,但是這等言語卻也讓得聞的衆位將領爲之嘆服不已。

一時間帳中,卻是跪倒了一片。於人羣中,鄧瀚卻是開口道:“啓稟主公,當此時,或可將張機先生請至此處,張機先生卻是多年以來對此病症甚爲了解,或能診治一二,先前在下委託給張先生診治的,便是一位傷寒患者,近聞已是打好了!”

關於張機的行蹤,劉備卻也是知道的,“莫不是那黃忠,黃漢升的兒子,若是如此,子浩當速速將張機先生請來軍中,以安衆將之心!”先前受到感染的都是劉備軍中的精銳,雖然人數尚不多,可是在劉備心中,卻也不願失去,畢竟都是他的手下辛辛苦苦爲他訓練的,當然聽聞到張機能夠診治這類病患,或許纔是劉備心中最感重要的事情,也未可知。

從上庸到長沙,自然一路上車船走馬,暢通無阻,張機原本還對於打斷他在對黃敘的病情研究中而有些憤懣,但是當他得知卻是江南又出現了傷寒之症,卻是恨意全消,不顧此時已過半百的身體,不斷的催促着隨行的軍士加快趕路。

就在張機趕路的時光中,好在鄧瀚先前的舉措還算得力,倒也沒有讓受感染的人數增多,而且看那幾個患者,雖然症狀在持續的加重,可是看樣子,幸虧他們的身體不錯,倒也可以堅持。而那於路上發現的那個人,更是讓鄧瀚等人驚訝於他的體質,似乎那人更比那幾個被感染的軍士的體質優越些,還在昏迷中堅持着。

而與此同時,與劉備相對的孫權自領的大軍卻是漸行漸慢,距巴邱尚有百里處時,便停下了前進的腳步。但是南面太史慈所部,卻是對攸縣攻打不止。太史慈自是領兵兩萬,四倍於劉磐所率的攸縣守軍,不過兩個人卻是知己知彼,而加上劉磐多年來鎮守攸縣,與城中百姓們秋毫無犯,相處融洽,卻也使得軍民一心,此際的攸縣雖小,卻也讓太史慈爲之頭疼不已。不論他是如何攻城,總是能夠被劉磐給化解了,即使他誘敵擾敵辱敵,敗兵詐敵,劉磐卻是不爲所動,一心穩守城池,一時間雙方卻是僵住了,太史慈攻城無果,而劉磐兵少,卻也不能退敵。

而周瑜所領水軍,自初始時活躍的很,江東水軍先前就於巴邱附近佈置有巡邏的戰船,待得起兵,從巴邱而下,以至長沙附近的江面上都有江東水軍四處遊移的身影。有時候,他們甚至在周瑜的率領下,棄船登岸劫掠一番長沙附近的地方,不過好在他們最終的目的乃是爲了奪取長沙,故而周瑜卻也不願過多的惡了附近的百姓,這樣小打小鬧一番其目的不過是爲了削弱劉備軍的士氣軍心而已。

甘寧和陸遜自是不會無動於衷,任江東的水師橫行無忌,既然正面無法迎敵,那便多用騷擾之計,以甘寧的本性,自是要多佔便宜少吃虧,不停地對周瑜水軍的側翼和後方進行着襲擊,時而在他的輜重上燒殺一番,又時而縱快船奔襲周瑜水軍的後方,雖然周瑜守禦有方,對於甘寧這種如狼般的襲擊戰術,卻也只能罵了一句:賊性不改!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江東的水軍卻是漸漸的安定了下來,當孫權大軍再次進軍至巴邱城外三十里處時,周瑜的水軍卻也是停靠在孫權大軍的附近,兩路軍馬卻是相鄰駐紮,互爲犄角,卻又不進兵,讓巴邱城中的劉備等人迷惑不已。

先前,雖然將軍們都是努力的安撫着手下,但是關於瘟疫的傳言卻是使得人心惶惶,若不是劉備吩咐手下們耐心的給軍士們善言解釋,溫言勸導,還將原來感染將士的情形告知於衆人,以及還請了張機先生即將來此給衆人醫治,雖然人心惶惶依舊,卻也勉強維持住了大軍的士氣,畢竟張機神醫之名在江南之地已是確實無誤的。不過,好在此時張機先生已然到得了巴邱,一時之間,不僅劉備安心,衆位將軍也是心下大定,連帶着全軍將士也是軍心大振。

原本張機未到來之前,巴邱城中即便是百姓們做飯升起的炊煙都是稀稀落落的,可是張機來了,原本蕭索的氣氛,登時如同遇到暖陽的白雪,消弭無蹤了。

世事總是無常,原本若是沒有鄧瀚將張機延請至荊北,或許江南此地的這些傷寒早就被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張機發現並消滅於萌芽之中了,當然那樣的話,或許黃敘那條小命也就沒有了,不過這江南的傷寒終究還是要靠張機來診療,無他不成事。

相較於巴邱城中略帶着喜意的氣息,而城外的孫權大營卻是有些愁雲慘淡萬里凝啊!

水寨中,一處大帳中。

“公瑾,可好些了!”卻是魯肅正站立在距離牀榻很遠的地方問道,之所以如此,卻是因爲他問候的人,也是一個病人。那人自是斜躺在榻上,雖是病體纏mian,可是塌旁几上卻是佈滿着書信竹帛,看樣子,即使這般情形下,這位還在努力的籌謀着什麼,這卻是周瑜,江東水軍的都督。

“還好,”說這話時,卻忍不住,很是一陣咳嗽,憋得那人滿臉通紅,紅的在那張俊美的臉上泛着妖異,魯肅自是要上前撫慰,周瑜卻是硬撐着示意阻止,待緩過了這口氣,那人卻是續道,“主公那邊如何了?”

魯肅卻是嘆氣道,“哎,公瑾,你還是先好好的將養吧,這些軍務且先放一放再說吧!主公那邊尚好,只是兵士們多有傷患,至於將領們卻是沒有帶病者!哎!”說道這裡魯肅不免又嘆了口氣。遍觀全軍上下各級將領,唯有這甚爲重要的都督竟然也患病了,這個可如何是好!以周瑜如今在江東的地位,若是其一旦不測,卻是不啻於損了孫氏的擎天一柱。

“呵呵,咳咳,子敬,我不礙事,只是有些不甘心,原本我等都希望趁劉備立足未穩,爲我江東再在荊州謀奪一地,看來如今卻是有些關礙!謀事在人,城市卻在天啊!”言語至此,周瑜的臉上卻是稍顯落寞,看來這場突如其來的病,不僅消耗了周瑜的身體,還影響了他的心神。

傷寒,傷寒真是傷了身,寒了心哪!

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章 嘴上沒毛第123章 變化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42章 西行漫記(十五)第60章 端倪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16章 坐論第23章 插柳第7章 老東西(下)第90章 制限(三)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40章 期待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168章 冷寂第56章 將無將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41章 迷局第36章 行動了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72章 茫然第48章 將無將(一)第37章 西行漫記(十)第3章 問與對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2章 心第32章 掙扎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121章 忠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2章 西北望第83章 前後手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85章 雍涼風雲(二十八)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17章 忠義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3章 風起第50章 互表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150章 對應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79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上)第50章 互表第39章 神打(下)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49章 江南春暖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51章 忠恕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86章 老將出馬第47章 意外第67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二)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38章 神打(上)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8章 建安五年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37章 匆匆第16章 疏不間親第38章 陸府第11章 三顧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18章 幾分思念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40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五)第130章 人來了第122章 打機鋒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24章 丈夫第81章 神威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
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4章 嘴上沒毛第123章 變化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42章 西行漫記(十五)第60章 端倪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16章 坐論第23章 插柳第7章 老東西(下)第90章 制限(三)第130章 本道柳暗花明(五)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40章 期待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77章 雍涼風雲(二十四)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22章 不論遠近,都爲一個夢第168章 冷寂第56章 將無將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41章 迷局第36章 行動了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98章 憑空生出百萬兵第172章 茫然第48章 將無將(一)第37章 西行漫記(十)第3章 問與對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2章 心第32章 掙扎第154章 江夏結局(上)第121章 忠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137章 淚流滿面第22章 西北望第83章 前後手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85章 雍涼風雲(二十八)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53章 計較是非,開卷有易第17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一)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119章 雍涼風雲(六十二)第124章 任重道遠第17章 忠義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3章 風起第50章 互表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150章 對應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79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上)第50章 互表第39章 神打(下)第98章 雍涼風雲(四十一)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32章 春風又綠江南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49章 江南春暖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51章 忠恕第50章 將無將(三)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86章 老將出馬第47章 意外第67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二)第14章 無題,也是詩第38章 神打(上)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8章 建安五年第21章 思歸水鏡莊第137章 匆匆第16章 疏不間親第38章 陸府第11章 三顧第98章 雖無長阪坡第18章 幾分思念第24章 才堪大用否,莫欺少年窮第140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五)第130章 人來了第122章 打機鋒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24章 丈夫第81章 神威第100章 雖無長阪坡第115章 再戰衡陽城(五)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