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

儘管隋時便已經漸漸開科舉,但大唐纔是科舉真正深入人心的時代。由於制度尚不完備,因而放榜之日考生質疑榜單公正性的例子比比皆是。杜士儀自己就經歷過一次,此刻聽聞這個消息,並不覺得有多少意外。然而,等到匆匆和郭荃約定了一個見面的時間,出去和李朝隱會合的時候,他才突然之間意識到,這一次出問題的是制舉,而不是常科。

天子親自下詔舉行的制舉,從重要程度來看遠遠勝過常科,閱卷的往往都是天子貴近,有時候甚至還會有宰相。儘管他應王縉之請,去對玉真公主言及此事的時候,確實說過今科官員不少,興許會有所不公,但真的會鬧得這麼大?

“杜侍御,走吧。”

白髮蒼蒼的李朝隱看上去老態盡顯,顫顫巍巍上馬的時候,杜士儀也不禁爲他捏了一把汗。等到了中書省的政事堂,他方纔發現今日三位宰相雲集一堂,此外還有兩位中書舍人,閱卷的一位秘書丞,一位吏部考功司郎中,算起來自己是官職最低的。可就是官品最低的他,卻受到了全場注目禮的待遇。直到真正開始提及這一次的制科名次之爭的時候,在場的兩個宰相一下子爭了個面紅耳赤,別人方纔姑且忽略了他。

“就因爲一個士子說今科不公,就要重新評判,這也未免太過兒戲了!陛下今科開草澤自舉,並沒有說朝廷官員不能參加,既然參加了,就應該一視同仁,對策優的入選,對策差的黜落,難道就要因爲藍田縣尉蕭諒是畿尉,明明他對策上等,卻硬是要其落選?這簡直荒謬!”說這話的李元紘赫然怒不可遏,直接就拍案而起。

“草澤自舉,何謂草澤?草澤便是指的在野未出仕者,所以,那些當官的本來就不應該再應此科,與人相爭!”杜暹在李元紘的氣勢下絲毫不退,甚至在其拍案的時候還哂然冷笑了一聲,“李相國要做人情,麻煩也做得隱蔽一些!今科對策優等的,五個人裡頭三個人都是有出身的,這給不給白身人機會?就比如王夏卿,他之文采在兩京都是赫赫有名,卻在五人之中屈居最末,傳揚出去豈不是要說閱卷的不看文采,只看家世官職!”

這話就說得很重了,杜士儀冷眼旁觀,就只見閱卷的兩人面色很不好看。然而兩個脣槍舌劍的是宰相,他們誰都不敢開口捲入這場龍爭虎鬥,唯有坐在那兒生悶氣。然而,李元紘和杜暹兩個你一言我一語,來來回回好幾個回合後,彷彿是對這爭執不下有些焦躁,李元紘突然看向了源乾曜道:“源翁,你也說句話吧!排名前列的策論我也算是草草看過,並無任何不公之處!那王夏卿固然頗有才名,但終究尚未入仕,對於時務的認識不及官員,本就不奇怪!”

“這個嘛……”源乾曜習慣性地打了個哈哈,突然看向了李朝隱,笑眯眯地問道,“李大夫覺得如何?”

李朝隱正微微出神,發現話題突然丟到了自己面前,他只是一怔便正色說道:“朝廷自有律例法度在,倘若因爲有什麼不滿,便胡亂陳告,恣意指斥,豈不是亂了律法?那應試的士子如若不滿,也該按照法度上書,在洛陽宮前鬧事,應該先治其罪過,再論其他!”

這是明顯的法吏態度,正符合李朝隱明法科的出身。縱使杜士儀此前一直覺得這位御史大夫有些名不副實,此時也不禁暗自點頭。然而,他覺得李朝隱這話說得在理,李元紘甚爲滿意,杜暹卻不然。這位脾氣不小的黃門侍郎重重一跺腳,這才提高了嗓門說道:“若鳴不平者全都要先治其罪,那天底下還有誰人敢陳告鳴冤?李大夫此言實在是太過迂腐!”

“今科制舉就這麼棘手,讓朕的肱股大臣們爭得面紅耳赤,卻沒有一個結果?”

聽到這個聲音,一直都只是站着不說話的杜士儀第一個警醒。意識到竟是天子來了,其他人也須臾回過神,一時四下裡一片行禮聲。突然蒞臨政事堂的李隆基並沒有太多的場面話,進門之後環視衆人一眼道了一句平身,等到源乾曜恭請了他到居中的地方坐下,他才若有所思地看着杜士儀道:“杜侍御,剛剛別人爭執不下,在場你官品最低,你說說。”

“是。”既然被天子點名,杜士儀便從容拱了拱手說道,“陛下開草澤自舉科,本意自然是希望草澤之中再無遺才,此乃側席求賢之意。”

“不錯,朕本意就在於此。”

見李隆基欣然點頭認可,杜士儀便詞鋒一轉道:“然則制科素來是官員白身並進,人人皆可推擇應選,所取標準也是一模一樣。既然不禁官員參加,若是僅僅因爲士人鬧事,便將他們黜落,有失制舉一視同仁的本意,將制舉貶低爲和常科無異。但考慮到這一科乃是草澤自舉科,偏向那些白身士人也是應有之義,因而陛下可在對策稍優的有出身者中,挑選確實出衆的加以簡拔,餘者罷之。如此即可告誡於人,這等草澤自舉科,並非鼓勵官人與褐衣爭進。然擅自鬧事之人,也不可一味放縱,否則律法尊嚴蕩然無存,應予以申斥,三年不得應常科制科,以示薄懲!”

“朕怎麼覺得又看見一個源翁?”李隆基莞爾一笑,見源乾曜看了杜士儀一眼笑而不語,他想了想便點點頭道,“不過,此議頗佳,朕也不想看到這草澤自舉一科,有出身者與褐衣爭進,把五人中那三個有出身者的策論挑出來,朕要親自看。”

宰相吵架被天子親眼目睹,這要是放在後世,當事人簡直可以找一條地縫鑽進去,但放眼大唐之世,這等情形屢見不鮮,張嘉貞和張說甚至還險些發生過全武行,所以李元紘杜暹不過對視一眼輕哼一聲誰也不理誰,而兩個中書舍人則是趕緊找出了李隆基要的三份卷子呈上。一目十行看完了三篇策論,李隆基又命送上包括王縉在內的另外兩份中選策論,細細品評之後,他便沉吟了起來,一時政事堂中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會兒,李隆基方纔開口說道:“蕭諒爲藍田縣尉,粱涉爲右衛胄曹,張玘爲上柱國之子,前兩者均是在朝官員,制科落選,仍可循序升遷,兼且策論雖稍優,卻也不算極其出衆,不必再與白身士子爭進。而柱國子候選,朕聽說白首尚且難以放一官,就放張玘下第,另兩人罷選。至於此兩人落選留下的空額,從白身應試者中再遴選兩人補上。”

天子既然都這麼說了,李元紘也只好接受這樣的結果,而杜暹也沒有再相爭。處置完了這麼一樁突發事件,剛剛在門外駐足聽了好一會兒的李隆基起身之際,突然停下步子若有所思地在李朝隱和杜士儀這一老一少的臉上掃了一眼,這纔信步離去。天子既走,其他人等也自不會多留,剛剛的脣槍舌劍彷彿沒發生過似的,一大堆人一團和氣地彼此拱手,一時間政事堂就只剩下了中書侍郎李元紘和兩個中書舍人。

其中一箇中書舍人見李元紘有些發怔,少不得開口喚了一聲:“李相國?”

一朝天子一朝臣,中書省易主,中書舍人往往也會跟着換。但李元紘是以戶部侍郎進爲中書侍郎兼平章事,資歷人望都比不上從前拜相的姚崇宋璟張說,甚至比張嘉貞都要稍遜一籌,所以兩個中書舍人都是李隆基親自升調的。這會兒他回過神來,點點頭有些敷衍地讓兩人各自回去,自己便在這空空蕩蕩的政事堂中坐了下來。

門下省至少還有源乾曜佔着侍中一職,而中書省如今固然以他這個中書侍郎爲大,中書令卻空着,如今他拜相已經一年有餘,卻遲遲不得中書令正位,足可見天子對他並不是十分滿意。而杜暹自從拜相之後亦是咄咄逼人,什麼事都要和他針鋒相對,實在煩人得很。奈何兩位中書舍人卻又不和他一條心,他這宰相當得實在艱難。今日觀天子形狀,似乎對杜士儀賞識有加,此前甚至親自賜婚,他要不要乾脆把人設法調到中書省來,給自己當個幫手?

從七品上的殿中侍御史,轉調從七品上的右補闕,這是很合理的!李朝隱那樣的頂頭上司,可比他難伺候得多。再說了,杜士儀頗得源乾曜賞識,說不定因爲這層關係,源乾曜還能稍稍壓一壓杜暹的氣焰!

杜士儀自然不知道自己在李元紘面前的第一次露面,就讓這位宰相生出瞭如此念頭。迴轉御史臺料理完了自己負責那一攤子的事務,他卻沒有徑直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永豐裡崔宅,本意是打探王縉和崔九娘如今的居處,卻不想杜十三娘自告奮勇親自帶路。等找到了那座位於洛陽北城上林坊宅院時,他和杜十三娘通報進門後,剛到寢堂門口,就聽到了崔九孃的大嗓門。

“快快快,把那條帔帛給我拿來!我成婚的時候杜十九郎正好不在,可不能讓他看到我如今一副黃臉婆的樣子!”

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261.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47.第47章 晚輩心意長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920.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574.第574章 不速之客370.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724.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1196.第1196章 翻臉614.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856.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928.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119.第119章 無價之寶484.第484章 喜事連連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98.第98章 色戒嗔戒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919.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031.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732.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654.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1084.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358.第358章 得見天日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554.第554章 賜名霽雲536.第536章 告御狀!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1212.第1212章 英靈在上1032.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65.第765章 英靈祭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690.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206.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1147.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29.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459.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943.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668.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1107.第1107章 狗咬狗314.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524.第524章 師徒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671.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1277章 終章 一華年不再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410.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783.第783章 火藥641.第641章 禮賢下士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183.第183章 羣情激憤,東窗事發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564.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844.第844章 鬧劇1107.第1107章 狗咬狗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
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250.第1250章 十六王宅大抄檢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795.第795章 杜氏幼麟352.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1261.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47.第47章 晚輩心意長260.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920.第920章 教化洗腦,胡兒有智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625.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659.第659章 故人再見鬢微霜574.第574章 不速之客370.第370章 迂迴輾轉,壞人好事724.第724章 一片苦心爲相國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1197.第1197章 誰死誰生1196.第1196章 翻臉614.第614章 斬草除根之猛藥1169.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856.第856章 請君鎮胡戶928.第928章 陳屍當場,依依話別119.第119章 無價之寶484.第484章 喜事連連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72.第172章 借刀殺人98.第98章 色戒嗔戒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919.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1146.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1031.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144.第144章 當場考問,對答如流1214.第1214章 安陽城破750.第750章 千里奔救732.第732章 驕橫遇剋星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654.第654章 廣結羽翼,雅州報喪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1084.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52.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358.第358章 得見天日628.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554.第554章 賜名霽雲536.第536章 告御狀!768.第768章 鄯州變天1212.第1212章 英靈在上1032.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247.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1015.第1015章 不蹚渾水160.第160章 解頭落誰家?765.第765章 英靈祭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940.第940章 波譎雲詭1153.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215.第215章 塵埃落定752.第752章 飛箭傳書475.第475章 恩威並濟637.第637章 州學講春秋690.第690章 準卿三條奏692.第692章 蛇之七寸286.第286章 公堂逞威308.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1206.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1147.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29.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459.第459章 山高皇帝遠,自得其樂151.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943.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榮光668.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1107.第1107章 狗咬狗314.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1189.第1189章 衆望所歸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524.第524章 師徒494.第494章 紅袖善舞,伊人知心671.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72.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1277章 終章 一華年不再699.第699章 薦才於天子410.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783.第783章 火藥641.第641章 禮賢下士876.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183.第183章 羣情激憤,東窗事發539.第539章 出鎮一方905.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199.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歸916.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986.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564.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770.第770章 收拾善後的隴右採訪使918.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844.第844章 鬧劇1107.第1107章 狗咬狗702.第702章 廢立須慎重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