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

李嗣業起身隨着他走出到院子裡,那張魯猛然看到李嗣業,頓時叉手咧嘴喜道:“原來是李千牛回來了!”他連忙又用手掌輕輕扇了自己臉頰一下:“你看我這張嘴!四年前你去了安西,如今榮歸故里,應該稱呼爲李校尉或李將軍了罷。”

李嗣業拱手而笑,突然想起一事,連忙問他:“張魯,你現在是否還兼職牙儈的勾當,我想通過你找這間院子的原主人。”

張魯不明其意,笑着說道:“你要退租是吧,退租無需找原主人,找我即可。”

“不是,我想買下這院子。”

張魯驚訝之餘,回頭叉手跟着張小敬往外走去,一邊對李嗣業說道:“既然如此,等我閒暇時再來找你,介時我們再細細詳談!”

李嗣業與燕小四繼續回到正堂飲酒,眼看天色不早,聞染也起身告辭。枚兒拽着聞染的袖子,看起來有幾分不捨。當初李嗣業被皇帝借李亨的手安排到安西后,枚兒就經常帶着聞染來家中,夜裡往往就睡在一起。張小敬和高適雖然也受李嗣業託付照顧李枚兒,但他們畢竟不是此間主人,受男女之妨,這家中盡是女婢女孩兒,所以只自許白天過來,夜間是決計不肯留下的。

“聞染阿姊,你今晚留下來睡好不好?”

聞染臉頰微紅,輕輕掙脫她的手低聲道:“若是往日,我自然歡喜不得,但今日你兄長從安西歸來,我就不適合住在這裡了。”

“這有何患呢?我阿兄爲人隨和,他若是知道你肯留宿下來,也一定會很高興,你說是吧,阿兄。”

李嗣業只得尷尬笑笑,卻沒有積極應承。若是換做在後世千年他也許會傻乎乎地熱情邀宿,但這畢竟是大唐啊,就算它是封建社會風氣最爲開放的時代,但某些禮俗還是要遵守的。

“不行吶,枚兒,不是你阿兄答不答應的事情,你家中有男子,我身爲女子,是不能在此留宿的。”

李枚兒還要再央告,李嗣業開口說道:“既然聞染不肯留下來,你莫要太過強求,等明天自學了功課,再去找她就是。”

李枚兒就算再不情願,也只能乖乖地放聞染離去,她與兄長一道將她送出了新昌坊,又送出了幾條橫街口,才目送她離開,兄妹二人沿着夕陽下的城間橫街往回頭,各坊的鼓樓在他們頭頂俯瞰。

此刻只剩下兄妹二人,李枚兒難得與兄長單獨相處,表情也難得嚴肅正經起來。

“阿兄,你今年已經二十有四了罷。”

“嗯。”

“你現在已經是六品的昭武校尉了罷。”

“嗯。”

“富貴不還鄉,也不去祭拜父母,這是不是有違孝道?”

李嗣業愣了一下,低頭去問妹妹:“這也是高先生教你的?”

李枚兒認真地點點頭:“先生平日裡確實有所傳授,但這道理是枚兒融會貫通得來。枚兒知曉兄長想說,現在還只是芝麻大的校尉,這樣回鄉張揚恐惹人恥笑。可是,無妻無後纔是不孝之最大,如今你已經二十有四,卻依舊沒有娶妻,若父母泉下有知,他們還能夠安心長眠,他們會不會……”

“得,”李嗣業慌忙搖搖頭說道:“你一個小丫頭,竟然也管起兄長的事情來。雖然說得挺有道理,但我投身安西邊疆,暫無閒暇去張羅婚事,你算我想結婚,也得有人嫁我才行,此事乃是緣分註定,切不可過於強求。”

李枚兒嘴角突然露出一絲小詭計得逞的笑容,雙手負於身後悠然開口道:“兄長,可否知道一位李十二娘子?”

“誰!?”李嗣業驚愕地張大了嘴巴。

她一瞧見李嗣業這個表情,就知道李十二孃所說之事皆是真的,兩人之間必有一段貓膩,可惜兄長竟不知珍惜,想要白白放過這一場姻緣。

“怎麼可能?她怎麼會找到你?”

李枚兒無辜地攤開雙手:“李十二孃隨她的師父旅居來到長安,特意從別人那裡打聽到我們在新昌坊的住址。阿兄,十二娘子是親自登門來訪,當時恩師高先生也在,她只是來家中坐了一會兒,說是與你在安西的舊識,特地來府上拜訪。我們當時都不明白她的意思,只是等她走後,高先生纔開口點破。高先生還誇讚她敢於自求姻緣,真是一位奇女子呢。”

李嗣業聽得滿頭冒冷汗,果然是找上門來了,他在心理上還沒有做好婚姻的準備。上輩子做自由搏擊手的時候,都三十歲了,依然沒有成親的想法,與異性就那樣男女朋友地相處。他甚至不敢想象結婚後女方親戚朋友一大堆關係,需要拜年維持親情,嘶,想想就覺得恐怖。

“呃,此事需要從長計議。”

“你還如何從長計議啊,人家都找上門來了。連家中的老婢們都說了,女子在這種事情上折節求問,已經算是自我輕賤了,她們懷疑這十二孃可能有某些方面有毛病,有可能是腦子,但我與她曾經交談過,覺得她很正常的呀。”

李十二孃竟然如此執着,她到底是怎麼了?他李嗣業到底有什麼特長,能讓她肯如此放下身段來找他。

他仔細想了想,這種事情既然找上門來,躲避肯定是不行的,不管願不願意,他都要親自去解決才行。

“走吧。”他攬着李枚兒的肩頭說:“你爲嘛這麼着急給自己找嫂嫂呢?萬一我遇到的不是賢良淑德的女子,你就不怕她欺負你這個小姑嗎?”

李枚兒把雙手負在身側,儀態端正地說:“阿兄請儘管放心,就算她喜歡胡攪蠻纏,我也會盡量讓着她的。只要能爲我們家傳宗接代,她就是最大的功臣,枚兒受一點兒委屈又算得了什麼。“

“得得,別說了。”

李嗣業對高適產生了一點兒怨念,心中唸叨好你個高適,讓你教她詩文陶冶情操,你竟然給我教出一個封建女衛道士來!

淇水畔的一幢木牆茅草屋裡,書生高適剛放下田鋤,伸手捧起書卷,突然激烈如雷霆般連着打了兩個噴嚏!口鼻中噴出的水霧將書頁都潮溼了。

……

兄妹二人回到家中,還好枚兒孩子心性尚存,忘記了剛纔的事情,李嗣業也輕鬆了不少,有些讓人發愁的事情,能暫時放下最好。

他把燕小四安排在內跨院東廂房休息,兩名老婢住在外跨院的東西廂房,他和妹妹睡在正堂的左右側的兩個小間中。

但作爲兄長回來的第一個夜晚,枚兒是想要和李嗣業一起睡的。回想起過去兩人躺在夏日夜風下的涼蓆上,頭枕着手臂,大半夜不睡覺,從樹冠的那些縫隙中尋找不是春蠶的那些壞蟲,現在此情此景,不過是少女對過去時光的一種追憶。

她把一條腿搭在李嗣業的肚子上,擡手將窗口的竹簾拉起,望着陰翳的樹冠以及更高的星空,她遺憾地說道:“太黑了,什麼也看不見哎。”

兩名老婢從院子東南角的茅房中走出,看見了開着門窗隨意打着地鋪的兄妹,互相低聲絮叨說:“終究是孃親走得早,男先生教得再好,那畢竟是個男人,哪裡知道女子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學男女之妨,明年就要及笄的小娘子,怎麼還似垂髫小女一般與兄長睡在一起。”

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
第五十五章 追逐與反追逐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八百七十一章 雲州城已破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四百四十九章 皇帝流落街道第八百一十八章 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七十六章 行爲決定命運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百一十章 護教戰爭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後的軍事籌備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一百二十一章 用人需遠慮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三軍挺進婆勒川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對坐論平叛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男子怕婚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入朝敘功(二)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六十五章 太極宮馬球賽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七百六十五章 敵全軍覆沒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四百九十一章 考課評分不合格?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二十四章 高力士臨堂訊問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三百三十三章 又見太子李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