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局爲重

福州的夏日裡,酷暑總是和颱風連在一起,彷彿一對可憐的難兄難弟,怎麼都無法分開,昨天還在肆虐的狂風中痛苦掙扎的樹木,今天就已經在經受烈日的煎熬,十幾個鐘頭前蒼翠欲滴的葉子很快就蒙上一層淡淡的灰塵,並且打起捲來;柏油的路面幾乎就要被曬化了,連上面的空氣也變得滾燙起來,似乎用根火柴都能點着;行人在街道兩旁的榕樹和芒果樹下快步走過,不時停下來擦拭額頭細密的汗水,時髦的年輕人則用巴拿馬草帽和輕巧的陽傘抵禦毒辣的日頭,賣冰棍和酸梅湯的小販站在路旁,不停地用極具誘惑的聲音高聲叫賣

孫百里和杜周南快步走上一家茶館的樓梯,在他們身後十幾米遠的地方,劉漢忠率領五名便衣不緊不慢地跟上來

坐定之後,杜周南摘下頭頂的草帽,用手帕抹了抹額頭的汗水,低聲抱怨道:“都是你,非要搞什麼微服私訪,插點沒把我熱死”然後問道:“跑了半天,有什麼收穫?”

孫百里笑嘻嘻地說道:“收穫還是很大的我發現福州的物價還算穩定,市民上物資供應也比較充足,看來戰爭對這裡的影響並不是很嚴重”言辭之間不經意地顯出些許得意的神色

杜周南輕蔑地“哼”了一聲,輕聲說道:“和上個月相比,每公斤大米的價格上漲了兩分錢,每公斤鹽巴的價格則上漲了差不多一毛錢,你還說物價穩定”接着教訓孫百里道:“你以爲這樣隨便出來走走看看,就能夠了解民生疾苦了?經濟是門非常專業的學問,像這種欽差大臣式的調查是瞭解不到實際情況的,只有經過長時間的,大量數據的統計對比,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作爲一個經濟專家,杜周南從一開始就堅決反對孫百里這種心血**的調查

孫百里看了看不停地煽動草帽的杜周南,笑嘻嘻地說道:“我認爲,按照福建民衆的收入水平,完全可以應付這種程度的價格上漲,再者,根據經濟學理論,適當的價格波動是非常自然的,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沒有必要大驚小怪”爲了增加說服力,他特意加上了經濟學的術語,可是卻忘了自己面前的是一位相當專業的經濟學家

“看不出來,你對經濟學還有些研究啊”杜周南語帶諷刺地說道:“兩分錢和一毛錢相對於居民的收入是算不了什麼,可是你知道與去年同時期相比,米價和鹽價分別上漲了多少嗎——百分之三十而福建的工人工資卻只增長了不到百分之五”說到這裡,他狠狠地瞪了孫百里一眼

孫百里吃驚地問道:“怎麼會這樣呢?福建的工商業一直都發展的不錯,隨着直接控制地區的拓展,產品的市場也相應擴大,企業規模和利潤提高了,工人的收入也自然增加了;廣州淪陷之後,福建變成大後方物資進出的主要通道,海關稅收的增加也是個不小的數目;我們派在大後方的辦事處一直在收購特種礦產,出口美國,也是很大的收入,另外,假鈔應該也賺了不少錢,怎麼會沒有錢給工人漲工資呢?”

杜周南苦笑着點了點頭:“你說的這些和實際情況相差無幾,但是卻忽視了日軍封鎖沿海的影響”

孫百里反問道:“咱們自己的輪船不是有很多都是在第三國註冊的嗎,日軍又沒有佔領沿海港口,對這些船隻沒有什麼影響啊”

杜周南解釋道:“在廣州淪陷以前,我們自己的船隊還勉強能夠滿足物資進出的需求,但是隨着廣州陷落和日軍封鎖沿海行動的開始,通過福建的物資急劇增加,遠遠出了船隊的運輸能力,而美國、英國懼怕得罪日本,不同意我們繼續在它們國內註冊船隻,迫使我們只能委託國外的船務公司來運輸貨物和人員,成本相應增加很多,消耗掉相當一部份企業利潤;海關的稅收和其他幾項收入雖然增加了,但是卻遠遠不能彌補戰爭的消耗,而政府爲了補上這個缺口,必須不斷提高稅收,這樣一來,企業哪裡還有多餘的錢來增加工資?”接着他埋怨道:“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怎麼能夠體諒到後方的難處”

孫百里連忙問道:“現在民衆的生活怎麼樣?是不是非常艱難?”

杜周南回答道:“目前倒還是沒有出現這種局面,但是以後就很難說了咱們現在控制的地區全部加起來了也不過三個省,兩千多萬人口,可是卻要支持數十萬軍隊作戰,難度可想而知”

孫百里想了想,問道:“如果這樣的話,要支持兩百萬軍隊的國民政府豈不是加艱難?”

杜周南面容凝重地回答道:“根據省政府駐重慶辦事處和猶太商人們傳遞回來的消息,在過去的五個月內,四川的米價已經上漲了一倍,並且大部分地方是有價無市,很多地方甚至發生了聚衆搶糧的事情國民政府連民衆的吃飯問題都解決不了,你說問題有多嚴重如果不是有海外華僑的鉅額捐款支援的話,可能連軍隊的吃飯都成問題”

孫百里感到非常奇怪:“四川自古就被稱爲天府之國,沃野千里,歷來是有名的糧倉,怎麼可能

鬧糧荒呢?會不會是一些奸商勾結政府高官,故意囤積糧食,牟取暴利?”

杜周南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孫百里,說道:“我們的委員長和你的看法是驚人的一致他先是命令成都行轅主任兼省書秘書長賀國光和川康綏署主任鄧錫侯採取強硬手段查禁打擊囤積的商人,接着又在省政府設立物價平準處,採取強硬手段取締囤積居奇,推行平價購銷,最後又令省糧食管理委員會普查全川糧食,以便摸清具體數量,以此來打擊不法糧商,並規定所有糧商,凡存谷三十市石以上者,除保留二成待必要時由政府平價收購外,其餘的限令在四個月內將糧全部出售給市民”

孫百里從杜周南的話裡已經揣摩到了結果,隨口問道:“結果呢?”

杜周南回答道:“這些措施絲毫也未緩解市場糧食緊缺的狀況,糧價甚至上漲的加猛烈,而搶糧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孫百里問道:“爲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糧食到哪裡去了?”

杜周南毫不客氣地回答道:“糧食當然是被吃掉了重慶作爲戰時首都,從南京和武漢撤退了政府機關、學校、工廠和其他人員,再加上數量龐大的軍隊,要額外消耗掉多少糧食?黃泛區的難民和湖北、陝西等地的難民應該也有很多人輾轉到了四川,也加劇了整個大後方糧食的緊張”

“原來如此”孫百里聽完了杜周南的話之後,良久沒有出聲

過了幾分鐘,孫百里問道:“杜先生,日前陳誠特意託人帶了封親筆信給我,希望福建能夠支援些糧食給第六戰區,因爲在湖北省的七十一個縣市當中,比較富庶的已經淪陷殆盡,在國軍手中的只有三十一縣,都是貧瘠的丘陵山地,那裡的民衆連自給自足都有困難,現在陡然增加幾十萬軍隊,以及從武漢、宜昌等地後撤、逃亡到這裡的政府工作人員及家屬、學生等數萬人,糧食的供應成爲最突出的難題”

杜周南感到很奇怪,問道:“前些日子,你還要和老蔣翻臉,怎麼現在卻想着去幫國民政府了?”

孫百里回答道:“我並不是幫助國民政府,而是幫助陳誠,幫助第六戰區的軍民,幫助大後方,幫助抗戰”

杜周南點了點頭,說道:“陳誠這個人還是不錯的,曾經替我們說過幾句公道話,第六戰區的位置又這麼重要,按道理是應該支援一下,可是目前我們的餘糧也不是很多,是愛莫能助啊”

孫百里急忙說道:“那就先從美國購買一批,以解後方的燃眉之急”

杜周南反問道:“錢從哪裡出呢?按照第六戰區的規模,每個月至少要幾千噸糧食才能滿足需要,再加上路上的消耗,是個很大的數目,我們是拿不出這筆錢的如果有錢的話,上次也不會讓你逼摩根銀行用假鈔啊”

經杜周南這麼一提醒,孫百里立即說道:“對啊,乾脆還是讓摩根銀行出這筆錢算了”

杜周南說道:“摩根銀行雖然把購買飛機用的美鈔全部換回來了,但是並不代表已經消化掉了,你再給他們加重負擔的話,很容易暴露的”

孫百里笑着說道:“我不這樣認爲里昂納度和玉旨一郎都是個中高手,肯定把握得住尺寸,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他們早就明說了,既然沒有表示反對,就表示已經解決了”

杜周南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孫百里安慰道:“實在不行的話,就讓他們在特工的保護下捲款潛逃,銀行裡的存款至少也有千萬元左右,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

杜周南想了想,說道:“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也只有用這一招了,只是苦了那些存款的民衆”

孫百里說道:“租借裡面的要麼是洋人,要麼是富裕的中國人,沒有了這些存款,應該還可以生活的,就當是他們對抗戰的貢獻”

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47章 蔡氏父子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44章 財政狀況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32章 生死一線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78章 血氣之勇第51章 神秘貨輪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79章 借道租界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76章 全殲敵軍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69章 駐防吳村第7章 故人來訪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4章 臨危受命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86章 拔刀相助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41章 一九三五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7章 故人來訪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2章 地下通道
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397章 日本投降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47章 蔡氏父子第257章 修正草案第190章 粉墨登場第308章 洛陽定策第91章 固守南京第233章 滬西魔王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271章 危機四伏第149章 會戰序幕第269章 遊說薛嶽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48章 視察軍工(上)第317章 君令不受第310章 佯攻緬甸第44章 財政狀況第336章 美蘇困頓第320章 攻略江淮第321章 不咎既往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115章 浴血南京(十)第32章 生死一線第250章 陪都見聞第163章 餘漢無謀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78章 血氣之勇第51章 神秘貨輪第150章 武漢會戰(三)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79章 借道租界第306章 南陽災情第76章 全殲敵軍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388章 苟延殘喘第125章 分道揚鑣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69章 駐防吳村第7章 故人來訪第375章 今是昨非第152章 地下通道第340章 大國之魂第15章 牛刀小試第139章 深入敵後(二)第276章 內憂外患(中)第161章 兵不厭詐(上)第383章 還都南京第59章 一兵難求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372章 颱風再起第14章 臨危受命第77章 坐失良機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155章 暗戰龍巖(下)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16章 孤注一擲第330章 山城論戰(上)第319章 九里山前(下)第207章 存亡之道第117章 浴血南京(十二)第86章 拔刀相助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41章 一九三五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361章 轟炸日本(上)第337章 四國峰會(上)第50章 開辦銀行第323章 以水代兵第158章 鬧市驚魂第169章 欺世盜名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102章 兵分兩路第7章 故人來訪第155章 暗戰龍巖(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176章 兵臨城下第218章 汪僞建國第126章 以牙還牙(上)第144章 強大後盾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75章 前進坦克(上)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三)第331章 野戰軍團第378章 美軍西下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54章 兩廣事變(上)第55章 斬首行動(上)第168章 異軍突起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一)第274章 釜底抽薪第30章 經濟危機第152章 地下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