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

安祿山彷彿是從迷茫中清醒過來,擡手抹了一把胖乎乎的大臉,點點頭說道:“怪不得我剛纔從路過懷遠坊的時候,看見裡面的祆寺張燈結綵,教衆們點燃火把慶賀,原來是慶祝這件事兒。”

嚴莊又說:“這個事情也有個來歷,說是李嗣業進佔河中後,驅逐了大食教徒,拆掉了大食寺,大力扶持拜火教,還親自去聖火殿祭拜了祆神馬茲達,拜火教徒們認爲這是拜火教的復興契機。有些流亡在唐的波斯人還要跑去磧西當兵,說是要恢復故國。”

“呃,”安祿山乾嚥了一下喉結,咯吱咯吱地磨着牙說道:“他不光要搶走我的聖眷,連粟特族人的心也要搶到他那邊去了。”

“大夫,俗話說飛得越高,摔得越重。”嚴莊寬慰地說:“就讓他們把他捧得高高的,最好把他捧上神壇,讓他得意忘形。這種人以後就不能再打敗仗了,一旦打了敗仗,那就等於跌落神壇。想想蓋嘉運,不就是如此嗎?”

安祿山細細咂摸,摸着頭上的辮子道:“說得好像有點道理。”

“大夫不必妄自菲薄,你的長處不在打仗,而在你的忠心,會討聖人的歡心,眼下就算不能以功勳與其衡量,但憑藉聖人寵愛,也足以與他平分勝券。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啊。”

“還來日方長,今年我都快五十了,橫空殺出一個李嗣業,如之奈何”

“屬下的建議是,走一步,看一步,看看他到底能走多遠。”

安祿山突然閉上眼睛默不作聲,突然擡頭對身邊的管事吩咐:“去,叫兩個俊俏娘子來給某洗腳,暖牀。”

兩隻柔荑似的小手端着木桶進門,脫掉安祿山的黑靴,忍着沖天的臭氣眼圈發紅,把扁擔腳在放了香料的熱湯中細細揉搓。

嚴裝感覺待在這兒不合適,低頭對安祿山躬身叉手道:“既如此,屬下告退。”

“嗯。”

安祿山繼續閉目養神,嚴莊尚未走出門去,他突然坐正身體,擡手按住了洗腳婢女的頭說:“回來!”

嚴莊轉身返回問:“大夫還有什麼吩咐。”

他發賭注似地說道:“這地兒他媽的我一刻都不想多待了,明天就回去。”

“回哪兒?”

“廢話,當然是回范陽!”

……

聖人李隆基在靜室中薰香齋戒七日之後,終於結束了宅的日子。在宮女們的服侍下更衣,穿上了皇家祭祀禮服袞冕,冠前垂白珠十二旒,上披玄衣,下穿纁裳,青褾黼領,鑲玉革帶,上下花紋共有十二章。穿這樣一件禮物需要幾十個部件,前後浪費時間也有半個時辰。

去年和今年對於他來說頗爲不順,很長時間情緒都不高,天寶十載四月,鮮于仲通討伐南詔,召集七萬嶺南兵卒深入瘴厲之地,被南詔王皮閣羅打得全軍覆沒。八月,安祿山率三道六萬兵馬討伐契丹,以奚部兩千騎兵爲先導,被契丹打得敗退。奚部趁機反叛,安祿山僅剩八百人潰逃。等到十二月,李嗣業擊敗大食的消息傳至長安,皇帝枯皺的眉頭才稍稍舒展一些。

但等到今年三月,又發生了河東節度副使阿布思叛唐一事,四月份,御史中丞王鉷又陷入其弟王焊的造反案件中,玄宗命楊國忠去審問王鉷,李林甫都爲其求情,但最終還是被賜死。李林甫因爲阿布思叛唐和王鉷謀反案的牽連,也逐漸被玄宗冷落,楊國忠開始與李林甫平分秋色,甚至有壓李林甫一頭的勢頭。

今年是天寶年間最大的政局動盪,出現了三個讓人沒有料到,首先是沒有料到王鉷會以這種方式滾出政壇,此人雖然權勢滔天,家人張狂到了極致,但他有皇帝和李林甫的雙重保障。第二是沒想到打敗宰相李林甫平分權力的竟然是楊國忠,熟悉兩人的人都知道,他倆完全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對手,就算真有亂拳打死老師傅這種事情,楊國忠也沒有出亂拳的本事。還有一個是沒想到,李嗣業一個普普通通的邊將,剛剛上任成爲安西節度使,就順利完成了職業戰爭生涯的五連勝,親自打敗了超量級對手,代表了大唐軍事能力的天花板。

最後一個想不到讓皇帝最爲驚喜,也讓他爲之揪心。當去年李嗣業在渴塞城擊退大食人,那是唐軍四方皆敗中唯一一場勝仗。但當他聽說李嗣業要繼續往西進攻時,心中便開始緊揪,希望他能夠見好就收,不要讓天寶十載成爲皇帝的黑暗年。結果第二年安西又傳來消息,說是李嗣業攻下了康居城,可還沒等他激動狂喜,後面又有讓他緊揪的消息。說是李嗣業竟然還要往西打。

唐玄宗的心情此刻就像賭桌上的莊家,一邊欣喜地期待着更大的收穫,一邊又有些憂慮,擔心李嗣業的勝利成爲賭徒最後的狂歡,得到一切之後又失去一切。所以他給李嗣業的聖旨中似乎提到了見好就收,似乎也沒有提。

不過等到最終的消息傳來時,這場賭徒的狂歡變成了真實。老皇帝想要一場場勝利來填充空虛的晚年,他等到了最好的饋贈。他端坐在花萼樓中親眼見到邊令誠帶着捷報歸來,親眼見到大食使臣低下高貴的頭顱,敬獻上白駝白馬,也親眼見到帝國的疆域邊界線上重新延伸到高宗龍朔年間的最邊陲。

朕的大唐盛世到這兒才最圓滿。

夢境終於變成了現實了。

“聖人,太廟到了。”

李隆基坐在步輦上睜開了眼睛,高力士弓着背上前要攙扶他,被他伸手掙開。

他倔強地走下步輦,頭頂着沉重的袞冕,文武百官跪坐在兩旁的石磚上,擡起頭來看着老皇帝獨自一人顫顫巍巍地往前走。

他踏上了太廟的三重石階,進入了正殿中,裡面供奉着九室先祖先宗。

僅在祭祖這一項上,唐朝皇帝就把歷代的規矩玩壞了。儒家正統思想中最初是天子五廟,除了先祖與開國皇帝不祧外,其餘皇帝都要根據世襲的久遠把先宗給祧出去。唐初延續北周和隋朝也供奉五廟,但等到李世民時動起了小心思,把太廟祭祀擴展成七廟,把李虎之前的李天賜和李熙都保留下來,等到李隆基時,由於中宗睿宗兄弟接續,七廟就又不夠用了,他就厚着臉皮加到九廟。

其實李隆基還抱着別樣的小心思,思慮到了自己百年之後,難免被子孫祧出太廟。高祖開國不能祧,太祖李虎爲始封之主也不能祧,太宗皇帝功蓋社稷被大臣們建議永世不祧,這是模仿漢武帝所立的規矩。他也想在死後享受這一殊榮,永遠受子孫香火,如果有四個不祧之祖,必須有九廟才能夠容得下。

今日他站在太宗高宗的神牌面前,滿臉激動拜伏在地:“隆基秉承高祖太宗高宗遺志,今日向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告祭,大唐擴土千里,得河中九國,吐火羅十六州,重拾昔日河山。”

有了這樣的功勳,會不會也如太宗,更如昔日的漢武帝一般,能夠永世不祧,受子孫香火。

李嗣業就是朕的衛青、霍去病。

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
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花萼樓賜宴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們的特權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郭氏正直兒郎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五百八十四章 羯師國投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鴻門宴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二十三章 轉移案犯,駙馬奔走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二十一章 預先安排後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百零二章 真珠河大戰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四百一十二章 衝鋒與反衝鋒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誰在陷害誰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二百六十章 太真觀訪客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