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到底誰在裝

李嗣業的隊伍來到了戈壁灘上的陽關附近,戴望一行人前來相迎,請他去西域商會的駐地堡樓歇息。

商會駐地已經初具規模,在大批工匠的建設下,形成了一座佔地百畝的六邊形堡壘。牆上有垛口和箭塔,駐守着戴望僱傭的退役唐軍組成的刀客隊伍。

他雖然是代表了李嗣業的利益,但畢竟是商人一類,如果直接派軍隊駐守,容易被人詬病說官商勾結。

戴望親自引着節度使馬隊進入了堡門,在馬廄下馬之後,請他視察商會的倉儲和運輸工具。

進門靠西和靠北是兩排馬廄,裡面有幾十匹馬和駱駝,幾十輛大車停放在空地上。正南方向是用來接收貨物的站點,有天平和生鐵做的砝碼。這時正好有牽着馱馬的漢子把方形的麻包從馬背上提下來,上面貼着西域商會專用的貨單。

戴望又請他去參觀商會的庫房,爲了保障通風乾燥,靠牆擺放的竹筐內裝有生石灰,四面牆上有透風的鏤空磚,保證穿堂風能吹進來。

庫房內僅摞放着十幾個麻包,由於胡椒和檀木料供不應求,幾乎是貨物今天剛運到,明天就有商賈帶着騾馬在門口等着。

李嗣業與他沿着樓梯來到堡樓二層的值事房和住宿間,這裡是整個商會的樞紐中心,保存着商會進出貨物的所有賬本,每一張單據都能夠在其中找到存根。

“現在每個月能運輸多少石貨物?”

“每月從印度傳過來的胡椒共三十五石,檀香十三石。如今長安胡椒的價格開始下跌,我們的定價調節至五百五十貫一斗,每個月的收入是二十萬貫,一年除去臘月正月,收入兩百多萬貫。”

李嗣業淡定地點了點頭,回頭說道:“別總想着掙錢,也要想想如何花錢,掙來的錢不花出去,就沒有任何作用,它們就只是一堆破絹布和無用的黃金。”

戴望的陰沉的面具下發出了庫庫的笑聲,聲調自負地說道:“驛站傳遞貨物,速度只會越來越快,也會越來越熟練,現在每年的收入是兩百萬貫,將來可能提升至三百萬貫,每年的收入都以黃金來結算,要不了幾年整個天下的黃金都募集到我們手裡,介時大夫你真要發愁該如何花。”

“如果只是我一人花,自然花不掉,但若是花到整個磧西身上,恐怕這些錢還不夠。”

戴望猶豫思慮良久,突然開口問他:“你這次進長安敘功,有沒有向聖人請求擔任河西節度使。”

李嗣業口氣含糊地說道:“我隱晦地提了一下,並未向陛下說明,或許等時機成熟陛下會同意。”

“怎麼能等時機成熟?你現在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實力雄厚,唯一欠缺的就是節度河西。你這一路走來還沒有看到嗎天下富庶無出隴右,武威,張掖有良田萬頃,只要將涼州故地河西走廊七萬子弟納入麾下,才足以與河朔三鎮一較高低。”

李嗣業擡頭想了想,無奈地說道:“等我下次進京時,再向陛下求取罷。”

戴望執着地再次相勸:“等下次又是一年半載,李大夫,你的時間可並不充裕。我可聽說李林甫與楊國忠爭權已落入下風,你若趁此機會向陛下求取,定不會有人從中作梗。”

“這可不一定。”李嗣業搖頭呵呵一聲說道:“你久不在京師,不知道長安城中各方勢力的變化,還有這些人心態的轉變。楊國忠不一定希望我兼任河西節度使,李林甫不一定反對我執掌河西。”

戴望面具後面瞪大了眼睛:“這話如何說起?”

“從政治立場上來講,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朝中政局正在發生變化,你我不如等一等,看事態如何發展。”

……

楊國忠剛到劍南便歸心似箭,幸好皇帝很快發來了旨意,取消了他劍南節度使的職務,命他回到皇帝駐陛所在華清宮。

他險些喜極而泣,這可是人生中最讓他得意,也是最讓他欣慰的罷免,同時也明白了官位並不是越多越好,合適的纔是最好的,不然很容易讓人揪住小辮子,這是個慘痛的教訓。他顧不上總結經驗教訓,立刻調轉了屁股馬不停蹄奔回長安。

劍南氣候暖,關中歲月寒,劍南的暖讓楊國忠後背發涼毛骨悚然,關中的寒卻讓他心中暖烘烘的,不愧是楊家的妹夫,皇帝對他果然是仁至義盡。

十一月,楊國忠回到了昭應華清宮,站在貴妃湯殿閣外等候,因爲皇帝和他的妹子正在裡面洗鴛鴦浴。

這時天公不作美,紛紛揚揚地下起了柳絮雪,落到殿閣外被裡面衝出的熱氣融化。殿門半掩着,裡面傳出蒼老男子與嬌滴滴女子的調笑聲,薄薄的紗帳被風吹得來回搖擺。楊國忠的心底像吃了蜜那般甜,陛下心情很好,不知李哥奴那老賊如何。

他剛回到華清宮,就聽說李林甫病重,慶幸的同時又不敢相信。畢竟老狐狸心眼多得跟篩子一樣,會不會學司馬懿表面裝病,暗中隨時準備朝他下手。

很快皇帝穿着黃色中單捂着狐裘從浴池中走出,貴妃洗浴之後四肢無力,被侍女們扶去側殿歇息去了。

皇帝撫着慵懶的額頭問內侍:“剛纔沒有聽清,你說誰在外面?”

“啓稟陛下,是楊正卿。”

李隆基嘆了口氣:”叫他進來吧。”

內侍走到殿外,對楊國忠叉手道:“楊爺,快,陛下叫你呢。”

楊國忠醞釀了一下情緒,推門進入殿中,噗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叉手激動道:“陛下,國忠總算回來了,多謝陛下的搭救之恩!”

李隆基沒拿好臉色給他,轉身揹負雙手說道:“整天唸叨着誰要害你,誰能害你?李林甫都那樣子了他能害你?”

楊國忠小心翼翼地問道:“臣離開長安時,右相的身體還算健朗,只不過月餘不見,他怎麼就病重了呢?”

“你和他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莫要相互不睦,趁着這個機會,你去見見他,在用政方面多向他學學。”

“喏,”楊國忠心中竊喜,聖人的言下之意,是要讓他接李林甫的班,看來他獨攬大權的日子不遠了。

楊國忠從貴妃湯宮閣中出來,回去立刻命令下屬準備了一些滋補藥品,裝在錦盒中前去探望李林甫。

李家人也知曉楊國忠與阿郎之間的矛盾,但伸手不打上門客,面對來訪者還比較客氣。李林甫的兒子李岫親自將他迎接到了內堂中。

楊國忠的表演功底並不深厚,進門前總要醞釀一下感情,該喜還是該悲拿捏不太到位。臉上表情有一種讓人尷尬的難受,就像陌生人的葬禮上偶爾聽到一個笑話,要忍住笑的那種悲的表情,滑稽不足,討厭有餘。

進門後他誇張地邁着大步,迅速來到李林甫牀前,雙手握着對方的手加重了語氣:“右相!右相!多日不見,你怎麼會病成這個樣子!”

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
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九百零一章 張巡守睢陽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八百八十三章 怒火中燒失智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一百二十章 聖人被矇蔽?殺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亂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五百三十章 相府晦暗深如海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二百九十五章 入住赤河驛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六十六章 肅宗父子回長安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十姓可汗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道柔忽歸來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胡椒物流遇風波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讖言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獻給貴妃的賀禮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六百三十四章 信任纔是基礎第四百二十五章 官官相護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李靜忠兼職月老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五百一十章 官場如同戲臺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六百二十五章 告祭太廟第二百五十六章 加官封賞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五百一十六章 挫折而立志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六百零九章 拜火教需要安慰第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的騙術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態度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七百六十四章 圍堵武關,激戰蒲津渡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隴右採訪使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應強烈第八百四十九章 河西歸順歸心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