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突如其來的意外

502、突如其來的意外

第二天一早,南宮墨果然收到了太初帝的封侯的賞賜。這纔剛剛過完年,第一個得到賞賜的竟然不是各位皇子也不是宮中嬪妃公主,而是楚王妃,朝中衆人很是不解,不過南宮墨卻心知肚明。

過了元宵節,新年就算是徹底過完了。一年之計在於春,新年伊始,事情也不少,整個金陵皇城的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讓巍峨輝煌的皇城更多了幾分生機勃勃大地春來的意味。

蕭千煒暗地裡果然去了一趟城外的別業求見老頭兒,老頭兒也早就得了南宮墨的話,隨便刁難了兩下就替他開好了藥了。不過老頭兒顯然不是一個有醫德的人,沒過兩日鄭王殿下…“腎虛”的傳言就在金陵城中的權貴之間流傳開來。嚇得幾位側妃孃家的人們紛紛過去探望自家姑娘,各種補藥偏房不要命的往鄭王府送。雖然蕭千煒好了之後很快就跟側妃圓房打消了孃家人的擔憂,但是流言蜚語已經傳來了,除非哪位側妃有孕,否則,蕭千煒只怕沒法洗清這個名聲了。

就連太初帝都忍不住隱晦地關心了兒子幾句,可惜蕭千煒既不能說自己是因爲算計了衛君陌而被下毒,又無法讓太初帝相信自己完全沒問題,畢竟…。成婚好幾年沒有子嗣的事實擺在那裡。最後,蕭千煒也只能一臉菜色的領着太初帝派給他的兩個專屬御醫回府去了。

一開年,立馬就是皇帝的壽辰,然後是春闈,再往後蕭千熾要娶王妃,南宮緒和薛小小的婚期也訂好了。藺家六小姐和朱家大公子的婚事引得無數人側目驚訝,卻還是趕在一月底就要辦完,更是讓人猜測紛紛。至於長風公子居然心儀謝家三小姐的事情,南宮墨也終於有功夫當面向藺長風求證了。長風公子略有些羞澀的承認了,但是南宮墨告訴他一個不太好的消息,謝三對他沒什麼特別感覺,想要抱得美人歸,還需自己努力。

秦惜和絃歌公子的事陷入了沉靜,似乎沒什麼希望了。秦惜依然如常,只是偶爾有些失神。絃歌公子更是神出鬼沒,只有時不時出現一下讓人知道他還在金陵並沒有偷偷開溜罷了。

衛君陌朝着事務繁忙,楚王府的所有事務就都交給南宮墨打理了。這一年的各種規劃紛紛出爐,交給下面的人去執行,做完了這些事情南宮墨才鬆了口氣,已經是二月初了。好幾個國家和地方的使臣都已經到了金陵,整個金陵皇城似乎比往日更加熱鬧繁華熱鬧起來。

這日,南宮墨帶着夭夭正要出門去給長平公主府,還沒走到門口就被人給攔住了。來得是秦家的人,說是秦家大夫人請王妃務必過門一敘。看到親家人如此鄭重其事欲言又止的模樣,南宮墨就知道只怕真的是有要事。秦家不是不知禮儀的人家,如果不是必須秦家夫人會自己親自上門拜訪而不是說請她卻一趟。

無奈只得將夭夭交給星危讓他送去長平公主那裡,自己在小姑娘幽怨的眼神中跟着秦家的管事出門去了。

趕到秦家,南宮墨就直接被人請到秦惜的惜玉軒去了。南宮墨心中不由得一緊,有些擔心地問道:“可是惜兒又病了?”

接待南宮墨的是秦家的大少夫人,雖然更秦梓煦算是朋友,但是跟秦家這位大少夫人卻不怎麼熟悉。這位少夫人也是出身名門的,性子頗爲溫文嫺雅,與秦梓煦倒也是珠聯璧合的一對佳偶。這幾年秦梓煦不在家,她也是一心一意在秦家侍候公婆,打理中饋,沒有絲毫怨言和差錯。秦家上下都對她很是讚賞。

秦少夫人有些爲難地嘆了口氣,搖搖頭道:“王妃,還是看看再說吧。”

南宮墨心中稍安,至少不是秦惜的身體出了什麼事吧?眼看着也就只有幾步路了,南宮墨也不再多問,隨着秦少夫人快步走進了惜玉軒。

惜玉軒花廳裡此時竟然坐了不少人,坐在主位上的便是秦家主母秦夫人,坐在她下首的是一臉嚴肅的秦梓煦,以及…一臉平靜的絃歌公子。

南宮墨心中一跳,掃了一眼庭中衆人,敏銳地察覺到絃歌身上有淡淡的血腥味,想必是什麼地方受了傷,竟然如此……

“有勞王妃親自走一趟。”秦夫人起身道,“快請坐。”

南宮墨連忙道不敢,走到絃歌公子身邊坐了下來。側首打量着絃歌,蹙眉道:“師兄,你受傷了?”絃歌公子搖搖頭,道:“沒事,小傷。”

南宮墨見他確實不像是重傷,這才鬆了口氣,看向秦夫人問道:“夫人,惜兒……”秦夫人原本有些嚴肅的神色緩了緩,道:“多謝王妃關心,惜兒並沒有什麼大礙。”

“那…您這是……”

秦梓煦苦笑一聲,道:“還是我來說吧。”

南宮墨點頭,表示洗耳恭聽。

事情其實也並不複雜,今天一早秦梓煦難得有空在家,就攜着妻子一起來惜玉軒探望這兩天有些小恙的妹妹。誰知道卻被惜玉軒的丫頭擋在了外面不讓進去,只說小姐還沒起來。但是這些養在家中的小丫頭哪裡騙得過秦梓煦?只是三言兩語就瞧出了其中的破綻。秦梓煦大怒之下要將人拖出去打板子,那幾個小丫頭才招了說昨晚小姐從院子裡撿到了一個人,現在還在呢。

秦梓煦大驚,連忙帶着妻子進去,就看到絃歌公子躺在秦惜的牀上昏睡不醒。反倒是秦惜,坐在外間的軟榻上打盹,顯然是昨晚一夜沒睡。

若只是如此也就罷了,絃歌是秦惜的救命恩人,兩人又沒有做出什麼不該做的事情。只要悄悄將絃歌公子送出去也就完了,但是…秦少夫人分明在秦惜的脖子上看到了一些不該有的痕跡,這兩人分明是已經有了肌膚之親!秦梓煦大怒,當場就抽出隨身的匕首朝着絃歌公子砍了過去。饒是被秦少夫人和秦惜的驚呼上驚醒的絃歌連忙多開,卻也免不了見血,只是沒傷到要害罷了。

聽完秦梓煦的話,南宮墨也不由得呆住了有些不知道眼前的事情該怎麼處理。忍不住回頭去瞪絃歌,你既然不想接受惜兒,也沒人逼你,你以後避着她走不就完了大家也都不尷尬。現在跑到這裡來弄上這麼一出,到底算是怎麼回事兒啊!

想起前些日子還在暗暗幸災樂禍藺家和朱家的事,沒想到現在就輪到她來頭疼了。果然幸災樂禍是要不得啊。當然…這事兒跟那兩家的事兒也不是一回事。

擡手揉了揉眉心,南宮墨有些歉意地對秦夫人道:“夫人恕罪,我想跟師兄單獨談談。”

秦夫人微微蹙眉,眉目間有幾分不悅。秦梓煦卻搶先一步道:“這是自然,王妃請。”

“多謝。”

目送兩人出去,秦夫人方纔瞪了兒子一眼道:“你這是什麼意思?受了委屈的是你妹妹,你……”

秦梓煦嘆氣,“娘,不管這事兒怎麼處置,咱們都希望惜兒能夠好好地纔是最重要的。絃歌跟惜兒…不太合適,昨晚的事兒只怕是還有什麼內情。楚王妃不是不講理的人,這種事情不會偏頗絃歌公子的。夫人仔細問過了,他們昨晚什麼都沒發生。萬一…好歹還有個迴旋的餘地。”

秦夫人氣得只想落淚,“難道惜兒還配不上他麼?”不是她高看自己的女兒,若是什麼都沒發生,秦家也不會想要去高攀誰。但是發生了這種事,讓她這個做母親的怎麼能不生氣?

秦梓煦嘆氣,“這種事誰說得清。但是若是絃歌公子不願意,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惜兒跟他。哪怕咱們自己養她一輩子呢。”雖然這麼說,秦梓煦的臉色也不太好看,畢竟是自己從小到大捧在手裡疼愛着的妹妹啊。

南宮墨一臉嚴肅地拽着絃歌出了惜玉軒,到了個沒人的地方方纔問道:“師兄,你到底是怎麼回事?”

絃歌公子擡頭看了她一眼,淡淡道:“沒事。”

南宮墨忍不住想要撞牆,“這還叫沒事?!那什麼才叫有事?!”就算是她前世民風開放,你一個大男人也沒有大半夜跑到人家姑娘的閨房裡去抓着人又啃又咬的吧?長得帥就能耍流氓?你特麼要不是我師兄,我弄死你!

擡手拍了拍腦門,南宮墨深吸了一口氣忍住揍他一頓的衝動,問道:“你昨晚爲什麼會跑到秦家來?總不會真是誰把你打暈了丟過來的吧?”

絃歌公子臉色一沉,南宮墨心裡一顫,“難不成真是?”她是聽到兩位老人家說過的話,但是…就算師父不靠譜,師叔還是很靠譜的啊。

絃歌公子神色陰鬱地道:“沒有,我喝多了。”

“你特麼喝多了不是上青樓的麼?你去禍害那些姑娘我就懶得說你了,你什麼時候開始禍害良家女子了!”南宮墨只覺得額頭上的青筋跳的十分歡快。絃歌公子少年風流,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時候也是有過的。所以南宮墨素來認爲此人是個渣男,只是他從來不禍害良家女子也就罷了。

絃歌公子沉默不語,臉色越加的陰沉起來。

看他這副死樣子,南宮墨就來氣。翻了個白眼道:“算了。既然你們沒有那什麼,我去向秦家賠禮道歉。只要秦家同意,這事兒就這麼算了,回頭秦家有了滿意的女婿人選,我去求陛下爲她們賜婚。秦家家規森嚴,管束下人也很有一套,昨晚的事必然不會傳出去。至於你!我不管你是去跪求,還是去讓秦家人打了半死,總要讓人家消氣吧?”但是如果秦家堅持,那她就不管了。這事兒,不算怎麼說都是他們理虧。

看着沉默的絃歌公子,南宮墨忍不住嘆了口氣搖搖頭。遇到絃歌,也不知道秦惜到底是幸運還是倒黴。只是絃歌公子臉上的神色卻讓她不忍再多說什麼。只得輕嘆了口氣,伸手拍拍他的手臂輕聲道:“師兄,不管你是怎麼想的,這件事總要給秦家一個交代。但是我不會逼你的,若不是心甘情願的,就算你…不僅是害了你,也是害了惜兒。你好好想想再說吧。”說完,南宮墨就要轉身離去。

“等等。”身後,絃歌公子突然開口道。

南宮墨停住腳步,轉身。絃歌公子道:“我會負責的。”

“哦?”南宮墨挑眉。

“我沒開玩笑。”

南宮墨點頭,“我知道你沒開玩笑。但是…秦家小姐也不是你說娶就能娶的。你覺得就你現在這個表情進去說你要負責,秦家是會歡天喜地的把女兒嫁給你,還是再給你一刀?”不知道的還以爲他在施捨人家呢。當然,南宮墨知道絃歌並沒有這個意思。他既然說出了要負責那就是真的考慮好也決定了的。但是他的臉色實在是太讓人不愉快了。

絃歌公子看着她,“墨兒,麻煩你了。”

南宮墨心裡一軟,輕聲道:“哪裡辛苦,我就怕你們將來後悔。”雖說這也是一個契機吧,但是南宮墨實在不是很喜歡這種契機。太過尷尬了一些,若是真的好自然好,但是萬一不好呢?絃歌是個大男人還好說,惜兒怎麼辦呢。

“我是認真的。”絃歌公子沉聲道,想了想道:“我也不知道我昨晚爲什麼要來這裡,我只是…想找個地方待着。”

南宮墨臉色一沉,“那個女人又來找你了?”

“沒有。”絃歌道:“十二年前,就是今天我第一次見到她。當時我想,如果她爲當年的事情後悔了的話,我就不恨她了。”但是,事實卻讓他無比的失望,甚至是絕望。那個女人不僅沒有後悔,甚至還又一次對他下手。絃歌但是差一點就動手殺了那一家子,同時對自己的存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懷疑之中。爲什麼生他的人,會那麼的恨他,厭惡他的存在,一次一次的想要抹殺他呢?

南宮墨只覺得理由也忍不住抽了抽,連忙忍住了有些發酸想要流淚的衝動笑道:“師兄,既然你決定了,以後就要有自己的小家了。以後照顧妻子,疼愛兒女,孝順師叔纔是你的責任。當然,還要繼續照顧師妹我。”

絃歌公子勉強笑了笑,南宮墨也覺得這個笑話不太好笑。深吸了一口氣道:“我知道怎麼辦了,我先去見秦夫人,你先待一會兒再進來吧。”

絃歌公子微微點頭,“去吧。”

南宮墨笑了笑,轉身快步往惜玉軒走去。

254 北元青年的愛慕479 不患寡而患不均480 絃歌公子的身世317 心在滴血的小攤主309 你回來了108 鄭氏的秘密212 奇貨可居離京389 燕王的算計62 一場鬧劇270 燕王府驚變156 失敗的刺殺195 南宮緒出手228 斬敵先斬將350 夜戰暗棋155 截脈掌終於把自己坑進去了506 絃歌公子的心意86 星城郡主416 重聚368 驚天噩耗344 兵權移交56 初次宴請201 蕭純之死棋子247 染血的新婚夜484 不適合的鐘情201 蕭純之死棋子288 天降救兵31 藺長風的勸告461 新朝477 走火入魔484 不適合的鐘情484 不適合的鐘情368 驚天噩耗362 出兵362 出兵474 帶我一起走309 你回來了108 鄭氏的秘密540 難以抽身163 蕭純的真面目29 私會的尷尬謀臣實體版上市了親們快來520 救命之恩涌泉相報539 亂503 輕視大舅子會遭報應的76 無能爲力失蹤392 寧王的開解109 鄭氏之死533 自作自受43 金陵名門414 趁火打劫380 人盡其用324 魔音攝魂378 腦子進水還是要上天了265 詔書背後61 帶着和尚看442 解毒47 故人蘭嬤嬤92 朱家應變仙子的雙手539 亂4 兄長來了354 人心燕王的鬱悶341 父子相見201 蕭純之死棋子282 狠絕滿門抄斬167 深宮驚變299 風起55 忘了吃藥還是藥吃多了331 貪官的下場熊孩子126 歷經生死的醒悟410 玉墜511 野心和籌碼125 治骨折骨裂什麼的不擅長啊182 當街訓王孫480 絃歌公子的身世464 一些真相238 待嫁的人375 神箭手的殺傷力239 大婚之期215 大夏好舅舅93 皇帝的心思400 尋蹤敗家子140 最毒女人心368 驚天噩耗204 他們過得不好我就安心了538 三色菱257 水閣的探子315 宮七兵權的忌諱95 手癢拍個耳光217 本公子再也不喝茶了188 暴躁的康王世子228 斬敵先斬將198 兵戎相見278 失敗的刺殺130 別居公主府87 南宮姝的新婚夜121 受傷的真相35 投緣好友224 七橫八豎的屍體168 皇帝駕崩
254 北元青年的愛慕479 不患寡而患不均480 絃歌公子的身世317 心在滴血的小攤主309 你回來了108 鄭氏的秘密212 奇貨可居離京389 燕王的算計62 一場鬧劇270 燕王府驚變156 失敗的刺殺195 南宮緒出手228 斬敵先斬將350 夜戰暗棋155 截脈掌終於把自己坑進去了506 絃歌公子的心意86 星城郡主416 重聚368 驚天噩耗344 兵權移交56 初次宴請201 蕭純之死棋子247 染血的新婚夜484 不適合的鐘情201 蕭純之死棋子288 天降救兵31 藺長風的勸告461 新朝477 走火入魔484 不適合的鐘情484 不適合的鐘情368 驚天噩耗362 出兵362 出兵474 帶我一起走309 你回來了108 鄭氏的秘密540 難以抽身163 蕭純的真面目29 私會的尷尬謀臣實體版上市了親們快來520 救命之恩涌泉相報539 亂503 輕視大舅子會遭報應的76 無能爲力失蹤392 寧王的開解109 鄭氏之死533 自作自受43 金陵名門414 趁火打劫380 人盡其用324 魔音攝魂378 腦子進水還是要上天了265 詔書背後61 帶着和尚看442 解毒47 故人蘭嬤嬤92 朱家應變仙子的雙手539 亂4 兄長來了354 人心燕王的鬱悶341 父子相見201 蕭純之死棋子282 狠絕滿門抄斬167 深宮驚變299 風起55 忘了吃藥還是藥吃多了331 貪官的下場熊孩子126 歷經生死的醒悟410 玉墜511 野心和籌碼125 治骨折骨裂什麼的不擅長啊182 當街訓王孫480 絃歌公子的身世464 一些真相238 待嫁的人375 神箭手的殺傷力239 大婚之期215 大夏好舅舅93 皇帝的心思400 尋蹤敗家子140 最毒女人心368 驚天噩耗204 他們過得不好我就安心了538 三色菱257 水閣的探子315 宮七兵權的忌諱95 手癢拍個耳光217 本公子再也不喝茶了188 暴躁的康王世子228 斬敵先斬將198 兵戎相見278 失敗的刺殺130 別居公主府87 南宮姝的新婚夜121 受傷的真相35 投緣好友224 七橫八豎的屍體168 皇帝駕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