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魏延

劉辯在襄陽住了兩天,安排了荊州的相關事宜。

所謂的安排,其實並沒有什麼大動作,大部分的事情還由劉表負責,只是將他手中的兵權接了過來,其他的一切照就。劉表雖然有些遺憾,但是也沒多說什麼,劉辯升了他的官,遷他爲荊州牧,並且封了侯,算是對他穩定荊州的正式認可。

劉辯接手兵權之後,將兵權一分爲二。步卒交給蒯越與文聘統領——文聘守南陽,蒯越隨駕征戰;水師交給蔡瑁,駐江夏,與揚州牧陸康呼應,並且在豫章打造樓船,做好東進的準備。總體而言,真正失去兵權的只有劉表一人,荊州世家豪強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因此人心安定,交接非常順利,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

劉表本人並不喜歡作戰,血腥殘酷的戰場並不對他的味口。以前也許還有一點指揮千軍萬馬,征服天下的浪漫想法,經歷了兩年多的戰事之後,他也知道浪漫是假的,危險卻是真的。劉辯奪去他的兵權,他也落得自在快活。荊州文風頗盛,每日裡與大儒宋忠等人談文論藝,校訂典籍,對他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以他也很愉快的接受了。

安置妥當之後,劉辯隨即趕往江陵。

在禁衛營的夾侍下,劉辯奔出襄陽城,馳出城門的時候,城牆上突然有人大叫一聲:“陛下……”

話音未落,“嘩啦”一聲響。禁衛營的將士拔出了戰刀,舉起了手弩,瞄準牆頭。王越拔劍護衛,史阿在馬背上一點腳尖,飛身躍起,如一隻白鶴,輕輕的落在城頭,長劍出鞘,直指喊話人的咽喉。

兔起鶻落,這一切都發生了剎那之間。喊話人的嘴巴還沒閉上。史阿的劍已經到了面前,嚇得他了“咕嚕”一聲,把後面的話全嚥了回去。

“你是誰?”史阿看看四周,沒發現什麼險情。手腕一抖。“嗆啷”一聲。還劍入鞘。他既沒有用手去摸劍的吞口,也沒有看劍鞘,劍卻準確的沒入鞘中。這一手比剛纔他飛身躍上城頭還要讓人驚訝。四周中的將士們都看直了眼,張大了嘴,不約而同的發出驚歎。

“我……我是魏延,聽說……陛下找我……”

“你是魏延?”史阿隨侍劉辯左右,知道劉辯提起過魏延,只是這些天一直沒看到他,不由得多看了兩眼。魏延身高七尺八寸左右,身體壯實,在身材總體偏矮的荊州人中算是個大個子。年紀不大,眼睛卻很有神,看起來還有些渾不吝的感覺。

“正是。”魏延不好意思的摸摸頭。“我剛聽說陛下在找我,可是陛下的行營我又進不去,所以……”

“你隨我來。”史阿笑笑,轉身走下城牆。

魏延大喜,連忙緊緊跟上,一直來到城門洞中,走到劉辯面前。史阿說明了情況,劉辯點點頭,他耳力過人,剛纔已經聽到了兩人的對話,不免也有些好奇。他打量了魏延一番,發現魏延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年輕,看起來也就是二十出頭,一臉的青澀,還有點囂張,一雙眼睛也不怎麼老實。身上的甲冑倒是擦得乾乾淨淨,只是官階不高,只是一個隊率而已,最多能管五十人。

他還是一個看城門的下級軍官,怪不得劉表、蒯越他們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

“你就是魏延?”

“回陛下,臣就是魏延,字文長,南郡人氏,今年二十有三,從軍三載……”魏延好奇的打量了劉辯兩眼,趕緊低下了頭。他雖然沒有做過大官,也知道在天子面前不能太放肆。

聽完了魏延的自報家門,劉辯知道大致不會錯。

“武藝如何?”

魏延大大咧咧的一抱拳:“臣斗膽,敢請一試。”

劉辯對劉備示意了一下:“玄德,帶他到一旁去試一下,如果能撐過你三個回合,就帶他同行。否則的話,還是讓他守城門吧。”

劉備含笑點頭,帶着魏延向城門外走去。魏延有些不服,一邊走一邊嘟囔着什麼。他自以爲聲音很低,劉辯聽不到,其實劉辯聽得一清二楚,倒也沒有在意。他相信,很快魏延就會服氣了。

在原來的歷史進程中,劉備也許未必是魏延的對手,可是現在不同了。劉備悟命,又修習導引圖譜多時,武藝比原先高出不止一層,而魏延卻尚未悟命,兩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說三個回合,他都是給魏延留面子了,按照他的估計,劉備一出手就能打得魏延鼻青眼腫。

不出劉辯所料,沒過一會兒,劉備帶着魏延趕了上來。劉備一臉春風,魏延卻耷拉着腦袋,沒有了剛纔的傲氣。

劉辯一邊驅馬前行,一邊問道:“如何?”

“陛下,他的境界雖然有限,可是勇氣可嘉,是個可造之才。”

“是麼?”劉辯瞥了魏延一眼:“那就讓他跟着你吧。”

“唯。”劉備捅了捅魏延:“文長,還不謝恩?”

魏延一愣,連忙躬身施禮。這一次,他的腰彎得很到位。

……

汝南郡,平輿城,袁氏老宅。

袁術暴跳如雷,拳打腳踢,將堂上的案几摔得到處都是。

“豈有此理,這個庶子居然敢命令我?!”袁術瞪圓了眼睛,奪過橋蕤手中的書札,扔在地上,連跺了幾腳,又拔出戰刀,沒頭沒腦的一陣亂劈。

他剛剛收到袁紹的書札。袁紹說,劉辯歸來,即將率兵出征,袁家面臨危機,要想渡過這個危機,他們必須合兵一處,共同對敵,以免被各個擊破。這一點,袁術不反對,他接到劉辯發往全國的詔書時,也是這麼想的,可是,與袁紹想的不同,他是要袁紹向他靠攏,聽他指揮,而不是要聽袁紹的指揮。

在袁術看來,袁紹自稱儒門領袖的美夢已經破滅了,現在只剩下袁家的聲望在支撐。要論在袁家的地位,他這個嫡子纔是真正的家主,袁紹那個庶子哪有資格命令他?

他因此很生氣,大發雷霆。

橋蕤等人很無奈,都到這個地步了,袁家兄弟還在爭這個名份,實在有些不識時務。

主簿閻象上前一步,沉聲道:“將軍,我能說兩句麼?”

“你說!”袁術沒好氣的喝道,手中揮着戰刀,氣勢洶洶,大有一言不合就砍了閻象的意思。

“將軍自忖,沒有袁本初,你能不能獨力對付朝廷的大軍?”

袁術的眼角抽了抽,沒吭聲。這點自知之明他還是有的,如果能獨力應付,他又何必與袁紹搭腔。

“如今朝廷要應付的戰場有三個:劉焉的益州、將軍的豫州、袁本初的冀州,將軍以爲,誰會是天子的第一個目標?”

袁術沉吟不語,過了片刻,纔不情不願的說道:“應該是益州吧。之前劉辯兄弟都是駐紮在關中,奪取益州是他們的既定計劃,準備也是最充分的。”

“那攻克益州之後,朝廷又將如何?是先攻豫州,還是先攻冀州?”

袁術不吭聲了。他明白了閻象的意思。益州戰事結束之後,他會成爲劉辯的首選目標,也就是說,他比袁紹的壓力更大。如果不和袁紹聯合,他會死在袁紹前面。

“那該如何是好,難道要讓我聽那個庶子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當務之急,是要守住豫州。”閻象不卑不亢的說道:“將軍兄弟二人,損其一,餘者不能自立。此時此刻,若不能同心並力,袁家百餘年的基業恐怕就到此爲止了,誰做家主,又有什麼意義?”

袁術扔了刀,一屁股坐在榻上,抱着頭,長嘆一聲:“沒想到我袁公路威風一世,竟落得如此下場。”

……

郭嘉走上大堂,與陶謙、陳登見禮。

陶謙、陳登神情冷淡,只是微微欠身,算是還了禮。與之前曹操的使者來相比,他們今天的禮節實在算不上週到。不過,郭嘉也沒有在意,他清楚得很,現在形勢不同了,曹操處境尷尬,以後還要仰仗陶謙等人在天子面前美言,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陶謙撫着鬍鬚,不緊不慢的開了口。“祭酒遠來,所爲何事?”

郭嘉微微一笑:“自然是聯合作戰之事。天子即將征討天下,袁氏兄弟如果合兵一處,恐怕太平之日又要拖後幾天。他們自然不是天子的對手,可是萬一困獸猶鬥,想要出海或者渡江,恐怕徐州、揚州難免塗炭。曹將軍雖然有龍,兵力卻有限,所以只好派我來,希望與使君聯合,保一方太平。”

陶謙眉頭一挑,沒有說話,而是看了陳登一眼。陳登也有些無語。他們原本是想借天子兵威壓服曹操,掌握江淮戰場的主動權,可是聽了郭嘉這幾句話,他們知道情況沒這麼簡單。逼急了曹操,他們的損失同樣會很驚人。袁術、袁紹不是天子的對手,可是要對付他們,卻是輕而易舉。

他們堅持了這麼久,總算看到勝利的曙光了,不能在這個時候被袁紹、袁術滅了。借重曹操的力量,讓曹操頂在最前面,纔是最合算的戰法。不管怎麼說,曹操有附逆的污點,就算立再大的功勞,也不如他們這些一直支持朝廷的人有前途。

兩人一權衡,很快做出了決定。陳登站了起來,笑臉相迎:“哈哈,你終於來了。使君等曹將軍的消息,可是等得心焦啦。”(未完待續。。)

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366章 石蕩崖第346章 失控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70章 江東猛虎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141章 猛虎怕羣狼第50章 勇者懼第65章 初戰第186章 人牲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40章 不破不立第358章 白骨第221章 駁獸第243章 青鳳第14章 讖語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143章 有佳人兮守望第17章 危機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432章 鳳雛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392章 惟一心第84章 曹操贈馬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74章 迫降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288章 小心思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198章 殺俘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38章 激將計第81章 勾心鬥角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96章 佛骨舍利第76章 例外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140章 謊言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165章 龍騎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362章 又見巨龍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75章 攻心爲上第430章 聰明誤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408章 破綻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38章 一語誅心第279章 入長安第132章 杜氏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17章 危機第47章 杯弓蛇影第273章 九歌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14章 讖語第219章 蹤跡第398章 虎皮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441章 龍行於澤第112章 見面禮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218章 疑雲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356章 去從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363章 縴夫第243章 青鳳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22章 許劭第157章 潛龍在淵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165章 龍騎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221章 駁獸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142章 鄉音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
第295章 百騎破陣第366章 石蕩崖第346章 失控第90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70章 江東猛虎第8章 燃燒的朱雀闕第49章 大將之風第276章 以情動人第141章 猛虎怕羣狼第50章 勇者懼第65章 初戰第186章 人牲第109章 當世陳平第40章 不破不立第358章 白骨第221章 駁獸第243章 青鳳第14章 讖語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143章 有佳人兮守望第17章 危機第212章 後繼有人第432章 鳳雛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49章 大將之風第348章 騎虎難下第392章 惟一心第84章 曹操贈馬第185章 江東猘虎第200章 內戰,外戰第261章 一鼓而下第274章 迫降第19章 萬年公主第100章 一舉三得第322章 人間佛國第288章 小心思第412章 石破天驚第198章 殺俘第33章 經濟危機第138章 激將計第81章 勾心鬥角第444章 問道鵠鳴山第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第96章 佛骨舍利第76章 例外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140章 謊言第223章 白馬公孫瓚第165章 龍騎第390章 天道與人道第362章 又見巨龍第281章 垂拱而治第75章 攻心爲上第430章 聰明誤第372章 一生之敵第408章 破綻第425章 百年樹人第38章 一語誅心第279章 入長安第132章 杜氏第192章 珠玉在前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122章 河東衛家第17章 危機第47章 杯弓蛇影第273章 九歌第278章 一舉兩得第14章 讖語第219章 蹤跡第398章 虎皮第336章 鮮卑往事第441章 龍行於澤第112章 見面禮第199章 親疏有別第172章 大漠豪情第224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0章 進擊的儒門第202章 鷹過拔毛第218章 疑雲第252章 秦直道的遐思第356章 去從第319章 助你悟命第94章 又是一個局第363章 縴夫第243章 青鳳第118章 大賢良師之死第270章 敏感的袁紹第22章 許劭第157章 潛龍在淵第189章 登高望遠第165章 龍騎第299章 人心莫測第177章 應龍現身第221章 駁獸第196章 兵馬俑之謎第150章 百密一疏第142章 鄉音第164章 剛者易折第128章 百年之局第305章 他鄉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