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回蜃景何須訝靈山是我家上

146回 蜃景何須訝,靈山是我家(上)

146回??蜃景何須訝,靈山是我家(上)

守正真人大概是擔心海天谷的江湖令天下修行門派不重視,以正一門發出的就不一樣了,如果碰到了我和付接他們不幫我都不好意思。

江湖令傳到各大門派的時間有點晚,幾乎所有人都以爲我們還在西北,而此時我與付接已經到了浙東。宇文莊主心思細密,也有古道熱腸。如果我們還在西北沒有聽濤山莊什麼事,但他想到了付接是湖州人,如果逃到湖州的話那就進入聽濤山莊附近了。爲了以防萬一,他接到江湖令的當夜就動身往湖州而去。

當他今日凌晨渡海橫越杭州灣北上時,感覺到南北湖方向有靈氣沖天,似有高人在此駐足修行。他就改變方向奔南北湖而來,日出時分遠遠察覺鷹窠頂上有激烈的法力波動,運足目力望見有兩位高人鬥法。他看見了付接的毫光羽,也看見了山頂上我的身形,知道自己恰好迎對了方向。付接也真是倒黴,在逃入海中的那一刻被宇文樹出手捲了回來。

他說完之後我才明白前因後果,看來這一路追蹤還是有人接應我的,可是我與付接速度太快,大部分人都撲了個空。聽我又對宇文樹再三表達謝意,宇文樹嘆息一聲道:“付引輿一身修爲了得,今日命喪於此,形神具滅萬劫不復!石真人讓他這種惡魔有如此下場再適合不過,只是此等法術過於陰狠……今後還是少用爲好。”

我也恭敬的答道:“多謝謝宇文莊主賜教,石野記住了!”

宇文樹笑了:“我老頭子也是多嘴,石小真人豈是不明事理之人。你萬里追殺付引輿如今已傳遍天下,人人都誇讚石小真人一心衛道、義薄雲天,聽濤山莊上下也是萬分佩服。更難得你小小年紀已有宗師修爲,手刃邪魔震驚天下,有很多高人沒有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付引輿一代惡首,卻葬身於這仙靈之地,石真人也算對得起他了。”

“莊主過獎了,今日戰勝純屬僥倖,有莊主出手,更有日月並升的天地奇觀相助,非我石野一人之力。”

宇文樹吃了一驚:“日月齊升?今天是陰曆十一月初一,時間差了一個月,怎麼會有日月齊升?”

我手指天邊道:“真的是日月並升,剛剛我親眼所見——咦,怎麼沒了?”

我們都回首望向海天相接的盡處,天邊有一輪紅日噴薄如火,海水被染出一條金光大道直射山崖下,有半天紅霞映照,卻獨獨不見那一輪雪色圓丹。月亮不見了,日月並升的異相已經消失。

宇文樹:“日月並齊只在日出那一刻短短時間,現在當然看不見了。我在東海邊住了一輩子,也經常在十月初一到這鷹窠頂上觀看日月並升,可惜只在二十年前見過一次。石真人福緣深厚,能在十一月初一見到日月並升也並非不可能。我來遲一步啊,沒有這個眼福,但此時此地的朝霞風景也是美不勝收。”

說話時我們都面朝大海看向天空,也許是被天地間的仙靈之氣與磅礴美景所感染,一時之間都沉默下來。片刻之後,一片淡淡的雲層飄來,擋住了紅日的光輝。突然間我又指着半空訝道:“宇文莊主,你看見了嗎,那是什麼?”

只見半空中的雲層之上,就像開啓了一扇門戶,出現了奇異的景象。一座七層四面八棱的古塔出現在天空,高高的琉璃寶鼎上十二道飛檐屋脊看的清清楚楚。這座古塔矗立在一座小山上,從這個方向看過去小山的一側是赤色的石壁,石壁下還有緩緩的流水。再往下被半空的白雲襯托環繞。

宇文樹動容道:“沒有看見日月並升,卻親眼目睹此地的另一大奇觀——石帆蜃氣!”

海市蜃樓亦稱“蜃景”。這是在光線經密度分佈異常的空氣層,發生顯著折射時,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史記·天官書》就有記載:“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而石帆蜃氣則是此地著名的奇觀之一。

南北湖的葫蘆山與鷹窠頂之間的近海域。海中有一塊狹長形的礁石,遠遠望去象一艘正在航行的帆船,人稱“石帆”。那石帆不論是漲潮還是退潮始終只露出水面一截,又因這一帶在歷史上經常會出現海市蜃樓幻景故名石帆蜃氣。“海市登州誇幻相,石帆此日亦奇觀,青紅頃刻何須訝,便作人間萬事看。”這是清代詩人對石帆蜃氣美景的讚歎之辭。

自古以來石帆蜃氣的記載頗多,石帆蜃氣中多現飄渺亭臺、仙境樓閣。近幾十年來石帆蜃氣出現的次數卻不多,親眼目睹者就更少。今日在我殺了付接的前後,沒想到短短時間內連遇兩大奇觀。我看着半空中的蜃景有幾分不知所措,因爲那不是什麼仙境,而是我的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景物——菁蕪洞天之外的龍首山塔!

我驚訝難言之時,聽宇文樹自言自語道:“這空中的寶塔,我怎麼有幾分眼熟,難道以前見過?”

“宇文莊主以前到過蕪城嗎?”

宇文樹:“六十年前宗門大會,我曾在蕪城盤桓數月,今年夏天宗門大會,我又去了。”

“那就對了,那座塔是蕪城的梅氏遺蹟龍首塔。”

宇文樹喃喃道:“梅氏龍首塔!難道冥冥之中真有天意?付引輿滅於斯,石帆蜃氣現龍首塔。”

聽見他的話我也心念忽動,冥冥中有天意嗎?我也疑惑了!梅存菁曾預言付接將滅在青冥鏡下,而今日果真如此。預言成真之後,半空中出現菁蕪洞天的蜃景。這如果是巧合,那未免也太離奇了。聽宇文樹的口氣,他似乎知道一點內情,於是我開口問他:“宇文莊主,我聽說這付引輿有個師兄叫梅存菁,曾經是蕪城梅氏的傳人,你清楚是怎麼回事嗎?”

宇文樹:“你殺了付引輿,大概還不太瞭解這個人究竟是什麼來歷?當初修行前輩太素先生門下有兩個弟子梅存菁與付引輿,號稱太素雙英。……此事說來話長,若石真人有興致,請到聽濤山莊一敘。我老人家還有事與你商量。”

“莊主找我有事儘管開口,請問聽濤山莊離這裡遠嗎?”

宇文樹呵呵一笑,手指杭州灣:“不遠不遠,對岸就是。如果石小真人不嫌聽濤山莊草舍簡陋,這就請隨我來。”

說完了老人家一縱身飛下山崖,立足於碧海波濤之上。手持龍頭柺杖,在海風中白髮飄飛如仙甕降世。我站在山崖上大聲喊道:“莊主,難道我們要這樣渡海嗎?”

宇文莊主大笑道:“達摩渡江,八仙過海,這御天下大塊無形的法術石小真人不可能沒學過。剛纔見你神通廣大手刃付接,憑藉手中法器橫渡這百里錢塘江口又有什麼問題?……哦,我明白了!你放心,此時四下無人,你我凌波而去也不必擔憂驚世駭俗。”

御天下大塊無形?靠!我還真沒學過。我最早學的就是最簡單的“御物”,後來因爲要上煉丹峰,風君子教了我如何“御天下大塊之形”。御物之道向上還有境界?就是這“御天下大塊無形”?呵呵呵,我明白了,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很困難的事情,昨天的我也許還做不到,今天的我似乎已經可以了。

御天下無形之物我早就見過,七葉在終南山中與同門鬥法時,曾經從火堆中引出十二條火龍。於蒼梧在句水河邊對抗龍捲風時,曾經御風向天。一座山,大塊而有形,我御之山不動但我可以飛檐走壁。這一片海,大塊而無形,我御之海不動但我可以飛渡而過。道理雖然簡單,但只有修行境界到了纔能有如此神通。

我收起付接留下的毫光羽,一揮青冥鏡,也飛身跳下了山崖,以法器激應波濤之力立足於碧海之上。立足不動而身形如飛向前疾行。這種感覺不是我在水面上走路,而是以法器爲引,御無形大塊之力,得一身之輕遊。我的速度很快,呼呼的就在海面上向前而去,而宇文樹的速度很慢,施施然就像在散步一般。施展這種法術,其實走的慢比走的快難多了,我剛剛領悟尚不熟練,只能快點走。宇文樹見我如此之快,也一展身形追了上來。

如此施法也要消耗神氣,橫渡大洋對我來說恐怕是妄想,但渡過這杭州灣到達錢塘彼岸倒也不是不可能,看來宇文樹就是這麼過來的。平生第一次凌波微步,我感覺到萬分新奇又有幾分害怕。這要是在句水河裡當然沒什麼,但是在這大海之中心裡卻不是那麼有底,總想快點到彼岸纔是。

我當時並不知道,這凌波而行的神通道法在修行界的高人中也不是尋常法術,不是人人都會。聽濤山莊有“聽濤”之名,宇文莊主能夠凌波渡海那是自有家傳秘法。他見我殺了付引輿,是太高看我一眼了,以爲我也有此之能。而我當時並不知情,聽見了“御大塊無形”五個字就冒冒失失的跳到了海面上。一瞬間能夠領悟這種難得的法術,一方面是因爲我不自覺的感受到宇文樹的周身氣機,另一方面也是因爲我心念不疑,以爲是自然而然。

躍上海面就站住了沒有變成落湯雞是走了狗屎運,有點新奇有點害怕,卻沒有想到一個天大的金元寶正砸在我的腦袋上。多年之後我回憶起這一幕心中感謝兩個人:宇文樹和風君子。宇文樹自不必說,他等於親身給我演示瞭如何施法,而風君子傳我道法時打下的根基十分奇特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他一直用信手拈來的口訣將精深的道法傳授的如此淺顯明白,而且是邊教邊創因緣而變,跟着他一路學下來,無意之中我也有了能夠觸類旁通的慧根。只是踏海而行的我,此時仍在懵懂之中。

在海波上前行,隱約感到青冥鏡中傳來的潮汐激應之力,海面上有暗流涌動生成。回頭向東望去,遠處波濤中有一線浪涌向西而來,這浪涌不高,也只有幾寸水波涌起,卻很長得不見盡頭,一眼望去綿延不斷。宇文樹在我身邊道:“今日奇事甚多,十一月初一有日月齊升,石帆蜃氣中見龍首寶塔,現在連錢塘大潮也出現了。”

“這就是錢塘潮嗎?怎麼——”

宇文樹:“怎麼這麼小是不是?還沒到地方,等過了鹽官之後這幾寸浪涌就會成爲萬馬奔騰的潮頭。通常如此大潮往往只出現在月圓前後,每年農曆八月十八觀潮最佳。初一見此處潮起,倒是很有幾分意外。……石真人如想欣賞錢塘潮,那你我不妨隨潮頭而上。”

他說完話浪涌已到腳下,宇文樹飄然躍於浪花之上,隨風順潮轉身向錢塘入口而去。這位莊主年紀不小了,玩心居然還很重,此時此刻竟要約我去弄錢塘潮。我想勸阻已然晚了,他已隨浪涌飄飄然而去,白鬍子在風中翹起一副興致勃勃的模樣。我只得跟隨他順潮流向西而去,只這一會工夫,宇文樹已經走得遠了。

一陣浩蕩清風吹過,風中傳來宇文樹的聲音,老人家在吟詠一首詩偈:“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是《水滸傳》中大和尚魯智深圓寂時所唱的頌偈。據書中所述,那夜月白風清、水天同碧,魯智深在杭州六和塔下忽聽得寺外雷般聲響,問寺僧方知乃是錢塘江潮信。回憶起師父智真長老曾囑咐的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魯智深當下大悟,頌偈圓寂涅磐而去。

077 回伊人同入夢散發舞青絲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上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下015 回入魔惑財色走火夾脊關174 回洞房還情盡金榜冷翠屏上144 回潔身不姑惡投桃報瓊琚上041 回動靜知宗祖無事偏更尋045 回西川回眸望碧波照蟾光172 回勿嘆生如夢適志樂追隨下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72 回勿嘆生如夢適志樂追隨上209 回星夜凝玉露輕紗水晶簾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下080 回名知人落筆天意方有無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上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上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07 回虛懷皆空谷高峰總入雲下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上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下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上072 回少年情滋味還轉寸心知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上184 回逍遙載酒行妖嬈掌中輕上094 回予君割歲月菁華最十年下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下067 回色身收法相離欲攝元神195 回奉我心頭血波中取紅蓮上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下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108 回昭亭言采薇青青是子衿下185 回舒雲斂灩水一氣化三清上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下036 回不惜針鋒對何論輕賤軀188 回出塵誰無染扶枝嘆花殘下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上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下126 回明月歸碧海愁色滿蒼梧下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088 回春風化絲雨落葉成秋泥上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上001 回陰陽一席坐佛道兩騖人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下152 回緣錯白離珠慧眼雪葫蘆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上113 回前路環幽曲向我解因由上127 回大夢浮生谷從容隴上行下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下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014 回登堂直做客不問主人公119 回是非瞭然處善惡自分明下099 回結污章臺上村野亂羣心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150 回三山衆生會無非取或與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招離恨上136 回仙靈生奇果僞儒毀漢成上117 回金口移生死足下掃塵煙上036 回不惜針鋒對何論輕賤軀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下092 迴風邪染外客情動忘我形上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上174 回洞房還情盡金榜冷翠屏下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138 回橫行無腸客碩碩卑人蟲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下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032 回汞現崑崙頂衝升肘後鉛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招離恨上132 回半腳紅塵軟五丈白砂漫上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上031 回龍魂黑如意飛天紫英衣211 回輪迴剔骨肉果報相見仇下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下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35 回一粒真種子妙味圓陀陀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上058 回知常須應物應物莫迷離119 回是非瞭然處善惡自分明下124 回有名萬物母抱玄結胎衣上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下099 回結污章臺上村野亂羣心上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下019 回靈丹同毒餌無妄身受劫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上
077 回伊人同入夢散發舞青絲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上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下015 回入魔惑財色走火夾脊關174 回洞房還情盡金榜冷翠屏上144 回潔身不姑惡投桃報瓊琚上041 回動靜知宗祖無事偏更尋045 回西川回眸望碧波照蟾光172 回勿嘆生如夢適志樂追隨下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72 回勿嘆生如夢適志樂追隨上209 回星夜凝玉露輕紗水晶簾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下080 回名知人落筆天意方有無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上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上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07 回虛懷皆空谷高峰總入雲下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上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下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上072 回少年情滋味還轉寸心知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上184 回逍遙載酒行妖嬈掌中輕上094 回予君割歲月菁華最十年下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下067 回色身收法相離欲攝元神195 回奉我心頭血波中取紅蓮上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下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108 回昭亭言采薇青青是子衿下185 回舒雲斂灩水一氣化三清上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下036 回不惜針鋒對何論輕賤軀188 回出塵誰無染扶枝嘆花殘下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上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下126 回明月歸碧海愁色滿蒼梧下145 回此去無多路談仙拄杖前上088 回春風化絲雨落葉成秋泥上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上001 回陰陽一席坐佛道兩騖人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下152 回緣錯白離珠慧眼雪葫蘆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上113 回前路環幽曲向我解因由上127 回大夢浮生谷從容隴上行下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下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014 回登堂直做客不問主人公119 回是非瞭然處善惡自分明下099 回結污章臺上村野亂羣心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150 回三山衆生會無非取或與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招離恨上136 回仙靈生奇果僞儒毀漢成上117 回金口移生死足下掃塵煙上036 回不惜針鋒對何論輕賤軀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下092 迴風邪染外客情動忘我形上186 回素面觀明鏡雛龍振和聲上174 回洞房還情盡金榜冷翠屏下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138 回橫行無腸客碩碩卑人蟲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下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032 回汞現崑崙頂衝升肘後鉛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招離恨上132 回半腳紅塵軟五丈白砂漫上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上031 回龍魂黑如意飛天紫英衣211 回輪迴剔骨肉果報相見仇下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下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35 回一粒真種子妙味圓陀陀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上058 回知常須應物應物莫迷離119 回是非瞭然處善惡自分明下124 回有名萬物母抱玄結胎衣上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下099 回結污章臺上村野亂羣心上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下019 回靈丹同毒餌無妄身受劫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