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

王知縣果然還是有着自己的一套手段,再加上王福東的雷厲風行,就在這天上午兩人就聯合採取了手段,兵分兩路,王知縣也不知從哪兒調來了一營的廂軍,而衙門中的差役及附近三鄉的土弓手一個都沒動,在楚丘通往各處的要道設置關卡,只許進不許出,如今的楚丘縣也可以算得上是鐵壁銅牆了,別說要將鹽運出去,就是鹽水也別想帶走一點。

而王福東則一楚丘商行行首的身份宣佈開倉平價放鹽,而且這次放鹽的數量遠遠的超出了以往楚丘所有商行所供應的量。

這一來整個楚丘縣都震動了起來,一股拋售的風暴漸漸的席捲而起,先前聽從了賀明鬆的商家顯得有些驚慌失措,卜縣丞更是有些措不及防,誰也不會想到隱忍這麼久的王知縣居然能夠有這樣的雷霆手段。

“你說卜縣丞也開始有動作了?”在王稼軒興奮得有些語無倫次的話語中,範銘捕捉到了一些信息,卜縣丞也開始要繃不住了。

“沒錯,他明着上沒有任何商賈從事,事實上城西的那家典賣行就是他讓他小舅子在打理的,能瞞得過別人,可瞞不過我!”王稼軒越說越興奮,“不說卜縣丞,就是謝主簿家,今日也拉出了至少十車的青白鹽,要分散給城中各家商號,看來是繃不住了。”

範銘深吸了一口氣,通過這次雷霆般的反擊手段,看來這次無聲戰役王知縣是贏了。

聽到這裡範銘再也按耐不住,將細節上的問題同王稼軒問了個清楚之後,就同他相約明日再會便徑直往縣衙的方向走去,範銘主要還是在擔心卜縣丞那邊的反應。

既然王知縣已經動手了,也必定要在衙門司職系統動動刀,雖說他已經被謝主簿明言革了司職,但卻也沒人正式的通知他,與其在這兒等消息,倒不如索性回去給王知縣充充場面。

果不其然,在範銘趕到縣衙之時,平時本就不太熱鬧的縣衙變得更加的冷清了起來,往日穿行若鯽的衙門吏員、僚屬都齊齊的不見了蹤影,一問在門口的雜役才知道此時全都被集中到了後院,說知縣大人在訓話。

如今的縣衙對於範銘來說已經非常的熟悉,就像是走自己後院一般,由於他也是熟面孔,裡面也沒人刻意攔他。

尋着走廊走到了衙門後院當中,老遠就聽到了一個頗爲火爆的聲音傳來,“王大人,這可不合例制啊,這一調動,楚丘百姓都心中惶惶、擾民傷財不說,單是各路商賈都損傷不少,我楚丘這些年來本就商貿不盛,如此一來不是更加不堪麼?”

聽到這段聲音,範銘的腳步停了下來,這個聲音的主人不用看就知道是卜縣丞,他口中的王大人不用說也肯定是王知縣,印象中平常卜縣丞都儘量避免同王知縣面對面,這次竟然敢用這種口氣質問王知縣,看來這次真是把他給逼急了。

接着內牆上的縫隙,範銘朝院中看了一眼,這縣衙中老資歷的吏員、差役都其中,將近二十多人,然而神情都有些肅然,只有卜縣丞在當先同王知縣‘對峙’着。

面對着如此強勢的卜縣丞,王知縣的臉黑得嚇人,範銘不禁爲他擔心了起來,除了這個主官的身份他在這裡可不佔半點優勢,若是卜縣丞發難還真討不得好。

就在這個時刻,一向和藹姿態出現在衆人面前的知縣大人驀然間變得肅然了起來,身上上官的氣勢尤爲明顯,且眼神銳利,“卜縣丞,莫要忘了你的身份,本縣纔是楚丘主官。”

誰都明白這次王知縣聲勢如雷霆般的動作是在針對誰,但卻也沒有料到知縣大人變得如此的強硬,甚至就連卜縣丞自己也嚇了一跳,這個蔫貨知縣什麼時候變了一個人了,王知縣這麼一喝他這才驀然醒悟過來自己的身份依舊不過是縣丞而已,依照大宋律法,若是對上官不敬,可定其藐視上官之罪,卜縣丞後背驚出一身冷汗。

或許是

在楚丘縣逞威已久,卜縣丞已然忘了自己應有的禮節,當下咳嗽兩聲以掩飾尷尬,“大人勿怪,老夫也是爲楚丘的將來氣血攻心,不過此事還當商議商議爲好。”

見卜縣丞認錯,他身後的吏員們愈發的人心惶惶了起來,都在心中感嘆不已,連卜縣丞都低頭了,這下楚丘縣府或許真要變天了。

“卜縣丞。”王知縣眼疾如電,彷彿刺穿了卜縣丞的眼眸,“莫不是以爲我此舉是在跟楚丘的百姓過不去吧。”視線在後面的吏員身上掃了一眼,繼續說道:“本縣忝爲楚丘父母,做的就是爲民謀福利之舉,難道有何不妥麼?”

卜縣丞從先前的驚嚇中回過神來,然而眉頭卻依舊緊皺,這次的事情實在是有些超乎他的意料之外了,但儘管如此他也只能是硬着頭皮迎上去,不然他在這個衙門之內的‘權威’怕是要出現危機了,“大人,話雖如此,但爲民謀福祉在乎長遠,這勞師動衆的於民似乎毫無益處?”

“前番楚丘的鹽價已經漲了數倍,民怨四起,黃枯山一帶更是爲私鹽起了起了私鬥,死了十數位村民,這些卜縣丞不會都沒有聽過吧?”

“呃……此事有所耳聞,但此事同今次有何關聯?”卜縣丞心中打鼓,這次王知縣果然是有備而來,看來這次真是要栽了。

王知縣冷哼一聲,“據我所知,此次鹽禍是有人刻意爲之,而且這主謀之人就在是本縣所轄之中……”

卜縣丞心中一驚,暗想這王知縣不是要借這次機會對自己發難吧,想了想確認沒有什麼把柄落在外面之後,一顆心才真正的放了下來,定了定道:“真有此事?大人可知此人是誰?”

“或許是楚丘某個商人,或許是某個鄉紳,或許……”王知縣冷笑了笑,刻意停頓了稍許,再次用那愈發銳利的目光掃了一眼衆人,“或許就在你們之間。”

王知縣這一眼掃過,頓時讓底下的衆人打了個寒戰,從王知縣來到楚丘近一年,他們才真正認識到王知縣遠不是先前看起來一般的‘和藹’,而是一個不得了的厲害人物。

這下不但其他吏員有些噤若寒蟬,就連卜縣丞都有些退縮了回去,在一旁見形勢不妙的謝主簿上前一步,打了個哈哈,道:“此事怕是有些誤會,大人可是聽到了什麼流言?”

王知縣沒有作答,身上的‘厲色’似乎消除了不少,笑了笑道:“這次臨時突然勞師動衆沒用告知衆位,實乃不得已爲之,還請諸位齊心協力爲此次將此次鹽禍平息下來。”

王知縣這句話看似是同全部的吏員說的,但事實上誰都明白這是警告卜縣丞不要輕舉妄動,望了望卜縣丞青白不定的臉色誰也不敢說什麼,只是在等着這一場‘交鋒’的結束,同時也在尋思着下一步是不是要看情況爲自己找條後路了。

裡面的人各懷心思,躲在外面偷聽的範銘卻是心中有些竊喜,看來這下押寶還真押對了,這次能夠反擊能夠成功,也就代表這王知縣能夠在楚丘站穩腳跟,再憑藉主官的身份也能夠一份話事權,這也就代表着他在衙門總也必定有了一個位置。

正想着,從裡面再次傳出了王知縣的聲音,“今日趁這個機會,我也有件事跟諸位宣佈,我看衙門中吏員額度未滿,僚屬也編制混亂,我打算重新調整下,順便安頓幾個有才學的學子進來適應適應。”

他的話語一落,這下不但底下的一衆吏員倒抽了一口涼氣,就連在外面偷聽的範銘都吸了一口涼氣,這王知縣是不是太心急了一點,在鹽禍的事情上還沒有取得完勝的情況下就開始插手人事上的事情,這兔子急了還會咬人,何況這卜縣丞也不是省油的燈。

果不其然,沒等卜縣丞發話,謝主簿率先就挑了出來,“大人,這吏治一事關係到一縣政治之清明,干係不小,若是有人刻意造謠,驚動了州府,恐怕擔當不起啊!”

謝主簿這番話說得極爲隱含,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在警告王知縣不要欺人太甚,也在提醒他自己上面還有人,他的話音一落,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王知縣的反應,若是真魚死網破,怕是誰都討不了好。

只見王知縣哈哈一笑,“謝主簿這是說哪兒話,本縣吏治一向就清明,只是衙府中額度未滿,我看這次縣衙中的幾個學子很有潛質,放到縣衙中鍛鍊鍛鍊,京師王相公有云:爲官當先爲吏,這也算是爲朝廷培養了人才。”

王知縣這哈哈一笑明顯的是給謝主簿和所有人一個臺階下,謝主簿也是圓滑成精之人,當即道:“甚是,甚是,近年衙門也的確需要一些新面孔了,我看上次的那個範銘就很不錯。”

一聽到自己的名字,範銘心中一緊,隨即又佩服起謝主簿的老練來,不愧是在官場熬了這麼多年的老手,知進退有魄力,明知道王知縣要提拔的人中有自己,不如索性做個順水人情將自己給推了出去,這反倒顯得大度,而且還安了底下一衆吏員的心。

——————————————————————————————————————

宋太祖於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將各地的精兵收歸中央,成爲禁軍,剩下的老弱士兵留在本地,稱爲“廂軍”,隸屬侍衛司(實際上只是管轄廂軍的“名籍”)。廂兵主要從事各種勞役,因而也稱爲“役兵”。

廂兵從事勞役大概包括:京城的東西八作司、牛羊司、御輦院、軍器庫、後苑造作所、後苑工匠、南北作坊、綾錦院、弓弩院、東西水磨務、東西窯務、御廚、御膳廚、法酒庫、油庫、醋庫、布庫等,以及開封府的步驛、馬遞鋪(騎馬遞送文件)等。

(題外話:所以說,從宋初開始,廣大的民戶基本上擺脫了徭役(伕役、力役)的困擾,得以致力於耕作或其他勞動,這有利於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有利於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

廂軍的來源,除了上述情況外,還有犯人刺配到本州充當廂軍,以供役使,稱爲“配軍”;從禁軍中揀選降爲廂軍的,稱爲“落廂”;在招募中達不到禁軍身高要求而充作廂軍的等等。廂軍總人數在真宗末年達到四十八萬之多,廂軍番號多達二百以上,不同番號的廂軍,承擔不同的勞役。只有少數番號的廂軍,尤其是廂軍中的馬軍,主要作爲地方軍,以維護地方治安爲主。從事勞役的主要是廂軍中的步軍。

廂軍有時也參加戰鬥,尤其是是邊境州、府的廂軍,廂軍雖然只是地方軍、役兵,但畢竟是有組織的軍事羣體,比之普通民衆,更容易甚至是首先得到守城官員的重視,率以抗敵。沿邊地區的廂軍,至真宗時期經常作爲邊防軍,不只是如上述守城時參加防守戰鬥,其精銳的部分有時還可替代原先駐防的禁軍,故而廂軍也是禁軍主要的來源之一:或是補充原有禁軍的缺額,或是建立新番號的禁軍。

由於廂軍與禁軍的俸錢懸殊,大約相當於承擔同樣任務禁軍的一半左右,禁軍還有其他優厚的待遇(如:禁軍在置營地有營房以供兵士家屬居住等),因此廂軍升格爲禁軍,也就成爲了一種“獎勵”

廂軍的編制,大體上與禁軍相同,但只不過軍和指揮(營)兩級,指揮(營)爲基層單位。有些地方一些番號的廂軍人數較少,則以“都”爲基層單位,如渡船都、梢工都、雜作都等。廂軍的高級將領是馬步軍都指揮使,除廂軍中軍官應格升遷者外,還有由禁軍高級將領,由於升遷、老、疾或過失至廂都指揮使、遙領團練使。副職爲副都指揮使、都虞侯。軍一級的馬軍及步軍正副將領的軍銜同上。指揮(營)一級的馬、步軍指揮官爲指揮使、副指揮使。“都”一級的指揮官,馬軍爲軍使、副兵馬使,步軍爲都頭、副都頭,其下各有十將、將、虞侯、承局、押官等。

(本章完)

第六十一章 卜縣丞的賞識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大商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輕人的銳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十八章 處置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二百零六章 到底還是有識貨的古代房價也很高!宋朝官員借租官舍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十六章 轉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二十一章 誰在逃避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也得不了好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來了第九十章 要娶就一起娶第八十章 你是上邊的人?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一百五十一章 汴京的大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閒趣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職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辦高級娛樂會所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大包袱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六十六章 冷遇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第十三章 好像要出事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三十六章 官途還是吏途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宋代社會結構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六十二章 公職的誘惑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元開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四十章 拜碼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那塊地如何?第一百五十八章 範銘,你不錯!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
第六十一章 卜縣丞的賞識第一百六十五章 四大商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年輕人的銳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汴京故人第六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章 大壽之幕第七章 毛遂自薦第十八章 處置的辦法第二百一十九章 重開漕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八十七章 潛藏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二百零六章 到底還是有識貨的古代房價也很高!宋朝官員借租官舍第十章 匠師初任第十六章 轉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心魔第二十一章 誰在逃避第八十八章 司職正式被革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也得不了好第十二章 三夫人回來了第九十章 要娶就一起娶第八十章 你是上邊的人?第一百零八章 認親第八十一章 轉機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一百五十一章 汴京的大消息第二百零九章 閒趣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四十二章 邀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府衙新司職第一百六十四章 市道變了第四十六章 簡直是胡鬧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八十六章 帶着鹽引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故意爲之第七十九章 這趟是白來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二十章 賬目有問題第六十七章 商行大會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曹司新氣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貓膩第二百三十五章 開辦高級娛樂會所第五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惆悵第七十七章 又是一個大包袱宋代關於商人的政策第六十六章 冷遇第二十八章 楚丘縣的買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文才啊!第一百三十三章 國子監的薦舉名額第九十一章 家和萬事興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十五章 本縣乃是主官第十三章 好像要出事了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四十三章 蒸餾技術第一百八十章 升格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疑惑第二百二十一章 送禮大潮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七十三章 異佳人第三十六章 官途還是吏途第二百零五章 來訛錢的第一百六十章 調職的意動宋代社會結構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試之初第一百三十一章 戒訓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二百三十一章 意氣紛爭第五十一章 這幫子讀書人那!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氣派第一百七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二百零七章 閒暇第六十二章 公職的誘惑第九十二章 王福東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九章 按兵不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一樣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七十五章 下馬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上元開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下了狠心了第十四章 突來之禍第一百零九章 我不是兔子但會咬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省親第二十四章 打探老爹消息的希望第二百四十二章 細節第一百四十章 拜碼頭第一百七十八章 那塊地如何?第一百五十八章 範銘,你不錯!第二章 活着就是一種生活第一百四十七章 意外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