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古關爲證

?一個沒有大抱負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個被迫捲入大時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們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國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鮮血,都堆積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願這山河常青……

……………

……………

請大家踊躍發帖,活躍本吧!

有能力的同學,請前去創世支持。

……………

章節連載總貼:【山河血】第225章古關爲證

萬里長城是中國人創造的一個世界聞名的奇蹟,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使用人力最多的一個軍事防禦工事。長城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修建,之間的秦漢明等各個朝代都經過數十次的大型修復和重建,到了明朝洪武時期,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的虎山,全長有6350公里之長,堪稱世界之最!

長城大多修建在適合防守的崇山峻嶺之間,其修建時的艱難足以讓後人歎爲觀止。外國人一向把長城作爲中國精神的象徵,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傳統的農耕文明。由於農耕並不像放牧那樣需要大量的土地,它所需要的只是:一片固定的肥沃土地,先進的生產工具,比較完善的水利設施和一定規模的交易市場。這就絕對了農耕民族活動的區域是固定的,而不是四處遷徙!

因此這些民族大多過着穩定和和平富足的生活,這又促進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藝術的發展。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都是農耕文明,他們是世界文化的決定性力量。

對於農耕文明來說:唯一不可缺少的就是區域固定的肥沃土地。農耕民族爲了劃分自己的領土或者用於防禦,一般都修建着大大小小的城牆工事。

而中國人尤其是這樣!

中國古代的地形非常特殊,整個東亞最富饒的地方都在中國人手中。從中國往北是貧瘠的蒙古草原和冰雪連天的西伯利亞,往西是可怕的西藏高原,往南是叢林密佈瘴氣滿天的緬甸和越南,往東就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這些地域在古代人看來都是不適合生存的地方。古代中國人認爲自己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沒有必要再去爭奪那些無用的土地。

中國對於異族的土地不感興趣,對待威脅入侵中國的異族進攻進行懲罰性的征討,他們所作的就是通過軍閥消除異族對中原的威脅。在多次遠征大漠的戰鬥中,中國往往採用大清洗的形式,將各個曾經侵略中國的部落斬盡殺絕,很多民族就這樣滅亡了,在古代的中國人不缺乏勞動力,根本不需要俘虜,中國同樣也不需要那些貧瘠、荒涼、滿是瘴氣或冰雪的土地,唯一需要的僅只是安定的耕作環境。

於是中國人不惜辛勞的修建了萬里長城,把野蠻的異族擋在長城以外。千百年來中國人在自己的區域中,享受富足與安詳!

外國人認爲:長城是中國人故步自封和傲慢自大的集中體現。

在歷史上長城就像三峽行道中的礁石一樣,一股股洶涌的異族騎兵的流水,都在礁石上撞的粉碎!即便是甲申之變,滿清入關也不過是吳三桂引入關內,若非如此,滿清絕不可能入關,萬里長城一次又一次的將野蠻的異族阻擋在國門之外,他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是中國的象徵。

而到了民國二十二年,在這一年,失修數百年的明長城,再一次迎來他們的守衛者,古老的長城上將再一次上演民族之間的血戰。

古北口!

如洗的天空,日軍的飛機像一羣飛鳥,從天邊壓了下來,直奔古北口一帶的守軍陣地而來。長城附近的守軍看到飛機,立即有人驚慌失措的叫道:

“飛機!飛機!鬼子的飛機!”

在陣地上軍官連忙叫喊道:

“隱蔽!隱蔽!!趕快隱蔽!!!”

喊聲還沒有結束,那十幾架飛機就俯衝下來,炸彈像雨點般紛紛落下,一時間整個陣地完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守軍傷亡嚴重。

日軍第六師團第十二旅團長正在用望遠鏡看着對面的一切,當看到古北口守軍陣地,此時完全被濃濃的硝煙所籠罩,在炸彈的劇烈爆炸中,碎石崩飛、就連古北口的角樓亦被炸塌了,在滾滾濃煙之中,到處都是支那軍人的屍體。

“立即組織部隊,出擊!”

隨着一聲令下,一隊隊如虎似狼的日軍士兵,哇哇狂叫着,涌向古北口守軍的陣地發起了進攻,在過去的幾天中,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朝着古北口一帶的中國守軍發起了進攻,但他們的進攻一次又一次的被打下。

在硝煙中,看到朝着陣地發起近乎於人海攻擊的日軍部隊,、連、排軍官們一邊不停地向天上鳴着槍示警,一面紛紛叫着:

“鬼子開始進攻了,快進入陣地!進入陣地!!”

那些在轟炸中僥倖躲進防炮洞、掩體的士兵們紛紛從防炮炮洞掩體裡出來,衝向戰壕,而未及躲避在轟炸中受傷的傷兵們同樣也不顧自己的傷勢,抓起手中的武器,便依在被炸垮的戰壕邊,準備戰鬥,在戰壕中,那些重傷的戰士們,甚至不顧包紮自己的傷口,默默的用最後的氣力幫着兄弟們將一個個手榴彈底蓋擰開,拉出拉火繩,一顆顆擺好在戰壕邊上,在那沾滿血印的手榴彈擺放在戰壕邊的時候,一條條生命流逝了……

“轟……”

伴着劇烈的震盪,指揮掩體頂部的圓木縫隙間,不時掉落下石子、灰土,不斷的有炮彈在指揮所附近落下,對於這一切,掩體內的軍官和參謀們似乎早已經習慣了,戰爭總是讓人們在最短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習慣一些原本並不習慣的事物。

軍帽不知扔到什麼地方的杜聿明右手拿着電話,右手拿着鉛筆按着地圖桌,他的嘴裡不斷的說着:

“是,是!請長官放心,卑職堅決執行!”

剛要放下電話。突然,一發炮彈落到了離他的指揮部的後面,很近的地方,爆炸聲中他下意識地將左臂擡起,做着無畏的防護動作,掩體內的塵土紛紛落下,掉在了展開的地圖上。

一通炮擊之後,杜聿明回過神來,用手撣了撣自己身上和地圖上落的塵土。然後他轉過身對身邊的於秋揚說道:

“老弟,看來阪本政右門衛這個瘋狗是想在這裡和咱們玩命了!”

可不是,現在連人海戰術都使上了,肉彈隊更是一浪一浪的,逼得他也只能一浪一浪用人肉去堵!現在,何長官有了新的命令下達,成與敗就看這一戰了。

“他們纔開始玩命,咱們上來的時候,就沒打算活着回去!”

這會於秋揚那張年青的臉龐上滿是決然之色,他是主動要求來的華北,來的古北口,甚至還主動要求率領敢死隊,總之,來到這地方,他就沒打算活着回去,同樣,他知道自己任務的重要性。

“現在,對咱們威脅最大的就是第六師團的炮隊,雖說他們是從山路過來的,重炮旅團都加強給了第八聯隊,可就那幾十門山炮、野炮,也是要命的傢伙,”

盯着於秋揚,這位“學弟”後輩,杜聿明的神情嚴肅起來。

“咱們這麼一直死守着,就跟燈油似的,早晚得給耗盡了,所以,何長官要反攻,可反攻,日軍的火力倍於我,若要反攻,就要先解決這個問題,要不然,那些人肯定不願意賣命,怎麼樣,……”

他的雙眼只是這麼盯着他,面對長官的視線,於秋揚笑了笑,然後行了一個軍官。

“請桂長官放心,卑職這就上去,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說完,轉身出去,沒有一絲的留戀,同樣也沒有一絲的遲疑。看着那個背影,杜聿明在這一瞬間,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明白了這於秋揚爲什麼會和管明棠成爲結拜兄弟,他們都是同一類人。

默默的,衝着那個背影杜聿明行了一個注目禮,他知道,或許這一別將是永別了!

天,漆黑,炮聲,隆隆的炮聲震撼着大地,震撼着夜空,遠處的古北口長城一帶,夜空被炮焰燃得通紅,那自關外吹來的風帶來了刺鼻的硝煙,更隱隱的帶來了陣陣咆哮的嘶吼,在星光下,一隊隊士兵肅穆而立,在這些士兵中,差不多有五分之一是領上帶着紅的軍官,他們靜靜的站在那裡,看着站在面前的隊長,每一個人神情決然中帶着凝重。

“廢話,我就不多說了,現在仗打到什麼份上,大家都知道!”

沉聲道出這句話時,於秋揚的聲音略顯得有些沙啞,他盯着眼前的500名敢死隊員,爲了加強這隻敢死隊,旅長可是把補充來的六十多名軍官都補充了進來。

“沒別的,咱們要死守在這地方,不管其它地方打成什麼樣子,咱們中央軍,咱們第21師,得打出中國軍人的威風,在北邊……”

手朝着北方指着,於秋揚沉聲說道。

“五十八路軍的萬把號兄弟,和日本鬼子死叩着,在古北口,咱們21師的兄弟們在那裡死撐着,東北軍守了幾天,古北口以外的陣地,差不多都丟了,若是咱們把古北口丟了,那小日本就能一路南下,一馬平川的打到北平,佔領華北,到那時候……”

沉默,於秋揚不想再說下去了,到那時候,會是什麼模樣?每一個人都很清楚。

“還是那句話,中國雖大,但已無路可退!今個兄弟我帶着你們去摸了日本鬼子的炮兵陣地,既然咱們是敢死隊,那就沒幾個人能活下來,若是現在有那個兄弟不願意去,兄弟我明白,誰都有爹媽要盡孝,誰都有子女要撫養,有退出的,到左邊去,兄弟們決不怪他!”

沉默,於秋揚的話語換來的是一陣沉默,那些滿臉硝煙的或是年長或是年青的士兵朝着那些年青的軍官看去,似乎是在說,你們還是退了吧!這地方,不是你們來的,可那些剛剛出軍校的補充軍官們,卻迎着他們的視線挺着胸膛。

終於,在沉默良久之後,一個老兵朝前走一步,盯着的於秋揚問道。

“於長官,俺只有一句話,若是俺死了,能不能和五十八路軍的兄弟們一樣,來個風光大葬!”

一句話,道出了老兵們的期盼,他們看過北平百姓給五十八路軍兄弟們送葬的電影,那場面……皇帝也不過如此吧!

老兵的話讓於秋揚的嗓間一澀,他盯着老兵,最後用力的點點頭。

“能不能的,那是身後事,我不知道,可我知道,咱們爲國盡忠了,老百姓,絕不會忘記咱們!”

“那中,於長官……”

走到那長條桌邊,老兵端起一個碗,碗裡的是壯行酒。

“好兄弟,一口乾了,來生見!”

烈酒下了肚,刺喉的二鍋頭沒讓人生出醉意,生出的卻是慷慨赴死的激昂,五百口碗被士兵們狠狠的摔了下去,碗碎了,碎了碗,卻全了他們的願——寧爲玉碎,不爲瓦全!

(。

第25章 進攻,東線!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256章 學習者第24章 動員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09章 憂慮第1264章 遊客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67章 撤退第272章 血灑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278章 軍心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267章 暗潮動第192章 閥思第205章 戰雲瀰漫備戰忙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41章 西安風雲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422章 震撼第273章 歡迎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76章 司徒的憂慮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391章 盛宴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413章 密泄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109章 東京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184章 前夜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75章 建設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1140章 韓國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42章 雪竇山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275章 建設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350章 最偉大的……第135章 敵與我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1054章 d日(下)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15章 北海之歌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400章 答案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772章 檢閱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1104章 燃燒吧第58章 離開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35章 舉世皆驚第92章 理想主義者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08章 去廬山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32章 青幫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446章 北上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1186章 絕望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15章 利益交換第294章 手段與結果第293章 憂心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298章 北上之路
第25章 進攻,東線!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71章 近衛的煩憂第1256章 學習者第24章 動員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322章 政治投資第209章 憂慮第1264章 遊客第19章 暴利卻把好名揚第167章 撤退第272章 血灑第13章 心潮澎湃爲正名第278章 軍心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34章 仿古之問遇故人第26章 斯大林的反應第267章 暗潮動第192章 閥思第205章 戰雲瀰漫備戰忙第46章 不安的新京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41章 西安風雲第808章 委員長的心思第422章 震撼第273章 歡迎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76章 司徒的憂慮第101章 外交風雲第391章 盛宴第1165章 崔可夫的決定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413章 密泄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109章 東京第410章 背後的推手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184章 前夜第128章 事業還需財爲柱第32章 置之不理第275章 建設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262章 事業的前提第250章 東京的客人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1140章 韓國第407章 非希之望第398章 心爲何用第1042章 雪竇山第274章 決定未來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275章 建設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140章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第150章 民心何定第350章 最偉大的……第135章 敵與我第220章 上海的爭執 ...第1054章 d日(下)第810章 未來的任務第15章 北海之歌第217章 三省已身誰爲雄第400章 答案第168章 新丁還需先增肥第772章 檢閱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1104章 燃燒吧第58章 離開第112章 航空工業第35章 舉世皆驚第92章 理想主義者第145章 以技逼人爲合併第97章 下套坑人自前行第413章 江畔船廠第114章 地無分南北,年無分...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44章 是天真或是真誠第108章 去廬山第16章 機遇一現不錯過第132章 青幫第218章 南京之戰(六)第446章 北上第448章 陰雲密佈第1186章 絕望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114章 名古屋的末日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15章 利益交換第294章 手段與結果第293章 憂心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298章 北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