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礪鋒(五)

礪鋒 (五 上)

見沙千里和黃萬山兩人的氣焰已經不像先前那樣高,王洵迅速換了幅面孔,笑着建議:“那就趕緊帶着弟兄們過來換身齊整鎧甲,捎帶着把兵器也補充一下。我這次帶得輜重雖然不多,給大夥每人擠出一套來,還是綽綽有餘!”

兩支孤軍被困在河中一帶已經將近三年,大多數弟兄們此刻非但身上的鎧甲早已破得沒法再修補,就連手中的兵器也豁牙露齒,令士氣和戰鬥力俱大打折扣。而對於將士們而言,有一整套優質的鎧甲和兵器,無異於多出了半條命。因此,沙千里和黃萬山兩人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再度齊齊拱了拱手,帶着幾分感激的口吻說道:“如此,就多謝欽差大人了!”

“別叫我欽差,我聽着彆扭。”王洵笑着搖了搖頭,伸出胳膊,做了個邀請的手勢。“請兩位前輩帶着弟兄們跟我來。在下姓王,單名一個洵字,乃是封節度帳下的一個廝殺漢。封節度需要試探河中地區羣雄對大唐的態度,爲來年的西征做準備,一時半會兒卻找不出合適人選來,才臨時趕我這個笨鴨子上了架。若依王某本心,這合縱連橫之舉,乃文人玩的勾當,根本不該有王某一介武夫什麼事情,也遠不如真刀真槍拼得痛快!”

這番話有真有假,意在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沙千里和黃萬山兩個聽在耳朵裡,卻覺得非常親近。“在下沙千里!見過將軍大人!”“在下黃萬山!見過王將軍!”

正客套間,二人突然覺得王洵這個名字有點兒耳熟。仔細一看,又看到了他掛在馬鞍橋下的兵器,同時楞了楞,將兩雙眼睛圓圓地瞪了起來。

宇文至一直在警惕着對方的一舉一動,發覺氣氛有異,立刻提了提馬繮繩,與王洵並在了一處,“兩位前輩怎麼了?還有什麼特別要求,儘管提出來讓我家將軍知曉?”

“你是王洵?” 沙千里根本不理睬宇文至舉動,目光上上下下地掃視,顫抖着雙脣追問。

“是啊!”王洵被問得丈二和尚模不到頭腦,撥開宇文至,笑着迴應。

“你真的是王洵!”黃萬山也好像受到了什麼驚嚇般,盯着王洵的臉,上上下下看了個沒完,“你真的是王洵!那個兩軍陣前,將大食第一好漢薩爾格拉在兩軍陣前一錘子砸死那個?!老天爺,沒想到竟然是你!”

“我.....?我哪有那麼大本事啊!”王洵瞠目結舌,如墜雲霧。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稀裡糊塗地居然已經闖下了這麼大名頭。兩軍陣前一招斬殺敵將,對方還是大食第一好漢?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啊?自己的確斬殺過一名大食莽夫,卻也是費了好大力氣的,並且最後用的也是刀而不是錘,怎麼傳來傳去全變了模樣?!

此刻,沙千里和黃萬山兩人才沒心思管真相到底是什麼呢!他們兩人能帶着一夥殘兵,在強敵環伺之下堅持到現在,所憑得全是心中一股信念。幾乎有關大唐的一切,都會被拿來放大、加工、激勵士氣。而**數月前以少勝多,大破二十萬大食聯軍的喜訊,早就被二人添油加醋對屬下弟兄重複了無數遍。幾個關鍵人物,更是濃墨重彩地反覆描繪,並且加入了無數個人想象在裡邊。

況且西域各地交通簡陋,信息傳播完全靠旅人的嘴巴。安西**與大食之戰的經歷,傳到沙千里和黃萬山兩個的耳朵裡時,已經承受過了無數道加工,與事實相去甚遠。

在民間的想象裡,能被大食軍主帥派出來挑敵罵陣者,肯定是軍中第一好手。大食軍之所以敗得那麼狼狽,也肯定是因爲第一好手輸得太快,影響了全軍的士氣。而殺死了大食第一好手的唐將,肯定是身高過丈,眼似銅鈴。說不定還是什麼古代神明轉世,專門來對付殘暴野蠻的大食人的。

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王洵形象在傳說中已經非常高大。即便是沙千里和黃萬山兩人,也不止一次地設想過,如果有朝一日能與此人並肩而戰,將會是何等的榮耀。二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几個月後,他們的願望就能實現了。更沒想到的是,當自己第一眼看到心目中的英雄時,居然會把對方當成個混軍功的紈絝子弟!

想到這兒,沙千里和黃萬山兩個不覺面紅過耳。先衝着王洵深施一禮,然後回過頭來,衝着各自的部屬大聲介紹,“弟兄們,這就是我跟你們說過的鐵錘王,陣斬大食第一勇將的王洵王將軍。還趕緊不過來一道拜見!”

剛纔聽到兩位頭領跟對方的交談,弟兄們已經激動得躍躍欲試。此刻得到許可,誰還能再保持鎮靜。紛紛策馬上前,衝着王洵用力拱手,“見過王將軍!”“見過鐵錘將!”

“大夥免禮。免禮,都是自家弟兄,千萬不要客氣。不要客氣。”被熱情的人羣包圍起來的王洵額頭見汗,不斷拱手相還,“再客氣我就頭暈了!趕緊跟着我領鎧甲兵器去。還有很多事情要大夥做呢!”

聽王洵說得直爽,衆人更覺得這位年青的將軍對脾氣。齊聲答應着,讓開一條路,然後簇擁在王洵身後朝駱駝隊方向走。經過剛纔帶隊監督自己的方子陵等人面前時,卻還念念不忘瞪上幾眼,以泄心頭怨氣。

“都是人啊。運道咋就差這麼多呢!”方子陵氣得直翻白眼。剛纔王洵只帶着宇文至一人過去跟來歷不明的隊伍打招呼,他其實心裡暗中捏了一把汗。畢竟對面的那支殘軍除了一面千瘡百孔的大唐戰旗之外,拿不出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東西。一旦他們懷着某種不良企圖,王洵就等於自己把自己往刀尖上送。

誰料王洵走過去後,三言兩語便折服了對方的兩名頭領。隨即,虎軀一震,再震,再再震,居然轉眼就成了那支殘軍的主心骨。

單看臉上的表情,此刻即便王洵拿大棒子往外趕,那夥來歷不明的殘軍也要死乞白賴追隨他了。這情形,沒法讓人不嫉妒。可是嫉妒之餘,方子陵卻又由衷地替王洵感到高興。如果殘軍的來歷真的像他們自己所說,是當年怛羅斯河畔失散的弟兄。收服了他們,就等於大夥身邊又多出了兩個團老兵。與原來的兩個團加在一起,甭看只有區區千把人,卻都是實打實的精銳。此後西行路上再遇到任何規模的對手,勉強都有一拼之力了。

王洵的好運氣顯然不止這麼一點兒。很快,令方子陵更爲嫉妒的事情就發生了。走過俘虜們身邊的時候,沙千里遲疑了一下,低聲向王洵問道:“怎麼他們還都站在這兒。將軍是不是很頭疼怎麼處理這幫傢伙?”

“的確如此!”一旦拿對方當了自己人,王洵就不喜歡打腫臉衝胖子,咧了咧嘴,坦然承認。“王某此番前來,是替大軍探路的。不宜殺戮太重。可輕易地放他們走的話,王某又怕他們以爲我唐人迂腐可欺,回過頭在絲綢之路上變本加厲地禍害咱們的人!”

“放他們走?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沙千里有心在王洵面前表現,笑了笑,主動請纓,“末將想跟大人討一支令,收編了這夥土匪。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收編他們?”王洵臉上的表情很是遲疑。類似的主意他也想過,然而一則難以保證馬賊們的忠心,二來對方的戰鬥力也實在太差了些。用來搖旗吶喊則浪費糧食,驅使起作戰的話,恐怕沒等敵人靠上前,他們反倒把自家陣腳給衝散了。

“這片土地上,向來是強者爲尊。以大人目前的名頭,不愁他們不忠心耿耿。”彷彿猜到了王洵的擔憂,沙千里笑着補充,“至於打仗,這邊和咱大唐不一樣。向來是憑着少數精銳決勝負,其他人能起的作用都很有限!”

王洵先是一愣,隨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我還奇怪呢,怎麼剛一交手,半天雲就潰不成軍了!那就煩勞沙將軍收編了他們,能借着他們的人數,沿途壯壯聲勢也好!”

“得令!”沙千里興奮一拱手,縱馬朝俘虜們奔去。馬賊們將今天的戰敗的原因十中(八)九歸咎到了他的頭上。因此個個滿臉憤恨,若不是兵器已經被收走,旁邊還有幾十名**虎視眈眈的話,真恨不能一起撲上前,將此人碎屍萬段。

沙千里卻不怕招人恨。先是策馬圍着俘虜隊伍兜了幾個圈子,然後帶住坐騎,衝着俘虜們大聲喊道:“你們知道今天輸給了誰麼?兩軍陣前一招砸扁了大食第一勇將的鐵錘王。也就是他老人家懶得跟你等一般見識,沒有親自動手。否則,甭說阿爾斯蘭那廝跑不了,你們這些個傢伙,也得一半兒都變成肉醬!”

唯恐有人聽不明白,他先用漢語說了一遍,緊跟着又用突厥語大聲重複。衆俘虜們聽第一遍時,還把敵意寫了個滿臉。待聽了第二遍,猛然間就把王洵的摸樣跟傳說中的人物對上了號。臉上的敵意立刻消失不見,代之是由衷的欽佩和尊敬。

河中地區百姓多爲突厥遺族,雖然近年來已經漸漸被大食人同化,但骨子裡信奉的依舊是狼羣法則。服從強者而鄙視弱者,並且沒有什麼持久的忠誠概念。先前阿爾斯蘭實力強,大夥紛紛聚集於阿爾斯蘭旗幟下。如今來了一個比阿爾斯蘭強大百倍的豪傑,大夥便立刻恨不得撲將過去,借托他的威名,像周圍弱小者亮出白森森的獠牙。

“聽清楚沒有?我再說一遍。”把俘虜們的表情看在了眼裡,沙千里繼續用兩種語言重複,“你們今天,輸給了鐵錘王。一點兒也不冤!他老人家說了,哪個要是還不服,儘管向他單挑。只要打贏了他,就可以帶着兵器和戰馬離開,此外,還贈送十斤茶磚!有不服的沒有?有想賺茶磚的沒有?”

衆俘虜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訕訕而笑。據說能空手搏殺虎豹的大食第一勇士薩爾格拉都被鐵錘王一錘子砸扁了。自己上去,不是純粹活得不耐煩了麼?

“好,既然沒人有膽子跟鐵錘王單挑,我就再給你們另外一個機會!”看看火候已經差不多,沙千里笑了笑,突然將腰間橫刀抽出來,高高地舉在了手中。“鐵錘王需要有人替他殺人放火,願意去的,自己列隊,跟我到鐵錘王面前,向他發誓效忠。不願意的,自己割了兩根大拇指,滾到柘拆城中做叫花子吧!”

鐵錘王招募嘍囉?俘虜們喜出望外,立刻騷動起來,推推搡搡地在沙千里的背後列隊。一些原本就是小頭目者則出動出面維持秩序,唯恐表現得晚了,日後不會受到鐵錘王的重視。而個別不願意繼續過刀頭舔血日子的馬賊,卻捨不得兩根大拇指,猶豫再三,趔趄着跟到了隊伍末尾。

轉眼間,隊伍已經收拾整齊。在沙千里的帶領下,走到王洵面前,齊刷刷拜倒,大聲地說道:“我等沒長眼睛,得罪了您老人家,該死,該死。請英雄饒恕我等。我等從今以後,願意供英雄驅使。您讓我殺誰我殺誰,您讓我打誰我打誰。即便讓我自己抹脖子,也絕不皺一下眉頭!”

這些人有的說突厥語,有的說粟特語,有的說漢語,各種語言彙集在一起,比數百隻鴨子的叫聲還要亂。王洵根本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麼,卻知道沙千里已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高興之餘,又想着收攏這些人的心,清了清嗓子,大聲迴應:“諸位免禮!都站起來吧!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既然你們願意跟着王某,王某也不會虧待你們。從今以後,有功同賞,有過同罰......”

“謝大人!”俘虜們亂轟轟的站起身,東倒西歪,完全是一夥烏合之衆。

這般摸樣,上了戰場也只會拖自己人後腿。可自己能拿什麼鼓舞士氣呢?一邊訓話,王洵一邊搜腸刮肚。錢財,好像作用不大。自己也拿不出太多的錢財。大義?如果馬賊們心中有大義的話,也不會去殺人劫道了。翻來覆去,他豁然發現,此刻,除了被越傳越玄的威名外,自己近乎一無所有.......

突然,王洵看到了封常清送給自己的侍衛,原先的倭人,現在的唐人,王十三,心中靈光乍現:“如果有人接連三次立下頭功,我就做主,幫他歸化,讓他做個唐人!”指了指不遠處的大唐戰旗,他真誠地許諾,“教他說唐人語言,許他穿唐人衣衫,幫他取唐人名姓。讓他的子子孫孫,永遠都是唐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受人尊敬,讓人羨慕的唐人!”

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陽關(三)第3章 陽關(六)第2章 天河(三)第1章 秋聲(五)第5章 紫袍(八)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霜刃(八)第2章 初雪(一)第6章 大唐(二)第6章 雪夜(一)第2章 天威(六)第6章 驚蟄(二)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霓裳(五)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破軍(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2章 天河(四)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紫袍(八)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驚蟄(三)第4章 英魂(四)第3章 國殤(三)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殘醉(二)第5章 雙城(二)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破軍(二)第5章 紫袍(三)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早寒(二)第5章 異域(六)第6章 雙城(中)第3章 霜刃(一)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樓蘭(一)第6章 大唐(三)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九)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殘醉(二)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社鼠(八)第3章 壯士(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紫袍(一)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一)第2章 天河(六)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羽衣(三)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初雪(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正氣(二)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正氣(三)第5章 春曉(四)
第2章 天河(一)第6章 大唐(七)第3章 陽關(三)第3章 陽關(六)第2章 天河(三)第1章 秋聲(五)第5章 紫袍(八)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雙城(五)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秋聲(五)第2章 礪鋒(四)第3章 霜刃(一)第3章 正氣(四)第3章 霜刃(八)第2章 初雪(一)第6章 大唐(二)第6章 雪夜(一)第2章 天威(六)第6章 驚蟄(二)第5章 異域(五)第2章 霓裳(五)第6章 大唐(六)第5章 雙城(二)第5章 紫袍(四)第4章 社鼠(八)第4章 破軍(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2章 天河(四)第4章 英魂(二)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紫袍(八)第5章 春曉(三)第1章 長生殿(一)第3章 正氣(一)第6章 驚蟄(三)第4章 英魂(四)第3章 國殤(三)第3章 霜刃(四)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國殤(八)第1章 白虹(三)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殘醉(二)第5章 雙城(二)第6章 驚蟄(三)第1章 笳鼓(一)第4章 破軍(二)第5章 紫袍(三)第2章 殘醉(四)第3章 早寒(二)第5章 異域(六)第6章 雙城(中)第3章 霜刃(一)第5章 不周山(六)第2章 霓裳(六)第6章 驚蟄(二)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英魂(五)第4章 樓蘭(一)第6章 大唐(三)第1章 羽衣(八)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霓裳(五)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霜降(二)第2章 初雪(八)第5章 紫袍(九)第3章 國殤(二)第6章 驚蟄(六)第1章 看劍(五)第3章 正氣(三)第2章 殘醉(二)第2章 天威(六)第1章 看劍(四)第2章 霓裳(六)第4章 社鼠(八)第3章 壯士(二)第5章 不周山(九)第2章 殘醉(四)第1章 笳鼓(八)第2章 天河(七)第5章 紫袍(一)第5章 異域(二)第5章 春曉(一)第2章 天河(六)第6章 雪夜(四)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早寒(一)第2章 天威(四)第5章 不周山(八)第1章 羽衣(三)第4章 英魂(五)第5章 紫袍(七)第2章 初雪(八)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正氣(二)第2章 初雪(二)第3章 正氣(三)第5章 春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