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分道揚鑣

抵達廣德之初,孫百里就去電武漢大本營,報告部隊的位置和敵我態勢,請給出進一步的指示。同時,孫百里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日軍的全部主力部隊都南下追擊自己率領的部隊,只有第13師團駐守南京,兵力薄弱,可以乘機集中南京附近的國軍發動反攻,把首都奪回來!以十九路軍爲主體的南線集團則在保持和日本華中方面軍接觸的情況下且戰且退,向皖南山區退卻,使其無法及時回師增援。

然而,大本營的答覆卻是命令部隊繼續向西南方向轉進,在銅陵和安慶之間渡江北上,準備保衛徐州,因爲在上海失守之後,南京和徐州形成犄角之勢,日軍要想取得戰略上的主動,也必須奪取徐州,而日軍的華北方面軍的確正在向徐州逼近。

儘管對大本營的決定不以爲然,但是爲了團結抗日的大局,孫百里還是決定率軍北上。可是,當李從文戰死之後,孫百里立即改變了決定,不顧一切地準備給他報仇,而十九路軍上下更是羣情激奮,被仇恨衝昏了頭腦。

送走李從文的靈柩之後,幾個中央軍的指揮官一起來到孫百里的指揮部,準備在離開之前做最後的努力,希望能夠說服他放棄報仇的念頭。

桂永清說道:“孫將軍,李將軍陣亡,我們也非常悲痛,恨不得立即給他報仇!可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敵我力量懸殊太大,實在不適宜與日軍決戰。”

孫元良補充道:“是啊,現在我們的彈藥都快接濟不上了,怎麼打?更何況這裡距離杭州只有兩百多公里,日軍隨時可以從海路增兵,包抄我軍後路。”

孫百里說道:“諸位的好意,百里心領了,但是我必須給李從文報仇!你們不要以爲我是被仇恨矇蔽了雙眼,我考慮的非常清楚!”接着他指着地圖說道:“敵人的重藤支隊和臺灣步兵旅團正從杭州趕來,準備和鬆井石根的部隊配合,圍殲我軍於廣德地區,目前已經抵達距離廣德縣城三十公里的牛頭山附近。由於第78師的頑強阻擊,鬆井石根至少還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夠趕到,而這兩天已經足夠我們殲滅重藤支隊和臺灣步兵旅團!”然後孫百里看着幾個中央軍指揮官,說道:“而對於大本營的部署,百里實在不敢苟同:日軍進攻上海,我們就保衛上海,日軍進攻南京,我們就保衛南京,日軍進攻徐州,我們就保衛徐州,雖然我們在浴血奮戰,可是卻始終被敵人牽着鼻子走,怎麼能夠掌握戰略主動?國軍行軍基本上還是依靠兩條腿,長途行軍,再精銳的部隊都變成了疲兵,而敵人卻是機械化部隊,又有海軍協助,即使千里奔襲也能夠保持旺盛的戰鬥力,再加上火力的優勢,國軍怎麼抵擋的住?”

桂永清點頭說道:“你的分析非常精闢,切中要害,回去之後我會向大本營詳細報告,希望能夠說服他們改變成命。不過,此地確實不宜和日軍交戰!東線日軍雖然較弱,但是也有一個半師團的兵力,而這裡距離杭州這麼近,敵人的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都隨時可以提供空中支援,即使你能夠全殲敵人,付出的代價肯定也非常巨大!還是再考慮一下吧!”

孫百里回答道:“我何嘗不知道處境艱難!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把鬆井石根吸引到皖南山區,然後大本營集中優勢兵力反擊南京,切斷其北面的補給線,再集結在浙江南部的國軍再切斷其南面的補給線,這樣一來,日軍就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喪失戰略上的主動。可是,大本營拒絕了我的建議,我只好自己想辦法了,無論多大的犧牲,十九路軍都要給死難的弟兄討還這筆血債!”

中央軍的幾個指揮官和孫百里已經並肩作戰一個多月,對他的人品和指揮能力都非常佩服,相互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實在不願意看到十九路軍陷入困境。幾個人互相看了看,最後由桂永清說出了心中的顧慮,他問道:“孫將軍,殲滅了東路日軍之後十九路軍還會繼續北上嗎?”說完之後表情嚴肅地看着孫百里。作爲蔣介石的愛將,桂永清孫元良等人對他的脾氣非常瞭解,孫百里這樣公然抗命,挑戰領袖的權威,又是在抗戰剛剛開始的時候,委員長大人的反應會有多大,誰都無法預料。

孫百里輕輕一笑,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回答道:“打完這一仗,我們十九路軍會返回福建,稍事休整之後再和日軍決戰江南,如果北上的話,也是在光復南京之後纔會考慮的!”接着他又說道:“委員長那裡,我會去電解釋,以十九路軍巨大的犧牲和輝煌的戰果,我想大本營不會苛責的!有勞諸位關心了!”

桂永清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此別過吧!”

孫元良說道:“百里老弟,我們都是委員長的學生,不可能違抗他的命令,希望你能夠體諒我們的苦衷!我們也知道,讓十九路軍獨自面對強敵實在說不過去,不知道有什麼忙可以幫的?”

孫百里點頭表示理解,然後笑着說道:“如果你們不嫌麻煩的話,可以稍微更改一下撤退的路線,從鬆井石根的側翼迂迴,然後再轉向西南。”

孫元良急忙說道:“沒問題,這點小忙我們還幫得上!”

看到無法說服孫百里改變主意,桂永清等人立即起身告辭,準備指揮部隊向銅陵轉移。孫百里一直把他們送到門口,忽然想起一件事,急忙對桂永清說道:“總隊長請留步!我突然想起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孫百里問道:“我們從南京撤退的時候,貴部有一個團在紫金山頭陀峰阻擊日軍,現在還有沒有消息?”

桂永清默默地搖了搖頭,臉上浮現出難過的表情。

孫百里說道:“當時鍾武的獨立師也有一個團在市區,因爲退路被日軍遮斷,就命令他們沿江而下先接應紫金山的守軍,然後再相機撤退,現在也沒有音訊。國軍現在要大舉北上,萬一有他們的消息,請儘快通知百里,如果方便的話還請代爲查訪,因爲我估計他們很可能渡江北上了。”

桂永清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說道:“我會請求戰區司令部出面協助,一定要找到他們!我也同樣牽掛着倖存下來的弟兄。”

當天下午,中央軍第88師、第87師、第36師和教導總隊和十九路軍分道揚鑣,掉頭向西急進,消失在起付的山巒之中。

當晚,十九路軍也全軍西進,於縣城正西的五龍山設下伏擊圈,在廣德留下一個營的兵力作爲誘餌,引誘從杭州西進的日軍。

第31章 長汀勸降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68章 馳援上海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35章 政策對比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83章 兵敗如山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88章 退守吳福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82章 日軍登陸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1章 陰雲密佈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4章 佔領清流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102章 兵分兩路
第31章 長汀勸降第95章 鏖兵吳福(四)第236章 後院起火第358章 驚天逆轉(下)第277章 暗流涌動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228章 後退決戰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69章 駐防吳村第241章 皇軍之恥第150章 武漢會戰(二十四)第260章 近海防禦第138章 覆巢之下(下)第37章 福州印象第337章 四國峰會(下)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370章 祖國之歉第123章 將星隕落第364章 日落大洋(上)第174章 瘋狂反撲第84章 整軍備戰第297章 轟炸美國第339章 股掌之間第235章 膽大妄爲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09章 旁觀者清第348章 岳陽城堅第119章 浴血南京(十四)第302章 空軍優先第186章 正面交鋒(中)第385章 破門之戰(中)第68章 馳援上海第74章 計劃圍殲第312章 大版天爐第108章 浴血南京(三)第99章 鏖兵吳福(八)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七)第55章 兩廣事變(中)第35章 政策對比第142章 竹林晚話第394章 癡人說夢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62章 河源問計(上)第272章 幕後黑手第122章 掩護傷員第376章 南京起義(上)第196章 平臺方略第292章 軍統暗殺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157章 另起爐竈第83章 兵敗如山第251章 經濟規律第333章 初見端倪第88章 退守吳福第261章 金門之戰(下)第300章 加入同盟第226章 用人不疑第255章 羣起而攻第346章 戰爭賭徒第128章 以牙還牙(下)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54章 川中參政第245章 國民參政第263章 兵臨馬當第160章 彎弓射日第223章 四年之約第237章 語出驚人第178章 還我家園第200章 夜戰基隆第286章 南京密謀第256章 民主憲政第180章 棄城而去第389章 登陸九州第307章 殺一儆百(下)第23章 擴軍裁軍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81章 絕處逢生第12章 福建事變第211章 小敵之堅第161章 兵不厭詐(下)第352章 新年攻勢第282章 引而不發第82章 日軍登陸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八)第289章 火鍋外交第324章 死戰黃河(上)第140章 三軍歸來第1章 陰雲密佈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150章 武漢會戰(十)第24章 佔領清流第290章 虛與委蛇第44章 財政狀況第193章 攻心爲上第113章 浴血南京(八)第49章 視察軍工(下)第311章 橫山抗命第68章 馳援上海第105章 輕鬆奪權第102章 兵分兩路