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周山(二)

“該死!”王洵慢慢向前踏了半步,牙齒咬得咯咯作響。不用馮姓太監坦白,他也能猜到事情真相。放棄潼關天險,主動出城與叛軍決戰是邊令誠的主張,與哥舒翰無關。哥舒翰那廝爲人再怎麼奸猾,幾十年的領軍作戰經驗積累下來,也知道此刻叛軍士氣正銳,不宜與其硬碰硬。更何況哥舒翰下半身早已殘廢,根本不可能親自領軍出征。

“是,該死!邊老太監罪該萬死!下重手對付您,也是主要是他的意思!”見王洵距離自己越來越近,馮姓太監接連打了幾個滾,試圖避開他的正面。“冤有頭,債有主。您老眼下重兵在握,儘管去找他的麻煩。小的願意給您老帶路,給您老帶路。長安城裡已經沒多少守軍了,您老只要帶領麾下兵馬趕過去勤王,無論開出什麼條件,陛下肯定都會答應!”

“該死!”王洵又低低重複的一句,腳步繼續慢慢前移。速度不快,卻如同座大山般,壓得馮姓太監無法呼吸。此人迅速又向外打了幾個滾,腦袋“砰”地一聲撞上了牆角。退無可退,馮太監裂開嘴巴,放聲長號,“真的不是小人要害您啊。王爺爺,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奉命行事啊!您就放過小人吧!是邊令誠,邊令誠那老王八蛋,非要弄死您不可。昨天晚上,幹爺還派人快馬送信過來,吩咐小的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儘量不要傷害您!”

唯恐王洵不信,一邊盡力往牆角里縮,他一邊迅速在懷中掏。雞零狗碎的各色寶物掏出一大堆,最後,才從中找到一封手令,顫顫巍巍地舉過頭頂。“不信,不信您老自己看。小的先前那番佈置,真的只是爲了嚇唬您一下啊!即便沒有幹爺的命令,小的也不敢對您老動手。小的仰慕您老.多時,巴不得......”

“拿來我看!”王洵劈手奪過信,木然查驗。命令的確是高力士親筆所書,同樣的字體當年他協助陳玄禮訓練飛龍禁衛時曾經親眼見到過多次。由於是寫給自家心腹,命令中所有言語都非常直白,明確地指示馮小太監,在能迫使王洵屈服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傷害他的性命。以免導致從大宛趕來援兵軍心渙散,令京城無法利用這幾乎是最後一支有生力量。

原來,無意間救了某家一命的,竟然,竟然是安祿山!握住高力士的手令,王洵的身體裡最後一點兒熱血,也完全變冷。手令的字跡很潦草,一看就是倉促寫就。顯然,如果不是駐紮在潼關的近二十萬大軍被安祿山一戰全殲,高老太監也絕對不會看得起從大宛遠道趕來的這支隊伍。那樣的話,恐怕自己前腳剛邁進華亭縣衙,立刻就會被蜂擁而上的伏兵碎屍萬段!

見王洵的身體僵立在原地不動,馮姓太監終於緩過了一口氣,想了想,繼續跟他表白“其實,其實幹爺一直對您欣賞有加。他私下裡跟小的說過好幾次,當年在白馬堡的一衆弟子裡面,只有您和宋武將軍兩個,是最出類拔萃的。如果不是爲了替皇家掩飾,他老人家無論如何都不忍下令對付您。後來的事情,則純屬騎虎難下。您身邊的親信全是楊國忠的人,他老人家也難以回頭了。只好,只好......”

也許,這是一句實話。可王洵現在已經不想聽。彎下腰去,單手將馮姓太監慢慢從地上扯起,“封帥是不是也這樣死的?是不是?別跟我說謊,我只問一遍!”

“封,封.......”馮姓太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結結巴巴地迴應。猛然間看見王洵眼睛內了無生機,嚇得渾身一僵,立刻扯開嗓子大叫起來,“不關小人的事情。不關小人的事情。是邊令誠,是邊令誠那王八蛋下的手。先借着傳交聖旨爲名,將封帥堵在了回軍營的路上。然後就在香案前直接殺了他!真的不關小人的事啊,爺爺饒命,爺爺饒.......啊————”

“王某饒你。誰肯饒過王某!”王洵不想再聽下去了,手臂用力,將馮姓太監託過了頭頂。肩膀向左側一擰,腰部迅速向超斜前方一轉,如掄草袋子般,將對方從窗口丟了出去。腦門正撞在院子裡的一塊太湖石上,“砰”地一聲,四分五裂。

眼睜睜地看着欽差大人在面前被人摔死,蹲在院子中的飛龍禁衛們登時發出一陣騷動。沙千里和万俟玉薤毫不猶豫地提起刀,接二連三砍翻了數個。餘者嚇得魂飛魄散,趕緊又抱着腦袋蹲了下去。

“不想現在就死的,乖乖給老子蹲着!”王洵完全換了一幅摸樣,整個人如同從十八層地獄下爬出來的惡煞。“已經殺了欽差,老子不在乎頭上多加一條罪名!”

“不許動!蹲下,蹲下!”衆親兵齊聲呵斥,手舉橫刀。目光直往俘虜們的後脖頸處瞄。被制服的一衆飛龍禁衛們,大多都跟王洵原來一樣,是混到軍中撈功名的勳貴子弟。平素養尊處優慣了,幾曾見過這種血肉橫飛的場面?一個個嚇得臉色煞白,兩眼發直,根本不敢再擡頭望自家身體兩側看。

“採訪使大人饒命!”機靈人何時都不缺,發覺前景不妙,有飛龍禁衛立刻開始自己尋找出路,“採訪使大人饒命,我等都是被逼着在這裡埋伏的,不是自己要對付您老。念在同是白馬堡大營出來的份上,放過我們吧!”

“饒命,饒命!是馮太監們逼着我們來的。他是高力士的乾兒子,我等得罪不起他,得罪不起他啊!”

“罪魁禍首就是高力士和馮太監,您老冤有頭,債有主。放過我們吧!”

“這裡還藏着一個。這個也是!”有人帶頭,自然立刻就有人作出響應。轉眼間,飛龍禁衛們全部都服了軟,非但將先前巴結不上的馮姓太監罵得狗血噴頭,並且將隱藏於俘虜隊伍中的其他幾名小太監也給指認了出來。

“大人饒命!饒命!”幾名小太監也不肯吃眼前虧,以頭搶地,如同搗蒜。“我們幾個也都是奉命行事,奉命行事。”

“我們幾個願意投降,投降。鞍前馬後伺候您老,爲您老肝腦塗地!”

沒想到當年自己曾經引以爲傲的飛龍禁衛,居然墮落成了如此摸樣。王洵心中又是羞愧,又是氣惱。本能地就想開口呵斥幾句,卻不料被幾名校尉摸樣的飛龍禁衛搶了先,“我等願意戴罪立功,從此任憑大人驅策!” “請大將軍收下我等。我等願意追隨大將軍。您老讓我等殺誰,我等就殺誰!”

“請大將軍帶領我等殺回長安去,除太監,清君側!”有人更乾脆,直接將安祿山的造反口號搬了過來,大聲高呼。

“除太監,清君側。除太監,清君側!”唯恐自己落在別人後邊,衆飛龍禁衛跪在地上伸直脖子高呼,彷彿已經成了王洵的親信,隨時可以跟他同生共死。

“閉嘴!”王洵被惡得差點吐出來,心中的悲痛瞬間麻木了不少。“全都給老子閉嘴。敢亂說亂動者,殺!”

一個殺字落下,四周登時變得鴉雀無聲。這就是白馬堡大營培養出來的飛龍禁衛,封帥當年的心血結晶?這就是大唐天子的爪牙,朝廷的最後支撐?望着那些膽怯而無恥的面孔,王洵不知道自己該哭還是該笑。封帥啊封帥,您老如果在天有靈的話,開眼看看這些都是什麼東西吧!您老戎馬半生,大大小小的戰鬥經歷了上百場,沒被敵人所殺,卻最終死在這些人手裡,您老憋屈不憋屈?!

彷彿聽見了他的吶喊,天空中急急地落起了細雨。落在院子內,將地上的血跡重新打成了一片慘烈的紅。

ωωω● Tтka n● C O

雙腳踩着紅色的泥漿,王洵手按刀柄來回踱步。

“殺光他們。殺光他們!”有個聲音在他耳畔呼喊。

“清君側,清君側!”無數聲音在他心中重複。

他真想殺了所有俘虜,不管對方是飛龍禁衛還是太監。殺光這些既沒有廉恥也沒有骨氣的傢伙,殺光所有加害過封帥和試圖加害自己的人。殺光全天下的太監、貪官和姦臣,殺光大敵當前還與太監們勾結一氣,向自己人背後捅刀子的太子李亨及其黨羽。殺光太極殿中所有人,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可那樣的話,自己豈不真的跟安祿山成了同夥了?長安城已經危如累卵,如果自己帶着前來匯合的大宛將士反戈一擊,與叛軍前後呼應,恐怕中原大地立刻就要改朝換代!

雨越下越大,俘虜們都被淋成了落湯雞,卻沒人敢再出言討饒。誰都知道,此刻他就在暴走的邊緣,隨時都可能拔出刀來,將身邊一切砍個稀爛。

親衛們也不敢出言勸王洵進屋子內避雨。抗聖旨,殺欽差,劫持地方官吏。此舉已經與謀反無異。如果王洵真的決定要清君側的話,他們只能義務反顧地跟主帥站在一處。

身體上的血被雨水洗下,與地面上的血匯流在一起,慢慢成河。王洵慢慢在血泊中行走,眼前世界也變得猩紅一片。

破柘折,兵少難以服衆,不得不默許諸侯們屠城。破俱戰提,他無意多造殺孽,依舊無法保證麾下的軍紀。幾年來,他自詡所部爲仁義之師,每每攻克一地後,尚要使得該城變爲屍山血海,更何況安祿山麾下的那羣虎狼?

長安城破,即便自己竭盡全力,又能保全住幾個?!

雲姨、紫羅、白荇芷、李白、公孫大娘,馬方、秦氏兄弟,還有東西兩市鬥雞場中,那一張張熟悉和不太熟悉的面孔,在王洵面前反覆涌動。殺,把他們也一起推進屍山血海?他們又做錯了什麼?憑什麼也要爲這個昏君、太監和貪官們殉葬?

正徘徊間,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還沒等万俟玉薤等人去查看來者是誰,有道熟悉的身影已經跌跌撞撞正堂後門臺階滾了下來。“都督,都督,不好了,宇文將軍,宇文將軍殺出城外去了!”

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陽關(七)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礪鋒(八)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春曉(七)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雙城(三)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驚蟄(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紫袍(八)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壯士(四)第6章 驚蟄(七)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羽衣(六)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光陰(四)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早寒(三)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霜降(三)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陽關(七)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殘醉(一)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正氣(四)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壯士(四)第6章 驚蟄(九)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英魂(二)第5章 紫袍(四)第6章 大唐(六)第3章 正氣(一)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長生殿(一)第4章 樓蘭(四)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三)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笳鼓(四)第6章 驚蟄(七)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長生殿(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2章 初雪(三)第5章 紫袍(六)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礪鋒(三)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大唐(一)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破軍(四)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紫袍(一)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初雪(二)第4章 樓蘭(四)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礪鋒(六)第4章 光陰(五)
第4章 英魂(一)第5章 異域(六)第1章 笳鼓(八)第3章 陽關(七)第4章 英魂(四)第2章 礪鋒(八)第3章 壯士(三)第2章 天威(一)第3章 霜刃(四)第4章 霜降(六)第5章 春曉(七)第2章 霓裳(三)第5章 不周山(三)第1章 白虹(一)第4章 社鼠(七)第5章 雙城(三)第6章 大唐(七)第6章 驚蟄(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紫袍(八)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壯士(四)第6章 驚蟄(七)第1章 看劍(三)第1章 白虹(一)第3章 壯士(四)第4章 光陰(四)第1章 羽衣(六)第4章 社鼠(三)第1章 秋聲(三)第4章 光陰(四)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天河(五)第5章 紫袍(二)第3章 早寒(三)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礪鋒(七)第4章 霜降(三)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不周山(一)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天河(七)第3章 陽關(七)第3章 陽關(四)第2章 初雪(五)第5章 雙城(三)第1章 殘醉(一)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正氣(四)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壯士(四)第6章 驚蟄(九)第1章 秋聲(一)第4章 英魂(二)第5章 紫袍(四)第6章 大唐(六)第3章 正氣(一)第5章 異域(一)第1章 長生殿(一)第4章 樓蘭(四)第2章 礪鋒(五)第4章 英魂(五)第1章 笳鼓(二)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陽關(三)第3章 國殤(六)第1章 笳鼓(四)第6章 驚蟄(七)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長生殿(三)第5章 不周山(十)第2章 初雪(三)第5章 紫袍(六)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雪夜(四)第6章 雪夜(六)第4章 光陰(二)第2章 初雪(一)第1章 羽衣(四)第2章 霓裳(六)第2章 礪鋒(三)第3章 國殤(八)第4章 社鼠(六)第1章 長生殿(三)第6章 大唐(一)第1章 笳鼓(九)第1章 笳鼓(八)第1章 笳鼓(九)第4章 破軍(四)第1章 笳鼓(四)第5章 不周山(九)第5章 紫袍(一)第5章 異域(三)第2章 初雪(二)第4章 樓蘭(四)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礪鋒(六)第4章 光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