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仇讎

江津城,南臨大江,津水繞城而過,所以取名江津。江津城雄踞攝山而建,攝山的兩座主峰比肩等高,東峰如龍稱龍山,西峰三茅宮又稱鳳翔峰,雙峰如門,峙守津水,所以江津在建城之前又稱津門。

江津東望東海,西達荊楚,南接皖越。前朝經略津水貫通長河,從古到今都是通達之地。雄居天下四都之列,可見其繁盛。津水主水道繞而過,另有引水溝渠穿城而去,也名津水。前朝津水漕運鼎盛時期,兩岸商埠相映,食店林立。時至今日,略有不及,但依舊商賈雲集,市肆繁盛,歌樓舞榭,琴聲酒器,徹夜不絕。

東籬茶樓臨街傍水,居在繁華錦簇之地,卻是難得的靜謐幽雅,臨窗可見攝山雙峰,摩天矗立,窗下又望得見津水之上,舟楫雲集,帆檣蔽日。數尺見方的倚水*種植多種名菊,現時已是數九嚴寒,花圃之中依舊有數株異種盛開不謝,錚錚風骨多於爭奇鬥豔。前街正對永寧郡都督府。前任都督宰父徙喜靜,每日令兩名衙役執杖,遇到無事喧譁者,杖之。張東崛起永寧郡,自牧江津,將前任頒佈的政令盡數改動,惟獨這條不曾改動。所以,東籬茶樓雖然居繁錦之所,卻無車馬喧譁。

徐汝愚心想,父親常言譬使天下相得,再無紛爭,市井民俗皆如陳年古酒,使人陶醉。現在卻有幾分相似。攝山在外,雲霞棲集,窗下異菊爭研,這茶樓名稱東籬,顯然取自古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境。父親若是在此,定然會尋茶肆主人品酒論文。想到這裡,徐汝愚黯然神傷,悲慟欲絕。

吳儲見慣這種情形,未加理會,心中盤算,從昨日起,江津城中停止嚴密的收搜,恢復往時的正常城務防事。顯然是張東見他一直沒有顯身,繼續收搜下去,擾民過久,傷及政體,只得恢復城中生活次序。若是自已當他放鬆警惕,冒然前去行刺,必然中計,落入他的網羅之中。此時張東應內緊外鬆,看他每日出行的儀仗依舊森嚴就可以知一二。

正思忖間,餘光裡看見四個髯須漢子進入茶樓,大不咧的尋了靠窗的位置坐下,粗聲招呼茶倌上茶伺侯。

四人體態均勻,步履間舉重若輕,顯然都是個中好手。

其中一人行爲粗魯,右腿支在桌子橫檔上,咄聲罵道:“吳儲那狗賊害人匪淺…”

待要再言,左側白麪長鬚漢子厲色制止,說道:“小聲。你想連累我們一同遭主公訓斥。”

粗魯漢子訕訕沉下聲來,與另三人細聲交談。

吳儲見那四人說到自己,立即功聚雙耳。

“鍾留那邊已傳來消息,吳儲欲附鄂家,已被隨侯鄂璞所拒,向東南離去。爲何主公還令我們扮作食客在酒肆裡廝混?”粗魯漢子忿忿說道。

“不領差事,薪奉不減,每日還能遊山玩水,二哥又有什麼不自在的?”對面一個疤臉漢子淡淡言道。

“話雖如此,但是此時正是建功立業的時候,誰有心思在這裡遊山玩水?再說我們只是在這茶樓食店裡逗留,不似江津三惡他們…”話未出口,便覺自己失言,忙閉口不言,希望三人沒能發覺。

然而,右側猥瑣青年卻不放過他,譏諷的接過他的話頭:“不似三惡他們留連紅館青樓是吧?哈哈,原來二哥不是爲不能建成功立業忿忿不平,而是想念他的怡情啦。”

粗魯漢子情知自己失言,一時反駁不了,只漲紅老臉,怒目盯着猥瑣青年。猥瑣青年卻不懼他,擠眉弄眼甚是得意。

白麪長鬚漢子不覺莞爾,道:“小柯,不要再戲弄你二哥了。”接着一頓,肅聲道:“主公如此安排自有深意。鍾離現在的那個吳儲,保不定是他的那個部下扮的,目的乃是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吳儲與其四十九名部衆,都青銅面具覆面,若非相熟之人無從分辨。好了,不要再言吳儲,倘若他一直不出現,就當主公讓我等休假吧。”

接下來,這四人都說旁事。那粗魯漢子與猥瑣青年更是大談青樓淫穢之事,不是發出猥褻嬉笑。聽得吳儲眉頭直皺, 掉頭見徐汝愚也是雙眉緊蹙。與之相聚月餘,知道他五識異於常人,此時見他能聽到那四人談話也不以爲怪。

徐汝愚望着眼前這人,心想:他雖然殘暴無常,但也深得部衆擁戴。此時,他大勢已失,卻依舊有人死力襄助。父親常言,能獲人心,必有所得之處。看來,在他殘暴無常的表面底下,藏有別物。

徐汝愚得吳儲相救保住性命,兩人相伴一個多月月,一直相安無事,已不像當初那樣拒之千里。

吳儲言道:“張東爲人謹小慎微,怎會輕易就中這聲東擊西之計?”

徐汝愚見他雖是自言自語,卻心知他是說與自己聽的,遂接道:“正是張東爲人謹慎,纔會中這聲東擊西之計。”

“哦,爲何這麼說?”吳儲行功約束聲線,將兩人之間的聲場與外界隔絕,自是不懼旁人聽見。

徐汝愚知他這是考校自己,不以爲意,接着說道:“張東雖然識破鍾留那人不會是吳儲,但以他事無詳明未敢省心的性格,定會派遣族中好手,前去一探究竟。如此一來,江津城中的實力定會有所分散。”

吳儲面露嘉許,道:“你不會言盡於此,繼續說。”

“若能再尋世家大族投附,幾番遭拒看似山窮水盡,然後北上直逼江津。張東即使未必全信,也會盡起好手,在大江的南岸阻截。那時你就可以便宜用事。”

“果然不愧是六俊之後。蒙亦應是如此。”

徐汝愚猶豫片刻,終於問道:“只是不知你與張東有什麼深仇大恨,欲殺之而後快?”

吳儲眼中精光一閃即沒,面色陰鬱下來,似沉浸往事之中不可自拔。徐汝愚見他面色變得極爲難看,目光時而兇狠,時而悲慟,時而陰沉,時而輕柔,轉瞬數變。不禁後悔問出這樣的問題,禁不住害怕起來,不知做什麼好。 幸好只過片刻,吳儲神色恢復正常,目光陰狠的瞟了遠處四人一眼,說道: “你真想知道?”

徐汝愚迎上他的目光,猶豫了一下,肯定的點點頭。

“那好,我們另尋地方,免得讓那四隻狗察覺出什麼。”

兩人結帳離開茶樓,另在津水河畔尋了一處食店進去,見無喬裝之人,便安心坐下。

“沿津水而上,距江津城三百五十餘里,有一個小邑名喚博陵,隸屬於永寧郡清河府,我吳家是博陵的大族,歷任博陵都府都是出自我們吳家。博陵雖然居戶不只有萬餘,但控扼津水、淮水,乃是兵家形勝之地。張東剛剛在永寧郡崛起,只有儀興、白石兩府八邑,東臨東海郡,見拒於陳昂,東北是伊家青州。那時宰父徒據有江津、清河、南陽三府,但其施政暴虐,如狼牧羊,世家平民都不堪其擾,於是密謀引張東進入江津將宰父徒驅逐出永寧郡。當時家父率我吳族千餘精兵追隨張東。張東借道博陵侵江津,我吳家爲他阻截清河府的援兵,後來又助他謀取清河府。 張東回師江津經過博陵的時候,大軍陳於津水之畔,約我父兄四人到博陵城外飲酒慶功。我父忌之,讓我臥病城中,領兵以防有變。果然,宴罷伏兵乃出,張東縛着我的父兄來到城下,讓我棄城獻降,交出清河衝陣術。我父兄不堪其辱,嚼舌自盡。城困半個月而破,我族只有我等十七人突圍得以脫身,其餘諸人或死或俘。羣雄爭霸,無所不用其極。我族踞博陵形勝之地,又有家傳的清河衝陣奇術,雖然在亂世不爭霸奪土,但是強豪深深忌憚我吳家。在亂世之中,不思進取,遭受淘汰,也沒什麼是非可講。可恨張東狗賊,俘我愛妻,欲強之,見我妻抵死不從,就刀架在我不足月的孩兒頸項上逼之。我妻受辱身死,張東烹我兒與那一戰出力者共食之,我族被俘一百二十三人盡遭屠戮。”

最後數言,吳儲虎軀劇顫,言語哽咽,雙目之中蓄滿仇恨之淚。徐汝愚心頭如加巨力,呼吸困難,終於也控制不住涌出熱淚。

兩人各自沉思,再無言語,直坐到日薄攝山,晚霞積空。 津水之上粼粼波光,尤如藏金,一道道在垂柳長曳的枝條下盪漾開來。此時有數十艘畫舫繫於岸邊,有歌聲渺渺傳來,細聽去,卻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悲壯歌曲,歌者反覆吟唱,愈加頓挫蒼涼,此時日沉山後,水煙興起,暮色漸深,只是歌聲繞梁不絕,愈加嘹亮。

琴聲錚錚忽起,悲昂轉折,徐汝愚聽出那是古樂《國殤》,是祭祀守土戰死將士的祭樂。歌者稍頓,複用那悲涼的歌喉和唱: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凌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

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 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遙遠;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爲鬼雄。

徐汝愚憶起父親說過的一句話:羣雄並起,逐鹿天下,互爲仇讎。天下蟻民,或受役使,或遭屠戮,生者無使有歸,親人殘存,羣雄使之然也,天下視之爲仇讎。吳儲爲仇恨矇蔽,投附青州伊族,十年練成數千鬼騎侵擾儀興、白石等地,兩府六邑,十戶難留其一,那適逢其難的人一定會非常仇恨他了。想到這裡,對吳儲的同情之心便淡了許多,收住悲切,卻更加沉浸於歌聲那無邊無垠的悲涼中去。父親常言,人最易受到矇蔽,執着自己的信念,卻讓旁人受到傷害。如此看來,仇恨便也是使人受矇蔽的信念了。父親臨死也不忘囑咐我忘卻報仇,想是不希望我受到仇恨的矇蔽。只是聽吳儲說自己經脈受損,怕是活不長久,報仇之事更是無從提起。

一時想呆了,直到吳儲拍醒他,方覺察已是月至中天,星漢昭昭。

第8章 靜湖映雪第7章 建安堡(下)第3章 十二寇盟第6章 廣陵對峙第2章 城下相知第6章 分割天下第9章 入局第12章 重臨東門第5章 碧海雷嘯第3章 意外相逢第1章 出使江寧第11章 三關天險第4章 漢水桃源第9章 公良之死第8章 甘棠爭奪第5章 入主泉州第15章 哀兵第7章 雨夜飭軍第13章 屠人以城第3章 雁潭路遠第10章 潛影隨形第5章 碧海雷嘯第12章 踏碎山河第13章 蘭陵援軍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6章 背腹之患第3章 意外相逢第5章 請君完璧第13章 普濟出兵第9章 祁門絕道第3章 百夷王族第9章 紙上談兵第5章 血染流桂第5章 請君完璧第6章 晉陽山道第8章 其人之道第6章 晉陽山道第3章 別來無恙第4章 普濟報捷第8章 酒樓說戰第2章 故計重施楔子宛陵冬第10章 豫章燎城第6章 建安堡(上)第21章 天下共仇第9章 迷霧重重第5章 失於迷途第2章 溧水夜蹄第7章 商南馬市第3章 別來無恙第1章 雁門關內第12章 大衍數陣第7章 雨夜飭軍第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昭武九姓第8章 嶺道荊棘第6章 天下勢第12章 雁門悲月第9章 入局第1章 渡江問策第10章 潛影隨形第2章 新豐野望第11章 玉壺春雪第11章 合圍第20章 無心之失第8章 甘棠爭奪第11章 擄婦爲妓第11章 玉壺春雪第13章 驍衛營第3章 玄冥之境第13章 江河表裡第4章 內宅梨香第三章第3章 襄樊會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6章 朧月弓第10章 期以十年第20章 無心之失第5章 仇讎楔子宛陵冬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章 翠獅相會第2章 昭武九姓第2章 舟行江上第1章 夜抵宣城第7章 烏湖南歸第9章 槃木拳術第9章 剛烈第11章 歷陽水營第6章 荒城崛起第12章 一石三鳥第9章 老祖殯天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3章 將離清江第2章 初至沂州第4章 樓挑明月第12章 重臨東門第2章 大漠殘壘第4章 臾城嶺道
第8章 靜湖映雪第7章 建安堡(下)第3章 十二寇盟第6章 廣陵對峙第2章 城下相知第6章 分割天下第9章 入局第12章 重臨東門第5章 碧海雷嘯第3章 意外相逢第1章 出使江寧第11章 三關天險第4章 漢水桃源第9章 公良之死第8章 甘棠爭奪第5章 入主泉州第15章 哀兵第7章 雨夜飭軍第13章 屠人以城第3章 雁潭路遠第10章 潛影隨形第5章 碧海雷嘯第12章 踏碎山河第13章 蘭陵援軍第10章 桑泊微瀾第16章 背腹之患第3章 意外相逢第5章 請君完璧第13章 普濟出兵第9章 祁門絕道第3章 百夷王族第9章 紙上談兵第5章 血染流桂第5章 請君完璧第6章 晉陽山道第8章 其人之道第6章 晉陽山道第3章 別來無恙第4章 普濟報捷第8章 酒樓說戰第2章 故計重施楔子宛陵冬第10章 豫章燎城第6章 建安堡(上)第21章 天下共仇第9章 迷霧重重第5章 失於迷途第2章 溧水夜蹄第7章 商南馬市第3章 別來無恙第1章 雁門關內第12章 大衍數陣第7章 雨夜飭軍第7章 釜底抽薪第2章 昭武九姓第8章 嶺道荊棘第6章 天下勢第12章 雁門悲月第9章 入局第1章 渡江問策第10章 潛影隨形第2章 新豐野望第11章 玉壺春雪第11章 合圍第20章 無心之失第8章 甘棠爭奪第11章 擄婦爲妓第11章 玉壺春雪第13章 驍衛營第3章 玄冥之境第13章 江河表裡第4章 內宅梨香第三章第3章 襄樊會第13章 軍政會議(下)第6章 朧月弓第10章 期以十年第20章 無心之失第5章 仇讎楔子宛陵冬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章 翠獅相會第2章 昭武九姓第2章 舟行江上第1章 夜抵宣城第7章 烏湖南歸第9章 槃木拳術第9章 剛烈第11章 歷陽水營第6章 荒城崛起第12章 一石三鳥第9章 老祖殯天第10章 湯邑山口第13章 將離清江第2章 初至沂州第4章 樓挑明月第12章 重臨東門第2章 大漠殘壘第4章 臾城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