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塞翁失馬

太平二年,十二月中,鎮北將軍楊鳳、幷州牧李儒、幽州刺史鍾繇、度遼將軍公孫瓚趕到彈汗山,與鮮卑附義王槐頭、王相闕居一起參加會議。

會議地址就在神殿,那座面帶神秘微笑的神像下面。

同時參加會議的還有被稱爲草原活佛的佛教大師支謙。

支謙進門的時候,正揹着手在神像前踱步的劉辯連忙上前,合掌爲禮。

“大師安好。”

支謙連忙還禮。“方外之人,拜見人間佛。”

“大師客氣了,辯不敢當。”

支謙也不多說,轉身又向楊鳳欠身施禮:“見過護法伽藍。”

楊鳳不敢怠慢,連忙還禮。他悟命破境,已經與呂布、關羽等人一樣跨入神級猛將的行列,再加上不久前的西征,他順理成章的被支謙納入了護法伽藍神的範圍。在俗世,他是劉辯產的臣子,在佛門的世界裡,他是劉辯這個人間佛的護法伽藍。

這一切都是劉辯賜給他的,他對劉辯的感激自不待言。

公孫瓚看了,有些眼熱。他和楊鳳差不多時候悟命,但是悟命之後,他就沒什麼進展了,楊鳳卻在一年不到的時候內再次破境,並且立下了赫赫戰功,成了草原上人尊敬的護法伽藍神,可以享受人間香火,實在讓人嫉妒。

劉辯將公孫瓚的神色看在眼裡,卻什麼也沒說。楊鳳是厚積薄發。在悟命之前就修行了很多年,只是憑自身的力量沒能捅破那張窗戶紙,一旦悟命。以前下的苦功就看到了效果。公孫瓚則不同,這是一個坐不住的猴子,雖然強迫他在神殿悟命,邁過了那道門檻,但是一回到軍營,他大概沒心思坐下來冥想的。

修行這種事,絕大多數時候還是要靠自己。他自己靜不下來,別人也沒辦法。

槐頭和闕居交換了一個眼神。無可奈何。劉辯手段高明,一手屠刀,一手佛法,將草原控制得服服貼貼。現在他們就算有什麼想法,也不敢有任何輕舉妄動。別說楊鳳、公孫瓚等人虎視眈眈,草原上的牧民也未必肯聽他們的。依附了漢人之後,不用再打仗了,互相之間的爭鬥也沒有了,他們可以過上平靜的生活。而胡市的開放也補充了戰利品不足帶來的損失,不致使牧民的生活水準下降。

當然了,劉辯也不是什麼真正的人間佛,他將草原變成了他的養馬地。壟斷了戰馬資源。上等戰馬由朝廷安排專職人員統一收購,每個部落只能保有一定數量的戰馬,超出部分必須全部出售。否則形同謀反,楊鳳等人很快就會殺上門。各部落的精銳也被集中起來,由朝廷派遣將領統一訓練,統一指揮,各部落能夠控制的兵源非常有限,只能防盜。不足以發動戰事。

這樣做的基礎就是佛法。佛法把劉辯變成了他們的人間佛,把劉辯的恩慧變成了人間佛的恩賜。把劉辯的怒火變成了人間佛的憤怒,不僅是物質和生理上的控制,更是心理上的控制。

他們當初沒有料到佛法會帶來這麼嚴重的後果,現在醒悟了,卻已經無力掙扎,只能任憑劉辯擺佈。

“草原上太平了,山東未平,朕不能厚此薄彼,所以要暫時離開草原,回到中原去。”劉辯不緊不慢的開了口。“中原穩定了,對草原也是好事。畢竟在物資上,草原上還要仰仗中原。中原就像內臟,草原就像皮肉,內氣充盈,皮肉才能強健。你們說是不是?”

槐頭和闕居連忙躬身行禮。“陛下所言甚是。”

“草原上艱苦,卻也是修行的好地方。中原富庶,卻也是亂花迷人眼之處。朕喜歡留在彈汗山,也是因爲這個原因。孟子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又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肌膚,空乏其身,方能增益其所不能。草原雖苦,卻是最能磨練人的地方,能在這裡安之若素,持心自守,將來必成大器。”

楊鳳等人聽了,不禁大喜。劉辯這句話可不是空話,他是在向他們許諾,守好草原,將來必有大用,這些年的苦不會白吃的。他特地在神像面前說這些話,可見莊重。

“臣等謹遵聖訓。”

“伯珪,欲取冀州,幽州是重要的一環。你可曾做好準備?”

公孫瓚抱拳施禮:“陛下放心,易水之戰後,臣痛定思痛,在鍾君的協助下,已經補充了損失,隨時可以再戰,一雪前恥。”

劉辯笑笑。易水之戰,公孫瓚被袁紹困住,險些折在陣中,對他的刺激不小。要不是因爲這次失敗,鍾繇進入幽州,恐怕還會受到這位白馬將軍的排擠。凡事有利必有弊,這就是一個明證。比起劉虞,鍾繇顯然更有手段。

“勝負乃兵家常事,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你是不是真的痛定思痛,嘴上說是沒有用的,還要用這際行動來證明。幽州的戰事,以元常爲主,你爲輔,可有問題?”

公孫瓚雖然有些遺憾,卻無話可說,誰讓他之前打了敗仗呢。

“唯陛下所言。”

劉辯轉臉看着鍾繇。“元常,伯珪是匹烈馬,用好了,是國家棟梁,用得不好,也是一方禍害。朕希望你能和他平安共處,同舟共濟,將來東方的事務,還要多仰仗二位。”

鍾繇不動聲色的行禮領命,心裡卻是洶涌澎湃。他不做九卿,來幽州做刺史,又主動上書請劉辯親自主持平叛的戰事,就是想建功立業。他很清楚,劉辯雖然不好戰,但是他重戰功,對儒門又頗有微詞,再想像以前一樣憑經術封侯,可能性不大了。只有戰功才能真正振興鍾家。

公孫瓚也非常高興。劉辯誇他是烈馬,既是對他的警告,更是對他的賞識。更重要的是劉辯說到東方事務,看來平定袁氏的叛亂並不是結束,將來還有更多的仗要打。有仗可打,公孫瓚心情立刻好多了。

“棲之,平定冀州,當然少不了幷州的大軍。不過,對付袁紹這種跳樑小醜,就不動用草原上的鐵騎了。這樣的利刃,朕另有大用。你多留心西域的事,別讓和連等人有任何可趁之機。”

楊鳳早有心理準備,當下大聲應喏。

劉辯一一安排了各人的任務,最後設宴賜酒,君臣盡歡而散。

兩天後,劉辯率領一千龍騎,踏上了歸程。

……

十二月底,劉辯回到了洛陽。

早就接到消息的陳留王從長安趕來,親自渡過黃河,趕到孟津北岸迎接劉辯。

再一次看到劉協,劉辯的心情很複雜。

他自己對皇位沒什麼興趣,就算不能回到他那個時代去,他也覺得做一個活神仙比做皇帝舒服,在衣食無憂,又沒有人能夠威脅他的情況下,爾虞我詐的宮廷並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如果劉協合格,他非常願意把皇位讓給劉協。

可是劉協顯然不怎麼合格。

平心而論,十一歲的劉協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如果是普通人家,他也許會很驕傲,可問題是劉家不是普通人家,他要交給劉協的也不是一分簡單的家業,而是天下。

他可以不留戀皇位,一心想回到他的進代去,但是他卻不能眼睜睜的看着歷史又回到原來的軌跡上去。來自兩千年之後,他知道這段歷史充滿了波折,充滿了屈辱。如今有機會改變而不改變,他將後悔一生,就算回去也不能安心。他想扭轉這個軌跡,要讓劉協成爲這個繼往開來的明君,可是劉協卻做不到。

劉協很聰明,可是僅僅聰明是不夠的。漢桓帝劉志不聰明嗎,漢靈帝劉宏不聰明嗎,他們都是以童稚之年登基,面對着強大的外戚勢力,孤立無援,最後卻能奪回權柄,足以見得他們的聰明。可是聰明又能如何,桓靈已經成了昏庸的代名詞。

他希望劉協不僅聰明,而且強大,不僅有精明的手段,更有高人一等的見識。只有如此,他才能成爲一個真正的中興之君,才能開創一個新時代。在這一點上,劉協其實比他更有條件,因爲劉協原本就是這個時代的人,學問也比他好得多,和朝臣之間的關係也更融洽。相比之下,他空有一身強橫的實力,在政治上卻非常薄弱,和儒門之間的衝突也大於合作。

很可惜,劉協沒能達到他的希望。

劉協的學問讓他精通帝王心術,卻沒能提高他的眼界。照這個形勢下去,他也許可以成爲一個精明的帝王,卻不可能成爲一個真正的明君,更不可能改變歷史軌跡。

所以,他只能親自操刀。

“阿協,一年不見,你高了,也瘦了。”

劉協低下頭,慚愧的說道:“臣弟無能,未能完成皇兄的託付,就連剖鯀吳刀都沒保住。”

“想過爲什麼保不住嗎?”

劉協愣了一下,心頭有些不安。他搶先請罪,不過是一個姿態,劉辯卻順勢抓住不放,是準備在朝臣面前問罪嗎?這也未必太心急了些。

“臣弟……境界低微,不堪大任。”

“境界低微,那該怎麼辦呢?”

“臣弟願向皇兄學習,潛心修行,爭取早日破境,奪回剖鯀吳刀,將功贖罪。”

劉辯點了點頭。“如果能這麼想,那剖鯀吳刀的丟失就不是一件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古人誠不我欺。”(未完待續)

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26章 荀攸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137章 幕後人第22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61章 陰謀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2章 斬丁原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71章 剖鯀吳刀第190章 控火者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360章 陽謀第6章 傀儡發飈第97章 言者有心第408章 破綻第356章 去從第3章 棟樑第410章 第三個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284章 十三勢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283章 天師道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75章 攻心爲上第103章 人形弩第5章 袁紹第77章 荀曹會第331章 慎獨第413章 天行健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430章 聰明誤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257章 親親賢賢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82章 天狼命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9章 張繡戰呂布(中)第427章 風乍起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263章 夜襲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240章 空歡喜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127章 初窺門徑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23章 神棍第132章 杜氏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377章 歸來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77章 荀曹會第381章 三重卦第393章 天下爲棋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311章 千年世家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63章 夜襲第81章 勾心鬥角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95章 狼與鷹第437章 被鄙視了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19章 蹤跡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450章 陰陽第269章 黑與白第93章 所見略同第243章 青鳳第184章 貂蟬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408章 破綻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94章 又是一個局
第417章 崑崙懸圃第44章 失傳的樂經第268章 張飛悟命第26章 荀攸第397章 卻之不恭第137章 幕後人第227章 給你們一個機會第275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91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222章 皇帝王霸第61章 陰謀第300章 不合格的刺客第114章 推心置腹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42章 斬丁原第446章 天下爲棋第71章 剖鯀吳刀第190章 控火者第455章 未雨綢繆第360章 陽謀第6章 傀儡發飈第97章 言者有心第408章 破綻第356章 去從第3章 棟樑第410章 第三個第130章 蕭牆之內第284章 十三勢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283章 天師道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334章 野火燒不盡第214章 白山赤血第75章 攻心爲上第103章 人形弩第5章 袁紹第77章 荀曹會第331章 慎獨第413章 天行健第416章 小過與大善第430章 聰明誤第169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217章 以佛法化戾氣第257章 親親賢賢第385章 天地作證第82章 天狼命第110章 人無完人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29章 張繡戰呂布(中)第427章 風乍起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263章 夜襲第85章 關羽戰張繡(上)第240章 空歡喜第125章 砥柱觀濤第92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127章 初窺門徑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23章 神棍第132章 杜氏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377章 歸來第333章 天子駕臨第77章 荀曹會第381章 三重卦第393章 天下爲棋第341章 單騎破陣第311章 千年世家第302章 荀氏之儒第263章 夜襲第81章 勾心鬥角第105章 一詔退萬軍第231章 水火無情第145章 有口難辯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88章 搖滾古曲第195章 狼與鷹第437章 被鄙視了第156章 七星刀,血手印第445章 儒道並重第12章 賈詡獻計第219章 蹤跡第338章 龍的傳說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159章 飛龍在天第210章 鮮卑神獸第450章 陰陽第269章 黑與白第93章 所見略同第243章 青鳳第184章 貂蟬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160章 全面反擊第408章 破綻第152章 徐晃發威第117章 當年小道僮第94章 又是一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