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突然目睹

不同於顏墨白胸膛的真正清瘦,這許儒亦雖外面看似修條,實則,胸膛與肩膀則是略微壯實。

鳳瑤微微一怔,指尖也稍稍僵了半許,待得將被褥掀至他腰間後,便不敢再掀,目光也略微忌諱的不再朝他身上多加打量,僅是稍稍回頭過去,用銀針淬酒灼燒之後,便開始一點一點的在他胸膛與腦袋上施針。

整個過程,她目光細緻,下手極爲的輕微,卻也極爲的準確。

待得許儒亦的胸膛與腦袋上皆鑲上了一排銀針後,她便稍稍鬆了口氣,隨即就着一旁的酒水,開始隔着褻衣擦拭他的身子攖。

此番降溫,無疑是急速降溫,雖施針極爲精細,但此番用酒水擦拭他身子,倒是略顯應付。

畢竟,男女有別,她並不好對這許儒亦的身子接觸過多,再者,許儒亦對她的心思,她自也明白,是以,如此多做接觸,便也會多一方牽扯,也幸得這許儒亦昏睡不醒,不曾滿目清明的望她,若是不然,她姑蘇鳳瑤,自也心有芥蒂與顧慮,不敢如此接觸他纔是。

待得酒水稍稍擦遍他的上身後,鳳瑤才稍稍伸手,朝他的額頭探去,也不知是否是銀針有效,還是銀針與酒水雙雙起了作用,許儒亦的額頭,雖仍是發燙,但卻不曾如最初那般灼熱襲手了。

鳳瑤瞳孔終歸是再度鬆了半許,面容上,也逐漸漫出了幾許釋然償。

待縮回手來後,她修長的指尖再度拈起了銀針,繼續在他胸膛上施針。

此番過程,仍舊持續了許久,待回神過來時,隨意偶然的擡眸之間,卻見許儒亦那雙本是緊合的眼睛,此際竟靜靜的睜開。

瞬時,二人目光相觸,鳳瑤猝不及防的驚了一下,指尖那最後一枚銀針也順勢掉落,略微失態。

待驀的回神後,鳳瑤強行按捺心神,極爲淡定的將那枚掉落的銀針拾起,隨即繼續細緻的在他的胸膛扎去。

周遭氣氛,沉寂幽遠,無端厚重。

而許儒亦,並未言話。

待得銀針紮在他的胸膛後,一切完畢,鳳瑤這才縮手回來,極是從容的再度擡眸朝他望去,平緩無波的道:“皇傅何時醒的?”

大抵是一直緊張爲他施針,許久都未言話,是以,此番突然開口,這脫口的嗓音竟也越發的嘶啞低沉。

許儒亦面色分毫不變,只是臉上因高燒而起的灼紅略微退卻了幾許,奈何,他那雙瞳孔,則靜靜的朝鳳瑤望着,認真厚重,似是夾雜了一股莫名情緒,而待鳳瑤細緻查探他的瞳孔時,他卻又似斂了神,瞳孔之中,也再無深沉厚重,有得,僅是一方幽遠無焦般的淡薄與平寂,剎那之間,竟是讓人觀察不出他的任何情緒來。

“方纔才醒。醒來,便見長公主正爲微臣施針。”僅是片刻,許儒亦那略微乾裂發紫的脣瓣一啓,低低出聲。

這脫口的嗓音,也是嘶啞難耐,似是從喉嚨中擠出來的一樣,倒是與鳳瑤嘶啞的嗓音不相上下。

鳳瑤眉頭微蹙,神色微動,待默了片刻,才平緩而道:“皇傅此際,覺得身子骨如何了?”

許儒亦靜靜的望着鳳瑤,目光分毫不挪,薄脣一啓,緩道:“有長公主親自施針而救,微臣此際,倒是未有任何不適了。”

是嗎?

這話入耳,鳳瑤倒是稍稍一怔,這廝高燒並未全然退卻,又豈會全然未有不適?

雖心底微生詫異,奈何,許儒亦那目光靜靜落在她面上,無端厚重,倒也是讓她略微不慣。

待得片刻後,鳳瑤按捺心神一番,平緩無波的道:“皇傅未有不適,便是最好。只不過,你如今的高燒並未全數退卻,後面幾日,倒仍需好生調養。今日,本宮也會差御醫前來守候,皇傅這幾日,便在府中安心養病。”

“不過是發燒之症罷了,不足掛齒。長公主這這兩日大婚,朝中自也是堆積了不少政事,雖有師父與國師處理朝政,但微臣仍是有些不放心,待得下午之際,倘若微臣能坐起來了,便該要入宮一番,去御書房幫着師父與國師處理朝政纔是。”

冗長的一席話,低沉而又厚重,那一股股誠懇與認真之意,也是彰顯得淋漓盡致。

鳳瑤瞳孔一縮,暗自嘆息一聲,目光也再度迎上他那厚重深然的目光,低沉而道:“皇傅這又是何必。既是病了,便該好生養病,朝中政事,劉太傅與國師自能應付,不必你太過操勞。”

許儒亦眉頭一皺,面色也突然增了幾許蒼涼。

則是片刻,他低沉嘶啞而道:“微臣雖在病中,但也可處理朝政,幫長公主分憂……”

鳳瑤心底一沉,眉頭也越發一蹙,未待他後話道出,鳳瑤已低沉沉的出聲打斷,“本宮說了,皇傅如今身子不適,需在府中好生調養。近些日子,那便不必上朝,也不必入宮,好生在府中修養便成。”

她這話,低沉厚重,也略微夾雜了幾許威儀與強勢。

許儒亦的倔強之性,她自也是領教過的,是以此番若非如此強行的與他言道,這人,定也不會聽纔是。

只奈何,她此番本也是好意,只是語氣稍稍重了一些,然而這話一落,許儒亦則略微蒼涼的望他,整個人,也突然間徹底的消停了下來,不再言話。

大抵是重病高燒之故,他整個人極爲難得的顯得脆弱而又滄桑,乾裂的脣瓣,似也一碰就要出血一般。

鳳瑤何時見過這樣的許儒亦,縱是往些日子偶有狼狽,這許儒亦,定也不會如今日這般脆弱蒼涼,而又莫名的無奈悲慼。

京都盛傳的第一公子許儒亦,本該就是風華儒雅,俊美絕佳之人,甚至一言一行,都能受人追捧熱逐,又豈能是,如今這般脆弱悲慼的模樣。

思緒翻騰,一時之間,落在許儒亦面上的目光也抑制不住的顫了半許,待得片刻,鳳瑤急忙有些侷促的挪開目光,強行按捺心神一番後,才平緩幽遠而道:“本宮之言,僅是在爲皇傅好罷了,並無其它之意。”

她終歸還是略微僵硬的解釋了一句。

待得這話一落,許儒亦也終於是嘶啞低沉的出了聲,“微臣知長公主好意,只是,微臣不過是在自責罷了,畢竟,長公主大婚,朝中之事本該由微臣來處理,卻是不料,微臣突然一病,不僅未能替長公主分憂,甚至還要勞煩長公主爲微臣施針。如此種種,微臣只是覺得,微臣自詡能當個忠臣,能幫得長公主,到頭來,微臣不僅未能替長公主治理好大旭,不曾替長公主貶了佞臣,更也未能,解了長公主和親之危,甚至到如今,微臣高燒,竟還得由長公主來治。微臣乃男兒志氣,心有鴻鵠,但卻,終歸是未能幫到長公主什麼,甚至,微臣也的確不及攝政王,至少,攝政王能幫長公主平衆臣,能幫長公主解和親之危,而微臣,卻是,一無是處,也一事無成。”

冗長的嗓音,嘶啞難耐,也幽遠至極。

大抵是這話發自內心,出自肺腑,是以他這番話的語氣,也極爲的無奈與愧疚。

鳳瑤靜靜的望他,並無太大反應,雖表面一派從容平靜,但心底,卻是起伏不息。

從不曾料到,許儒亦竟會想這麼多,竟會愧疚這麼多,甚至還會將所有事皆攬在自己身上,責自己無能,但卻也不得不說,這大旭興盛如何,與許儒亦何干,她姑蘇鳳瑤能否鞭策朝臣,解得和親之危,又於他何干,如此,若非感情至此,心意至此,這許儒亦,又何必如此的將自己看作是局內人,從而,將大盛興亡當作己任,甚至還要將她姑蘇鳳瑤只危當作己事。

不得不說,從始至終,這許儒亦都是無辜之人,是她姑蘇鳳瑤親自,將他拉入了朝堂。

是以,無論如何,他都不欠她什麼,也不欠大旭什麼,只是唯有一點,這許儒亦着實衷心刻骨,令人,怎能全然的忽視。

又或許,常日她對他着實太過淡漠,一直秉持君臣之意,纔不能明白他心底竟也是壓了這麼多愧疚與擔子,便是如今高燒至此,甚至還會念着她,念着大旭。是以,她常日裡,究竟是,將他疏離到了何等程度?

思緒翻滾搖曳,一股股複雜悵惘之意,也在心底徹底的升騰蔓延。

待得半晌後,鳳瑤才強行按捺心神,抿了抿脣,平寂幽遠而道:“皇傅不欠本宮什麼,也不欠大旭什麼,是以,皇傅你,無需爲任何人或事自責。”

這話一落,鳳瑤瞳孔一縮,再度迎上他那雙深邃的眼,脣瓣一動,繼續道:“皇傅在大旭朝堂,已是做得極好,本宮有時,雖不曾將話說得太過直白,但皇傅也該是知曉,本宮對你極爲倚重與信任。也望皇傅,莫要再悵惘自責,你乃本宮左膀右臂,你如今當務之急,是好生養好身子,纔可繼續爲本宮分憂解勞。”

這話一落,許儒亦並不言話,待將鳳瑤靜靜的凝了半晌後,他那乾裂的薄脣才稍稍一啓,低低而道:“微臣,愧對長公主如此看重。”

鳳瑤眉頭微蹙,“皇傅不曾愧對本宮,也不曾愧對任何人。望皇傅養好己身,待得身子康復了,便是皇傅你不說,本宮自也會主動讓皇傅爲本宮分憂。這大旭朝堂中,本宮信任之人不多,是以,望皇傅體恤好自己,莫要有任何閃失,待得康復後再爲本宮好生分憂,如此,也是在幫本宮大忙。”

許儒亦那雙沉寂深邃的瞳孔終歸是稍稍起伏開來。

那蒼然脆弱的面色,此際也突然增了幾許釋然,則是片刻,他薄脣一啓,正要繼續言話,不料這回話還未出口,他竟陡然猛烈的咳嗽起來。

乾裂的咳嗽聲,聽着倒是壓抑十足。

鳳瑤瞳孔一縮,當即起身至不遠處的桌旁爲他倒了杯茶盞過來,眼見許儒亦咳得厲害,渾身發顫,整個人全然無法接得茶盞,鳳瑤眉頭稍稍一蹙,猶豫片刻,卻也終歸還是坐在牀榻旁,另一隻手用力將他輕扶着靠於身上,待得他稍稍止住咳嗽,她頓時將茶盞湊於他嘴邊,低沉而道:“先喝些茶,潤潤嗓。”

許儒亦極是安分恭順,並無半許拒絕,腦袋也微微一垂,片刻之際,他那乾裂的脣瓣也順勢觸到了杯盞上,待得他剛剛飲下一口茶,剎那間,則見不遠處的屋門,頓時被人略微乾脆的推開。

瞬時,鳳瑤與許儒亦雙雙一怔,而不遠處的屋門,則猛然而開,有陽光與微風順着那屋門襲入,剎那之際,也將屋內沉寂的氣氛全數擾亂。

鳳瑤驀的擡眸一望,只見,那不遠處的雕花木門外,則正有三人立在當前,那三人,皆面色各異,神色各異,然而即便如此,那三人面上,也終歸是漫出了幾許詫異。

鳳瑤瞳孔驟然一縮,倒是未料那屋外正立着的三人竟是顏墨白,國師,甚至許儒亦的母親。

然而這般詫異之感,卻也僅是在心底蔓延了剎那,隨即,鳳瑤正要略微從容的將許儒亦扶着躺下,不料還未動作,那立在門外的顏墨白已是挑了眼,薄脣也隨之一勾,整個人笑得溫潤風情,“微臣方纔還說,長公主與皇傅一直呆在屋中,無聲無息,恐有棘手之事。本也想着邀國師一道進來幫長公主治皇傅之病,卻是不料,竟擾了長公主與皇傅溫情脈脈,你儂我儂了。”

懶散的嗓音,略微有些挑高,然而那語氣中的調侃與戲謔之意卻是不曾有半分的掩飾。

這話一出,鳳瑤頓時皺眉,目光徑直朝顏墨白落去,陰沉而道:“攝政王歷來便如此喜歡猜忌旁人,口出狂言?”

顏墨白麪上的笑意頓時斂了幾許,深眼凝她,懶散的嗓音也突然變得厚重幽遠開來,“微臣親眼目睹,不過是如實而道罷了。怎麼,長公主與許儒亦二人溫情相處,既是有膽子做,卻無打量承認了?”

鳳瑤面色也跟着沉了半許,心底起起伏伏,卻也瞭然至極。

這顏墨白無疑是在調侃於她,奚落她,這點,她自也知曉。也或許是歷來與這顏墨白相處慣了,對他這番戲弄甚至調侃旁人的性子也是瞭如指掌,是以,此番他這話入得耳裡,雖心底有些不暢,但也並非太過壓抑與惱怒。

僅是片刻,鳳瑤便脣瓣一啓,低沉而道:“以小人之心看人,是以,滿目之中,自也看得的是小人。攝政王性子如此,本宮此際,也無心對你多做追究。”

這話一落,全然無心再顧那顏墨白的反應,僅是目光稍稍而挪,朝顏墨白身邊的國師望去,“本宮方纔已爲皇傅施針擦酒,此際,他身上的高燒已稍稍退卻幾許,只不過後續如何,還望國師過來好生救治與開藥。”

她嗓音嘶啞而又淡漠,無形之中,也是威儀十足。

國師滿目幽遠的望她,凝了片刻後,終歸是一言不發的踏步入屋。

鳳瑤神色微動,心底漫出半許釋然,隨即不再耽擱,當即將許儒亦輕輕放下,待國師靠近牀榻後,她才緩緩起身讓開位置。

國師也不多言,只是滿是褶皺的面容透着幾許複雜與無奈,待站定在許儒亦面前後,他先是垂眸掃了一眼許儒亦,隨即便伸手去探許儒亦脈搏,而後,他眉頭也跟着皺了皺,極爲難得的出了聲,“高燒來得猛烈,你此番施針擦酒,僅能解當時,卻非治根之法。”

鳳瑤目光微沉,“本宮僅是當作尋常高燒來施針而治,許是着實無太大效果,也望國師出手而救,畢竟,皇傅乃我大旭重臣,不可,有任何閃失。”

這話,她依舊說得厚重而又認真,然而待得這話落下,國師的眉頭卻是皺得越發厲害。

那方纔跟隨國師入屋的老婦也急忙開口而求,悲慼焦急而道:“儒亦一向是個好孩子,且對大旭也極是忠然,望國師發發善心,救儒亦一命,我許家上下,定對國師感恩戴德。”

國師面色微沉,幽遠而道:“亦如長公主所說,皇傅乃大旭重臣,本國師無論如何,都會出手相救,老夫人不必擔憂。”

這話一落,不再多言,僅是稍稍伸手去拔許儒亦身上的銀針,待得一切完畢,他開始重新用酒水洗淨銀針,隨即在燭火上烤上片刻,而後便一絲不苟的開始重新爲許儒亦施針。

整個過程,屋內鴉雀無聲,沉寂厚重,鳳瑤也靜立在一旁,幫襯着國師洗針烤針,複雜厚重的目光,也極是頻繁的朝許儒亦打量,只見縱是銀針入肉,許儒亦竟也宛若未覺,那雙清透的目光,竟這麼毫無表情的朝鳳瑤盯着。

此番施針過程,持續極久,待施針完畢後,許儒亦竟睏意大發,全然睡了過去。

隨即,國師就着屋中的筆墨寫了藥方,吩咐許儒亦母親差人抓藥,待得一切完畢後,國師才稍稍鬆了緊蹙的眉頭,目光朝鳳瑤望來,幽遠厚重而道:“皇傅此人,着實忠良之人,鳳瑤對他惜才,爲師並不阻攔,但望鳳瑤點到即止,對這皇傅,莫要太過親近。”

鳳瑤瞳孔一縮,微詫的朝國師望去,待得剎那回神後,她目光也跟着陳雜開來。

“皇傅此人如何,本宮心底有數,至於要對他如何,也是本宮一人之事,不勞國師操心。”

國師眉頭再度一皺,“爲師是過來人,一切事,皆看得通透。望鳳瑤聽爲師一眼,無情,總比多情好,倘若猶猶豫豫,牽連不斷,那結果,定也是傷人傷己。再者,善惡,也只在一念之間,許儒亦是個好人,爲師,也不願看到你與他真正決裂的那天。”

決裂?

這話入耳,鳳瑤着實是心生冷嗤,着實也不知這國師爲何要如此牴觸許儒亦。

如這許儒亦溫潤良善之人,對她也是衷心不二,這般人物,又如何會化爲惡人,甚至又如何會與她決裂?

再者,她姑蘇鳳瑤便是再不濟,自也不會真正惡待着許儒亦纔是,而人皆相互,她不惡待許儒亦,這許儒亦,又有何理由與她決裂?畢竟,這許儒亦啊,溫潤清雅,乃真正的正人君子,這種人的言行,也皆是,信得過的。

越想,心底的複雜之意越發濃烈,而對國師的牴觸之意,也逐漸深了半許。

她冷眼盯他,默了片刻,才脣瓣一啓,陰沉而道:“是了,在國師眼裡,便只有攝政王最好,想來許儒亦此人,自也是入不得國師眼。只不過,本宮這人,也着實惜才,許儒亦性子如何,本宮也是瞭如指掌,倘若許儒亦當真如國師所言的那般會大變心性,會冷血無情,甚至會與本宮真正決裂,本宮這顆頭顱,也奉送給國師便是。”

大抵是不曾料到鳳瑤會如此信任許儒亦,國師面色也變了變,“你這是,要拿你自己的性命爲這許儒亦保證?”

第二百三十四章突兀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莫名而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蹩腳謊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相思寄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如此詭異第一百九十二章 處理幼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共同飲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衆人皆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夫妻一心第五百二十五章莫名之遇〔二更〕第四百六十章 在怕什麼第五百三十九章 一場成空第一百五十章 任打任罵第十章 故人成仇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力放權第一百四十章 擺駕出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討好之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你回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綾鋪就第七百五十三章 竟在這裡第七百零六章 不得插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區區大旭第二百六十三章 爲何懼怕第三百五十二章 替天行道第六百零七章 癲狂囂張第六百六十四章 難得悠閒第一百二十章 何必僞裝第二百九十六章 準備逃跑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家團聚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是會來第九十六章 哪兒來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容傾變數第八百零九章 賜封之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心有陰影第四百一十七章 幫我一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拉臣一把第九十五章 爲何在此第三十章 成何體統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求於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步一坑第八十一章 夫人送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踏足摘月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吾所願第七百四十四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九十四章 故人也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事態有異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好相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幫誰第二十二章 瑞侯來訪第二百零八章 何人所傷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相而合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有暗怒第四十一章 挾住佞臣第十七章 振振有詞第七百八十一章 好生休養第五百六十八章 改變策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是可憐(一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渡他回去第七百三十章 她不愛你第三百三十九章 難得相處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有暗怒第五百一十八十章意圖是何第一百八十章 異樣紛繁第三十八章 狡詐圓滑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聽見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突兀重逢第五十六章 出宮拿藥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方對立第三百零五章 四方埋伏第四十五章 羣臣蒙圈第七百四十九章 安在便好第一百八十八章 送上畫冊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五百七十六章 改變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七百四十六章 朕會等待第四百零八章 微臣本分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些過了第482章 男子氣概第五百二十五章莫名之遇〔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見錢眼開第七百零九章 公孫一族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五百九十八章 反之勸告第四百零五章 活着撐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車底藏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是會來第九十三章 如此相遇第二百七十章 楚京遊街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七百六十六章 照顧自己第九十七章 夜裡借裙第四百一十二章 幔後有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衆人皆鬥第四百五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虧欠於你
第二百三十四章突兀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莫名而信第四百五十三章 蹩腳謊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相思寄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如此詭異第一百九十二章 處理幼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共同飲酒第一百八十二章 衆人皆鬥第二百三十七章 夫妻一心第五百二十五章莫名之遇〔二更〕第四百六十章 在怕什麼第五百三十九章 一場成空第一百五十章 任打任罵第十章 故人成仇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力放權第一百四十章 擺駕出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討好之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放你回去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綾鋪就第七百五十三章 竟在這裡第七百零六章 不得插手第二百五十五章 區區大旭第二百六十三章 爲何懼怕第三百五十二章 替天行道第六百零七章 癲狂囂張第六百六十四章 難得悠閒第一百二十章 何必僞裝第二百九十六章 準備逃跑第七百六十九章 一家團聚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是會來第九十六章 哪兒來的第四百四十八章 容傾變數第八百零九章 賜封之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事態嚴重第一百三十六章 心有陰影第四百一十七章 幫我一回第二百一十七章 拉臣一把第九十五章 爲何在此第三十章 成何體統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求於臣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步一坑第八十一章 夫人送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踏足摘月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吾所願第七百四十四章 陽春三月第七百九十四章 故人也安第五百一十三章 事態有異第八百二十一章 好好相處第四百二十九章 究竟幫誰第二十二章 瑞侯來訪第二百零八章 何人所傷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相而合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有暗怒第四十一章 挾住佞臣第十七章 振振有詞第七百八十一章 好生休養第五百六十八章 改變策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是可憐(一更)第五百六十九章 渡他回去第七百三十章 她不愛你第三百三十九章 難得相處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有暗怒第五百一十八十章意圖是何第一百八十章 異樣紛繁第三十八章 狡詐圓滑第二百四十三章 都聽見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出發第二百三十四章 突兀重逢第五十六章 出宮拿藥第四百三十三章 兩方對立第三百零五章 四方埋伏第四十五章 羣臣蒙圈第七百四十九章 安在便好第一百八十八章 送上畫冊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五百七十六章 改變態度第四百四十四章 死纏爛打第七百四十六章 朕會等待第四百零八章 微臣本分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些過了第482章 男子氣概第五百二十五章莫名之遇〔二更〕第三百四十五章 見錢眼開第七百零九章 公孫一族第八十二章 緊抓不放第五百九十八章 反之勸告第四百零五章 活着撐着第二百二十二章 車底藏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巧舌如簧第七百六十七章 該是會來第九十三章 如此相遇第二百七十章 楚京遊街第七百二十九章 陡然推開第七百六十六章 照顧自己第九十七章 夜裡借裙第四百一十二章 幔後有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衆人皆鬥第四百五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六十七章 虧欠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