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伽延從求神燈

李嗣業正同於構在草廳內商討今年棉花的耕種畝數,守門的什長跑進草廳來稟報:“金吾衛大將軍伽延從來了,就在守捉城外,他說他要見你。”

“金吾衛大將軍?”李嗣業吃了一嚇,這可是三品官,蔥嶺這種窮鄉僻壤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官?

於構捋須一笑,叉手對李嗣業說:“這一定是原識匿國的國主,開元初年時歸順我大唐,聖人封了他一個金吾衛的大將軍。如今的識匿部落有五六千人,距我們蔥嶺守捉城近四百餘里,不過他們的主營地在噴赤河東岸,但每年的四到七月份會舉族遷徙到播密川附近放牧,現在估計離我們不足一百里。”

李嗣業對這類應酬之事十分頭疼,你說你一個國主兼金吾衛大將軍,跑到我蔥嶺守捉來幹啥?他實是不知道用何等禮節去見這位大將軍,要按中原的規矩,從七品的官員見三品大員,要主動迎出三裡外,整衣戴冠,要長揖及地,俯身叉手以示恭敬。可這樣一個小國的國主,而且還是在他蔥嶺守捉的治所內,還用得着他向其行禮嗎?

於構在一旁看得出來李嗣業在糾結什麼,便主動開口說道:“他這金吾衛大將軍不過是個空頭銜而已,使君不必太當真,關鍵還是看你的態度,或是看日後對他有無所求。”

這句話倒是點醒了李嗣業,不管什麼大將軍都是空頭銜,皇帝許出去不用花錢。這伽延從真正的實力就是那五六千人的部衆,按照遊牧民族的人口比例,若有部衆五千,麾下控弦之士當有一千餘人,這樣的實權相當於唐軍中的一個折衝都尉了。

李嗣業估算了一下雙方的實力,認爲自己不可太過倨傲,人家雖然是歸降胡族,但不能輕視蔑視,應該適當表示一下尊敬的。估計這伽延從也沒太把自己當根蔥,不然以金吾衛大將軍的身份,應該下令召喚李嗣業去覲見他。

他一揮手說道:“到大門內迎接!”

Www ⊙ⓣⓣⓚⓐⓝ ⊙C○

李嗣業快步走到守捉城門口,只見一個橫披絲綢的高鼻樑、鬚髮捲曲的漢子牽着馬站在門外,他與身邊的衛士們最大的差別,就是身上披着絲綢,這是身份尊貴的象徵。

李嗣業放低了姿態拱手說道:“不知閣下大駕光臨,招呼不周,還請見諒。”

伽延從只是揮手笑了笑,開口說:“李老弟,不必與我拘禮,你們中原的那些禮節,我也懂不太多,跟咱進草廳說話吧。”

李嗣業一聽,知道這位真的不拘於中原禮節,也就不再跟他裝客氣,笑着邀請道:“大將軍裡面請。”

伽延從順便伸手挽住了李嗣業的手臂,顯得很是親密,讓李嗣業感覺有點滲人。

兩人進入正堂後,李嗣業在草廳中央的主位上坐下,伽延從盤膝坐在右上首,神情也沒有絲毫不快。

等雙方坐定後,李嗣業禮節性地問候了幾句身體健康之類的話,便步入正題,直接了當地問道:“不知大將軍百里迢迢來蔥嶺守捉,是所爲何事吶。”

伽延從掐着指甲蓋朝着李嗣業說:“我來找李使君,不過是有指甲蓋那麼點兒的小事相求。”

李嗣業大度地揮揮手說道:“你我乃是一家,又何需求字,大將軍只管吩咐。”

他等着伽延從提出要求,誰知這位大將軍卻又不着急了,眼睛飄忽地望着大廳外面,顧左右而言它:“其實我年輕時候來過一次這喝盤陀的古都,那時候斷壁殘垣很是凋敝,喝盤陀國主在時的盛景也不復返了。今年偶爾聽人說,這守捉城裡大變了樣,今天特地來看看,着實讓我吃驚呀,這纔是國都該有的樣子呀。”

李嗣業實在不想反駁他,這算什麼國都的樣子?真正的國都應該是長安,洛陽那樣的,像這種夯土城牆不過加了幾塊磚,城中人口增加到上千後,便已經顯得侷促了,比起窮縣的縣城都不如。

“我想請求李使君,留下我部衆中的一支在蔥嶺居住如何?”

“不,不。”李嗣業連忙擺了擺手,指着外面說:“你也看見了,城中多餘的空地不多,在擴建城牆之前,是不能再吸納人進來的。”

伽延從單手抱胸誠懇地說道:“李使君,我並未說要他們住在城內,在城外安營紮寨亦可,我們識匿部既可以遊獵也可以定居,只需要在城外劃出一塊地方讓他們安放氈帳。”

“這個可以。”李嗣業變得大方起來:“大將軍,就城外的地兒,你隨便挑,挑中那塊兒就那塊兒。”

伽延從的笑容變得真誠了幾分:“多謝李使君的眷顧,不過我還有個要求。”

“哦,請說。”

“我的部衆可以住在城外,我這個大將軍總不能住在城外吧,可不可以在城中給我劃出一塊兒地,我自己出錢修建府邸。”

金吾衛大將軍府?還要修在守捉城裡?按規制金吾衛大將軍的府邸可是要佔地幾十畝,進出歇山頂的,讓你把府邸修進去,我們城裡豈不是要騰出一半兒的人?

李嗣業咂着嘴巴說:“要不您再考慮一下?城內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空地。”

“誰說沒有?”伽延從立刻出言槓了回去:“我剛剛已經相中一塊兒地,雖然沒有毗鄰主幹道,但臨近布鋪和酒肆,就在東城牆下,只要開闢出一條道通向主幹道即可。”

“噢。”李嗣業聽明白了,這不就是東城牆犄角那塊空地嗎,佔地只有八分,用來脩金吾衛大將軍府,豈不是太寒酸了?

李嗣業並沒有指出這一點,既然伽延從都不在意,他幹嘛要多這個嘴,惹別人討厭嗎?

“這個可以,大將軍既然想建,那就建吧。”

李嗣業覺得應該立刻把此人送走,不然他再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就讓人難堪了。

“李使君,我還有一個要求。”

縱使李嗣業氣量極好,都有點兒不耐煩,怎麼一個要求,兩個要求一直提?怎麼我還要滿足你三個願望?把我當阿拉丁神燈了是吧?

這可就稀奇了,別的識匿少年渴望加入唐軍,那是相中了蔥嶺守捉的鐵飯碗,相中了棉花做棉被帶來的紅利。你堂堂金吾衛大將軍的兒子,就算不能繼承你酋長的位置,在識匿部落中當個貴人不過分吧,再不行以你大將軍的身份去龜茲找安西都護,就憑伽延從大將軍這臉皮,至少能給兒子求來個折衝府下隊正。

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
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克曲女城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六百五十二章 調兵出征之爭論第二百九十七章 關門打狗vs甕中捉鱉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二十二章 牢中定計自救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三百章 商路多艱辛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三百五十八章 禮遇封常清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六百三十六章 集賢院書直吏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五十三章 高力士登臨京兆府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釗處處提防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旅帥晨起點卯第三百九十章 不想走的緣由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造訪(求推薦票收藏)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八百七十三章 忠臣苦忠臣難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的差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入長安主導大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心比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八百七十五章 衆口鑠金毀骨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三百七十章 視察屯田秋收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四十七章 唐皇問餅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