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

岑參盤膝坐在精舍內,面前的案几上擺放着美味佳餚,他提起筷箸嚐了個遍,又美滋滋地灌了一口酒。

坐在他身旁的嚴莊卻食不下咽,只因他也曾與史思明共事一主,深知其爲人陰險狡猾,生怕他們談判不成,被其找藉口殺掉。

“嚴公不必憂慮,正因爲史思明爲人奸猾,野心勃勃,他纔會同意與我們合作,此人絕不甘受朝廷擺佈。”

岑參說罷才輕輕地打着節拍,雙眼迷離地望着眼前的美人歌舞。

史思明的近臣宇文寬連忙趕過來,揮袖摒退舞姬,叉手對岑參和嚴莊邀請道:“兩位請隨我來,我家大王要接見你們。”

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岑參點點頭笑道:“請宇文將軍在前面引路。”

他們來到史思明的正堂內,這位周王翹起二郎腿坐在虎皮交椅上,看到岑參後站起來以示禮賢下士,口氣卻一點都不肯鬆動:“我只提兩條要求,第一,李嗣業不過是想借道入關中,所以他從吾兒峪攻入上黨,與我共同擊敗河東軍渡河入關中後,必須退出河東。第二,潼關以外包括陝郡不得留一兵一卒。”

岑參據理力爭:”這恐怕不行,我主公入河東,若放棄上黨蒲州等地,將來黃河沿岸的蒲津渡和龍門渡豈不隨時暴露在你的兵鋒之下?“

史思明坐回到交椅上,翹起鼻孔傲然說道:“不同意?那就沒辦法了。實話告訴你,朝廷派來的崔相也在我府上,如果和你談不通,那我就去答應崔相的條件歸順朝廷,到時候李嗣業兩面受敵,他就算再能征善戰,怕也夠喝一壺了。”

嚴莊頻頻向岑參使眼色,岑參依然錙銖必較:“既然如此,上黨可以放棄,但絳州和蒲州絕不能讓。”

史思明氣得吹鬍子瞪眼:“老子幫了他這麼大忙,竟跟我計較一個州兩個州?”

“非是不願,而是不能。我軍可以全部撤出河南,連陝郡都可以放棄,但絕不能放棄絳州蒲州。”

“好吧,”史思明嘆了一口氣,朝下人揮揮手,命人呈送上來整整兩盤子的豬腰金與蜀錦。

岑參不明其意,詫異地問道:“大王這是何意?”

史思明互搓着雙手笑道:“實不相瞞,我十分佩服岑夫子的才具,願意重金高官相聘,只要你留在我這裡,將來本王稱帝之後,你便是中書令!”

岑參躬身叉手道:“多謝大王美意,只是岑參已經立下誓言效忠李嗣業,男兒生於世間,豈可改弦更張,當擇一主而事終。”

史思明聽到他這麼說,心中愈發敬佩,只是嘆了一口氣,又睥睨了岑參旁邊的嚴莊一眼,揮揮手說道:“來人,給岑夫子他們備下四匹快馬,還有乾糧盤纏,本王要親自送他出城。”

嚴莊在無形中受到了暴擊傷害,且傷害性不高,侮辱性極大,但偏偏他還曾經參與安慶緒弒父,又勸安慶緒投降李嗣業,簡直是貳臣賊子的代表。

他們一路在史思明的相送下來到幽州城外,思明依然留戀不捨再三挽留,但岑參去意已決,委婉地說道:“岑參不過是一屆文吏,大王欲稱霸天下,需要的不是像我這樣的人,而是能夠輔佐您的能征善戰之將。”

二人在馬上朝史思明叉手,相約七月初雙方立刻進攻河東,揮別之後朝大地的盡頭策馬奔騰。

二人奔行出三十多裡後,天色逐漸黃昏,嚴莊回首望向他們離去的方向,突然開口詢問岑參道:“史思明給你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厚,而留在李嗣業身邊,也只是他的兩大謀士之一,岑夫子難道沒有動心嗎?”

岑參決然地搖搖頭道:“沒有。”

“哦,這是爲何。”

“史思明不過喜愛金錢,喜愛權勢而已,卻無胸懷天下之心。他才佔據河北,就敢自稱大聖周王,等他將來攻下洛陽之後,必然要提前稱帝自立。他連滿則溢,過則損的道理都不懂,如何能成就大業?”

……

乾元二載七月,李嗣業留燕小四和田珍駐守在陝郡,自己則率大將段秀實,白孝德、趙崇玼和次子李崇豹從吾兒峪進攻上黨郡的壺關縣。

由於河東節度使鄧景山提前得到朝廷的命令,要嚴守上黨和絳州、蒲州,所以及早派昭義軍駐守在壺關、襄垣、潞城等三縣。

李嗣業派次子李崇云爲先鋒,親率三百陌刀手從縣城的東南角攻入了城內,昭義軍退守至襄垣,企圖固守等待河東節度使派兵來援。

襄垣此城最早由戰國趙襄子所築,後三家分晉之時歸入韓國,城池之固在上黨五城中爲最堅固,李嗣業將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故意放出一面,使城內唐軍派出信使前往上黨郡治所潞城求援。駐守在潞城的昭義軍大將張光晟率軍馳援。

這時朝廷已經意識到三晉之地的至關重要,又特地將上黨以南同河東節度使區分開來,劃出澤潞節度使,重點保衛黃河北上渡口,命王思禮擔當首任澤潞節度使。

這時的王思禮剛從關中渡過黃河進入蒲州,他尚不知圍繞着上黨,一場關乎天下命運的戰役已經打響。

張光晟率軍馳援襄垣,途徑老爺山一側時,遭到段秀實率領瀚海軍伏擊,全軍大敗而歸。李崇豹早已率飛虎騎沿途進行追擊射殺,八千人等回到潞城時,已經只剩下三百多人。

李嗣業趁機率先攻取潞城,因唐軍寡不敵衆,最終城池被破,張光晟自刎而亡。駐守在襄垣的昭義軍得知河西軍攻克了潞城,感覺生機無望,也終於獻城投降。

河西軍奪取三城之後,上黨郡的其餘各縣都望風歸降。

這其中最爲苦逼的是王思禮將軍,朝廷任命他爲澤路節度使,結果尚未到任,就先把地盤給丟了。這個鍋他直接就得背身上,連甩都甩不掉。

王思禮把守在絳州和蒲州的昭義軍集結起來,揮手對部下們說道:“李嗣業揮軍進攻上黨,上黨一旦陷落,我們就危險了。爲了避免被他接連吃掉,我們應當主動集結起來進攻。把他擊敗趕出壺關。”

昭義軍在絳蒲二州集結的兵力有兩萬餘人,看上去可堪一戰,但這兩萬人裡面握過一年刀槍的人不超過五千,會挽弓射獵的人不超過三千。一旦與精銳的瀚海軍碰上,估計一個照面就會被打垮,更別說號稱天下最強騎兵的飛虎騎了。

部將辛雲京向他進言道:“王大夫,昭義軍再也不是以前的昭義軍,經歷與安祿山史思明叛軍多次血戰,能征善戰之士多有犧牲,如今都被強徵來的百姓所稀釋。況且李嗣業麾下十萬之衆,連曳落河都不是他的對手。我建議向鄧景山求救,希望他能起太原之兵南下救援。

王思禮想得很好,只要他派人前往太原聯絡鄧景山,使其南下進攻上黨,他則從絳州北上兩路合擊,就算不能消滅李嗣業所部,也能將他們從壺關逐出河東。但他絕對沒有想到,鄧景山此刻也自顧不暇,正率河東軍主力在大同堅守城池,以抵抗史思明麾下的四萬幽燕軍外加三萬僱傭契丹兵。

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
第六百八十七章 臨鬆薤谷大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九百二十五章 炮轟漢口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二章 不良帥張小敬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月名利場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如史昕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八十四章 述生平大志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七百二十章 陛下愛聽真假話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三百四十七章 只要安逸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四百一十九章 偶得猛火雷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六百七十四章 將相生矛盾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堅固的小城第三百四十八章 俱蘭城下被圍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六百零六章 投射兵器對峙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六百七十二章 離開長安第四百六十七章 回到疏勒鎮之後第八百零八章 見招拆招組合拳第八百一十四章 得上黨可望中原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一百四十七章 陰鷙之人無公心第一百一十九章 小人與小人求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六十一章 感情非兒戲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七百章 酒宴上鬥嘴第四十九章 西市餅霸?第一百九十一章 嗣業言好事(感謝月息是我飄紅打賞)第三百三十五章 阿史那家的福澤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二百六十六章 今年上門送胡椒第五百四十五章 郭子儀遺憾離任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