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

213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

先出山林來到大路,遊客還真不少,都是往少林寺的方向。沿途有不少摩托車麪包車停下來招呼:“去少林寺的吧?路還很遠呢,坐我的車便宜,一人十塊。”

我笑着搖頭。紫成問我:“師父,少林寺還有多遠?”

“你自己不會看嗎?”我手指的路邊一塊牌子上面寫着——少林寺五公里。

一路前行來到少林寺景區的大門,花錢買票進去又看見一塊牌子:距少林寺兩千四百米,距塔林兩千八百米,電瓶車五元一位。我又搖頭笑了笑,牽着紫成一路走向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魏孝文帝爲印度僧人跋陀所建。建寺三十二年後,釋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傳人達摩渡江北上來到少林,於五『乳』峰下面壁九年,開創了中華禪宗一脈。少林寺從此被奉爲禪宗祖庭。

禪宗之源頭始於靈山法會,佛宗拈花迦葉微笑,佛祖密咐本心正法眼藏,並授予信衣木棉袈裟。達摩將木棉袈裟帶到少林,傳至六祖,隨後被武則天取去下落不明。但木棉袈裟的下落我是知道的,它就在法澄的身上。法澄將木棉袈裟帶回少林寺,就有還信衣於祖庭的用意,但這些年來他似乎並沒有找到真正的衣鉢傳人。

在路上紫成問我:“師父,你昨天晚上提到的,兩年多前在杭州靈隱寺,法澄大師曾經敲過風師祖腦門一記。那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正想告訴你進廟門的規矩,那就先跟你講講這個故事吧……”

兩年前的五月,風君子到杭州出差,順道去了靈隱寺遊玩。在山門外受不了小販的『騷』擾,花二十塊錢買了一捧香燭,其實他本來就是想去看一看沒打算燒香拜佛,無奈那個賣香燭的小姑娘纏的太緊了牽着他的衣角不放。進了山門後一路燒香點蠟,供香的時候是要拜的,風君子身邊的人都在拜,他也跟着拜了。舉香過眉拜天,平香胸下拜地,然而當中卻不拜佛。他本來就不信奉佛家,封印神識之後也一樣不願拜佛。

他是個散客,一路『亂』逛,還時不時『插』到旅遊團隊中聽導遊講解兩句,一直到最後一進『藥』師佛大殿,他手裡的香燭還有一半沒有供奉。結果他倒好,像完成任務一樣全部點了,蠟燭在燭架上『插』好,一大把香燒着了順手就往香爐裡一放揹着手就離開了。他跑到佛殿去看熱鬧,有不少信徒排隊到佛像前的蒲團上磕頭,風君子也排到隊伍裡面去了。

輪到他站在蒲團前面,他居然沒有跪下,更別提磕頭了。他就那樣站在那裡面帶微笑的鞠了一個躬,鞠躬的時候還賊頭賊腦的擡頭看佛像,然後就在旁人驚異的眼光當中轉身跨出了門檻。他自以爲很瀟灑,走下大殿的臺階剛來到院中就出變故了。他就聽見腦門正中噹的一聲金鐵鳴響,正在翩然行走的身形被憑空定在當地。人是被留住了,鼻樑上帶的金絲變『色』鏡卻嗖的飛了出去落在幾米外的石板地上——因爲慣『性』的作用。

風君子當時被撞懵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如果有旁觀者看見一定會覺得很奇怪,這個人從殿前臺階上大步走下來,然後一頭就撞在院子正中的香爐飛檐上。這個大肚香爐有一人多高,上面還有像小亭子一樣的四角飛檐向外伸出一截,風君子的腦門正好撞在上面。可風君子自己卻覺得更奇怪,他走路又不是沒長眼,那麼大一個香爐怎麼會看不到?感覺自己明明撞不到,香爐的飛檐一角突然就像長出來一截迎在他的腦門上。

這沉重的撞擊之下他卻毫髮無傷,落地的眼鏡也沒碎。風君子揀起眼鏡,又『摸』了『摸』腦門,看了看香爐突然又回頭看見了大殿中端坐的佛像。他『露』出了一絲疑『惑』,也有一絲恍然的神『色』,苦笑着離開了靈隱寺。這個頭磕的夠重的!

後來有一次他回蕪城找同學一起喝酒,閒聊中講起了此事。我一聽就覺得有問題,難道是哪位小心眼的菩薩和他開玩笑?這也不是不可能,我曾經就見過關大嫂街邊賣棗。藉着酒勁我仔細追問當時的情形——他腦門被砸的時候都看見了什麼?風君子說:“當時眼前金光『亂』閃,我恍惚看見了一個東西,就像是和尚化緣用的鉢,從我眼前飛走了!……很可能是幻覺,如果不是幻覺肯定是ufo!”

我讓他仔細描述一下當時恍惚看見的那個『迷』你型ufo是什麼樣子?他越說我感覺越熟悉,那就是法澄的紫金鉢。當世高人之中,有這麼高深的修爲,又有這麼滑稽的舉止,既敢出手戲弄風君子,又能做出這麼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恐怕只有法澄了。昨夜親眼看見法澄的紫金鉢從空中飛來,鐺的一聲將胡館主打落在地,我可以確定當時他也是這麼去砸風君子的腦門的。

我對丹紫成講了這段“公案”,丹紫成眼角眉梢都在笑,卻又不敢笑出聲來顯得對師祖不敬。我彈了他的腦門一下:“你先別笑,知道進廟門的規矩嗎?”

丹紫成:“要磕頭嗎?否則會挨砸?”

“你我並非佛門弟子,但爲師也曾與佛家高人有緣,應有的尊重還是要有的。相當年蕪城廣教寺葛舉吉贊活佛招集修行同道叫我去廣教寺問話,那是我第一次進寺廟。我進門之後也曾對佛禮拜,以示禮數和尊重。但我沒有焚香叩首,因爲我非佛門中人。……你可以不信奉它,但你不能不尊重它,進了佛門就要那樣,否則就不要進去。”

丹紫成:“明白了,燒香磕頭就規規矩矩的燒香磕頭,要麼就老老實實做個遊客。想和菩薩打招呼,就要有禮貌,最起碼不能在人家門口耍怪。”

“知道就好,少林寺到了,我們進去吧。”

少林寺的山門與電影電視中所見一模一樣,康熙御筆所書的黑漆方匾高懸。如果說與其它寺廟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工作人員不一樣,這裡的收票員、景點的看護員不是和尚,而是穿着制服的保安。

走過山門,是一條向上的坡道,兩旁有歷代碑刻。丹紫成對這些碑刻很感興趣,拉着我的手問這問那,我一邊走一邊慢慢的講解給他聽。比如《唐秦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宋蘇東坡觀音贊》等等。這裡的碑刻不僅有重要的文化、歷史、宗教價值,還很有書法價值。這裡不僅有蘇東坡、趙孟頫、董其昌等歷代名家書寫的碑刻,我們居然還發現了北宋權臣蔡京的題碑。

“蔡京不是個大『奸』臣嗎?他題的碑怎麼會在這裡?字寫的還挺好看!”看過《水滸傳》的人恐怕都知道蔡京,丹紫成很好奇的問。

我答道:“不僅僅是好看,蔡京這廝是個書法家,才學也是不錯的,不過終究是個『奸』佞小人。……說起才學,汪精衛也是很有才學,可惜他仍然是往古今來天下第一大漢『奸』。”

丹紫成:“古往今來天下第一大漢『奸』,不是吳三桂嗎?怎麼又成了汪精衛?”

“吳三桂?那是《鹿鼎記》裡面的說法,當時沒有汪精衛。等汪精衛出來,吳三桂只能排第二了。……和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人僅僅有才是不夠的,修行人僅僅有神通也是不夠的。”

丹紫成話接的很快:“少林和尚僅僅有武功也是不夠的。”

“說的不錯,有名有利還是不夠,這裡畢竟是禪宗祖庭!法澄大師想到這裡來找衣鉢傳人,送回木棉袈裟,恐怕要失望了。走,找和尚去。”

到少林寺找和尚似乎不太容易,因爲這裡來來回回全是遊客,說說笑笑指指點點,偌大一座少林寺比菜市場還要嘈雜。大殿旁的鐘樓裡又傳來鐘聲,敲出的聲音很是浮躁。走過去一看是幾個嘻嘻哈哈的摩登女郎在交錢敲鐘,這也是個旅遊項目。

穿過方丈室,來到立雪亭,神龕上方懸掛着乾隆手書的“雪印心珠”,下面一個打旗的導遊舉個小喇叭在講解,一對男女摟在一起照像,還一定要拍照者將神龕照進去。導遊還解釋道:“在這裡拍照,意味着心心相印……”於是大家都搶着拍照。連丹紫成都皺眉了,向我嘟囔道:“師父要我進佛門守禮,可這些人沒有一個守禮的。”

“他們是他們,你是你,他們又不是我的門下弟子,我管不着。”

丹紫成:“法澄大師能在靈隱寺敲風師祖的腦門,爲什麼不在少林寺敲這些人的腦門?”

“法澄敲你風師祖,那是禪機玄妙,如果敲這些人,那就真的是無聊了。”

丹紫成:“法澄大師在哪裡啊?要不要找個和尚問問?”

“不必問,隨我走就是了,有緣就能見到。”

游完少林寺,我帶着丹紫成又去了塔林。塔林在少林寺西面約四百米,是歷代高僧的埋骨之處,這裡的塔都可以說是舍利塔,當然其中也有身骨塔和衣鉢塔。總之這是一片很大的墓園,也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熱鬧的一片墓地。大人孩子說說笑笑,吃着零食呼朋喚友,還有不少人趁保安不備攀上古塔擺造型讓同伴拍照。我想少林寺現任方丈圓寂之後一定不會寂寞,會有人經常踩着他的墳頭拍照的。

在塔林中,我們看見了法澄大師。法澄還是老樣子,很長的白眉『毛』,一臉孩子般天真的微笑。他正在勸爬上塔林照像的遊客下來,並指着塔身上的碑刻講解這座塔的來歷——它是哪位高僧的墓塔,生前有何事蹟與功德,曾留下什麼樣的禪門公案。老和尚講得很認真,遊客中有人不耐煩也有人很感興趣,法澄講着講着就講到了一指禪。我和丹紫成也湊到人羣中聽老和尚講話。

“一指禪不是功夫嗎?海燈法師兩根指頭拿大頂是二指禪,用一根指頭玩倒立就是一指禪。”遊客中有不少人紛紛問道。

法澄搖頭:“那是一指禪也不是一指禪,此一指非彼一指。唐代有一個俱胝和尚,大徹大悟之後逢人問法,只出一指一言不發……”

紫成站在一旁聽得很入神,我也很感興趣。在昭亭山曾葛舉吉贊活佛曾出一指不言,狀元橋上風君子指月入妄,各有各的玄機。法澄正說的起勁呢,有一個三十來歲的光頭僧人擠入人羣招呼道:“法澄,開飯了!……沒事又跑到這裡閒扯。”神『色』之間很有些不耐煩,似乎很看不起這個外地跑來掛單的遊方僧人。

法澄拍了拍衣服站起身來說道:“各位施主自便吧,老僧要用齋了。……永明師弟,我方纔在講一指禪,你知道什麼是一指禪嗎?”說着話他還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在那僧人面前晃了晃。

正在此時,一夥人從塔林深處走了出來,有僧有俗,當中簇擁着一位肥頭大耳的中年和尚。這中年和尚氣度威嚴,身材也甚是胖大,最特別的是他的一身僧衣是明黃『色』的。黃衣和尚正好聽見法澄的話,很威嚴的用訓斥的口語道:“法澄,你不精修寺裡的功課,也不去幫其他人的忙,天天在塔林中賣弄口舌,竹籃打水一場空啊!”

這時法澄已經看見了我和丹紫成,點頭微笑打了個招呼,然後轉身問黃衣和尚:“誰說竹籃不能打水?”

黃衣和尚一愣:“你說什麼?你要用竹籃打水嗎?”其他人也都笑了,然而又很快止住了笑容,因爲法澄不知從哪裡真拿出來一個竹籃,神『色』不變的說道:“有竹籃,不知哪裡有水。”

旁觀的人羣都沒有散,紛紛好奇的看着這個老和尚要用竹籃當衆打水。可是塔林中怎會有水?這時候丹紫成笑着走了過去說道:“法澄大師,我這裡有水,礦泉水!”

我們在路上買的礦泉水丹紫成只喝了幾口還剩下大半,擰開蓋子全部倒進了竹籃中,卻一滴都沒有漏下來!法澄點頭道:“多謝小施主佈施,老僧就在此當衆化緣了,諸位還有水嗎?”

法澄提着竹籃向圍觀的遊客走去,人人驚訝同時也很感興趣,不知道老和尚在變什麼戲法,身邊有礦泉水的紛紛掏出來擰開蓋子倒進竹籃裡面。他在四周繞了一圈,時間不大就裝了滿滿一竹籃的清水。清水在竹籃中晃動,卻一滴都沒有灑出來。

這下圍觀的人更多了,有遊客招呼同伴:“快看快看,有和尚在變戲法!”還有人自作聰明解釋道:“那個竹籃肯定有門道,下面墊了一層透明薄膜。”

法澄提着一籃清水走到黃衣和尚面前,笑着將籃子遞給了他。黃衣和尚已經看的愣住了,下意識的伸手接過竹籃。竹籃一到他的手中,嘩的一下水流一地,把他的鞋褲都打得透溼。這時就聽法澄發出與他剛纔一模一樣的感慨:“竹籃打水一場空啊!”連語氣都學得惟妙惟肖,圍觀者包括我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法澄順手將竹籃拋在黃衣和尚的腳下,雙手合什道:“老僧要走啦,這竹籃就留個紀念吧。”說完從僧衣袍袖中取出一塊布披在身上,看樣子那應該是一件袈裟卻又不像是袈裟,因爲和我們平常所見的袈裟不同。

袈裟又稱百衲衣,據說是用民間施捨的碎布補綴而成,也就是說一件袈裟全是補丁拼起來的!然而我們現在看見的袈裟不是這樣的,紅『色』或鍺『色』的底料,大多用金黃『色』的方塊條紋裝飾,展開了看就像一面磚牆。但法澄身上披的是真正的百衲衣,每一片都不算太規則,大大小小縫補在一起,看顏『色』也是深淺新舊不一。

奇怪的是,法澄披上這件袈裟,神『色』就變得莊嚴而慈祥,連笑容也變得高深。更奇怪的感覺是這個人就在眼前,卻又不像在眼前。法澄披上袈裟轉身而去,頭也沒回走出塔林。沒有人注意到丹紫成在人羣中喊了一句:“法澄大師,誅心鎖怎麼解?”

“篾竹籠,網眼空,癡兒提水在當中。他笑我,怎知籃水空不空?誅心鎖,不得脫,輪迴如枷從何落。我問他,哪個心兒須解脫?……”

如同兒歌一般的唱偈聲遠遠傳來,法澄已經飄然而去,只留下一羣目瞪口呆的遊客與和尚。他走了,把木棉袈裟披在身上也帶走了。丹紫成自言自語小聲道:“誅心鎖到底怎麼解?”

我拍着他的肩笑道:“你還沒聽明白嗎?”

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上122 回雲卷天心動君子袖攜風下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下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下179 回離情還赤子遺計定神君上023 回放形解索縛藏神隱心機210 回送神黃海上亂瑞驚洛陽上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06 回質本照樸初坐忘成櫻寧202 回至人心若鏡用物不相傷下155 回極目高絕處飛箝引亢龍下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下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24 回逆行遊周天有戒無正邪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下143 回朝都稱天邑古道識人途上034 回此身不二用解金裹玉丸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003 回談通論神異於夢觀中陰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上133 回指月玄光夜天梯朝宮闕下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下210 回送神黃海上亂瑞驚洛陽上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下201 回走大患棄餌外我身存神下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下121 回情中剝秀色共浴百花珍上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80 回三夢倚人世相忘於江湖上094 回予君割歲月菁華最十年上204 回真風流化潤誰顧盼山中下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下193 回日出西邊雨春水問東流下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上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上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上170 回見五官端正悟相由心生上004 回入門因點化市井求真卿048 回開經三句話難得口無心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下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上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061 回一朝登峰頂妄臆我爲山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上005 迴天機藏蔽履造化入微塵193 回日出西邊雨春水問東流上109 回雲雨夫如何天人對干戈上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下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104 回疏意添香袖何苦亂折枝下184 回逍遙載酒行妖嬈掌中輕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016 回九節佛風緊坐聞耳邊雷214 回虯枝形神定古樹抱鬆亭上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152 回緣錯白離珠慧眼雪葫蘆下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上092 迴風邪染外客情動忘我形下070 回菩提本非樹鳳自與梧桐204 回真風流化潤誰顧盼山中上117 回金口移生死足下掃塵煙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下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下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上046 回神光圓離合邀來月中姝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84 回受善亦爲善如來如是來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177 回借江山一用轉回身百年下206 迴風懷直恩怨立身正衣冠下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047 回枯禪誤真趣行遊省吾身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上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下101 回思行常問我浮游懸星河上161 回埏埴以爲器天心神用之035 回一粒真種子妙味圓陀陀126 回明月歸碧海愁色滿蒼梧下011 回一陽常生動陰神初入夢113 回前路環幽曲向我解因由下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上139 回燈下硃紅印八卦暗文章上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上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下045 回西川回眸望碧波照蟾光
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上122 回雲卷天心動君子袖攜風下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下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下179 回離情還赤子遺計定神君上023 回放形解索縛藏神隱心機210 回送神黃海上亂瑞驚洛陽上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06 回質本照樸初坐忘成櫻寧202 回至人心若鏡用物不相傷下155 回極目高絕處飛箝引亢龍下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下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24 回逆行遊周天有戒無正邪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203 回煩惱問菩提生殺考須彌上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下143 回朝都稱天邑古道識人途上034 回此身不二用解金裹玉丸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003 回談通論神異於夢觀中陰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191 回知非傷何見無礙有容成上133 回指月玄光夜天梯朝宮闕下212 回開光重照徹誅心鎖何脫下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下210 回送神黃海上亂瑞驚洛陽上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下201 回走大患棄餌外我身存神下129 回二桃殺三士神器失與執下121 回情中剝秀色共浴百花珍上197 回苦空識異色歸來詣永得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20 回曆劫脫俗骨金龍鎖玉身180 回三夢倚人世相忘於江湖上094 回予君割歲月菁華最十年上204 回真風流化潤誰顧盼山中下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下193 回日出西邊雨春水問東流下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上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上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上170 回見五官端正悟相由心生上004 回入門因點化市井求真卿048 回開經三句話難得口無心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下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上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061 回一朝登峰頂妄臆我爲山189 迴音容留期憶存夢梅花山上005 迴天機藏蔽履造化入微塵193 回日出西邊雨春水問東流上109 回雲雨夫如何天人對干戈上142 回三擊聞琴斷萬里躡魔蹤下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104 回疏意添香袖何苦亂折枝下184 回逍遙載酒行妖嬈掌中輕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016 回九節佛風緊坐聞耳邊雷214 回虯枝形神定古樹抱鬆亭上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上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下055 回道心云何住毋使神龍飛152 回緣錯白離珠慧眼雪葫蘆下110 回忘情朝天吼一水停川流上092 迴風邪染外客情動忘我形下070 回菩提本非樹鳳自與梧桐204 回真風流化潤誰顧盼山中上117 回金口移生死足下掃塵煙上140 回碎川石如鬥獵獵風亂走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下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下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上046 回神光圓離合邀來月中姝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84 回受善亦爲善如來如是來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177 回借江山一用轉回身百年下206 迴風懷直恩怨立身正衣冠下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下047 回枯禪誤真趣行遊省吾身098 回回春稱國手門庭亦感秋上199 回識江湖舊客疏足下山川下101 回思行常問我浮游懸星河上161 回埏埴以爲器天心神用之035 回一粒真種子妙味圓陀陀126 回明月歸碧海愁色滿蒼梧下011 回一陽常生動陰神初入夢113 回前路環幽曲向我解因由下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下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上139 回燈下硃紅印八卦暗文章上100 回相知兩不厭神刺抱仙髓上090 回方寸容塵外青漪近蓬萊下045 回西川回眸望碧波照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