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

李嗣業回到河西武威之後,接連向遠在陽關的戴望寄去了三封書信,向他詢問胡椒商路的重新籌建情況。

戴望的書信很快被信使帶回,上交到涼州都督府衙中。李嗣業坐在案几前,伸手撕開書信,對信上的內容開始細細誦讀。

去年在大勃律以及北印度的戰爭花去了六個月的時間,也使得胡椒商路中斷了半年之久,戴望心中惋惜心疼,連帶着胃口也增大了許多。由於唐軍控制了整個北印度區域,不似以前在耶薩婆曼的眼皮下過日子有所顧忌。如今鋼刀和案板都在他們的手裡,針對北印度的掠奪也越來越肆無忌憚。

至少短缺的半年時間,他們要迅速找補回來。戴望從印度徵調了大量的牛,又抓了許多達利特賤民,這些人沒有資格村落中居住,不能參加集會和宗教活動,所做的體力勞動也是最卑微下賤的。

戴望諸人則沒有這種想法,對於他來說只要肯賣力,管你是高種姓和達利特,基本沒多大區別。

他把這些達利特奴隸安置在從印度到陽關的每一座驛站中,每個驛站十到八人,只需管飯即可。這些人也肯安心工作,至少在驛站中他們不會受到人格上的壓迫,北印度人將他們稱之爲驛奴。

驛奴們趕着犛牛牲畜來往於各個驛站中間,運輸效率遠勝以往,所耗費的投入也極爲巨大。

這是李嗣業執掌三鎮政權與之相輔相成的勝利保障,用軍事力量爲經濟活動保駕護航,同時經濟活動反過來又哺育軍隊。控制北印度不止是爲了壟斷控制國內的商路,更是要用胡椒資源從大食,拂菻等國換取大量的金銀物資。

跨國貿易從來就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和財富掠奪能力,歷史上市值最高的企業荷蘭東印度公司曾經富可敵國。

自從李嗣業掌控吐火羅,襲取大小勃律之後,兩個對南亞次大陸虎視眈眈的政權都喪失了地利之便。吐蕃與印度之間相隔着喜馬拉雅山,原先本來有大小勃律作爲通道進出克什米爾,如今皆爲李嗣業的安西軍所控制,北進的通路完全被阻擋。自從吐火羅落入李嗣業手中後,大食也喪失了與印度的接壤之地。

吐蕃和大食等國對香料也有極大的需求,但開放關口允許兩國商旅進入北印度,商旅中難免出現一些企圖搗亂的探子。爲了避免這些人進入北印度,戴望向李嗣業提出建議,在大勃律都城建設市場。歸仁軍將從北印度掠奪來的香料放在市場中,出售給前來求購的吐蕃商人。面對大食也是這般如法炮製,在帆延的羅爛城中開設市場,所有從大食和拂菻過來的商旅也必須在市場中採購香料。

這樣一來,北印度的諸邦就成爲被李嗣業的勢力護佑在懷抱中的寶貝疙瘩。

從戴望寄來的書信中表示,這些時日陽關的西域商會平均每天都會接到兩石胡椒,一個月便是六十石,一斗胡椒的長安定價是六百貫一斗,每個月所賺取的收入就是三十六萬貫,這種掙錢速度遠遠超過了朝廷的少府寺鑄幣。

不過財富的迅速擴張也會引起朝廷以及其他勢力的覬覦,李嗣業也給戴望回信,表示應該早做準備,從今天起減少胡椒運送的量,增加檀木這種貴重木材的運輸量。

戴望不明白李嗣業這樣做的用意,只能百分百相信李大夫的做法,決定胡椒和檀木對半運輸,每運輸一石胡椒必須運輸一石檀木。胡椒全部供應了代理商,但檀木卻被李嗣業全部收斂至武威城中,運輸至驪山華清宮下,似乎有別的準備。

李嗣業在武威城中接連向皇帝上表,不過所做的全是敬獻的事情,他先準備趁着春夏之際在華清宮在貴妃湯中修建檀香木湯,將整個浴池全部用檀木拼湊搭建,想必定能討楊貴妃歡心。

他又往長安城自家的宅邸中也運送大批檀木,準備在興慶宮中爲皇帝構建一個檀木的丹堂。

皇帝接到奏疏後非常高興,要求沿途驛站給予便利行事。

……

安祿山已經離開了長安,留下謀士高尚和進奏院劉駱谷,兩人在進奏院的後堂中飲酒密談。

劉駱谷端起酒樽給高尚倒滿酒盞,低聲說道:“長安西市的米查幹米記商會在天寶十載時還名聲不顯,但短短三年時間內,就已經積攢家資鉅億。屬下曾派人去細細查探了一下,他之前曾經販售來自西域的地毯、氆氌、牛角杯等稀罕物件,後來突然轉做了胡椒,家底突然就豐厚了起來。”

高尚端着酒盞從地上站了起來,在地面上緩緩獨步細細思慮,突然轉身問道:“這幾年來胡椒在長安市面上的定價如何,有沒有明顯的波動變化?”

劉駱谷雙手捧着酒盞回答道:“當然有變化,天寶三載到天寶八載,價格幾乎沒有明顯的變動,一斗胡椒應當有九百貫的高價。但從天寶九載開始,價格就逐漸下跌,時至今日天寶十三載,已經從九百貫跌落到了六百貫。”

高尚盤膝坐回到羊氈上,突然倒吸了一口涼氣,得出了結論:“胡椒價格下跌的緣由必然是因爲市場飽和,天寶八載之前價格幾乎沒有波動,這說明在這之前胡椒的市場是稀缺的,但在幾年之內市場就接近了飽和,這說明了什麼?”

劉駱谷聽得雲裡霧裡,迷茫地問道:“高先生,駱谷愚鈍,還請先生指教。”

高尚輕撫着羽扇胸有成竹地說道:“必然有一股龐大的勢力擴展了向西的商路,並且每年都能夠向中原輸送大量的胡椒和香料。能使得價格大跌。必然有官方的勢力在做這門生意,進出貨物的量足夠大才能使得市場飽和。”

“先生所言極是,你我二人應當合力調查,將這米查幹背後之人深挖出來,然後稟報給安大夫,由安大夫上表給陛下徹查這些豪富之輩。”

“何需如此麻煩。”高尚揮動羽扇信誓旦旦地說道:“此事由你我來查定然查不出眉目來,更無須去勞煩主公。楊國忠如今做右相,我們爲何不將此事彙報給他,由他來派人徹查,必然能將幕後之人給揪出來。”

“可此事多半與李嗣業有關,楊國忠和李嗣業之間素來親近,我們如何能夠說服楊國忠查他?”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
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襲同羅營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一十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八十七章 飽漢不知餓漢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二百二十二章 有所謀,有所恃第四百四十一章 山外來客尋戴望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五百一十章 規劃籌備動員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徵召敢死之士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五百八十六章 破石國劫皇宮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九十九章 初次戰役交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二百七十章 再見,長安第三百八十三章 突騎施顧問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三百六十三章 漢代耿恭井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五百零五章 十姓可汗大婚日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七百五十三章 渭河橋飛騎相救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八百九十章 存人失地 存地失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三十三章 城中巧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