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朧月弓

青衫老者微微頷首,說道:“略知一二,聖師穆•罕墨於五十年前創韋斯聖教,四十年前立國,創立阿拔斯王朝,如今阿拔斯獨尊西陸,惟有南邊的一些島國殘喘延息,穆•罕墨二十年前逝世,之後由聖母羽天•罕墨掌韋斯教權,聖子羿風•罕墨掌王朝國政。穆•罕墨傳法西陸,立《韋斯律》爲根本法,世俗權勢皆由神授,阿拔斯王羿風雖然號稱神之子,卻不得不受教權的限制。”

江翼、越仕心裡都想:這勞什聖師搞出這個《韋斯律》,卻是要讓母子內鬥。

白髮老者漠然盯着博雅•蘭登,問道:“你在此地,不知是出自阿拔斯王的旨意,還是教宗的教喻?”

博雅•蘭登微微一怔,合掌說道:“聖母、聖子本爲一體,沒有分別,博雅身臨此地,乃是受到聖師的昭示,來此尋找中陸人的友誼。”

越仕嘿然笑了兩聲,但見白髮老者神情冷峻,胡言亂語總沒敢說出口來。

江翼神色陡然緊張起來:阿拔斯人慾與跋野人結盟,覬覦西州之心昭然若揭。

白髮老者回頭望了青衫老者一眼,見他臉上依舊從容,暗道:先生打定主意不理會,我又能奈何之?垂頭望着手中刀,低聲輕語:“數十載殺人屠城,修得一柄屠城刀,罷了,罷了,再也用不上你了。”刀脫手而去,掠過阿拔斯人、跋野人的頭頂。

博雅•蘭登只覺一道白光掠過頭頂,詫然回首望去,只見白髮老者手中的那柄屠城魔刀業已插入離地十餘丈的石壁之中,只餘刀柄露在石外,整個過程卻無絲毫聲息傳出。

博雅•蘭登想起臨行時渡厄尊者的告誡:中州煌煌,淵源流傳數千年,登聖者衆,不可存小視之心。想自己二十六歲就突破海底輪的限制,遠超同儕,頗爲自負,眼中不剩他人。臨行前雖得渡厄尊者的告誡,心裡卻不以爲然。然而人未入跋野,卻遭遇兩名異人,修爲之高,難望其項背也。

雖然白髮老者擲刀入石,以示不殺,博雅•蘭登背脊卻潺潺滲出冷汗,再也不覺得西州之行是異域情趣之旅。

事情若是就此終了,僅憑自己四人無法阻止阿拔斯使者與跋野人接觸,江翼暗暗焦急,卻無計可施,眼瞼低垂,目光落在地上的少年身上,驀然擡頭問道:“你來中州欲表善意,卻爲何將這名少年裝進袋子裡捉來?”說着話,蹲身挑起少年身上的一根繩索,運勁捏斷。

燕然早就想問此事,只是剛剛一直無法插上嘴,此時見江翼提及,忙附和道:“對啊,這人前夜還在青丘山,你們將他捉到這裡,意欲何爲?”

少年掙扎着將身上的繩索解下,掏出嘴裡的破布,趴在地上乾嘔了一陣,爬將起來,指着博雅•蘭登背後的大弓說道:“朧月弓是我的,他見之起念。”

越仕素愛名器,對那張銀色大弓早起了念想,暗道:原來叫朧月弓,這名字倒不辱沒了這張弓。

博雅•蘭登見青衫老者滿目慈愛的輕撫小女孩的螓首,暗道:不能給個讓他們信服的解釋,只怕還會出變故。合掌說道:“朧月弓原是跋野國左將軍真鄂雪明的心愛之物,月前,遺落大澤南畔的戰場之上。博雅與澹臺將軍過青丘山時,這名少年綴尾偷襲我等,博雅被迫出手將他拿住,又見他背囊裡藏着朧月弓,遂要將他縛至左將軍面前再行定度。”說到這裡,回頭望向那名手提玄色大戟的跋野將領,“朧月弓之事,還是澹臺將軍說給我聽的。”

江翼見少年抿嘴皺眉不言,情知他所說不假。

越仕心裡大讚:少年一人敢襲阿拔斯人的使團?真不簡單。

少年心裡卻想:原來那日所傷之人,卻是跋野人的左將軍真鄂雪明。若是當時就知道他的身份,樑銘宣只會立即出動河西甲騎過來搜捕,一刻也不會耽擱,就無需拿前鋒營爲餌,以致全軍覆滅。

這名少年,正是於野馬驛一戰中的生存者迦葉,他也早就認出那提着玄色大戟的跋野將領就是那日率領騎兵屠殺奴兵的澹臺左廂。

想到老邵、趙陵,以及數百名奴兵讓樑銘宣冷酷無情的拋棄,想到澹臺左廂所率領的跋野騎兵蹄下那掙扎無望的嘶嚎,迦葉心裡一痛。

越仕看到少年臉上痛苦的神情,只當他受到阿拔斯人的折磨,嚷道:“遺落戰場,那個叫真鄂雪明的也好意思要回?你們幾十人去搶一名少年的東西,也好意思說出口來?”

雅博•蘭登老臉一紅,過青丘山時,這少年只是遠遠綴在後面,並無偷襲之舉,發覺之後將他捉來,想到將人與弓獻給跋野國的實權人物真鄂雪明,討好之。

江翼問道:“你們欲往跋野,從青丘山徑直往東北走也可,爲何要繞道此處,足足多走了三四百里路?並且你們與這名澹臺將軍一起過青丘山,爲何現在獨自過這峽口,而這名澹臺將軍卻在峽谷裡相候?”

雅博•蘭登說道:“青丘山、北山以北是車突國的國境,並且車突國與跋野國交界的地方馬賊橫行,所以才繞道此處。澹臺將軍本與我們一路,臨到峽口山時,有人傳信有股馬賊掠奪國境,澹臺將軍遂與我們分道,約在長峽北口相會。”

阿拔斯人來到此地,不會走折漫羅山南麓的高昌盆地。那裡是河西郡新拓之地,河西都護將軍蔡景略的行轅就設在高昌邑。服飾相貌均異於中陸人的阿拔斯人不可能輕易就過得了西昌。這羣阿拔斯人必定是走處於車突人控制之下的折漫羅山北麓的那條道。跋野人、車突人均與馬賊關係密切,避開馬賊不過是跋野人讓阿拔斯使者走這條長峽的藉口。

江翼目光掠過白髮老者,暗道:莫非與他有關。

白髮老者銳利的目光落在澹臺左廂的臉上,手指向插入石壁的那柄魔刀,說道:“峽中白骨累累,便是成了亡魂,也畏懼這柄魔刀,跋野人何時覺得這長峽是條安全的道路?” 輕蔑的笑了一笑。

雅博•蘭登此時已明白澹臺左廂引自己一行人過此長峽,乃是要借他們之手除去這個白髮老者,卻沒想到白髮老者高明至此,已是宗師人物。雖然惱澹臺左廂拿他們當刀使,雅博•蘭登卻不得不壓下胸中的惱怒,畢竟與跋野人善意接觸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雖然看不出這名少年如何能傷得了跋野人的新起之秀真鄂雪明,但是朧月弓出現在這名少年手中,自然與他有着關係,見少年敢尾襲阿拔斯使團,膽大妄爲的性子,與自己幼年相似,白髮老者淡淡一笑,手朝雅博•蘭登攤開,說道:“朧月弓拿來,日後自有真鄂雪明親自從這名少年手中取回。”

當日真鄂雪明與晉昌前鋒營遭遇,一時不察,落得大敗而逃,被箭受創,以爲奇恥大辱,遂令澹臺左廂率領騎兵屠滅晉昌前鋒營,奪回朧月弓。野馬驛一戰,沒有幾人能逃脫出去,沒有從戰場找着朧月弓,澹臺左廂只當朧月弓已讓樑銘宣拿去,手中無兵,沒可能從樑銘宣手中奪回朧月弓。便想從車突借道返回可敦城,途中遇着迎接阿拔斯使團的族人。

雅博•蘭登自負西陸絕世武學,一路上有意炫耀,澹臺左廂便引他們走峽口山的峽道。料不到過青丘山時,捉住綴尾而行的少年竟身負朧月弓,真是意外之喜。

澹臺左廂知道河西奴兵的慣例,朧月弓在這名少年手中,那麼真鄂雪明便是被這名少年所傷。真鄂雪明平素自詡放下勝負心,卻爲大澤偶敗而氣急敗壞,原來恥於此事。

澹臺左廂不知白髮老者何意,難道他不知道朧月弓一日在這少年手中,這名少年便一日處於生死邊緣;除非他能將這少年留在身邊。

雅博•蘭登望了澹臺左廂一眼,見他臉上遲疑不定,一時間也猶豫不覺,暗道:真鄂雪明乃是跋野國的實權人物,得罪了他,只怕此行目的無法完成。回頭看見白髮老者眼裡不耐煩的神色,驀然一驚,暗道:得罪了他,只怕他再起殺念。念及此處,也不再猶豫,將銀色大弓解下,走上前來,徑直遞給那名少年。

越仕眼露饞光,嘖嘖叫道:“這弓至少有四五石力。”

澹臺左廂翻身下馬,走上前來,說道:“朧月弓,開弦六石力,四百步崩石裂金。”

越仕猛然吸氣,目光落在朧月弓上,再不肯移開。

澹臺左廂朝白髮老者頷首示禮,說道:“刀君要弓,澹臺左廂不敢不給,將具以實情覆命左將軍。”

白髮老者冷哼一聲,說道:“你們跋野人不是喚我刀魔?”又冷冷一笑,“朧月弓在這少年手中,與我何干?”

澹臺左廂微微一笑,臉上也無尷尬。二十年前峽口山東麓長峽裡突然出現一名神秘刀客,跋野人過此長峽,常被他襲殺,以致峽中白骨累累,跋野人喚其爲刀魔。數度組織高手過來圍殺,卻不能覓得他的蹤跡。不得以,跋野人侵河西,避開這條峽道。

澹臺左廂見刀魔只是幫少年將弓要回,卻不加以庇護,暗道:刀魔行事,匪夷所思。雖然朧月弓得而復失,只要刀魔能離開此地,回到族地,也是功大於過。

越仕拿手往少年面前一攤,說道:“朧月弓你也使不了,不如讓給我?”

迦葉神色肅穆,微微搖了搖頭,說道:“不讓。”

越仕喜歡這弓,卻沒想據爲己有,忖道:跋野人知道朧月弓在少年手中,那勞什左將軍必會遣人從少年手中奪回。便想此時當着澹臺左廂的面將弓要過來,將一切干係擔下,離開此地再將弓還給他就是。

見少年一口回絕,只當他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暗地裡朝他頻遞眼色;迦葉側過頭去,裝作未見,越仕心裡焦急得很。

迦葉左手搭弦,輕輕撥動,震出嗡嗡細響,竟如遠處雷鳴;想起故人,眼中噙淚。

聽着弦鳴如雷,白髮老者也禁不住微微側目。

澹臺左廂只怕刀魔與那青衫老者改變初衷,說道:“朧月弓已歸還,澹臺左廂這便引西陸貴使*地去。”

白髮老者冷哼一聲,不置可否,澹臺左廂與雅博•蘭登互換了一個眼色,下令隊伍離開石谷,進入北面的峽道,迤邐而去。

江翼恭敬的朝青衫老者施了一禮,說道:“小子江翼抖膽問一聲,阿拔斯與跋野相互勾結,將不利中州,老丈怎可以任之由之?”

白髮老者冷眼看着江翼,青衫老者卻不介懷,笑道:“西陸並非無人,我們若不持身份出手,西陸絕世武者也將潛入中州,展開血腥殺戮。”輕輕一嘆,“帝國征伐之事,又豈是我們管得了的?”

江翼暗道:哪裡是管不得,只是心淡漠。懾於青衫老者傳聞中的威嚴,江翼再不敢拿話試探。

越仕心裡喜愛那張朧月弓,纏在少年身邊,問道:“你穿着河西郡兵服,可是河西的軍士,喚什麼名字。”

迦葉望了一眼燕然,言語間有些淡漠:“這衣服是從青丘山北面的戰場的死屍身上扒下來的;旁人都喚我迦葉。”

越仕擰頭看向江翼,問道:“七郎,你見多識廣,可識得有‘迦’這一姓?”

江翼搖頭說道:“不識得。”

燕然睜眼望着青衫老者,問道:“爺爺必定知道。”

青衫老者微微一嘆,卻不應聲,白髮老者說道:“西州有國名爲孔雀,奉白山爲神,國中有族名曰迦葉,世襲白山待,在孔雀國內地位尊崇,卻罕爲人知。”

高昌賊王沮渠燭武糾集西州蒲昌海地區的六國兵力,以拒河西。二十九年,河西郡聯絡孔雀王,欲共擊高昌。消息敗露,沮渠燭武出兵滅位於孔雀河上游的孔雀王國,國中民衆高過馬梢者皆遭屠戮,餘生者僅千餘幼童,販賣爲奴,零落四方。

雖然是湮滅了的種族與國度,越仕卻是知道一二,定睛望着面容愁苦的少年,問道,“你是孔雀國的遺民?”又爲孔雀王國慘遭滅亡的命運忿恨,道,“沮渠燭武殘暴不仁,當遭天誅。”

迦葉冷冷一笑,說道:“孔雀集一國之兵不足千人,有何資格能當河西郡的盟友?孔雀國滅,乃是滅於蔡景略的詭計與沮渠燭武的殘暴。”

越仕聽了一怔,欲要與他辯解,卻見江翼等人皆默然,欲言又止,長嘆了一聲,閉口端坐馬上,將身子側到一旁。

##############################################

澹臺左廂得人稟報刀魔等人離開峽谷,與雅博•蘭登領着十餘人策馬返回石谷,擡頭望着露出石壁的刀柄。藉着支出的石棱,澹臺左廂猿身登上十餘丈的石壁,手握住刀柄,提息拔刀,那刀如鑄入石壁一般,紋絲不動。

澹臺左廂朝雅博•蘭登苦澀一笑,輕身縱下石壁,說道:“這柄刀追隨刀魔數十載,受其精魄淬鍊,刀身鐵質愈加純粹,已出凡器之列。但是沒想到刀魔隨意一擲,竟將刀身鑄入石壁,與這石山溶爲一體,強力拔出,只怕會毀了這柄兵刃。”

一名阿拔斯人站在雅博•蘭登的左側,用他的蹩腳的中州語說道:“刀魔已走,還能有什麼玄虛?”

澹臺左廂微微一笑,說道:“天人至境,與天地相合,刀魔已走,但此間的天地之勢依舊長存,這柄魔刀不容小窺。蘭登先生未受重傷,或可一試,我是萬萬不行。”

那人呲鼻眯眼,只當澹臺左廂胡言亂語,說道:“韋斯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什麼天地之勢,我不管的。”解下腰間刀,掛到駱駝上,學着澹臺左廂的樣子,探臂伸腳,藉着石棱而上。

雅博•蘭登雖然不敢小視中州的丹息術,但也不相信這柄刀會有什麼神奇,暗道:不成功頂多毀去這柄刀罷了。待師弟伸手去握刀柄之時,眼角餘光裡澹臺左廂隱有異樣的笑意,心驀的一緊,暗感不妙。來不及出聲阻止,卻聽見訇然巨響,大地震動,石崩壁裂,只見塵煙之中,師弟給震得橫飛出去,口裡狂噴鮮血不止,叮叮叮卻見塵煙裡落下數截斷刃。

迦葉等人將出峽道,聽得一聲悶聲從山腹傳來,皆詫然回望,不知出了什麼變故,卻見白髮老者輕蔑一笑,說道:“米粒之光還敢與星月爭輝,天地玄機的秘密又豈是輕易能理解的?”

青衫老者微微搖頭:“何苦惹來爭執呢?”

第5章 圍堰填海第11章 攻陷渝州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仇讎第6章 晉陽山道第1章 暗日續戰第8章 布間第12章 樂清軍議第5章 碧海雷嘯第13章 江河表裡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2章 施粥梳民第10章 期以十年第7章 甕外之鱉第13章 屠人以城第2章 溧水夜蹄第6章 青楓道上第2章 流民壅途第8章 荊南特使第12章 鄉歸何處第9章 紙上談兵第9章 樊族易幟第1章 夜抵宣城第6章 江寧特使第4章 以南統北第12章 雁門悲月第11章 改經換脈第9章 又臨津水第10章 櫻花緋雨第2章 宜家宜室第7章 雨夜飭軍第11章 云溪映雪第14章 入主漳臺第8章 驚鴻第8章 布間第9章 入局第8章 重返雍揚第5章 石峽第1章 援兵不再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1章 君愛佳人第6章 前途渺茫第1章 惠山之戰第7章 建安堡(下)第1章 荊北被困第13章 燒石毀堤第5章 丹青仕女第9章 沈門秘議第14章 入主漳臺第6章 建安堡(上)第10章 豫章燎城第5章 圍壤夜戰第12章 樂清軍議第1章 孤軍東進第4章 配田決議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3章 兵出白陘第1章 族人飄來第9章 刺客第7章 淮水湯湯第9章 尉潦有訊第7章 爲子擇名第1章 脣槍舌劍第2章 良驥相附第9章 老祖殯天第5章 絕色佐酒第8章 玄機瞳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3章 奇謀潰敵第8章 布間第13章 豬狗之徒楔子宛陵冬第8章 嶺道荊棘第8章 奪舟驅寇第6章 三力相角第5章 星空飄香第7章 淮水湯湯第8章 王道制衡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3章 軍制第12章 築城藏嬌第10章 伏牛山中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3章 如影隨形第8章 一觸即發第20章 無心之失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1章 青衣命途第3章 重塑山河第4章 婦人之仁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章 齊川夜月第4章 婦人之仁第9章 沈門秘議第13章 體悟之術第9章 紙上談兵第2章 青州鬼騎第7章 覆巢之下第1章 脣槍舌劍
第5章 圍堰填海第11章 攻陷渝州第5章 北靜郡王第5章 仇讎第6章 晉陽山道第1章 暗日續戰第8章 布間第12章 樂清軍議第5章 碧海雷嘯第13章 江河表裡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2章 施粥梳民第10章 期以十年第7章 甕外之鱉第13章 屠人以城第2章 溧水夜蹄第6章 青楓道上第2章 流民壅途第8章 荊南特使第12章 鄉歸何處第9章 紙上談兵第9章 樊族易幟第1章 夜抵宣城第6章 江寧特使第4章 以南統北第12章 雁門悲月第11章 改經換脈第9章 又臨津水第10章 櫻花緋雨第2章 宜家宜室第7章 雨夜飭軍第11章 云溪映雪第14章 入主漳臺第8章 驚鴻第8章 布間第9章 入局第8章 重返雍揚第5章 石峽第1章 援兵不再第13章 奇謀潰敵第11章 君愛佳人第6章 前途渺茫第1章 惠山之戰第7章 建安堡(下)第1章 荊北被困第13章 燒石毀堤第5章 丹青仕女第9章 沈門秘議第14章 入主漳臺第6章 建安堡(上)第10章 豫章燎城第5章 圍壤夜戰第12章 樂清軍議第1章 孤軍東進第4章 配田決議第12章 得隴望蜀第13章 兵出白陘第1章 族人飄來第9章 刺客第7章 淮水湯湯第9章 尉潦有訊第7章 爲子擇名第1章 脣槍舌劍第2章 良驥相附第9章 老祖殯天第5章 絕色佐酒第8章 玄機瞳第11章 西出江寧第13章 奇謀潰敵第8章 布間第13章 豬狗之徒楔子宛陵冬第8章 嶺道荊棘第8章 奪舟驅寇第6章 三力相角第5章 星空飄香第7章 淮水湯湯第8章 王道制衡第12章 圍岸攔潮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3章 軍制第12章 築城藏嬌第10章 伏牛山中第13章 體悟之術第13章 如影隨形第8章 一觸即發第20章 無心之失第12章 暗日之戰第11章 青衣命途第3章 重塑山河第4章 婦人之仁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章 齊川夜月第4章 婦人之仁第9章 沈門秘議第13章 體悟之術第9章 紙上談兵第2章 青州鬼騎第7章 覆巢之下第1章 脣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