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任重道遠

曹操退走了,是好事,不過隨之而走的可還有雍州地面上百萬數以上的百姓,按照這個時候百里出十的比例,單單這些百姓,輕而易舉就能讓曹操從其中遴選出十萬精兵。

要知道這個時候最好的兵士來源地,天下間並沒有幾處,一者徐州,丹陽步卒的精悍連當年的小霸王也爲之驚訝,二者青州,曹操當初依靠從青州百姓中抽調出來的青州兵十足是他起家的根本,再者就是幽州,幷州,還有雍涼,這些地方可都是靠近邊疆之地,許多百姓都是善於走騎之人,這些地方自然是好出騎兵的。

可是如今這雍州地面上的人口大部分都被曹操給遷走了,給劉備留下的可不僅僅是兵源上的缺失。

當然曹操這般乾淨的撤走,至少在今後對於雍州方面的滲透等也就相對的困難些,畢竟今後劉備要想將雍州這塊地面掌控,並讓它爲荊州勢力的壯大助力,當然需要從其他地方遷移人口,這樣一來,本來雍州地面上的口音自然變回和原本當地的不同,甚至也會和曹操治下的那個地方的都不相同,這樣一來,也多少算作好事吧。

隨着馬超等四名將軍將他們一行的結果會傳,也讓荊州方面知道,好歹在前線將軍們的努力下,最後還是領會了不足兩萬的老弱病殘,這些都是在曹軍遷徙的過程中,支撐不住給扔在一邊的,幸而堅持到了他們救助的那一刻。

而關羽的那六萬人馬,在循着曹軍的腳步,追過了渭水,繼而追到了蒲阪津的時候,趁着曹軍渡河之際的慌亂,又多少搶回了些百姓,當然關羽大軍這沿路之上的追擊,顧慮於百姓,雖然他們有機會,可是關羽並沒有下令追擊。

直到在過大河之時,曹軍在和百姓之間協調之時,有了間隙,關羽才相攻曹軍一部,救回了一些百姓,不過關羽大軍也爲之付出了近萬人的代價,這是因爲,在關羽救下來一些百姓之後,他們顧慮百姓的安危,可是此時的曹軍卻是不會和他們一樣,以步卒之力相抗曹軍的騎兵,關羽也只能憑着比曹軍更加堅毅勇悍的表現,硬是損傷了近萬兵士之後,將曹軍的進攻打退。

繼而曹軍也趁着這個時候關羽大軍休整的時機,將剩餘的百姓和兵士全都帶過了大河,進入了幷州。

想原本曹操治下的諸多州郡中,就數幷州之地面上的人口較少,若非如此,曹操又怎麼會容得下匈奴南下將他們安置在河西這些本就是幷州的地方。而今有了這些雍州人的進入,憑着這些生性彪悍的雍州人,加上如今的南匈奴又是處於勢力受損的時候,這般而來,等到匈奴人回覆之後,想來這些雍州人也已經可以在幷州等地立足了。

對於匈奴人,雖然如今從他們的單于於夫羅而下到普通的族人對於漢人都是沒有什麼怨意,不過對於作爲大漢丞相的曹操來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樣的心思他未嘗沒有,要不然當初他兵出北疆之時,攻打烏桓,竟是一直將烏桓全族族滅的很辣。

而當曹軍大部返轉到冀州之後,還在青州等地縱橫的袁氏兄弟,也知道他們回遼東的時間到了,儘管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沒有將遼東當做他們的家,冀州纔是生他們養他們的所在,可是如今的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將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給討回來。

兩兄弟中的袁尚當然表現的更比袁熙謹慎,這點並不是田豐的單方面指點便能取得的效果,畢竟殺父之仇,滅族之恨,奪妻之恥,這三種,任哪一樣對於一個有着自尊的男人來說,都是是不共戴天的,更遑論三樣都齊聚在了他的身上。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當年僥倖逃到遼東之後,他才能表現的更比袁熙好。

雖然此時的他們兩個都很是希望能夠再次見一見鄴城的山水,可是如今的鄴城畢竟是曹操的臥榻之地,當然那裡的把守極爲嚴密,以他們當年的身份,如今的勢力,卻都是引人注目的,到了那裡,卻是十分的危險。

正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既然任務已達成,全了和荊州的結盟之義,而且又在這段時日內從青州,冀州各地繳獲了不少的物資,還有相當數量的鐵匠,木匠等技術人手,所獲甚豐,也該知足了,要想今後能夠取得更多的實地,當下還要將遼西的公孫康給拔掉,不然,即便他們能夠輕易的跨海而入中原,身後的根基之地始終都會有危險。若非如此,此次的田豐也能夠隨軍而來的話,想來袁尚兄弟的這一趟中原之行,還能取得更多的戰果。

故而當曹操領着大軍回到了鄴城的時候,乘風而來的袁尚兄弟,卻又踏浪而去,當然留下給他的卻是沿海一帶,許多城池的殘破,袁氏兄弟,不據城而守,乃是他們的後援都是通過海上時時運輸,而即便是破城之後的所得,也會接着方便的海上往來,即刻運回帶方。

畢竟這兩年間,袁氏兄弟從江東和荊州兩方面,謀得了船舶上的技藝之後,他們倒是單單借鑑其長處,然後只是研究用於海上的航船,可以說的是,此時要論這海上的行船,或許他們到要比江東還有些優勢呢

當關羽領着奪回的不足五萬百姓,迴轉到長安的時候,從北原被徐庶急忙召喚而來的鄧瀚也纔剛剛趕到,此時的長安雖然還是那般的空闊,總是有馬超他們四個人領會來的百姓將長安城中添了些人氣。

看着那些被燒成白地的區域,鄧瀚倒是想到了當年他和趙雲給夏侯惇和李典在新野城上的那一課,或許這些便是那兩人的手筆,總是沒有造成百姓的傷亡,雖然損失了些房屋設施,不過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之前鍾繇那種按照他的想法建造的長安城,未必會符合如今荊州的發展。

畢竟鍾繇雖然高才,可是他的見識也是有其時代的侷限的。

當然此時的長安城還輪不到鄧瀚爲其設計規劃,這些還需要等劉備諸葛亮等人來做決定,畢竟在其位謀其政,鄧瀚如今擔着的身份,乃是中司馬府的主官,若是再做的多了,難免會有人聒噪,雖然他不怕,可是日積月累下,對於他今後的生活總會產生些影響的,而且他本人身上值得讓人說的地方太多。

再說,鄧瀚所期待的生活,也只是能夠自在點的生活,如今的他對於當年水鏡先生,給他提點的鯤鵬之意,當然更是他心中的寫意,“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這其中除了有言及大鵬的能力,還有那種天地任縱橫的逍遙意味在。

當然如今的鄧瀚纔將將弱冠之齡,雖然他平日裡的表現沒有太多的少年義氣,可是讓他這個時候就學他師父,終究還是有些做不到的。

跟隨着鄧瀚一同抵達的,當然還有他緊急調撥的一些糧草,數萬百姓,數萬張口,憑空增加的消耗,也是需要提前予以考慮的。不然這好不容易的來的人口,也會對荊州方面失望的。

如今的荊州既然已經佔據了雍州,當然這裡有太多的地方成了空無一人的鬼蜮,到讓那些之前曹操淘汰下來的雍州賊兵有了肆虐的地方,而且荊州兵實際佔有的地方也不過就長安,陳倉,以及西面的天水,洮陽,北原等渭水以南的城池,畢竟急切間荊州方面還要將注意力放在交州,那裡的江東軍還在和陸遜南下的大軍糾纏在鬱林,蒼梧,交趾一線。

花費了許多心血的交州,總不能輕易的讓江東趁着荊州北上的時機給佔了去,而今雍州之事已經解決了,接下來就該在注意宛城方面的徐晃,還要汝南的曹仁之外,投入力量對付一下江東了。

當然這些事情主要還得看襄陽。

對於此時長安城中的安置,每日裡鄧瀚見那些搶回來的百姓都只是自發的尋找着棲身之所,然後便是等着荊州方面的賑濟。

畢竟如今的雍州有餘糧的就只有荊州兵,而且此事乃是夏六月時分,這個時候的關中百姓種植的還是春小麥爲主,距離收割的時候還早,當然那也得有得收割,許多的糧田在之前不是毀於戰事,就是在曹軍撤離的時候給燒燬了。

有鑑於這些百姓的無所事事,還會因爲閒的發慌惹是生非,鄧瀚自是向關羽和徐庶兩個人提出了“以工代賑”的主意。

對於鄧瀚提出的以工代賑,已經見過幾次百姓之間無事生出的是非的徐庶,當然明白其中的好處,見徐庶支持,雖然關羽並沒有完全明白鄧瀚所說的這個新名詞,不過如今的荊州對於鄧瀚的新名詞所代表的朝氣還是很能夠接受的,關羽卻也當即同意,對於百姓,劉備雖說仁義,可是這些年來,受到荊州商業氣息的影響,也知道,升米恩,鬥米仇,施恩不圖報並不是什麼好事。

見兩位領頭的都同意了,鄧瀚繼而建議先讓那些百姓將城中的垃圾給清理一番,當然城牆守備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軍士們處理的好。

此時早就被鄧瀚拐帶的馬鈞自然也出現在了長安城中,對於這位中國古代的大發明家,鄧瀚當然相信他的才能,自然而然的他便成了此時長安城中諸多工事的領頭人,不管是拆遷,還是運輸,都一併交給他管理,雖說這些事情對於有些統籌閱歷的鄧瀚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可是事事親爲,不是他的作風。

“少爺,我也沒見你最近親爲個什麼啊,別沒借口硬扯啊”鄧艾倒是見不得此時鄧瀚欺負人家馬鈞這位曾經和他同病相憐的口吃。

“誰說你家少爺,沒有親爲,你看這不,事情就來了麼”鄧瀚手指處,卻見王雙騎着匹高頭大馬飛速而來。

第27章 煙波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144章 會有時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52章 斜依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61章 隱現第41章 北南第55章 將無將(八)第155章 定(上)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154章 繞樑第57章 雍涼風雲(四)第41章 北南第129章 本道柳暗花明(四)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24章 夜色瀰漫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最終卷之一臨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48章 傷寒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66章 爭執(中)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32章 掙扎第171章 見南山(下)第29章 西行漫記(二)第154章 繞樑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3章 迎來送往第18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一)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13章 風起第63章 江東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39章 總有意外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65章 爭執(上)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5章 秀門風第67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二)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43章 拆招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4章 掉窩裡了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76章 疾(下)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4章 薦諸葛第165章 料敵第120章 雍涼風雲(六十三)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00章 局勢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20章 求醫第9章 鬱悶麼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27章 攬雀尾第39章 總有意外第31章 變化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6章 老東西(上)第18章 動靜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7章 老東西(下)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35章 成野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
第27章 煙波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144章 會有時第144章 軍中無大將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第52章 斜依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61章 隱現第41章 北南第55章 將無將(八)第155章 定(上)第11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七)第154章 繞樑第57章 雍涼風雲(四)第41章 北南第129章 本道柳暗花明(四)第16章 個人心思第124章 夜色瀰漫第29章 少爺,有事做了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201章 天下安(一)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最終卷之一臨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70章 打卦斷事卻僥倖,實力做底第48章 傷寒第62章 雍涼風雲(九)第66章 爭執(中)第1章 一年又一年第32章 掙扎第171章 見南山(下)第29章 西行漫記(二)第154章 繞樑第149章 南蠻二三事第13章 迎來送往第18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一)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73章 心意心氣,天性自在第13章 風起第63章 江東第55章 龍擡頭,又是一年春第39章 總有意外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65章 爭執(上)第133章 何處可往(下)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5章 秀門風第67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二)第174章 面前究竟幾條路第43章 拆招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4章 掉窩裡了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76章 疾(下)第61章 雍涼風雲(八)第84章 雍涼風雲(二十七)第46章 一劍橫,十步殺,揮手拂衣去第4章 薦諸葛第165章 料敵第120章 雍涼風雲(六十三)第20章 大人的話第100章 局勢第128章 選也難,不選也難第141章 涼州平安(上)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20章 求醫第9章 鬱悶麼第82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終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27章 攬雀尾第39章 總有意外第31章 變化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34章 打馬莫問前程路,爭春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6章 老東西(上)第18章 動靜第145章 河水,江水,湘水第7章 老東西(下)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35章 成野第113章 山雨欲來(四)第11章 月下美人和文弱書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