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商河奔流

張穎一家沒有搬出五亭鎮,也許她們爲了避開閒言碎語,住進了村口一戶老農家裡,它是一棟二層、落地三間的房子,這裡獨門獨戶,周圍也沒有人認識,由於生活來源有限,她們只租下靠邊上的一間。

張嫂也沒有被那個社辦工廠辭退,說是‘打辦’的某位和張主任關係頗好的人,他私下去廠裡和領導交涉才得以留下這份養命的工作。張穎的變化不大,年僅十二歲的她,每天都在爲自己的存在而發奮,家門不幸過早地把她催熟了。這次磨難,影響最小的是弟弟,他是家裡的無冕之王,一切有優先權,他的需求意願很多時候都可以強加在母親頭上;姐姐是‘小老大’,十五歲的她已經成了家裡的第二支柱,只要母親不在,她每天都學大人的樣,在家裡發號施令,那咄咄逼人的話語,變成了十足的‘小大人’,連弟弟不聽話她都敢管教,母親更是把她當成商量家事的決策人。

只有張穎,生活在夾縫中,每天機械地重複兩件事,早上去上學,下午回來打麻線。天天在麻團中幹幾個小時,頭上被灰白的麻線飛塵染的像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就連眉毛、眼睫毛都不能倖免,鼻子一呼一吸的更是加速灰塵的填塞,擤出的鼻涕都是黑乎乎的。

她不知道怎樣來安撫自己不幸的人生起步,身體虛弱得多少次因體力不支在課堂昏睡過去,這種狀況久了,人都懼怕老教工打響的放學鈴聲,這個信號在張穎的耳朵裡,簡直是噩夢中鬼怪的吼叫,想到了都會毛骨悚然,因爲這是一天勞累的開始。

她沒有選擇的權利,每天放學回到家,總是一臉茫然地摘下書包,有氣無力地掛在牆,另一隻手又機械地取下掛在牆上的圍裙,然後傻傻地站在一旁,等着姐姐讓出麻線車。

她一直認爲姐姐表現造作,總是像小大人似的發號施令,特別是放學的這段時間,故意乾的很認真、很賣勁,好像她每天打的麻很多,最難以忍受的是,那自己幹活在母親前邀功。張穎幾度都想和她分開,可家裡只有一臺麻車,和母親建議再買第二臺,卻被母親瞪着眼睛罵了一通。

她沒怪母親犀利的叫罵,一臺麻車二十多元錢,節儉家人兩個月的生活費足足有餘。可自己每天都吃‘混泥水’好不冤枉,終於有一天忍無可忍的她和姐姐攤牌,要姐姐在她放學之前把自己打的麻線收捲起來,以後兩個人要分開做。

張穎這一叫板,姐姐的威嚴受到了挑戰,她立刻怒目相對,可張穎也豁了出來,一時間互相都用犀利的話語指責對方偷懶,吵着吵着姐妹倆竟然打了起來。張穎把淤積在心中的不滿徹底爆了出來,她從來沒有這樣的勇氣和姐姐對決。

然而,姐姐還是姐姐,她那麻利的手毫不留情地在張穎身上打了幾下;張穎也毫不示弱,迅速掄起兩個拳頭,敲鼓似的在姐姐身上亂打,最後竟然互扯頭髮,兩個人伴隨淒厲的吼叫扭成一團。

弟弟放學回來看到這場景,趕緊去廠裡叫母親。

張嫂聽到後很是惱火,家中多事之秋,姐妹倆還丟人顯眼,火燒火燎地從工廠趕回來,爲了維護大女兒威信,首先懲罰的又是張穎,那個雞毛撣子沒頭沒腦往她身上一陣亂打。張穎沒想到母親這樣一面倒地偏袒姐姐,心中激起的憤慨,都有離開這個家念頭,她覺得身邊沒有值得依靠的人,只有慈祥的爸爸從未嫌棄過自己。

母親的雞毛撣子還高高地舉在那裡,張穎別無選擇,帶着悽慘哭聲往門外跑去。張嫂知道這女兒很倔,見她沒頭沒腦地跑了,心中突然間又非常可憐她,趕快叫兒子去追回來。

在百米外,張穎被弟弟緊緊地拽着衣服,眼瞧着沒辦法擺脫,只好坐在一塊路邊的石頭上放聲大哭,她感覺自己來到人世是多餘的。

過了一會兒,母親一路小跑地趕了上來,好言勸慰說:“姐姐也打了,快回去!”

張穎依然很絕望,她沒有理會母親的話,賴在地上不肯起來。張嫂也爲自己剛纔不由分說地打了她而內疚,只好蹲在地上好言相勸:“你要怎麼樣和媽說,媽媽一定不偏哪一位!”

僵持一會後,張穎終於開口,不服氣地說:“我每一天比她幹得多,可好像都是她乾的,我只是要求和她分開打麻線,她就來打我!”張嫂認爲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立刻應允說:“好的好的!媽知道了,你跟我回去,我一定會給你一個交待!”

張穎出來的時候甚至想寧可去要飯也比在家強,可母親趕來勸慰,心也不像剛出來時那樣鐵板一塊,她低着頭,悻悻地跟着母親回家了。

走到家門,母親是沒有辜負張穎的希望,她把大女兒從頭到腳罵了一遍,並同意從此兩個人分開做。老大也是委屈的直掉淚,哭訴說:“我要買菜、做飯、洗衣服,我已經盡力做了!”

可這一次,張嫂沒有給大女兒情面,認爲她比張穎大三歲,多承擔家裡的事是應該的,和妹妹不能一般見識。

這件不愉快的事,使姐妹倆很久都沒有說話。然而,家父因犯事深陷牢籠,缺了主心骨的一家人原本更需要團結,但一切被生活所累,吵架拌嘴的事也就不可避免。老張自從被押上囚車那一刻起,就和家人斷絕了一切聯繫。某天‘打辦’的某個人告訴了張嫂,老張因貪污罪被判了五年,已經絕望了很久的張嫂對這事早已麻木,不過,她還是感謝這位同事能來告訴具體的勞改時限,這樣的消息多少心裡有所安慰,最起碼有個盼頭。

老張被勞改,在‘打辦’工作的同事們漸漸知道家中少了頂樑柱是什麼樣的慘狀,他們開始爲和老張派性爭鬥鬧出的牢獄之災感到不安,因爲五年勞動教養給這個家的摧殘是難以想象的。在那整人的年代,原本就是你死我活地爭鬥,但小小的‘打辦’出現了這樣不可收拾的狀況,過後每個人都心有餘悸,可怕的政治生態,今天他倒黴了,也許明天就輪上自己,何況現在張被整倒了,五年很快就會過去,他出來後怎樣面對他?

其實他們很清楚,都在風口浪尖上混,任何一個人搞起來清查都會有問題,老張貪污只有兩百多塊錢,其餘罪狀都是沒有證據的一面之辭,這樣莫須有的重判,給一家人帶來的苦難,他將來絕對不會善罷甘休。

在‘打辦’的一次行政例會上,有一位職員發言說:是不是每個月給老張家一點補助!

這個建議提出前,原本他還想和老張的對立派好好理論一番,可意想不到的是剛一出口,大家都舉手同意。主任把這事呈報給主管單位,可那裡的領導不同意,理由是‘去補助貪污犯,就等於我們執行的**路線出錯了!’組織上沒能支持,市管會的十幾號人同情心卻沒有減,他們自發地湊十元錢貼補張家開資。那天‘打辦’主任代表全體職員來到張家,把錢放在了張家的小桌上,並給張嫂渲染說:“治病救人是黨的一貫方針政策,老張的錯誤是嚴重的,希望你們理解組織上的處理,他原本不要判這麼重,主要是老張他還有問題沒有說清楚,所以要更多的時間呆在那裡反省,但我們做爲他曾經的同事,會顧及你們一家人的生活,你們家人和老張的問題,組織上會分開看待的!”

張嫂心裡鬧得慌,當然表面上還是擺出了感恩戴德的激動,說了幾句‘感謝。。。。。什麼什麼的!’心裡卻在咒這幫沒心沒肺的同事。

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八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九十五章第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八十章第四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九章第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三十八章第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九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三章
第三十一章第二十九章第九章第二十五章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一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七十一章第五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十一章第八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一章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一章第六十九章第十七章第三十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二十六章第八十二章第八十四章第十九章第六十七章第七十五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零四章第十三章第十章第五十五章第九十五章第八章第五十二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十五章第十三章第八十章第二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十五章第九十一章第五十章第四十三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一章第八十章第四十章第七十一章第十六章第三十八章第二十三章第七十九章第三章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四章第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二十六章第十九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三十八章第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八十三章第四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七十一章第三章第六十九章第八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九章第五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九十六章第五十三章第一百零三章第五十四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九十二章第三十四章第八十七章第六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