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回佛前無異法世間百態禪

079回 佛前無異法,世間百態禪

風君子語氣明顯低沉:“沒有,誰都沒有犯任何錯!我今天說的已經夠多了……這些話,你以後千萬不要再跟我提起,我不想再說!……今天主要是指點你破妄,關於破妄之道,我已經說的很多了,你還想知道什麼?如果沒有別的事,我要走了。”

“彆着急走,不問就不問。關於破妄,你還能多說一點嗎?我隱隱約約覺得我快領悟到了。”

風君子:“你快領悟了?沒聽說有人這麼快的!我想當初也是回頭才明白的。這樣吧,我問你幾個問題,你自己想一想。”

“什麼問題,你問吧。”

風君子:“蕪城的修行道場,正一門與齊雲觀,廣教寺與葛舉吉贊活佛的事情,你也應該聽說過,你說給我聽聽。”

沒想到他問我的會是這種問題。關於齊雲觀的事情早有傳說,就是當年曾有紅衛兵衝進齊雲觀,拆毀了道觀,還將三清祖師像丟下了山崖。十年前政府重修齊雲觀,失蹤的道士一夜之間全部回來了。這些故事風君子應該知道,我還是又講了一遍。

聽完之後他問我:“齊雲觀的道士是正一門弟子,大多有神通。想當年有人毀壞道觀,守正真人爲什麼會下令避走而不出手相抗?”

回答這個問題太難了!齊雲觀的道士如果真的敢出手對抗紅衛兵的話,恐怕會引起大亂,到時候大軍開進齊雲山都說不定,那可不是修真門派所能抵擋的。再說修行界有規矩,不能對普通人用神通。我正在考慮怎麼回答,風君子卻沒等我回答,而是接着說道:“十年後,正一門還是正一門,齊雲觀還是齊雲觀。是正一門變了嗎?不是,變的是世事人情。……這個問題暫且不論,你再說說活佛和廣教寺吧。”

活佛的故事不是傳說,可以說大多數蕪城人都知道。二十年前他老人家在川西的寺廟被毀,獨自雲遊來到蕪城廣教寺。想當年廣教寺最蕭條的時候,只有他這麼一位僧人。尚雲飛從小能和活佛結緣,也算是世事難料。廣教寺這一段經歷我也簡單的講了幾句。

我講完之後風君子沉吟道:“當初廣教寺只有四面寒牆,兩座殘塔,一位孤僧。而如今的廣教寺香火興旺,老活佛高高在上!是活佛變了嗎?不是,活佛還是活佛。……世事如妄,天道恆常。這破妄之法,我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沒法再說了。……石野,你也別急,過兩天九林禪院的法源方丈就要開壇講經了。我和法澄有個約定,你在九林禪院聽到的東西,要一字不差的轉述給我。當你聽經的日子,夜裡我們就在狀元橋相見吧。”

……

第二天,阿秀仍然沒有來上課。

第三天,阿秀還是沒有來上課。上午我聽柳老師告訴我,阿秀的表姐幫她請了假,說是外地的父親生病了,要她回去看看,不知多久才能回來。阿秀外地的父親?紫英姐明顯是在撒謊!我怎麼還沒聽說呢?

中午我急急忙忙趕到麪館,想問紫英姐到底怎麼回事。紫英姐見到我,急忙把我拉到後廚:“小野,昨天晚上,阿秀出事了!”

“怎麼回事?阿秀出什麼事了?危險嗎?”我本能的想到上次在齊雲觀的事情,難道阿秀又闖禍了嗎?

紫英姐的神色並不是很着急,只是有些擔憂:“危險倒是不危險,只是要吃幾天苦頭了!昨天晚上有人到我家,把她帶走了。”

“什麼人?能把阿秀帶走?阿秀就跟他走?你也沒攔着!”

紫英姐苦笑:“這個人我們誰也不敢攔!你猜他是誰——是風君子!他來的時候似乎有點不高興,手上還拎着東西,看見這東西,我和阿秀都沒敢多說話。”

“什麼東西?”

紫英姐:“是黑如意。”

我聞言也只有苦笑。黑如意在風君子手中,本來只有我知道。可是上次在山神廟風君子背誦“化形篇”,手裡就拿着黑如意,當時紫英姐和咻咻都應該看見了。可是她們很乖巧,很自覺的保守了這個秘密。風君子上次說阿秀對我的那種行爲在人世間是不允許的,看樣子終究還是沒忍住要懲戒她一番。

風君子雖然不讓我叫他師父,可不自覺中還是把我當成門下弟子。在修行界中,阿秀對我的做爲,是師門大忌,他這個當師父的不能不管,所以還是管了。明知道風君子不會把阿秀怎麼樣,可我還是有點擔心的問紫英姐:“風君子有沒有說要把阿秀帶到什麼地方去?什麼時候放她回來?”

紫英姐:“他不說我也能猜到,誰能管得住阿秀?他肯定是把她送到昭亭山綠雪那兒去了,把她困在神木林中。阿秀什麼時候能回來,恐怕要看你了。”

“看我?”

紫英姐低下頭,期期艾艾的說道:“風君子臨走的時候警告我,在沒有見到柳依依之前,不許我碰你……”她說話的時候有幾分羞澀,還有幾分委屈。

風君子做的這件事情,我多多少少能夠猜出他的用意。要想見到柳依依,要等到我破妄之後。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他那天晚上特意叮囑我不可以辜負柳依依一片情意,看樣子是有意撮合柳依依和我。這個風君子管的有點太寬了,難道他還想包辦婚姻不成?

我算是明白了,他是希望看見自己的兩個門下弟子能夠在一起。阿秀先插手“下藥迷姦”了我,風君子當然不高興,他是替柳依依出氣。還好,他沒有干涉我在人世間其它事情,我也只能隨他去了。要想他把阿秀放了,只有先等我把柳依依接出來。雖然風君子嘴上說不急着等我破妄,可實際上是在扣人質催我。風君子這麼做事有點賭氣了,他自己說的不錯,他是二流的性情。

“紫英姐,你也知道綠雪嗎?你見過她?”我一直懷疑在昭亭山上讓風君子“shi身”的女子就是綠雪。可是一直找不到機會搞清楚,現在紫英姐提到綠雪,我也想問一問。

紫英姐:“我當然見過她,我當年在飛盡峰修行,她在昭亭山已經修行了一千多年了。三百年前我們就認識了。最近聽說她經常和風君子見面,要想管得住阿秀風君子恐怕只有找她了。”

這一段時間見不到阿秀也好,否則我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相處。還是暫時不要想了,馬上就要去九林禪院聽《金剛經》了。也不知道風君子和法澄在搞什麼鬼。

……

法澄和尚親自送來了文牒票引,這相當於出入九林禪院講經堂的證件。上次活佛請我去廣教寺,我和尚雲飛被旅遊局的臨時工攔在大門外要收票,天下修行人都看在眼裡,鬧了個不大不小的笑話。九林禪院顯然也知道了這個笑話,所以這一次提前把出入證送過來了。法澄把東西送到了麪館,當時我不在,他留給了紫英姐,交代她一定要交給我。

看着這出入證我突然想起了關於這個法澄和尚的故事。每個地方都有一些神神怪怪的市井傳說,我小時候就聽大人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個老太太,跑到糧站去買米買油。糧站的工作人員問她買多少斤米?老太太說秤她多少斤就買多少斤。結果老太太上秤一站,分量是二百多斤,糧站就賣給她這麼多米。買完米又問她買多少斤油?老太太還是說秤她多少斤就買多少斤,上秤一站,這次變成了五斤重,就買了五斤油。

我小時候以爲是大人說着玩的,後來紫英姐告訴我確有其事,而這個老太太就是法澄。當然幾十年的市井流傳,故事變了樣子,小和尚在人們嘴裡說成了老太太。爲什麼說是小和尚呢?因爲那時候法澄的年紀還小,跟着師兄到集市上買米買面,有人逗他小和尚要買多少米多少面?小和尚回答:“你秤我多少我就買多少!”結果就留下了這麼個故事。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當時法澄的大師兄法海尚未閉關入定,至少應該在六十多年前。

前文提到,在*期間,蕪城的修行道場比如廣教寺和齊雲觀都收到了很大沖擊,然而九林禪院卻是個例外。原因嘛,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一個人——九林禪院的前任方丈法泠大師。五十九年前,九林禪院法海禪師閉關入定修行,一坐就是幾十年,當時將方丈之位傳給了二師弟法泠。這法泠禪師有悲天憫人的胸懷,然而卻性如烈火,不太像一個出家人。

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倭寇入侵,抗日戰爭全面打響,蕪城一帶百姓流離。法泠和尚見國難當頭,不願在寺中枯守佛座,參加了當時的地下抗日組織。九林禪院也因此成爲了當時蕪城抗日武裝的一個秘密據點,藉着寺廟的掩護,來往十分隱蔽。當時蕪城地下黨的領導人高飛盡也曾在九林禪院避難,與法泠是親密戰友。

後來,法泠將方丈之位傳給了師弟法源,自己蓄髮還俗拿起戰杆參加了抗日武裝隊伍。再後來法泠和尚戰死沙場,以身報國難。解放後法泠被追認爲革命烈士,烈士陵園中也有他的照片和介紹,當然名子不是法泠,而是他的俗家姓名王金泠。我們學校清明節的時候組織到烈士陵園祭奠,還給王金泠獻過花圈。

法泠的故事蕪城老一輩人幾乎人人皆知,他的生死之交戰友高飛盡後來成了戰鬥英雄,再後來成了蕪城第一位地委專員和市委書記。十年動亂的時候,也有一小撮人企圖跑到九林禪院打砸,但無人響應支持,各界人士反而在明裡暗裡阻止,保護了這一座千年古寺未受太大的衝擊。否則的話,那老禪師法海也不可能安然閉關幾十年不過問人間事。

想想九林禪院法字輩的這幾位高僧,真是各個不同。法海自從上一屆天下宗門大會奪魁之後,就閉關幾十年,直到現在還沒有破關而出。他的師弟法泠,還俗從軍,成了革命烈士與抗日英雄。還有我所認識的法澄和尚,這麼大年紀的人了,卻一直天真爛漫像個小孩。而現任方丈法源,我只見過一次,風君子在昭亭山封神的時候,法源曾經出手阻止,結果綠雪又插了一手,鬧了個不了了之。同樣一座廟,修的都是禪,怎麼修出來的和尚千姿百態呢?

不提我是怎麼想的,反正這經是一定要聽的。法源講《金剛經》是在每天的日落掌燈之後,具體是每天晚上六點。這個時間還好,不耽誤上課,只是晚自習我上不了了,吃晚飯恐怕也來不及。不過,據我所知那幫人是過午不食的。

我對柳老師說我要請一個月的假,把她嚇了一跳,以爲我又出了什麼事情。聽明白我只是請晚自習的假之後,她才鬆了一口氣對我說:“石野,你小小年紀開了一家飯店,事情應該很忙。本來學校的走讀生就可以不來上晚自習,所以學校管的也不嚴,你有事,就去辦吧。你自己注意了,你年紀還小,將來還可以有很多事情去做,不要耽誤學業,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還有,上次我說開酒樓的事情你考慮的怎麼樣了?如果有人能幫忙,不耽誤你太多的精力,你還是考慮考慮。”

看着她,我忍不住想起了在妄境中與“她”的歡愛纏mian,不禁臉紅心跳,趕緊答應一聲想走。她又叫住了我,叮囑道:“我知道你的秘密身份,如果你要去執行什麼任務的話,一切要小心了。”

……

九林禪院是蕪城市區內最大的一座寺廟,規模不小,但在外面卻不太容易看得出來,因爲它淹沒在蕪城舊城區的一片普通民居中。要想到九林禪院去,沒有大馬路,甚至汽車都開不到門口。穿過一條曲曲折折的、青石板鋪成的衚衕,走到一片舊民房當中相對開闊的地方,就看見了九林禪院的大門。

九林禪院的大門普普通通,門樓不高,門匾也不大,門匾上“九林禪院”四個字據說是唐朝女皇武則天御筆題寫。別看門不大,大門兩面的廟牆上掛的牌子可不少!最大的一塊白底黑字的木牌是“蕪城市佛教協會”,其它大大小小的牌子包括“佛家書法研究會蕪城分會”、“禪宗文學研究會”等等,甚至還有一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子。

我沒有出示文牒,因爲法澄和尚就在門口等我。見我到來,上前和掌施禮:“石居士,老和尚一直在等你,你果然守信,快跟我來,時間正好。”

他一邊領着我穿過前院,一邊小聲的和我講居士聽經的規矩。九林禪院的佈置除了殿堂和佛像之外,其它的地方倒很像江南的私家園林。前院有池塘垂柳,後院有曲徑通幽,連四周的隔牆上也鑲嵌着雕花透石窗。典型的園林風格,能在不大的地方內佈置出很別緻的層層景觀,邁出幾步就有不同。

講經堂在後院的側殿之中,和廣教寺的佈置大同小異。四周一圈蒲團,正中有一個不大的講臺,講臺上也就是一個蒲團一個木魚,並沒有多餘之物。我到的時候,法源剛剛升坐,見我進門微微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看不出他是什麼表情。

說起來我和這個法源還有點小過節,在昭亭山上他曾經要打碎柳依依寄身的神像,結果被綠雪在暗中阻止。這對於法源來說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能不提就不提了。據說風君子還找過法源打過賭,賭正一門抓不住咻咻,結果風君子輸了。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我和法源沒什麼深仇大恨,也沒聽說他有什麼惡跡,今天還是好好聽他講經吧。

拋開個人恩怨不談,法源和尚是我見過的最像和尚的和尚。長的是五官端正、面如冠玉,坐在那裡腰桿筆直、中正沉穩,確實是寶相莊嚴。照說他的年紀應該不小了,至少也應該有八十多歲了,可是看上去只是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僧人,的確有修行。風君子說他是高人,他一坐下我就感覺到了。他坐在講經臺上,我就覺得有一股氣勢以他爲中心瀰漫在整個講經堂中。這種氣勢與我金丹大成之後周身的神氣波動類似,但又有不同。給人的感覺柔和而充滿慈祥之意,只要你靜下心來,不自覺的就會被感染,也會覺得自己的心神安詳了許多。相信修行人應該能感覺到,普通人也可能會感覺到。

法源廢話不多,可以說一句廢話也沒有。一看時辰以到,敲了一下木魚直接開講。風君子告訴我在這裡聽到的經文講解,夜裡要一字不差的轉述給他,所以我還帶了筆記本和筆。後來法澄跟我講聽經的規矩,我才明白最好不要記筆記。

法澄告訴我未入門前,要定心先入,就算沒有條件焚香淨手,也要以心香禮佛使身心清靜,我雖不是佛門弟子,但既然來了,也要如此。聽經時,不可隨意出聲,不可隨意扭動身體打擾他人。在蒲團上正坐,以止念之心去聽聞佛法,最好能入聲聞禪定。也就是說,聽就可以了,妙處在於會心領悟,而不在於去苦苦思索,這與上課聽講是完全不同的。看禪堂中其它的人,沒有一個拿紙拿筆出來記的,再看講壇上的法源,雖然是在講經,手裡只拿了一個木槌,連本經書都沒有。我也只有坐在那裡老老實實聽,不好意思把本和筆掏出來。

九林禪院的蒲團我坐上去就覺得親切,也難怪,我一直以來打坐的蒲團就是風君子從九林禪院偷來的。我不知道什麼叫聲聞禪定,但是想當初尚雲飛教我白骨觀化解耳邊雷之前,告訴我耳邊雷中有聲聞覺成就。後來風君子說我修成了耳神通。如今我已金丹大成,耳神通比當初更加精進,一念之中就可以發動自如。我於坐中也調心入靜,不自覺中耳神通自然發動,定心去聽四周傳來的經文之聲。法澄不是說了嗎?聽就可以了!

……

我到九林禪院聽經的這一天是一九九零年十月二十六號,陰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當代人似乎已經忘了這個節日,如果不是紫英姐特意告訴我,我也沒想起來。當天夜間,按照約定,我又來到狀元橋與風君子陰神相會。

“你去了一個晚上,法源講了多長時間,又講了幾字經文?”風君子問我。

“他講了大概三個小時,只講了七十一字的經文。”《金剛經》三十二品,法源今天只講了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風君子:“哦,哪七十一個字,你還記得嗎?”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鉢。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敷座而坐。”

風君子:“這是鳩摩羅什譯本,昭明太子分章。七十一個字怎麼講了那麼長時間?”

“我覺得法源已經很簡短了,很多地方都沒講盡,就是金剛般若波羅密這個名子他就講了快一個小時,仍然意猶未盡。”

風君子:“法源和尚廢話多嗎?”

“不多,沒見過廢話那麼少的人,一句廢話沒有。”

風君子點點頭:“那好,你把法源和尚講過的話一字不差的轉述給我。”

“一字不差?那怎麼可能,我沒那麼好的記性!”

風君子笑道:“不試試怎麼知道?你怎麼聽的,就怎麼講,不要計較能不能記得住。現在你就是法源,我就是石野。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風君子的話似乎另有深意,他在提醒我一件事。我入定聽經的時候,當時確實覺得身心一片清明,無身無座,只有經文之聲。想到這裡我對風君子說:“那你從石頭上下來,把那個蒲團的位置讓給我,旁邊找個地方呆着去,老老實實坐好了。”

風君子反常的沒有跟我頂嘴,很聽話的讓到一邊,找個地方坐下。我入座調心,一切皆如我在九林禪院講經堂中聽經時無二。坐下之後,靈臺一片清明,心念未動,經文已涌上心頭,隨即開口誦出。我這一講,就是一個多時辰。

“你講完了嗎?你敢保證一字不差嗎?”我收聲之後,風君子這纔開口問我。

“一字不差,我敢保證!”

風君子:“你如何敢保證?”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聲聞禪定,但在此境界中,我可以過耳能詳,所聽所聞,一如常在,當然一字不差!”

風君子:“恭喜你,你的耳神通又更上一層樓,到了聲聞境界。”

“耳神通?這和耳神通又有什麼關係?”

風君子:“佛門談耳神通,當然不止一種境界。比如眼神通,就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等不同境界,耳神通也一樣。耳神通不僅僅是聽的見、聽的遠而已,我問你,人長耳朵是幹什麼用的?”

“聽聲音用的,人會說話,當然也是聽話用的。”

風君子:“聽覺不過是爲了接受信息,聽完了記不住,算什麼神通?”

“你說這過耳能詳的功夫,也算一種神通?”

風君子:“是耳神通境界的一種,但話也不能完全這麼說。比如說我吧,從小過目不忘,識字之後就能出口成章。我本來以爲也是什麼神通。後來讀歷史,知道清朝有個紀曉嵐,他和你一樣,有天生陰眼,也和我一樣,能過目不忘。但這個人,不是修行人。”

風君子的話有點誇張了,他說自己過目不忘出口成章,多少有點勉強。但是他的記性確實非常好,看過的東西一眼便知大概,轉述出來甚至會更精彩,至於出口成章,我不太清楚。也許柳老師知道吧,風君子的作文只有她才知道怎麼樣。我只知道他喝醉了愛呤詩,小小年紀自以爲有太白遺風。

“不說神通,那又是什麼呢?”

風君子:“你學丹道之前,學的是佛門‘觀’的心法,觀中見‘止’,後來又從‘止’中入‘定’,偏離了我想教你的‘坐忘’。既然緣法如此,我也沒有辦法,只好讓你去聽金剛經了,從‘定’中而知‘住’。佛門說定中生慧,這也算是一種小般若,一種定中之慧。看來你比我想像的資質更好,只聽這麼一晚經文,就能有此智慧成就。……我叫你去是爲了破妄,妄境考驗的就是慧根。”

“耳神通確實有了這麼一點進步,可我還是不明白怎麼破妄?”

風君子:“今夜,你要再入妄境去試一試嗎?”

“不去,我不想去。”

風君子表情有點吃驚:“你爲什麼不想去?人人入妄之後,都巴不得時時留連,把現實中的事件處理之後,都會找時間再入妄境。如果你今夜想再入妄境,我就在此等你,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妄境中的感覺確實美妙無比,可是這三天我回到現實中,見到妄境中的那些人,心裡反而會覺得更難受。我想我去了又再回來,也許會更難受,除非我打算一去不回。”我說的是實話,白天見到柳老師,柳老師還是柳老師,不是我懷抱中的菲兒。這種感覺確實讓我心裡難受,如果沒有妄境中的經歷,我雖然有一些遺憾,但不會像失去什麼寶貴東西那樣。

風君子:“妄境與現實總有差距,你不去就不去。那你走吧。”

“你不走嗎,你一個人在這裡幹什麼?”

風君子:“我再琢磨琢磨你剛纔講的經文。”

“法澄告訴我,《金剛經》不能這麼聽,只要聽就可以了,沒必要去苦苦思索,主要在聲聞中有所悟。”

風君子:“沒人講我怎麼聽,法澄和尚又怎麼對你說的?”

“那就自己去誦,在誦中見悟。”

風君子:“靠!你怎麼不早說?那我也回去了。”

……

“石野,今天你又聽見了幾字經文?”

“十個字。”

這是第二天夜裡,我又在狀元橋與風君子陰神相會。

風君子:“《金剛經》第二品‘善現啓請分’沒有這麼短吧?你聽見了哪十個字?”

“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風君子:“那你沒聽錯。有人說金剛經從頭到尾就是在講‘降伏妄心,安住真心’。石野,你覺得《金剛經》真的在講這些嗎?”

“我不知道,你知道嗎?”

風君子:“是在講降伏妄心安住真心,又不是在講這些,所以纔有這麼一部經文。我當然也不知道,否則我不也成佛了?佛是怎麼說的?”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風君子:“媽了個巴子的,等於沒說!那法源又是怎麼說的?”風君子無意間說了句蕪城方言中罵人的一句土語。

“法源也沒說,他也不是佛!”

風君子:“那算了,我還是聽你講經吧。”

……

第三天,風君子問我:“石野,《金剛經》第三品‘大乘正宗分’你聽見了幾字經文?”

“四個字——無餘涅磐。”

風君子:“何謂無餘涅磐?”

“無我相、人相、衆生相、壽者相。”

風君子鼻孔出氣,冷哼道:“如來這個*****,真是夠狠的!說粗話不帶髒字眼,別人還恭恭敬敬的去聽。”

“風君子,你怎麼一邊聽經,一邊罵佛呢?”

風君子:“他罵天下,我就不能罵他?我罵他,是因爲我聽懂了……如此,確實能破妄,但對你我來說,這麼破妄還不如不破。算了,我還是聽你講經吧。”

150 回三山衆生會無非取或與上069 回玄鳥高飛盡衆生徒等閒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下187 回孤嬰託梅氏回眼望野石上180 回三夢倚人世相忘於江湖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136 回仙靈生奇果僞儒毀漢成上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183 回超乎謂太上矯意枉修仙下209 回星夜凝玉露輕紗水晶簾下102 回一捧仙人血舉世無處求下173 回十指飛亂刃分傷合一擊下179 回離情還赤子遺計定神君上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下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041 回動靜知宗祖無事偏更尋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201 回走大患棄餌外我身存神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下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69 回真心即道場去留兩崑崙下093 回仙鄉無何有玄關在此尋下133 回指月玄光夜天梯朝宮闕下016 回九節佛風緊坐聞耳邊雷048 回開經三句話難得口無心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下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下087 回媚眼客欺主隨意卻成讖下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上158 回觀受迷業力燃身見知離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上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040 回門頭光影動金剛破壁出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下211 回輪迴剔骨肉果報相見仇上085 回曾經一輪月倏然識化蝶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下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195 回奉我心頭血波中取紅蓮下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188 回出塵誰無染扶枝嘆花殘上009 回芻狗戲天地布衣也封神017 迴轉鑑纏風月活色白骨觀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上171 回忘情含味綠漫落花是雪下056 回可憐凌雲志錯路忘春秋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下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28 回局中錯三味且坐賞庭花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上162 回威風何浩蕩孤舞空蓮臺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下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上072 回少年情滋味還轉寸心知047 回枯禪誤真趣行遊省吾身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下102 回一捧仙人血舉世無處求上073 回見山不是山始窺玉階寒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093 回仙鄉無何有玄關此處尋上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027 回焚書愚黔首混劫弄人天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上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上178 回一葦尋蹤去七入再不回上112 回倩兮開口笑沾襟何時休上101 回思行常問我浮游懸星河上159 回八臂環千面茗香雨天花154 回在野稱妖異臨朝呼仙尊上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032 回汞現崑崙頂衝升肘後鉛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下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上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089 回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容上034 回此身不二用解金裹玉丸200 回浮雲曾蔽日恩仇掩古丘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下208 迴文章千古事寒窗十年期下017 迴轉鑑纏風月活色白骨觀
150 回三山衆生會無非取或與上069 回玄鳥高飛盡衆生徒等閒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下187 回孤嬰託梅氏回眼望野石上180 回三夢倚人世相忘於江湖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上136 回仙靈生奇果僞儒毀漢成上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183 回超乎謂太上矯意枉修仙下209 回星夜凝玉露輕紗水晶簾下102 回一捧仙人血舉世無處求下173 回十指飛亂刃分傷合一擊下179 回離情還赤子遺計定神君上176 回驚雷聞碧雪風冷葉衰殘下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041 回動靜知宗祖無事偏更尋141 回弦撥風聲暗殺意傍交河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201 回走大患棄餌外我身存神上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下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169 回真心即道場去留兩崑崙下093 回仙鄉無何有玄關在此尋下133 回指月玄光夜天梯朝宮闕下016 回九節佛風緊坐聞耳邊雷048 回開經三句話難得口無心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下149 回鑿池龍取水立塔聚靈風下087 回媚眼客欺主隨意卻成讖下137 回青天高十尺指桑罵始皇上158 回觀受迷業力燃身見知離116 回滄浪清濁兮襟袍守正一上096 回三山尋守正絕壁問丹霞下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下040 回門頭光影動金剛破壁出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下211 回輪迴剔骨肉果報相見仇上085 回曾經一輪月倏然識化蝶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下025 回七情隨心欲玉液洗紛塵195 回奉我心頭血波中取紅蓮下198 回舍筏登彼岸了悟長生訣上054 回奼女殷情念嬰兒歸不歸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188 回出塵誰無染扶枝嘆花殘上009 回芻狗戲天地布衣也封神017 迴轉鑑纏風月活色白骨觀111 回懷中珠玉碎回淚向空酬上171 回忘情含味綠漫落花是雪下056 回可憐凌雲志錯路忘春秋131 回窈窕呈風節揮杖挑離恨下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下010 回仗義多草莽跳腳喝神僧028 回局中錯三味且坐賞庭花095 回情到濃時盡孤月照九門下134 回智算無遺策閃念廢神機上162 回威風何浩蕩孤舞空蓮臺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147 回山中隱機坐俯仰懷四方下114 回洞天出苦海化龍雲中仙下106 回蒼生螻蟻命空憑謝鬼神下181 回安然來處去風清笑怨尤下128 回雲中藐姑射天外聞仙音上072 回少年情滋味還轉寸心知047 回枯禪誤真趣行遊省吾身148 回來去圓缺日誰言不多時上175 迴天書傳半卷無夢化神遊下102 回一捧仙人血舉世無處求上073 回見山不是山始窺玉階寒160 回微言闡廣義大音希有聲182 回尋他千百度燈火闌珊處上093 回仙鄉無何有玄關此處尋上135 回衆妙玄關門九問楚歌聲上075 回有孚不速客坦然涉大川027 回焚書愚黔首混劫弄人天120 回開扉招惡客揮手斬方圓上157 迴應行合所願點竅隨機緣上178 回一葦尋蹤去七入再不回上112 回倩兮開口笑沾襟何時休上101 回思行常問我浮游懸星河上159 回八臂環千面茗香雨天花154 回在野稱妖異臨朝呼仙尊上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032 回汞現崑崙頂衝升肘後鉛205 回無情絕空陣仙人不留神下207 回萬宗有爲法甩袖歸中流上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上123 回無名天地始空谷一聲啼上190 回悲空飲七恨謝醉酒盈樽上103 回孤雲飛燕顧有子不如無下089 回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容上034 回此身不二用解金裹玉丸200 回浮雲曾蔽日恩仇掩古丘下213 回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下208 迴文章千古事寒窗十年期下017 迴轉鑑纏風月活色白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